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8年7月,广东潮州一位清贫的教书匠喜得贵子,他给儿子起名叫李嘉诚。在这位怀着“教育救国”宏愿的父亲影响下,童年的小嘉诚虽家道艰辛,仍饱读诗书。然而,日寇的铁蹄踏破了所有的梦想。1940年,他随父母逃难到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不久父亲便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不愿寄人篱下,为了养家糊口,他决定辍学。他到茶馆里做跑堂,在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斐然,只两年时间便被提升为总经理。那年,他只有20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他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创办了长江塑胶厂。
靠着诚信与勤奋,厂子渡过了最初的难关。生意蒸蒸日上。然而李嘉诚很清醒:只做和别人一样的东西永远不会有大的发展。一天,他看到英文杂志上的一则小消息,说意大利某公司设计出一种塑胶花。他立刻意识到,随着战后经济复苏,人们对物质生活将有更高的要求,于是决定投产。
很快,“长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得到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这时候,他却激流勇退,转向生产塑胶玩具。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已在国际玩具市场上大显身手,成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经过20多年的不断进取,李嘉诚把生意做到了房地产、港口、电信、能源等各个领域。200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李嘉诚以188亿美元的财产名列第10位。
内地改革开放后,李嘉诚回到了阔别40载的家乡。在茶话会上,他泪水潸然:“……我看到站在道路两边欢迎我归来的、我的衣衫褴褛的父老乡亲们,我心里很不好受……”回港后,他在写给内地亲友的信中恳切地说:“月是故乡明。我爱祖国,思念故乡。能为国家为乡里尽点心力,我是引以为荣的。”从此,他的名字和祖国内地的教育、卫生、体育、赈灾等公益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他要让自己的财富变为更多人的财富,父亲的报国理想、先贤的济世情怀,在商界巨子李嘉诚的身,上得到了忠实的传承……
英雄上榜理由
榜样指数★★★★★
今年9月,李嘉诚被全球著名的财富杂志《福布斯》授予“福布斯终身成就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杂志总编史提夫·福布斯在颁奖时说:“我祖父以前常常说,做生意的目的,是制造快乐,而不是累积金钱。没有任何人比李嘉诚更符合我祖父及父亲的理念。他是一个生意人,也是一个慈善主义者,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人的好榜样。”
学习指数★★★★★
李嘉诚能拥有今天的成就,与他及时为自己充电、及时学习是分不开的。他虽然早早辍学,但读书的习惯却自小一直保持到今天。据他自己称,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不管多忙.晚上睡觉前他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
励志指数★★★★
香港中学生投票选出的“十大偶像”中,李嘉诚的名字位列其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乱世之中的穷小子,终于成长为商界风流人物,李嘉诚的财富传奇,也成为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创业
15岁,舅父安排他到自己的公司里上班,他却说:“不,我要自己找工作。”20岁,他已坐上总经理的高位,职场前途一片光明,他却说:“不,我要自己创业。”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李嘉诚的聪明和“经营诀窍”,而也许,他对人生和事业的态度,才是真正成就他的“秘诀”。
公益
1980年以来,李嘉诚捐给内地的资金已超过了30亿港元。最近,他更是宣布把三分之一的个人财产,大约480亿港元捐给李嘉诚基金会,用于公益事业。李嘉诚不愿意将之称为“慈善”,因为他觉得这多少带有一些施舍的意思,而“公益”是一个平等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财富
李嘉诚说,“贵”是不能用“富”来衡量的,“身为天子,未必是贵:身为贱民,不为贱也”。他说:“只有你做些让世人得益的事,这才是真财富,任何人都拿不走。”因此在他眼中,如果不懂得回馈社会,即使拥有了金钱,也只不过是“富而不贵”。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不愿寄人篱下,为了养家糊口,他决定辍学。他到茶馆里做跑堂,在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斐然,只两年时间便被提升为总经理。那年,他只有20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他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创办了长江塑胶厂。
靠着诚信与勤奋,厂子渡过了最初的难关。生意蒸蒸日上。然而李嘉诚很清醒:只做和别人一样的东西永远不会有大的发展。一天,他看到英文杂志上的一则小消息,说意大利某公司设计出一种塑胶花。他立刻意识到,随着战后经济复苏,人们对物质生活将有更高的要求,于是决定投产。
很快,“长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得到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这时候,他却激流勇退,转向生产塑胶玩具。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已在国际玩具市场上大显身手,成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经过20多年的不断进取,李嘉诚把生意做到了房地产、港口、电信、能源等各个领域。200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李嘉诚以188亿美元的财产名列第10位。
内地改革开放后,李嘉诚回到了阔别40载的家乡。在茶话会上,他泪水潸然:“……我看到站在道路两边欢迎我归来的、我的衣衫褴褛的父老乡亲们,我心里很不好受……”回港后,他在写给内地亲友的信中恳切地说:“月是故乡明。我爱祖国,思念故乡。能为国家为乡里尽点心力,我是引以为荣的。”从此,他的名字和祖国内地的教育、卫生、体育、赈灾等公益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他要让自己的财富变为更多人的财富,父亲的报国理想、先贤的济世情怀,在商界巨子李嘉诚的身,上得到了忠实的传承……
英雄上榜理由
榜样指数★★★★★
今年9月,李嘉诚被全球著名的财富杂志《福布斯》授予“福布斯终身成就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杂志总编史提夫·福布斯在颁奖时说:“我祖父以前常常说,做生意的目的,是制造快乐,而不是累积金钱。没有任何人比李嘉诚更符合我祖父及父亲的理念。他是一个生意人,也是一个慈善主义者,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人的好榜样。”
学习指数★★★★★
李嘉诚能拥有今天的成就,与他及时为自己充电、及时学习是分不开的。他虽然早早辍学,但读书的习惯却自小一直保持到今天。据他自己称,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不管多忙.晚上睡觉前他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
励志指数★★★★
香港中学生投票选出的“十大偶像”中,李嘉诚的名字位列其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乱世之中的穷小子,终于成长为商界风流人物,李嘉诚的财富传奇,也成为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创业
15岁,舅父安排他到自己的公司里上班,他却说:“不,我要自己找工作。”20岁,他已坐上总经理的高位,职场前途一片光明,他却说:“不,我要自己创业。”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李嘉诚的聪明和“经营诀窍”,而也许,他对人生和事业的态度,才是真正成就他的“秘诀”。
公益
1980年以来,李嘉诚捐给内地的资金已超过了30亿港元。最近,他更是宣布把三分之一的个人财产,大约480亿港元捐给李嘉诚基金会,用于公益事业。李嘉诚不愿意将之称为“慈善”,因为他觉得这多少带有一些施舍的意思,而“公益”是一个平等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财富
李嘉诚说,“贵”是不能用“富”来衡量的,“身为天子,未必是贵:身为贱民,不为贱也”。他说:“只有你做些让世人得益的事,这才是真财富,任何人都拿不走。”因此在他眼中,如果不懂得回馈社会,即使拥有了金钱,也只不过是“富而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