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高考全国各地共有18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4道,命题作文9道,材料作文4道,漫画作文1道。从整体上看,200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别重体验(比如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重庆卷的“酸甜苦辣说高考”、天津卷的“有句话常挂嘴边”等),特别重思辨(比如浙江卷的“行走在消逝中”、四川卷的“一步与一生”)。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落笔后出现了种种问题。概括起来,各卷考场作文的主要弊病有以下几点。
一、审题不严,偏离题意
有些考生审题意识薄弱,不注意把握试题的要求和内涵。像山东卷的话题是“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很诗意也比较明确的一句话,应该说立意是相对容易的,但偏题现象仍不少。比如有的考生只谈“记忆”重要,不提“时间不会使”其“风化”;或者只谈“时间”,完全抛开了“记忆”。这两类作文一般得分都在36分以下(如果文笔不好,只能得十几分)。而浙江省的阅卷中也发现,有些考生审题不准、偷换话题,写“责任”,写“信心”,写“希望”,写“诚信”,写“得与失”……同样导致严重失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近年来一直宣传‘降低审题难度’,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考生;二是这部分考生素质很差,认识水平低下”(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语)。
二、心存侥幸,套用范文
少数考生考前背了不少范文(包括历年高考优秀作文),预备一上考场就把它们搬出来,以为这是“锦囊妙计”,于是出现了一些与试题不相干的作文。比如,上海一位阅卷老师读到一篇很眼熟的文章,原来是去年某篇高分作文的“克隆版”,只是主题稍作调整——去年的试题为“我想握住你的手”——不禁让人哭笑不得。“聪明”一点的考生,会“穿靴戴帽”,先把作文材料或提示语抄一遍,然后不管所背范文跟试题有没有关系,套上去再说。但火眼金睛的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便毫不客气地将其打入四类卷、五类卷。
更有甚者,个别考生连“背”的功夫也没有,而是直接抄录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材料。比如广东卷阅读部分选用了迟子建的散文《泥泞》和访谈记《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有的考生写作时就将它们挪用过来,甚至整段照抄。这些同学如果老老实实地写,不一定写不出较好的作文,为什么非要移花接木、生搬硬套呢?如此一来,“聪明反被聪明误”,活生生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三、选材雷同,内容浅薄
高考作文选材撞车的现象年年有,今年依然突出。浙江省评卷组负责人指出:在作文题中“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三句话非常重要,它强调“你的”,也就是要求有真情实感,而很多考生仍大写特写“套话”作文。比如写成:行走在消逝中,李白如何如何;行走在消逝中,苏轼如何如何……前言不搭后语,而且“李白如何如何”与话题没有关系(一般写李白就是贵妃磨墨、力士脱鞋——“靴”字往往不会写)。又如:司马迁消逝了肉体,毅然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陶渊明消逝了五斗米,毅然归园田居;苏轼消逝了官场,写出了《赤壁赋》;周恩来消逝了童年,毅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套话”作文使用的大多是老生常谈的材料,评卷组特别为此明确了评分档次——最高不超过50分;如果语言比较流畅、思路清晰,可给43~44分;表达能力差的,可以判40分以下。另外,重庆市阅卷中也发现,我们反复看到“屈原跳下水”又“爬上来”,我们反复看到“司马迁遭受宫刑”“王昭君多少次翘首东望”“李清照很多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类作文开头一组排比,中间一串名句连起一个或几个人物、故事,结尾又一组排比,整篇文章结构模式化,刻意追求文言化,纯属“新八股文”“新骈体文”;如果删掉事例,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一点也没有的,在评分中毫无优势可言。事实上,临场作文关键是看对文题的解读是否深刻。
还有部分作文,呈现出“幼儿化”“平面化”的倾向。例如写“行走在消逝中”,只会记叙一些童年趣事,毫无深度可言;写“传递”,就写自己怎么怎么娇气,父母亲朋怎么怎么关爱“我”——其实,换个角度写父母“传递”某种精神,进而形成良好家风的传承,一定能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又如写“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许多考生喜欢编故事,特别是爱情故事。说到爱情,这的确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但高中生在考场作文中动不动就说“初恋”“男女挚爱”,是不是太早熟了?这样写的同学,其体验并不真实,文笔也不见得精彩。
四、思维混乱,中心不明
有些考场作文语言华丽,但内容松散,思维混乱。比如写“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想到什么是什么,有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会儿是唐朝,一会儿又是春秋战国,时序杂乱;前面还是南京大屠杀,后面就飞到奥斯维辛……罗列了一大堆材料,看起来包罗万象,但都是简单的堆砌,缺少内在的逻辑关系,成了人物记、大事记。又如写“必须跨过这道坎”,很多考生张冠李戴,把不同的史实混为一体(出现了唐代的王昭君出使西域、司马迁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等知识性错误);扯得太开、太泛,结果是杂乱无章。阅卷专家感慨:“这是一个通病,考生想让谁‘跨坎’就‘跨坎’,把文章写成了‘我熟悉的几个人’,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有的作文篇幅很长,主旨非常不明确,容易被判为“不着边际的跑题文章”。
五、盲目求新,文体混杂
部分考生不是首先考虑内容,而是刻意“创新”,借各种文体胡乱阐发,在作文写法上变形夸张,不伦不类,被专家戏称为“不像作文像游戏”。比如有的考生把作文写成一份试卷,有的写成了一道数学证明题,有的写成了一份实验报告,有的写成了一份寻人启事,还有的写成忏悔书、药品说明、病历分析、采访手记,等等。如果形式和内容相符合,这样写确实可以锦上添花,让人眼前一亮。但实际上不少考生是弄巧成拙,形式和内容完全脱离。比如某些书信体作文,没有称谓、问候语,没有写信人和时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某些“诗歌”,甚至连分行的散文都称不上。其实,一定的文体总是为相应的内容服务的,文体需要创新,那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容,决不能光在文体上打转转,为了创新而创新。作为中学生,还是要好好打基础,熟练地掌握几种常用的文体,这才是正道。
高考作文的“要求”或“注意”中一般注明“文体自选”,那么“选”定了一种文体,就要“写什么是什么”,至少要“写什么像什么”,不能搞大杂烩。有些考生自作聪明,将日记和演讲稿混在一起写;有些考生错将文体混杂当作夹叙夹议,作文一半是议论,一半是叙述,犯了文体不能统一的错误;有些考生叙述与议论完全割裂,叙述的事件不能说明论点,议论部分不是从叙述中引申出来,而是另起炉灶,造成两种表达的分离。
六、字数可怜,不成文章
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写800字以上。一般来讲,如果考生写到700来字,结构完整,主题基本清楚,主要毛病还只是“内容不够充实”,扣的分不会很多。但只写四五百字,甚至是两三百字,哪里还能算得上一篇完整的作文?还有少数作文虽然写够了800字,但是全文没有结尾,故事没有说完,这也不成为文章。不成文章,有的是因为时间不够,有的是因为语言贫乏,写到最后竟无话可说了,有的则是开头没想好,后面收不拢了。
此外,还有很多表述上的问题:有些考生选材不错(例如上海考生谈自己生长在贫困家庭,要“跨过贫困这道坎”;或是父母离异后重新组织家庭,对自己是道“坎”),但写得淡如白开水,没有起、承、转、合,根本不成为故事,“选”写了记叙文却写不像记叙文;有些考生大话、空话连篇,把本该发表自己看法的议论文,写成了决心书,让人难以卒读;不少作文词汇贫乏,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比如“屈辱”写成“曲辱”,“努力”写成“驽力”,“残暴”写成“惨暴”,“再一次”写成“在一次”),标点不正确(如全文一“逗”或一“句”到底),甚至没有标题;还有的考生字迹潦草,卷面不洁,严重影响了“宣传效果”,当然也使作文得分大受影响。(编辑 文 墨)
一、审题不严,偏离题意
有些考生审题意识薄弱,不注意把握试题的要求和内涵。像山东卷的话题是“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很诗意也比较明确的一句话,应该说立意是相对容易的,但偏题现象仍不少。比如有的考生只谈“记忆”重要,不提“时间不会使”其“风化”;或者只谈“时间”,完全抛开了“记忆”。这两类作文一般得分都在36分以下(如果文笔不好,只能得十几分)。而浙江省的阅卷中也发现,有些考生审题不准、偷换话题,写“责任”,写“信心”,写“希望”,写“诚信”,写“得与失”……同样导致严重失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近年来一直宣传‘降低审题难度’,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考生;二是这部分考生素质很差,认识水平低下”(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语)。
二、心存侥幸,套用范文
少数考生考前背了不少范文(包括历年高考优秀作文),预备一上考场就把它们搬出来,以为这是“锦囊妙计”,于是出现了一些与试题不相干的作文。比如,上海一位阅卷老师读到一篇很眼熟的文章,原来是去年某篇高分作文的“克隆版”,只是主题稍作调整——去年的试题为“我想握住你的手”——不禁让人哭笑不得。“聪明”一点的考生,会“穿靴戴帽”,先把作文材料或提示语抄一遍,然后不管所背范文跟试题有没有关系,套上去再说。但火眼金睛的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便毫不客气地将其打入四类卷、五类卷。
更有甚者,个别考生连“背”的功夫也没有,而是直接抄录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材料。比如广东卷阅读部分选用了迟子建的散文《泥泞》和访谈记《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有的考生写作时就将它们挪用过来,甚至整段照抄。这些同学如果老老实实地写,不一定写不出较好的作文,为什么非要移花接木、生搬硬套呢?如此一来,“聪明反被聪明误”,活生生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三、选材雷同,内容浅薄
高考作文选材撞车的现象年年有,今年依然突出。浙江省评卷组负责人指出:在作文题中“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三句话非常重要,它强调“你的”,也就是要求有真情实感,而很多考生仍大写特写“套话”作文。比如写成:行走在消逝中,李白如何如何;行走在消逝中,苏轼如何如何……前言不搭后语,而且“李白如何如何”与话题没有关系(一般写李白就是贵妃磨墨、力士脱鞋——“靴”字往往不会写)。又如:司马迁消逝了肉体,毅然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陶渊明消逝了五斗米,毅然归园田居;苏轼消逝了官场,写出了《赤壁赋》;周恩来消逝了童年,毅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套话”作文使用的大多是老生常谈的材料,评卷组特别为此明确了评分档次——最高不超过50分;如果语言比较流畅、思路清晰,可给43~44分;表达能力差的,可以判40分以下。另外,重庆市阅卷中也发现,我们反复看到“屈原跳下水”又“爬上来”,我们反复看到“司马迁遭受宫刑”“王昭君多少次翘首东望”“李清照很多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类作文开头一组排比,中间一串名句连起一个或几个人物、故事,结尾又一组排比,整篇文章结构模式化,刻意追求文言化,纯属“新八股文”“新骈体文”;如果删掉事例,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一点也没有的,在评分中毫无优势可言。事实上,临场作文关键是看对文题的解读是否深刻。
还有部分作文,呈现出“幼儿化”“平面化”的倾向。例如写“行走在消逝中”,只会记叙一些童年趣事,毫无深度可言;写“传递”,就写自己怎么怎么娇气,父母亲朋怎么怎么关爱“我”——其实,换个角度写父母“传递”某种精神,进而形成良好家风的传承,一定能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又如写“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许多考生喜欢编故事,特别是爱情故事。说到爱情,这的确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但高中生在考场作文中动不动就说“初恋”“男女挚爱”,是不是太早熟了?这样写的同学,其体验并不真实,文笔也不见得精彩。
四、思维混乱,中心不明
有些考场作文语言华丽,但内容松散,思维混乱。比如写“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想到什么是什么,有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会儿是唐朝,一会儿又是春秋战国,时序杂乱;前面还是南京大屠杀,后面就飞到奥斯维辛……罗列了一大堆材料,看起来包罗万象,但都是简单的堆砌,缺少内在的逻辑关系,成了人物记、大事记。又如写“必须跨过这道坎”,很多考生张冠李戴,把不同的史实混为一体(出现了唐代的王昭君出使西域、司马迁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等知识性错误);扯得太开、太泛,结果是杂乱无章。阅卷专家感慨:“这是一个通病,考生想让谁‘跨坎’就‘跨坎’,把文章写成了‘我熟悉的几个人’,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有的作文篇幅很长,主旨非常不明确,容易被判为“不着边际的跑题文章”。
五、盲目求新,文体混杂
部分考生不是首先考虑内容,而是刻意“创新”,借各种文体胡乱阐发,在作文写法上变形夸张,不伦不类,被专家戏称为“不像作文像游戏”。比如有的考生把作文写成一份试卷,有的写成了一道数学证明题,有的写成了一份实验报告,有的写成了一份寻人启事,还有的写成忏悔书、药品说明、病历分析、采访手记,等等。如果形式和内容相符合,这样写确实可以锦上添花,让人眼前一亮。但实际上不少考生是弄巧成拙,形式和内容完全脱离。比如某些书信体作文,没有称谓、问候语,没有写信人和时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某些“诗歌”,甚至连分行的散文都称不上。其实,一定的文体总是为相应的内容服务的,文体需要创新,那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容,决不能光在文体上打转转,为了创新而创新。作为中学生,还是要好好打基础,熟练地掌握几种常用的文体,这才是正道。
高考作文的“要求”或“注意”中一般注明“文体自选”,那么“选”定了一种文体,就要“写什么是什么”,至少要“写什么像什么”,不能搞大杂烩。有些考生自作聪明,将日记和演讲稿混在一起写;有些考生错将文体混杂当作夹叙夹议,作文一半是议论,一半是叙述,犯了文体不能统一的错误;有些考生叙述与议论完全割裂,叙述的事件不能说明论点,议论部分不是从叙述中引申出来,而是另起炉灶,造成两种表达的分离。
六、字数可怜,不成文章
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写800字以上。一般来讲,如果考生写到700来字,结构完整,主题基本清楚,主要毛病还只是“内容不够充实”,扣的分不会很多。但只写四五百字,甚至是两三百字,哪里还能算得上一篇完整的作文?还有少数作文虽然写够了800字,但是全文没有结尾,故事没有说完,这也不成为文章。不成文章,有的是因为时间不够,有的是因为语言贫乏,写到最后竟无话可说了,有的则是开头没想好,后面收不拢了。
此外,还有很多表述上的问题:有些考生选材不错(例如上海考生谈自己生长在贫困家庭,要“跨过贫困这道坎”;或是父母离异后重新组织家庭,对自己是道“坎”),但写得淡如白开水,没有起、承、转、合,根本不成为故事,“选”写了记叙文却写不像记叙文;有些考生大话、空话连篇,把本该发表自己看法的议论文,写成了决心书,让人难以卒读;不少作文词汇贫乏,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比如“屈辱”写成“曲辱”,“努力”写成“驽力”,“残暴”写成“惨暴”,“再一次”写成“在一次”),标点不正确(如全文一“逗”或一“句”到底),甚至没有标题;还有的考生字迹潦草,卷面不洁,严重影响了“宣传效果”,当然也使作文得分大受影响。(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