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毒止嗽方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以朱启勇教授论治咳嗽的思路方法为指导,观察抗毒止嗽方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以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急支糖浆口服;观察组予抗毒止嗽方口服;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咳嗽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抗毒止嗽方观察组在改善咳嗽症状积分方面优于急支糖浆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咳嗽VAS评分方面,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毒止嗽方能改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患者的咳嗽症状,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 抗毒止嗽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4-0078-03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于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1],常常呈自限性,大部分患者全身症状可消失,但咳嗽一般会持续2~3周,严重的咳嗽会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西医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如止咳、祛痰等。研究证据表明[2],若有明确的病原体感染证据才需要使用抗菌或抗病毒治疗。但单纯的止咳化痰药物疗效不尽如人意,现阶段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证实中草药对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针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中草药研究有所欠缺。我院朱启勇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呼吸病临床工作40余年,在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把辨证与辨病结合、中药复方和现代药理学相结合,总结出以抗毒止嗽为主,治疗风热犯肺证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方法,临床上疗效颇佳。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病例全部来自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呼吸科门诊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的患者,共85例,其中脱落5例,对剩下的80例患者进行相关分析后,按照隨机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9~62岁,平均(43±11.8)岁;病程平均(38.98±15.61)h;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0~62岁,平均(40±11.0)岁;病程平均(38.64±14.87)h。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1]标准制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咳嗽可逐渐加剧,伴或不伴咳痰,伴细菌感染者常咳黄脓痰;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X射线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后可确诊。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4]主症舌脉: 咳嗽,痰黄,咽干甚则咽痛,发热,恶风,舌尖红,舌苔黄,脉浮或浮数。次症: 痰黏稠,咯痰不爽,鼻塞,流浊涕,鼻窍干热,咽痒,口渴,舌苔薄。中医诊断:①咳嗽、痰黄或白黏,或痰少、咯痰不爽,或干咳;②鼻塞、流浊涕,或鼻窍干热;③恶风或并发热;④咽干甚则咽痛;⑤口干渴;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脉浮数。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⑥中3项。
  1.3 入组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和风热犯肺辨证标准;②病程在72h以内;③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④体温<38℃;⑤年龄18~62岁,男女不限;⑥患者自愿参加该临床观察并充分知情诊疗方案。
  1.4 排除及脱落标准 ①白细胞>11×109/L或白细胞<3×109/L;②精神或法律上残疾的患者;③24h内或临床观察时间内使用抗病毒、抗菌、镇咳、祛痰、解热类药物或止咳化痰类中药治疗者;④有过敏体质或对观察药物过敏者;⑤具有严重全身脏器功能病变或影响其生存的疾病;⑥妊娠、哺乳期及备孕妇女;⑦因某种原因未能完成临床观察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急支糖浆(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生产,规格:300mL,批号国药准字Z50020615)治疗,每日3次,每次30mL;观察组:口服抗毒止嗽方(板蓝根30g,白芷12g,贯众15g,野菊花6g,防风10g,杏仁10g,紫菀10g,款冬花10g,蝉蜕6g,炙甘草3g)治疗。中药汤剂每天1剂,常规水煎煮2次,混合药液至 400m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在治疗第3天、第6天复诊,疗程均为连续治疗6d。
  1.6 观察指标
  1.6.1 咳嗽症状积分 咳嗽症状评分表于治疗前后进行咳嗽症状评分[1](见表1),患者得分为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得分总和。
  1.6.2 临床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对咳嗽、咳痰、发热、鼻塞流涕、咽干咽痛按无、轻、中、重记0、1、2、3分。临床疗效分为四级。控制:临床症状消失,无明显阳性体征,证候积分改善率≥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证候积分改善率在60%~90%之间;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体征稍有改善,证候积分改善率在30%~60%;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积分改善率﹤30%。总有效率=(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1.6.3 咳嗽VAS评分[1] 患者根据自己的咳嗽程度,在10cm的标尺直线上标记,1cm刻度为1分,总分为10分,分早、中、晚,取平均值。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咳嗽症状积分 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咳嗽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方法均能缓解咳嗽症状,抗毒止嗽方观察组止咳效果方面优于急支糖浆对照组。见表2。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患者在治疗期间耐受性较好,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对照组13.3%(4/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为轻度胃胀,大便偏稀(约2~3次/d),可能与清热寒凉药有关,患者可自行缓解;对照组不良反应有口咽干、轻度头晕,可能与急支糖浆中麻黄含量有关,程度较轻,无特殊处理。
  3 讨论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大多数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少部分也可由细菌引起,目前国内外指南均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或抗病毒药物,因为会使患者耐药,不良反应增多,现代医学的对症处理普遍效果一般,若患者症状未得到控制,有可能发展成为迁延性支气管炎。本病属于中医外感咳嗽,为外邪侵袭肺系,壅遏肺气不得宣降,痰邪内生,肺气上逆而发病。风寒可入里可化热或风热袭肺而成痰热内蕴,正气不足会使病程过长[4]。本证多属风热犯肺证。
  急支糖浆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功效,目前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在中医指南中被列为本病风热犯肺证的首选中成药[4],对本病的临床疗效方面优于西药抗生素[7]。抗毒止嗽方中,板蓝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白芷祛风燥湿,两者共为君药,相辅相成,既能祛风又能清热。贯众清热解毒凉血,野菊花疏风解毒,杏仁宣肺止咳,蝉蜕疏散风热,息风止痉,四者共为臣药,以奏祛风止咳之效,同时增强君药疏风解毒之力。紫菀润而不燥,善于化痰,款冬花味甘微温,长于止咳,两药为佐药,相须为用,共奏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同时润肺止咳。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板蓝根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8],白芷、贯众具有抗病毒、抗细菌的作用[9-10],野菊花有抗微生物、抗细菌、抗氧化的作用[11],防风有抗微生物和抗炎解热作用[12],杏仁、款冬花、紫菀、蝉蜕共有镇咳平喘抗炎的作用,其中紫菀有化痰作用,蝉蜕解痉作用明显[13]。
  通过观察,抗毒止嗽方能较快较好地控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者的症状,有效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在治疗上可避免选用抗病原体的西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 :323-354.
  [2]Holzinger F,Beck S,Dini L,Stoter C,Heintze C,The 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Acute CouIgh inAdults[J].Deutsches ArzteblattIntemational,2014,111(20):356-363.
  [3]Wu T,Yang X,Zeng X,Poole 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Respir Med,2008,102(8):1093-1098.
  [4]中華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J].中医杂志,2016,57(9) :806-810.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3 -124.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77.
  [7]陈延军,郝东伟,杨立波.急支糖浆或抗生素治疗单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1):262-264.
  [8]马俊梅.板蓝根的现代药理及临床新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6):65-66.
  [9]郭小红,冷静.白芷研究进展及地上部分资源开发展望[J].中医药导报,2018,24(18):54-56.
  [10]贾莹莹,赵晋彤,等.中药绵马贯众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亚太传统医学,2018,13(19):53-56.
  [11]袁慧杰,赖志辉, 管艳艳,等.野菊花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3):651-653.
  [12]刘双利,姜程曦, 赵岩,等.防风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7,48(10):2146-2152.
  [13]彭成.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收稿日期:2018-12-03 编辑:杨 希)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考察太子参均一多糖对大鼠小肠α-糖苷酶活性影响,探讨其降血糖途径。方法:由大鼠分离小肠α-糖苷酶,以对硝基酚-α-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利用α-葡萄糖苷酶将其分解成pNP及葡萄糖,而pNP在碱性条件下显色的原理测定酶活力,以考察太子参均一多糖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太子参均一多糖HP0.5MSC-F和HPH-1-2,浓度为400μmol/L时对大鼠小肠α-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分别
期刊
【摘 要】 目的:测定紫金龙药材中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为建立紫金龙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附录Ⅸ 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Ⅸ 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Ⅹ A浸出物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紫金龙药材水分含量在11.09%~14.29%之间;药材总灰分含量1.883%~5.937%之间;药材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2131%~0.9064%之间;药材
期刊
【摘 要】 毛德西教授精研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长,以《内经》“君一臣二”为则,结合其50余年的临证经验,提出小而精的三味方。其中芳香三味饮为芳香化湿增食欲的代表方。方中藿香、佩兰、砂仁三味为健脾化湿的主药,用于治疗中焦湿浊不化之胃脘痞闷、不思饮食、口淡黏腻或有秽浊之气、肢体困倦、苔白腻等症。附验案两则以佐证。  【关键词】 藿香;健脾化湿;中焦;临证经验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腧穴热敏灸在临床尤其在各类药物难治性疾病的应用中疗效明显。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复杂,其发病机制至今还未完全明确,治疗较为棘手,常以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为主,但收效欠佳。王万春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腧穴热敏灸运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腧穴热敏灸;病案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测定灯盏细辛药材中焦袂康酸限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方法。方法:采用JADE-PAK ODS(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水(5∶9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30℃。结果:焦袂康酸在0.2028~4.0560m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9.6%, RSD为0.8%。结论: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完善银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硫氰酸铵滴定法对其硫化汞(HgS)的含量进行测定,按《中国药典》检查法对可溶性汞盐限度。结果:硫化汞回归方程为y= 191.63x+0.4264,r=0.9998,表明硫化汞的取样量在0.1~0.5g范围内,与硫氰酸铵滴定液(0.1mol/L)的消耗体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硫化汞平均回收率为98.85%(n=9)(RSD=1
期刊
【摘 要】 采用DET-B3LYP/6-31+G方法优化了葛根素与水的二聚体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计算二聚体的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及转移,结合能和热力学性质。探讨葛根素与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及能量变化,旨在密度泛函理论上寻找其最稳定结构。结果显示,与单体相比,各二聚体在接触点上的氧原子,氢原子及附近的氧原子变化明显,两子体系间的电荷转移较多。二聚体(Ⅰ~Ⅵ)中的接触点(O-H…O)距离最小为0.1
期刊
【摘 要】 目的:根据精-血-髓相关理论,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衰老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雄性,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2g/kg)、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4g/kg)、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8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连续9周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mg/kg/d(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造模前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天山雪莲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绿原酸和芦丁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A)-0.4%磷酸(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27nm、257nm,柱温35℃。采用超滤法分离天山雪莲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与游离药物测定包封率。结果:绿原酸和
期刊
【摘 要】 通过整理廖濬泉先生所著《廖濬泉儿科医案》中使用温阳扶阳方药的50例医案,整理分析温阳药物在廖老儿科医案中的运用。廖老使用温阳扶阳之法主要涉及阳虚阴盛、脏腑虚寒、寒邪直中等证,常用代表性的温阳药物有附子(附片、小白附子)、姜(干姜、炮姜、生姜)、桂(桂枝、肉桂)、丁香、肉蔻(肉豆蔻、肉蔻霜)、川椒、细辛等。廖老强调通过扶阳温阳来扶持小儿机体正气,祛除阴寒邪气,从而达到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