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学 “三重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70-01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完成大纲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古诗词中丰富的营养,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呢?
一、重视诵读与背诵环节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切实感受古诗词的美
古诗词对字数、行数一般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整首诗对仗工整、层次分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形式美感。
古诗词一般都有韵,即在诗句的末尾押相同的韵,除第一句外,单句不押韵,双句押韵。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押韵的字为“了”、“晓”、“鸟”、“小”使全诗的语言形成一种和谐美,读来让人朗朗上口,让人产生前后呼应的回环美。吟咏的过程就是享受音韵美感的过程。
古诗的停顿一般有规可循,四言诗一般是二字一顿,即“— —/— —”。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咏诵时从抑扬顿挫的节奏里,人们仿佛看到气象壮阔的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以及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领略到诗歌语言独特的魅力。五言诗一般是二顿,即“— —/— — —”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寥寥数语,一停一顿,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深秋夜晚山间的幽深静谧。七言诗一般是三顿,即“— — /— —/— — —”。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又隐隐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英姿。
诗词的停顿是诗人感情起伏的自然流露,合理的停顿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轻松喜悦的心情,往往表现为明快简短的节奏;昂扬激越的心情,往往表现为急促有力的节奏;悲哀幽怨的心情,往往表现为舒缓悠长的节奏。教学时这些都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课堂上让学生多朗诵诗词,注重押韵、节奏和语气、语调,细细品味诗的美感,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感都会有很大帮助。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心灵得到陶冶
如果说诗歌形美、音韵美、节奏美是外在的美,是诗歌的骨肉,那么诗歌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诗歌内在的美,是诗歌的灵魂。因此,诗歌教学在欣赏外在美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去体验诗歌的情感,使他们得到情感的陶冶。
调动学生的回忆可以得到情感的体验。如《钱塘湖春行》中作者在初春美丽的西湖畔游览,眼前是生机勃勃的美景,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谁心情不愉快呢?教学时,只要调动学生回忆自己踏青春游的经历,这种感情学生马上便可以体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首联是望中所见,极概括、极沉痛。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换了主人。暮春时节,长安城中草木丛生,人烟稀少,一片荒凉。诗人睹物伤怀,伤国之情油然而生,萧条悲凉。颔联写花写鸟,紧扣诗题,借此来表达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使悲欲悲,甚为绝妙,乃被千古传诵。接下来写战争时间之长,家书的难能可贵。诗人那种忧时伤别的情感表现得更为深沉和具体,情感也一泻而下。最后诗人将伤国忧时思家的情怀用具体的细节体现了出来,以“不胜簪”作结,使人感到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挚感人。学生都没有经历过亡国之痛,要他们深切理解这种感情恐怕有点勉为其难。在教学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国庆阅兵录像片断让学生看,学生们都因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当学生的情感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这种失去国家的悲痛之情自然引起学生共鸣。
三、重视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积累知识
中国古代诗词数量巨大,初中所学篇目甚少,学生要能更多地吸收古诗词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就要在课外不断地拓展阅读、积累知识、丰富感情。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外自觉去阅读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如教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后,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再找出5首写友情的诗词来阅读。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是不会困难的。通过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会提高,学习效果也会很好。
(责编 马超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70-01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完成大纲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古诗词中丰富的营养,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呢?
一、重视诵读与背诵环节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切实感受古诗词的美
古诗词对字数、行数一般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整首诗对仗工整、层次分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形式美感。
古诗词一般都有韵,即在诗句的末尾押相同的韵,除第一句外,单句不押韵,双句押韵。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押韵的字为“了”、“晓”、“鸟”、“小”使全诗的语言形成一种和谐美,读来让人朗朗上口,让人产生前后呼应的回环美。吟咏的过程就是享受音韵美感的过程。
古诗的停顿一般有规可循,四言诗一般是二字一顿,即“— —/— —”。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咏诵时从抑扬顿挫的节奏里,人们仿佛看到气象壮阔的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以及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领略到诗歌语言独特的魅力。五言诗一般是二顿,即“— —/— — —”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寥寥数语,一停一顿,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深秋夜晚山间的幽深静谧。七言诗一般是三顿,即“— — /— —/— — —”。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又隐隐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英姿。
诗词的停顿是诗人感情起伏的自然流露,合理的停顿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轻松喜悦的心情,往往表现为明快简短的节奏;昂扬激越的心情,往往表现为急促有力的节奏;悲哀幽怨的心情,往往表现为舒缓悠长的节奏。教学时这些都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课堂上让学生多朗诵诗词,注重押韵、节奏和语气、语调,细细品味诗的美感,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感都会有很大帮助。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心灵得到陶冶
如果说诗歌形美、音韵美、节奏美是外在的美,是诗歌的骨肉,那么诗歌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诗歌内在的美,是诗歌的灵魂。因此,诗歌教学在欣赏外在美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去体验诗歌的情感,使他们得到情感的陶冶。
调动学生的回忆可以得到情感的体验。如《钱塘湖春行》中作者在初春美丽的西湖畔游览,眼前是生机勃勃的美景,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谁心情不愉快呢?教学时,只要调动学生回忆自己踏青春游的经历,这种感情学生马上便可以体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首联是望中所见,极概括、极沉痛。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换了主人。暮春时节,长安城中草木丛生,人烟稀少,一片荒凉。诗人睹物伤怀,伤国之情油然而生,萧条悲凉。颔联写花写鸟,紧扣诗题,借此来表达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使悲欲悲,甚为绝妙,乃被千古传诵。接下来写战争时间之长,家书的难能可贵。诗人那种忧时伤别的情感表现得更为深沉和具体,情感也一泻而下。最后诗人将伤国忧时思家的情怀用具体的细节体现了出来,以“不胜簪”作结,使人感到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挚感人。学生都没有经历过亡国之痛,要他们深切理解这种感情恐怕有点勉为其难。在教学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国庆阅兵录像片断让学生看,学生们都因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当学生的情感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这种失去国家的悲痛之情自然引起学生共鸣。
三、重视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积累知识
中国古代诗词数量巨大,初中所学篇目甚少,学生要能更多地吸收古诗词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就要在课外不断地拓展阅读、积累知识、丰富感情。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外自觉去阅读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如教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后,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再找出5首写友情的诗词来阅读。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是不会困难的。通过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会提高,学习效果也会很好。
(责编 马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