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为两篇古文调语序
欧阳振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选有《寡人之于国也》和《谏太宗十思疏》两篇古文。这两篇古文历来为人称颂,但细观两文,笔者认为这两篇文章的语言结构仍有欠妥之处。现略举两例,以就教于方家。
1 《寡人之于国也》第六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段是孟子在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时,所提出的让百姓归顺的仁政主张。有了“五亩之宅”种上桑树,就解决了穿衣问题,有了“百亩之田”又“勿夺其时”就解决了吃饭问题。温饱问题解决后,再“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进而实现当时国君都追求的“行王道”的目的。很明显,本段的行文思路是:“衣帛”(温)——“无饥”(饱),尾句也有照应:“七十者衣帛(温)食肉(饱)”,然而后一句却是:“黎民不饥(饱)不寒(温)。笔者认为这一句与上文不能相互照应,语言结构应当调整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寒不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 《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文章先从正面用两个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继而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着从反面论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最后得出结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会像“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很明显,本段的行文思路是:先从正面“固根求木之长——浚源欲流之远——积德思国之安”说起,再从反面“源不深——根不固——德不厚”论说。由此可知,正面的第一层与反面的第一层前后不照应。因此笔者认为应当调整反面的前两个层次的语言顺序,让它成为:“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这样才显得完美。
情感变化中的矛盾与痛苦
闫友朋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取了苏轼的《后赤壁赋》一文,在注释中编者说本文“表现的是一种不以得失为怀的旷达胸襟”,好多赏析文章也是这种观点。果真如此吗?对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后赤壁赋》作于1082年冬,此时苏轼因“鸟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三年之久,贬谪生涯使作者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多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他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正是这种复杂的人生和思想经历。造就了一个矛盾的苏轼、痛苦的苏轼。
复游赤壁之前,作者与友人在月明之夜游乐。“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静谧。面对自然美景和一二友人,作者兴致勃发,情致满怀,“顾而乐之,行歌互答”,他暂时忘却了贬谪的不快与尘世的烦恼,进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正巧朋友有鱼,妻子有酒,良辰、好友、佳肴、美酒,四美之具,可遇而不可求。作者欣喜若狂,“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文章到此写欢乐之情,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这种欢乐之情是基于作者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痛苦而生出的快乐。
作者乘着月光来到赤壁之下,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情境呢?“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白描手法,写景如画,景色清冷峭拔。“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为何时隔三月,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变化呢?一是季节变化,作者惊叹于大自然变化之神奇;更重要的是面对此景,作者“情以物兴”,内心也悄悄起了变化。被贬于黄州已经几年了,抱负难以施展,而人生短促,自己也一天天老去,和赤壁一样变得“不可复识矣”,不禁悲从中来。但作者又不甘心停留在“江山不可复识”的愁绪之中,于是登山排解,用了摄、履、披、踞、登、攀一系列动词,说明行程的凶险,山势的陡峭、幽深,看到的景象也更加阴森恐怖,使人悲恐,联想到自己人生处境不正如冬夜里的赤壁——阴森、恐怖,看不到任何出路与前途吗?更可悲的是这一次夜登赤壁,“盖二客不能从焉”,作者没有了可以交流、交心的朋友,出游前凑趣的友人并没有随他一起上山,苦闷难奈的苏子惟有纵情长啸,独游的豪兴变为激越的悲哀,可惜只有山谷回应他,“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一种难言的孤寂、悲凉袭上心来。此情此景与自己下狱乌台、贬谪黄州前后处境何其相似——险恶困窘、独立无援、孤苦无告。这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了。
为了化解游历的悲恐,于是“反而登舟,放乎中流”,任小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的心态。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就是他身处逆境时也能保持豁达、超脱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来个漂亮的转身。
寂寥的孤夜,“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睡梦中,“梦一道士,羽衣翩跹”。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是高雅脱俗、仙风道骨的象征;道士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对鹤和道士的向往寄予了作者的理想——做个高蹈于世外的道士隐者,进入自由羽化的仙界。
作者的出世理想终究能实现吗?文章结尾“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梦醒后开窗寻视,夜色茫茫,不见孤鹤和道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理想破灭了,作者又回到了现实,现实仍是让人感到那样的压抑、无奈、寂寞、孤苦。
纵观全文,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面对美景乐而忘忧,见到幽景悲从中来,抛却悲情随遇而安,遇鹤化道士超凡脱俗,到最后又回到了现实中来,悲情满怀。因此,全文表达了作者想忘却世俗而又难以忘却,想超脱世俗又难以超脱,想出世又难以出世,想人世而又难以施展抱负的苦闷情怀。或许,这正是处于贬谪中的苏子真正的内心情怀吧!
所以说,本文开头编者所给的中心只不过是《后赤壁赋》情感中的一点,不足以概括本文的思想情感。
以上问题,乃鄙人一孔之见,以待大家商榷。
欧阳振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选有《寡人之于国也》和《谏太宗十思疏》两篇古文。这两篇古文历来为人称颂,但细观两文,笔者认为这两篇文章的语言结构仍有欠妥之处。现略举两例,以就教于方家。
1 《寡人之于国也》第六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段是孟子在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时,所提出的让百姓归顺的仁政主张。有了“五亩之宅”种上桑树,就解决了穿衣问题,有了“百亩之田”又“勿夺其时”就解决了吃饭问题。温饱问题解决后,再“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进而实现当时国君都追求的“行王道”的目的。很明显,本段的行文思路是:“衣帛”(温)——“无饥”(饱),尾句也有照应:“七十者衣帛(温)食肉(饱)”,然而后一句却是:“黎民不饥(饱)不寒(温)。笔者认为这一句与上文不能相互照应,语言结构应当调整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寒不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 《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文章先从正面用两个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继而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着从反面论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最后得出结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会像“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很明显,本段的行文思路是:先从正面“固根求木之长——浚源欲流之远——积德思国之安”说起,再从反面“源不深——根不固——德不厚”论说。由此可知,正面的第一层与反面的第一层前后不照应。因此笔者认为应当调整反面的前两个层次的语言顺序,让它成为:“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这样才显得完美。
情感变化中的矛盾与痛苦
闫友朋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取了苏轼的《后赤壁赋》一文,在注释中编者说本文“表现的是一种不以得失为怀的旷达胸襟”,好多赏析文章也是这种观点。果真如此吗?对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后赤壁赋》作于1082年冬,此时苏轼因“鸟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三年之久,贬谪生涯使作者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多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他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正是这种复杂的人生和思想经历。造就了一个矛盾的苏轼、痛苦的苏轼。
复游赤壁之前,作者与友人在月明之夜游乐。“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静谧。面对自然美景和一二友人,作者兴致勃发,情致满怀,“顾而乐之,行歌互答”,他暂时忘却了贬谪的不快与尘世的烦恼,进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正巧朋友有鱼,妻子有酒,良辰、好友、佳肴、美酒,四美之具,可遇而不可求。作者欣喜若狂,“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文章到此写欢乐之情,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这种欢乐之情是基于作者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痛苦而生出的快乐。
作者乘着月光来到赤壁之下,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情境呢?“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白描手法,写景如画,景色清冷峭拔。“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为何时隔三月,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变化呢?一是季节变化,作者惊叹于大自然变化之神奇;更重要的是面对此景,作者“情以物兴”,内心也悄悄起了变化。被贬于黄州已经几年了,抱负难以施展,而人生短促,自己也一天天老去,和赤壁一样变得“不可复识矣”,不禁悲从中来。但作者又不甘心停留在“江山不可复识”的愁绪之中,于是登山排解,用了摄、履、披、踞、登、攀一系列动词,说明行程的凶险,山势的陡峭、幽深,看到的景象也更加阴森恐怖,使人悲恐,联想到自己人生处境不正如冬夜里的赤壁——阴森、恐怖,看不到任何出路与前途吗?更可悲的是这一次夜登赤壁,“盖二客不能从焉”,作者没有了可以交流、交心的朋友,出游前凑趣的友人并没有随他一起上山,苦闷难奈的苏子惟有纵情长啸,独游的豪兴变为激越的悲哀,可惜只有山谷回应他,“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一种难言的孤寂、悲凉袭上心来。此情此景与自己下狱乌台、贬谪黄州前后处境何其相似——险恶困窘、独立无援、孤苦无告。这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了。
为了化解游历的悲恐,于是“反而登舟,放乎中流”,任小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的心态。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就是他身处逆境时也能保持豁达、超脱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来个漂亮的转身。
寂寥的孤夜,“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睡梦中,“梦一道士,羽衣翩跹”。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是高雅脱俗、仙风道骨的象征;道士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对鹤和道士的向往寄予了作者的理想——做个高蹈于世外的道士隐者,进入自由羽化的仙界。
作者的出世理想终究能实现吗?文章结尾“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梦醒后开窗寻视,夜色茫茫,不见孤鹤和道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理想破灭了,作者又回到了现实,现实仍是让人感到那样的压抑、无奈、寂寞、孤苦。
纵观全文,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面对美景乐而忘忧,见到幽景悲从中来,抛却悲情随遇而安,遇鹤化道士超凡脱俗,到最后又回到了现实中来,悲情满怀。因此,全文表达了作者想忘却世俗而又难以忘却,想超脱世俗又难以超脱,想出世又难以出世,想人世而又难以施展抱负的苦闷情怀。或许,这正是处于贬谪中的苏子真正的内心情怀吧!
所以说,本文开头编者所给的中心只不过是《后赤壁赋》情感中的一点,不足以概括本文的思想情感。
以上问题,乃鄙人一孔之见,以待大家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