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烯在Ru(1010)表面价带电子特性研究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K以下己烯(C6H12)可以在Ru(101珔0)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偏振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ARUPS)结果表明,己烯分子在垂直于衬底表面并沿衬底表面<12珔10>晶向的平面内,己烯分子的轴向沿<12珔10>晶向倾斜.随着衬底温度的提高,到200K以上,己烯分解生成新的碳氢化合物.己烯分解后,πCH分子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2eV,同时己烯中C的1s能级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3eV. Hexene (C6H12) can be stably adsorbed on the Ru (101 珔 0) surface in the molecular state below 200 K. Polarization-resolved ultraviolet (UV)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RUPS)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xene molecules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substrate surface and along the substrate surface In the plane of the <12 珔 10> orientation, hexene molecules tilt axially <12 珔 10>. As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increases above 200 K, hexene decomposes to form new hydrocarbons. After the decomposition of olefins, the πCH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 level was shifted by 0.2 eV in the direction of high binding energy, while the 1 s energy level of C in hexene was shifted by 0.3 eV in the direction of low binding energy.
其他文献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纳米碳管负载金属镍催化剂,采用电镜(TEM)、红外光谱(IR)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常温常压下不同Ni负载量的催化剂对叶绿素加氢反应的
认为电子态能级发生Λ分裂虽然是角动量引起的,但不是耦合而是运动牵连作用的结果.从这一认识出发,利用欧拉方程和拉格朗日方程分别得到了包含Λ分裂的分子转动哈密顿函数和
本文对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主楼三根三管梭形格构柱缩尺模型进行了立式破坏性稳定试验研究,侧重研究直立三管梭形格构柱在两端铰接约束,竖向轴压情况下的破坏特性与破坏机
在合成和表征了 4种具有较强生物活性双过氧钒配合物K3 [VO(O2 ) 2 (ox) ]·2H2 O ,Na[VO(O2 ) 2 (bipy) ]·5H2 O ,K[VO(O2 ) 2 (phen) ]·3H2 O和K2 [VO(O2 ) 2 (pic) ]·2
1 引言切换系统是一类重要的混合系统 ,它的稳定性是研究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 .目前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1 ,2 ] .对于线性切换系统 ,共同 Lyapunov函数的存在性与任意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方法合成了窄分布的端基含有芘或萘的聚苯乙烯 (Py PS和Na PS) .研究了Py PS在四氢呋喃 (THF)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光谱随加水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用二氯化钛茂作为活性物种的来源,利用Si-MCM-41催化剂表面羟基的反应性,得到了Ti接枝MCM-41催化剂的两种结构模型. 结构表征结果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不仅长程结构好,孔
Halliyal和Rüssel认为, 极性微晶玻璃的晶粒定向生长是由于高温梯度场驱动的.但这难以解释BTS极性微晶玻璃的特殊恒温场晶粒定向晶化工艺.基于实验和理论分析, 提出BTS极性
首先构造了loop代数A ~2的一个新的子代数,设计了一个等谱问题.应用屠格式求出了著名的AKNS方程族的一类扩展可积模型,即可积耦合.然后将这种求可积耦合的方法一般化,可用于一
Using five measurement tactics protocoled,the effects of membrane morphology,membrane fouling and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on streaming potential were stud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