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信息呈现,设疑释疑,个性拓展”为教学程式,对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付诸教学实践。目前,该课堂程式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信息;设疑;个性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欣赏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了学生音乐想象能力和探究热情。
与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相比,目前不断呈现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大大改变了以往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音乐审美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等现象。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深重,即使采用了新的形式、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仍然存在着“放而牵之,动而圈之”的现象。如教师课前精心设计问题体系,课中不管学生的反应如何,总把学生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框架里赶,旨在引出确定的认知结果;学生的拓展性活动也是由教师在课前加以设计,成为一种技能的展示。这样,教学中的教师就如拿着剧本的导演,而学生是严格按剧本作表演的演员,其创新的空间是非常小的。学生既没有个性思维可言,也没有创造欲望可言,更谈不上独特体验了。
前不久,我在八年级中开设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广东音乐赏析》,结果上下来后,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在最后听辨三段乐曲中,还是把“江南丝竹”选择为了“广东音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是教学设计的环节上,是学生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还是教师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为此,我特别研究了课例中的几个片段,并针对某一片段重新进行设计,进行对比教学,结果情况大为改变。
片断一
(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介绍“广东音乐”知识的一段文字。)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教师随即点击鼠标,课件中显示“流行地域”,随后教师边介绍边点击鼠标,屏幕不断显示“产生和发展”“主要乐器”……)
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默读上面这段文字,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生1:什么是“丝竹乐”?
生2:什么是“粤剧的过场音乐”?
生3:什么是“秦琴”,它的音色是怎么样的?其他乐器的音色又是怎么样的?
……
师:对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如有知道的可以解答。
(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了以上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向我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也问你们一个问题,这段文字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广东音乐”?
生:从“流行的地域”“产生和发展”“主要乐器”这几方面来介绍的。
……
两个教学片段引发的效果截然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我进行了反思:片段一中虽然教师使用了多媒体,刺激了学生的视觉。但整个过程仍是传统的师说生听,学生的思维并未被真正激活。而片段二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了一起,充分发挥了其自主性,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力。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自主获取了知识。
那么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呢?本人就音乐欣赏教学这样一个微观的角度,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提出了“信息呈现、设疑释疑、个性拓展”这一教学程式,试图对这一命题作一些方法论层面上的探索和研究。
二、实施过程
该程式的目标主要是:以音乐审美理念为指导,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其基本结构为:信息呈现—设疑释疑—个性拓展。
1.信息呈现
音乐欣赏需要学生具备丰富且与欣赏内容有关的地理、历史、民情等人文知识,而这些方面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是较为贫乏或是不够全面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和创新素材,并激起学生对音乐作品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表露出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是教学程式得以进行和展开的前提。
信息的呈现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或现实生活的联想,发展想像力,正确领会乐曲的意境内容,使他们深刻地体会乐曲的思想感情。因此,呈现的关键在于“点激”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起一个“激励引导”的作用,而不为“呈现”而呈现。
如使用多媒体呈现信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置于一个恰当的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为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有利的条件。另外通过多媒体的视听与声像技术展示中外不同时期、民族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更能感受音乐世界的魅力。如“走进京剧”一课中,教师通过展示“服饰”“脸谱”等课件,引领学生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京剧艺术的天地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是一种不具象的艺术,过多或过于具体的画面呈现,只能使学生的联想按部就班地跟随画面的发展进行,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音乐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多媒体的利用要注意它的实效性、合理性,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还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而不能“本末倒置”。
再如利用其他艺术形式的对比来呈现信息,必须让学生通过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认识整个艺术领域中各种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和共性特征,进而使音乐艺术的艺术个性更加鮮明。例如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时,用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作比较。《伏尔加船夫曲》通过劳动号子似的节奏和音调,变化着的力度等元素,表现了沙皇时代伏尔加纤夫的形象,而列宾的《伏尔加纤夫》则通过线条、构图、造型、色彩等元素来表现沙皇时代的伏尔加纤夫的形象。尽管两者的表现手段不同,它们却表现了相同的主题思想,表现了近似的艺术思想感情,进而揭示了沙皇时代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以及他们渴望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这种比较,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文化视野,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激发起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2.设疑释疑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通过聆听、感受作品的音乐要素,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而选择表达感受的形式(如写作、表演、图谱记录等),最终形成审美能力的教学环节,它是学生个性拓展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通过引趣、设疑、辨析,使学生在愉悦中释疑,探究发现音乐美,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情绪障碍,提高学生自我质疑和释疑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行为和创造力。
以交响音画《图画展览会》中“两个犹太人”一课为例。
(1)主动设疑:让学生“能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片段一
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作品中有两个人物,我请两位同学来给大家描述一下,在同学的描述中你来体会一下这两个人物是什么样的?
生:第一个人物是一个富人,他很胖,穿着也比较华丽、富有,他的神情显得很自满、狂妄、傲慢……
第二个人物是一个穷人,他很瘦弱,穿着很破旧,他看见富人后显得很紧张、不安,看上去他很可怜……
师:大家看得很仔细,描述得很清楚。其实,这两个人物是画家写生中的两个人物,原本不在一个作品中,但是,由于他们两人有鲜明的对比,作曲家就让他们在音乐中相会了,让他们聚在一起,相互交谈。那么,对于表现这两个人物的音乐,你心中首先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生1:音乐是如何表现这两个人物各自的特点的?
生2:音乐如何表现他们吵架时的情景的?
生3:会有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两个人物?
┅┅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从而产生疑问,并注意维护学生主动发问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把学习目标看得过重,认为学生的提问是干扰因素,对学生的提问闪烁其词,避重就轻。学生首先产生了质疑,从而会对通过欣赏音乐去解释心中之问产生期待。
(2)交流释疑:疑问引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时就可让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或独立思考及操作。
片段二
师: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会用怎样的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物?你会用什么乐器表现?在力度、旋律上有何特点?
(学生纷纷思考、讨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结论。)
生:表现富人在低音区,用大号演奏;
表现穷人在高音区,用长笛演奏;
表现富人力度强些,表现穷人力度弱些 ……
师: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体会作者是如何用音乐语言表现这两个人物的。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发现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及蕴含的美。在此环节中,教师必须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用自己的思想对问题作出解释,使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得到提高。
(3)质疑深化:结论的获得,并不是思维的完结和疑问的解决,要指导学生回顾反思,从而再次提出问题。
片段三
(通过学生的想象与原作的比较,让学生发现了差异,从而再次引发了疑问)
师:刚才我们有些同学的想象与原作有一定的差异,你觉得你的想象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为什么表现穷人要在高音区,如果放在低音区,是否可以表现他被生活的重担所压,步履很沉重?
富人在高音区是否可以表现他的傲慢与蛮横无礼?
是否还可以表现他的洋洋自得……
这样的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各抒己见,并在交流中产生了更多的疑问,激起了更强的探究欲望,起到了教学不是为了去疑,而是为了增疑这样一种效果。
3.个性拓展
这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真实感受的教学环节,既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一种深化和拓展。在这环节中,教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姿态(如闭目、摇头等)或方式(如图谱、文字等),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二是激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如说、唱、表演、分工合作表演等),将真实感受表现出来。
片段四
经过一周时间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准备后,第二周的音乐课上学生纷纷展示了自己创编的结果,气氛非常热烈。有学生用漫画的形式,有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另有好几对学生用哑剧表演的形式,演绎了心目中的“穷人和富人”:在音乐的衬托下,“穷人”一会儿唯唯喏喏,一会儿瑟瑟发抖……“富人”则挺胸凸肚,指手划脚……
(下面是学生为“穷人和富人”设计的一段对话。)
生1(富人):再限你三天,将欠我的钱还给我。
生2(穷人):老……老老爷,能不能再宽限我几天。
生1:不行,只能三天。
生2:老爷,行行好吧,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
生1:不行。
学生的表演都获得了其他同学的认可,从而使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中他们既发现了自身的能力,又在个性的张扬中促进了其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几點思考
“信息呈现—设疑释疑—个性拓展”程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使音乐课的审美作用得以有效地发挥。
1.学生的创造力远远超过了教师的设想,虽然这些创造可能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完美,但正体现了他们可贵的探索精神,同时也给了笔者许多教学上的提示,使我们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刺激与激发,交流、学习与探索的集体。
2.学生的参与热情是以往课堂所难以相比的。据统计,在笔者所上的几个班级中,一节课中学生发言的人数均在60%以上,参与讨论的学生均在90%以上。他们会在音乐或学生回答精彩处集体鼓掌,在疑难困惑处会共同努力,合作交流解决难关,在个性表演时相互合作,积极参与。
3.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刻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普遍反映现在听音乐前会自我设置一些疑问,带着疑问去听,去欣赏,去把握乐曲的内涵;而这方面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不仅能欣赏流行音乐的时尚,也能欣赏古典音乐的典雅和民族音乐的质朴,音乐欣赏的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拓宽。
新教材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形式和新的教学手段,但更需要教师拥有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程式不是形式,而是一种理念在课堂中的一种具体化,它应根据生情、学情及教学内容的差异加以灵活的运用。上述这一教学程式研究还有待于深化,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伍晓萍.‘聆听、表现、创造’审美活动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音乐教育,2004,(06).
[3]花阳阳.问题式音乐教学三步曲[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12).
关键词:信息;设疑;个性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欣赏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了学生音乐想象能力和探究热情。
与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相比,目前不断呈现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大大改变了以往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音乐审美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等现象。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深重,即使采用了新的形式、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仍然存在着“放而牵之,动而圈之”的现象。如教师课前精心设计问题体系,课中不管学生的反应如何,总把学生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框架里赶,旨在引出确定的认知结果;学生的拓展性活动也是由教师在课前加以设计,成为一种技能的展示。这样,教学中的教师就如拿着剧本的导演,而学生是严格按剧本作表演的演员,其创新的空间是非常小的。学生既没有个性思维可言,也没有创造欲望可言,更谈不上独特体验了。
前不久,我在八年级中开设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广东音乐赏析》,结果上下来后,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在最后听辨三段乐曲中,还是把“江南丝竹”选择为了“广东音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是教学设计的环节上,是学生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还是教师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为此,我特别研究了课例中的几个片段,并针对某一片段重新进行设计,进行对比教学,结果情况大为改变。
片断一
(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介绍“广东音乐”知识的一段文字。)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教师随即点击鼠标,课件中显示“流行地域”,随后教师边介绍边点击鼠标,屏幕不断显示“产生和发展”“主要乐器”……)
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默读上面这段文字,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生1:什么是“丝竹乐”?
生2:什么是“粤剧的过场音乐”?
生3:什么是“秦琴”,它的音色是怎么样的?其他乐器的音色又是怎么样的?
……
师:对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如有知道的可以解答。
(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了以上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向我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也问你们一个问题,这段文字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广东音乐”?
生:从“流行的地域”“产生和发展”“主要乐器”这几方面来介绍的。
……
两个教学片段引发的效果截然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我进行了反思:片段一中虽然教师使用了多媒体,刺激了学生的视觉。但整个过程仍是传统的师说生听,学生的思维并未被真正激活。而片段二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了一起,充分发挥了其自主性,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力。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自主获取了知识。
那么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呢?本人就音乐欣赏教学这样一个微观的角度,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提出了“信息呈现、设疑释疑、个性拓展”这一教学程式,试图对这一命题作一些方法论层面上的探索和研究。
二、实施过程
该程式的目标主要是:以音乐审美理念为指导,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其基本结构为:信息呈现—设疑释疑—个性拓展。
1.信息呈现
音乐欣赏需要学生具备丰富且与欣赏内容有关的地理、历史、民情等人文知识,而这些方面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是较为贫乏或是不够全面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和创新素材,并激起学生对音乐作品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表露出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是教学程式得以进行和展开的前提。
信息的呈现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或现实生活的联想,发展想像力,正确领会乐曲的意境内容,使他们深刻地体会乐曲的思想感情。因此,呈现的关键在于“点激”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起一个“激励引导”的作用,而不为“呈现”而呈现。
如使用多媒体呈现信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置于一个恰当的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为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有利的条件。另外通过多媒体的视听与声像技术展示中外不同时期、民族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更能感受音乐世界的魅力。如“走进京剧”一课中,教师通过展示“服饰”“脸谱”等课件,引领学生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京剧艺术的天地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是一种不具象的艺术,过多或过于具体的画面呈现,只能使学生的联想按部就班地跟随画面的发展进行,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音乐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多媒体的利用要注意它的实效性、合理性,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还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而不能“本末倒置”。
再如利用其他艺术形式的对比来呈现信息,必须让学生通过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认识整个艺术领域中各种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和共性特征,进而使音乐艺术的艺术个性更加鮮明。例如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时,用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作比较。《伏尔加船夫曲》通过劳动号子似的节奏和音调,变化着的力度等元素,表现了沙皇时代伏尔加纤夫的形象,而列宾的《伏尔加纤夫》则通过线条、构图、造型、色彩等元素来表现沙皇时代的伏尔加纤夫的形象。尽管两者的表现手段不同,它们却表现了相同的主题思想,表现了近似的艺术思想感情,进而揭示了沙皇时代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以及他们渴望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这种比较,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文化视野,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激发起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2.设疑释疑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通过聆听、感受作品的音乐要素,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而选择表达感受的形式(如写作、表演、图谱记录等),最终形成审美能力的教学环节,它是学生个性拓展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通过引趣、设疑、辨析,使学生在愉悦中释疑,探究发现音乐美,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情绪障碍,提高学生自我质疑和释疑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行为和创造力。
以交响音画《图画展览会》中“两个犹太人”一课为例。
(1)主动设疑:让学生“能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片段一
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作品中有两个人物,我请两位同学来给大家描述一下,在同学的描述中你来体会一下这两个人物是什么样的?
生:第一个人物是一个富人,他很胖,穿着也比较华丽、富有,他的神情显得很自满、狂妄、傲慢……
第二个人物是一个穷人,他很瘦弱,穿着很破旧,他看见富人后显得很紧张、不安,看上去他很可怜……
师:大家看得很仔细,描述得很清楚。其实,这两个人物是画家写生中的两个人物,原本不在一个作品中,但是,由于他们两人有鲜明的对比,作曲家就让他们在音乐中相会了,让他们聚在一起,相互交谈。那么,对于表现这两个人物的音乐,你心中首先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生1:音乐是如何表现这两个人物各自的特点的?
生2:音乐如何表现他们吵架时的情景的?
生3:会有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两个人物?
┅┅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从而产生疑问,并注意维护学生主动发问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把学习目标看得过重,认为学生的提问是干扰因素,对学生的提问闪烁其词,避重就轻。学生首先产生了质疑,从而会对通过欣赏音乐去解释心中之问产生期待。
(2)交流释疑:疑问引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时就可让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或独立思考及操作。
片段二
师: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会用怎样的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物?你会用什么乐器表现?在力度、旋律上有何特点?
(学生纷纷思考、讨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结论。)
生:表现富人在低音区,用大号演奏;
表现穷人在高音区,用长笛演奏;
表现富人力度强些,表现穷人力度弱些 ……
师: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体会作者是如何用音乐语言表现这两个人物的。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发现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及蕴含的美。在此环节中,教师必须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用自己的思想对问题作出解释,使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得到提高。
(3)质疑深化:结论的获得,并不是思维的完结和疑问的解决,要指导学生回顾反思,从而再次提出问题。
片段三
(通过学生的想象与原作的比较,让学生发现了差异,从而再次引发了疑问)
师:刚才我们有些同学的想象与原作有一定的差异,你觉得你的想象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为什么表现穷人要在高音区,如果放在低音区,是否可以表现他被生活的重担所压,步履很沉重?
富人在高音区是否可以表现他的傲慢与蛮横无礼?
是否还可以表现他的洋洋自得……
这样的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各抒己见,并在交流中产生了更多的疑问,激起了更强的探究欲望,起到了教学不是为了去疑,而是为了增疑这样一种效果。
3.个性拓展
这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真实感受的教学环节,既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一种深化和拓展。在这环节中,教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姿态(如闭目、摇头等)或方式(如图谱、文字等),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二是激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如说、唱、表演、分工合作表演等),将真实感受表现出来。
片段四
经过一周时间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准备后,第二周的音乐课上学生纷纷展示了自己创编的结果,气氛非常热烈。有学生用漫画的形式,有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另有好几对学生用哑剧表演的形式,演绎了心目中的“穷人和富人”:在音乐的衬托下,“穷人”一会儿唯唯喏喏,一会儿瑟瑟发抖……“富人”则挺胸凸肚,指手划脚……
(下面是学生为“穷人和富人”设计的一段对话。)
生1(富人):再限你三天,将欠我的钱还给我。
生2(穷人):老……老老爷,能不能再宽限我几天。
生1:不行,只能三天。
生2:老爷,行行好吧,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
生1:不行。
学生的表演都获得了其他同学的认可,从而使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中他们既发现了自身的能力,又在个性的张扬中促进了其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几點思考
“信息呈现—设疑释疑—个性拓展”程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使音乐课的审美作用得以有效地发挥。
1.学生的创造力远远超过了教师的设想,虽然这些创造可能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完美,但正体现了他们可贵的探索精神,同时也给了笔者许多教学上的提示,使我们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刺激与激发,交流、学习与探索的集体。
2.学生的参与热情是以往课堂所难以相比的。据统计,在笔者所上的几个班级中,一节课中学生发言的人数均在60%以上,参与讨论的学生均在90%以上。他们会在音乐或学生回答精彩处集体鼓掌,在疑难困惑处会共同努力,合作交流解决难关,在个性表演时相互合作,积极参与。
3.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刻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普遍反映现在听音乐前会自我设置一些疑问,带着疑问去听,去欣赏,去把握乐曲的内涵;而这方面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不仅能欣赏流行音乐的时尚,也能欣赏古典音乐的典雅和民族音乐的质朴,音乐欣赏的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拓宽。
新教材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形式和新的教学手段,但更需要教师拥有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程式不是形式,而是一种理念在课堂中的一种具体化,它应根据生情、学情及教学内容的差异加以灵活的运用。上述这一教学程式研究还有待于深化,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伍晓萍.‘聆听、表现、创造’审美活动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音乐教育,2004,(06).
[3]花阳阳.问题式音乐教学三步曲[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