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超越了旧发展观所秉持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可持续相矛盾的困境,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中国转变发展模式,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国家,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本文在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发展战略,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可行性;发展战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8)01-0039-05
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运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徘徊后,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979年中国人均收入只有21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此后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行,中国常年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人均GDP已约合8516美元。如果能继续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中国在2030年甚至更早就将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由于建国初期诸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超英赶美”、“先污染后治理”等发展理念的影响,中国的发展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特点,使得资源利用无效率,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另一方面,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制造业所占比重过大,使得中国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低端环节,并且人口红利的消失也使得下行压力加大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不足,已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边缘。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受阻与生态环境破坏相交织的问题。若想使中国发展更进一步,必须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不可分而治之。因此,我们在实施权宜之计的同时,必须要有相应战略取向的指引,不可只顾当下而忽视长远。在现今发展理论中,广义虚拟经济可以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经济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若将二者融合起来,作为制订中国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现存的发展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体系结构,若要将二者融合,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必须要明确二者有着相同的哲学基础和可相融合的理论内涵,以保证二者的融合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一)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哲学基础分析
广义虚拟经济,即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综合,它是一种基于生活价值论的以人为本的经济。这种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强调的是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以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不同于旧发展观所强调的人定胜天论,而是一种强调自然生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发展观。
绿色经济是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强调人类应该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可将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绿色经济所强调的人与自然有着本质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思想,正是以人为本的题中之意。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有着相同的哲学基础,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思想上的可能。
(二)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的理论内涵分析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二元价值容介态。其认为,生理需求是物质态的衍射,心理需求是信息态的衍射,而二元价值容介态则指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于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之间通过相互荣纳入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而循环进化的状态。以此理论基础为分析切入点,可使廣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切实融合起来。
资源环境作为绿色经济主要关注的客观存在,是一种物质态,会不断释放出载体信息,例如环境已遭破坏,生态不平衡等,当这些信息容纳人人的心理中后,人会释放出诸如保护生态环境等主体信息,表达出社会发展向环境友好型进化的愿望。广义虚拟经济将承载这一心理愿望不断发展,提升自身的价值。从这一角度看,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在理论内涵上具有极高的相容性。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有着相同的哲学基础与可相融合的理论内涵,对二者进行战略融合,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可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
二、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视野下的中国发展战略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作为新的战略导向,可改变中国发展的粗放模式,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将原来的物本经济转变为人本经济,确立了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对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的矛盾
旧发展模式认为,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作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中。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连续不断投入某一种生产要素,当投入量超过某一特定值后,该要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因此,为保证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必须加大资源的投入量,这势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两难困境中的根本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主流经济学做了极大的努力,形成了一些理论,其中以“庇古税”和科斯定理最具代表性。简而言之,“庇古税”即为向对环境产生污染的行为主体征税;科斯定理是在交易成本很小的情况下,明细财产产权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且不说政府发放环境产权许可证将引起寻租行为,单是理论本身就存在两个重大缺陷。首先,环境资源的产权极难明晰,譬如空气作为人类生存必需资源,没有办法明晰其私人产权;其次,就算明晰了环境资源的财产产权,也无法核算其成本,进而使得产权所有者无法收取足够的使用费或者税。这两个缺陷降低了理论的实践可能性。 然而,广义虚拟经济和绿色经济战略融合提供了解决这一矛盾困境的新思路。首先,二者的融合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将信息要素而非物质要素作为自身的生产要素。例如名人故居参观的旅游项目,就其物质实体讲,它只是一处房子,并无任何新鲜之处;一旦将人们对名人的缅怀与敬仰容纳人这个物质实体后,这处房子的虚拟价值便得到了提升,成为了旅游景点,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是环境友好型的。信息要素作为主要生产资料减少了对物质资源的消耗,扩展了资源环境对经济的约束边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这一经济发展模式所生产的产品是用以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居于虚拟价值。例如农业示范区观光提供的绿色虚拟产品,使人们的心理得到绿色自然的享受。而这种心理满足既使得人们厌恶消耗资源的产品,又使人们心生保护环境的欲望,可为一举两得。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的同时推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经世界银行提出后,引起了世界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极大关注,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更是断言中国在未来的5年或10年有50%以上的可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从而造成了低端产品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使得经济增长回落、就业困难、贫富分化等问题激发。由此观之,中国现阶段已具有“中等收入陷阱”的部分特征。若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必须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发展模式。二者的融合,将人们的视野从物质享受拉向了精神需求,使人们记起了冷冰冰的经济数理模型背后的生老病死。现阶段,中国人民对绿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而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开拓了一个新市场。根据熊彼特的理论,创新的一种情况即“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这一新市场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的又一次起飞。
在需求面,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将绿色的概念注入到了文化娱乐、体育、影视、旅游等富含虚拟价值的产业中,使人们的消费视野扩大到了“乐”的领域。现阶段,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对精神需求日益扩大,并且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种绿色服务性消费的发展扩大,在保证生态和谐的同时,培育了新的市场与经济增长点,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動力,将中国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消费为首位的发展模式,形成消费、投资、出口比较合理的动力结构。
在供给面,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绿色服务性活动,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形成了一个供求平衡的良性发展的市场,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使中国的失业问题得以缓解。另外,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国家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带来了相关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例如绿色能源开发和“国学热”等,使中国的产品与产业具有差异性,进而促使中国有依靠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战略,改变了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供给模式,使中国发展由投资驱动阶段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通过开拓新市场与提供创新型产品,使中国走出依靠低端制造业发展的困境,实现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肩负着世界对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期望。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改变了中国“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在保证环境可持续的同时,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无形资产。这些绿色无形资产既使得中国在节能减排上大有作为的同时,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话语权,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据统计,美国的财富组成中,无形资产占比在80%以上,而自然资源占比仅有1%~3%,这在微观上的表现即为美国企业的附加价值高,竞争力强。例如,可口可乐借助二战成为了世界品牌,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不断输出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影响极大。因此,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使中国国际形象得以提升,从而帮助中国掌握住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主导权,提高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与附加价值,在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改变中国制造处于国际产业链末端的状态。
另一方面,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可使中国在后经济危机时代中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大国,实现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这一积极的国际形象将会吸引其他国家与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实现经济共同增长的同时培养出相互信任,甚至是一种“共同体感”,这种相互信任的“共同体感”正是阿德勒和巴涅特所建构的安全共同体的核心内容。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启动一个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过程,对于维护区域和平以及世界和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极大的相容性,其二者相互融合后,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在其中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统一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超越了二者矛盾的困境。这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大与生态环境破坏相交织的问题,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中国转变为环境友好型国家,提升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可行性;发展战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8)01-0039-05
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运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徘徊后,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979年中国人均收入只有21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此后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行,中国常年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人均GDP已约合8516美元。如果能继续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中国在2030年甚至更早就将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由于建国初期诸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超英赶美”、“先污染后治理”等发展理念的影响,中国的发展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特点,使得资源利用无效率,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另一方面,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制造业所占比重过大,使得中国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低端环节,并且人口红利的消失也使得下行压力加大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不足,已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边缘。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受阻与生态环境破坏相交织的问题。若想使中国发展更进一步,必须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不可分而治之。因此,我们在实施权宜之计的同时,必须要有相应战略取向的指引,不可只顾当下而忽视长远。在现今发展理论中,广义虚拟经济可以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经济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若将二者融合起来,作为制订中国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现存的发展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体系结构,若要将二者融合,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必须要明确二者有着相同的哲学基础和可相融合的理论内涵,以保证二者的融合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一)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哲学基础分析
广义虚拟经济,即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综合,它是一种基于生活价值论的以人为本的经济。这种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强调的是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以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不同于旧发展观所强调的人定胜天论,而是一种强调自然生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发展观。
绿色经济是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强调人类应该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可将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绿色经济所强调的人与自然有着本质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思想,正是以人为本的题中之意。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有着相同的哲学基础,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思想上的可能。
(二)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的理论内涵分析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二元价值容介态。其认为,生理需求是物质态的衍射,心理需求是信息态的衍射,而二元价值容介态则指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于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之间通过相互荣纳入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而循环进化的状态。以此理论基础为分析切入点,可使廣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切实融合起来。
资源环境作为绿色经济主要关注的客观存在,是一种物质态,会不断释放出载体信息,例如环境已遭破坏,生态不平衡等,当这些信息容纳人人的心理中后,人会释放出诸如保护生态环境等主体信息,表达出社会发展向环境友好型进化的愿望。广义虚拟经济将承载这一心理愿望不断发展,提升自身的价值。从这一角度看,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在理论内涵上具有极高的相容性。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有着相同的哲学基础与可相融合的理论内涵,对二者进行战略融合,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可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
二、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视野下的中国发展战略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作为新的战略导向,可改变中国发展的粗放模式,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将原来的物本经济转变为人本经济,确立了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对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的矛盾
旧发展模式认为,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作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中。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连续不断投入某一种生产要素,当投入量超过某一特定值后,该要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因此,为保证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必须加大资源的投入量,这势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两难困境中的根本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主流经济学做了极大的努力,形成了一些理论,其中以“庇古税”和科斯定理最具代表性。简而言之,“庇古税”即为向对环境产生污染的行为主体征税;科斯定理是在交易成本很小的情况下,明细财产产权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且不说政府发放环境产权许可证将引起寻租行为,单是理论本身就存在两个重大缺陷。首先,环境资源的产权极难明晰,譬如空气作为人类生存必需资源,没有办法明晰其私人产权;其次,就算明晰了环境资源的财产产权,也无法核算其成本,进而使得产权所有者无法收取足够的使用费或者税。这两个缺陷降低了理论的实践可能性。 然而,广义虚拟经济和绿色经济战略融合提供了解决这一矛盾困境的新思路。首先,二者的融合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将信息要素而非物质要素作为自身的生产要素。例如名人故居参观的旅游项目,就其物质实体讲,它只是一处房子,并无任何新鲜之处;一旦将人们对名人的缅怀与敬仰容纳人这个物质实体后,这处房子的虚拟价值便得到了提升,成为了旅游景点,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是环境友好型的。信息要素作为主要生产资料减少了对物质资源的消耗,扩展了资源环境对经济的约束边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这一经济发展模式所生产的产品是用以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居于虚拟价值。例如农业示范区观光提供的绿色虚拟产品,使人们的心理得到绿色自然的享受。而这种心理满足既使得人们厌恶消耗资源的产品,又使人们心生保护环境的欲望,可为一举两得。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的同时推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经世界银行提出后,引起了世界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极大关注,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更是断言中国在未来的5年或10年有50%以上的可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从而造成了低端产品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使得经济增长回落、就业困难、贫富分化等问题激发。由此观之,中国现阶段已具有“中等收入陷阱”的部分特征。若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必须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发展模式。二者的融合,将人们的视野从物质享受拉向了精神需求,使人们记起了冷冰冰的经济数理模型背后的生老病死。现阶段,中国人民对绿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而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开拓了一个新市场。根据熊彼特的理论,创新的一种情况即“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这一新市场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的又一次起飞。
在需求面,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将绿色的概念注入到了文化娱乐、体育、影视、旅游等富含虚拟价值的产业中,使人们的消费视野扩大到了“乐”的领域。现阶段,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对精神需求日益扩大,并且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种绿色服务性消费的发展扩大,在保证生态和谐的同时,培育了新的市场与经济增长点,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動力,将中国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消费为首位的发展模式,形成消费、投资、出口比较合理的动力结构。
在供给面,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绿色服务性活动,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形成了一个供求平衡的良性发展的市场,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使中国的失业问题得以缓解。另外,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国家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带来了相关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例如绿色能源开发和“国学热”等,使中国的产品与产业具有差异性,进而促使中国有依靠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战略,改变了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供给模式,使中国发展由投资驱动阶段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通过开拓新市场与提供创新型产品,使中国走出依靠低端制造业发展的困境,实现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肩负着世界对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期望。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改变了中国“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在保证环境可持续的同时,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无形资产。这些绿色无形资产既使得中国在节能减排上大有作为的同时,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话语权,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据统计,美国的财富组成中,无形资产占比在80%以上,而自然资源占比仅有1%~3%,这在微观上的表现即为美国企业的附加价值高,竞争力强。例如,可口可乐借助二战成为了世界品牌,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不断输出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影响极大。因此,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使中国国际形象得以提升,从而帮助中国掌握住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主导权,提高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与附加价值,在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改变中国制造处于国际产业链末端的状态。
另一方面,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可使中国在后经济危机时代中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大国,实现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这一积极的国际形象将会吸引其他国家与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实现经济共同增长的同时培养出相互信任,甚至是一种“共同体感”,这种相互信任的“共同体感”正是阿德勒和巴涅特所建构的安全共同体的核心内容。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战略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启动一个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过程,对于维护区域和平以及世界和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广义虚拟经济与绿色经济极大的相容性,其二者相互融合后,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在其中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统一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超越了二者矛盾的困境。这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大与生态环境破坏相交织的问题,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中国转变为环境友好型国家,提升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