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应重视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s245324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又称课业,一般包括课堂内的练习和课外的家庭作业,它是贯穿于小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学习活动,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直接书面材料,甚至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人们认识到了语文作业的重要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这一环节的好与劣,势必会影响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落实课堂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应重视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为学生设计布置适当的作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作用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助于小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一节课的时间毕竟只有40分钟,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和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等关键之处讲清楚,并加以适当的课堂练习外,就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详细地教学。因此,学生只能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来巩固、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作业设计的好与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有益于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发展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学习语文的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形成各种综合性能力的过程。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语文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综合性能力如:各种技能技巧等就没有能力运用技能技巧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了。而学生的作业过程就是形成综合性能力基本条件。俗话说得好只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做到“超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如书写、阅读、作文等技能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作业的磨练。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小学生巩固課堂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唯有通过完成灵活多样化的语文作业,才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说个人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等,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自我的表现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到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二、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
  (一)教师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校三~六年级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查表明: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注重考虑考试题型,约百分之三十的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是照搬教材或被辅导资料牵着走,约百分之二十的教师设计作业是带有随机性或盲目性,只有百分之十的教师设计作业会考虑学生及新课标而进行较合理的设计。从调查中分析,目前农村小学的作业设计从作业内容方面看:一是注重习题的练习,忽视知识的应用;二是注重双基的训练,忽视课外所得。作业形式方面:一是注重统一重复的机械训练,忽视分层的练习注重练习的结果;二是重视作业的结果,忽视作业的过程。另外,从考试方面上看:虽然在《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小学和初中每学期只在期末进行一次学科考试,禁止举行期末学科考试以外的任何学科考试或变相学科考试。”但是现在的农村教师安排学生考试还十分频繁。加上有些小试、小测验的试卷老师既不批改,也不讲评,只是交给小组长组织对一对答案而已。学生在这种长期的传统陈旧作业模式中学习,学生的作业量与学生完成的质量有明显的反差,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但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语文作业的实效性不理想。
  (二)学生作业存在问题
  现在的农村小学,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比较懒散。而家长又长期忙于生计问题奔波劳碌,无暇顾及。不做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也是司空见惯的,更何况作业本身又存在如下的几个问题。
  1.作业量大,作业时间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堂上的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一小部分,大多数教师,只会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设计实用性的实践题较少,一味追求取得好成绩,而忽略将学生作业与生活联系起来。于是,设计作业时多数从数量上着手,一节新课下来,课堂上使用一本《学习与评价》、而课外抄生字、生词少又不了,还要加上一本《小学教材全练》,哎!作业量之大可以想象。目前普遍的老师都认为只要学生多做多练,熟能生巧,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致使学生压力过大,任务过重,完成时间过长。这样,只会让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感到厌烦,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失去兴趣。
  2.作业形式单一,呆板
  语文是一门灵活运用的学科,但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却经常出现“抄写生字,抄写词语,填空,背诵,日记,作文”等老面孔唱主角,缺乏创新精神,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作业内容枯燥无味
  语文是一门适用性很广的学科,学生的学习乐趣来源于学习知识的过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目前很多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重复机械的书面作业过多,动口动手作业少。如重复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完成各类的教辅资料练习等,这些作业虽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但内容枯燥、单一,哪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不但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发展,而且思维潜能也得不到发掘。毕竟,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解决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在作业量、作业内容、作业层次、作业形式、作业评价方面推陈出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的,做到少而精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旧的教学思想,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为优化语文设计作业打好基础。其次,教师要了解布置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巩固和深化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形成良好习惯、掌握完成作业的方法。
  (二)作业难易适中、数量适当
  教师要针对小学生都有语文能力的差异这一客观事实,把小学生分为三类,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語文作业,而每个级别的作业量不能过多,要适中,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其次,每次作业的设计,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确保至少85%—95%的学生能正确完成的适量的作业,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作业过程的有趣和满足感。如学完朱自清的《匆匆》后作业设计如下:第一,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写到日积月累的本子上。第二,照样子写“伶伶俐俐”“千门万户”这两个四字词各2个。第三,仿写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样的作业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的特点。
  (三)作业内容要丰富,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百学趣当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越学越想学。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一方面应联系生活实际,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既要注意语文学科内听、说、读、写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如电视、书刊、网络、自然环境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作业内容的资源。在教学完第四册《找春天》这篇文章时,作业设计是这样的: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春天的图画,这样设计的原因很简单,让学生通过画画来巩固课文内容,画完成了那就预示着课文基本会背了。如教学《匆匆》时,课堂练习时可让学生运用数学的知识算算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时的大概年龄,课后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这样的作业设计把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这样能让小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和创造力,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对知识的巩固,除课本上的内容外,还可以选择课外的内容作为作业的资源。
  (四)作业要分层设计,必做、选做让学生选择
  教师要摒弃以往学生作业“一刀切”的现象,教师还要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差异,留给学生能完成且有选择余地的作业,便于学生发挥特长、提高能力,也便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设计作业目标分为三级:分别是基础、发展、创新。这就要求一般的学生要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成绩较好的完成创新目标。如学完《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后,我设计了三个级别的作业让学生自选三题来完成,如基础题型:第一,抄写课文出现的四字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词语写句子。第二,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发展题型:收集几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来阅读,并讲给父母或同学听。创新题型:仿写你喜欢的有关动物的文章。对于所有的学生,较好地完成前一个级别作业基本不存在问题,但后两个级别的题型还需要时间花在查找、仿写上,但根据学生的好胜心较强,大部分学生还是会认真地完成发展目标题型,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完成创新目标的题型,这样设计有益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
  作业关键要“活”,形式多样化。作业大体可分为五种类:一是实践型作业:如独立的观察、实验、绘画作业及各种动手能力的作业。如《詹天佑》一课,为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课堂内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对于开凿隧道的两种方法和设计“人”字形线路的具体走法,可以让学生先准备一小桶沙子和写着两个隧道和“人”字形线路名称的小旗子、几根竹筷子。开凿居庸关隧道时请一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沙子堆高,然后演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再把示意图画出来,如同一则剩下来的演示分别请两位学生进行。这样的实践型作业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书面作业:如抄写、计算、写作文、写日记等;三是口头、听写练习作业等;四是表演作业:唱歌、演戏。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唱歌或表演。如《怀念母亲》一文可让学生学唱《我的中国心》。《找春天》可让学生唱《春天在哪里》等;五是综合性作业:把听、说、读、写、唱、画、等多种形式巧妙结合在一起。总之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设计学生作业。
  (六)作业评价要注重激励
  作业设计并不是让学生完成了作业就大功告成。然而作业的批改与评价是作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所以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用分数评价的同时要以激励为主,写上你的微笑,你的赞赏,你的鼓励,你的批评……只有这样的学生作业才真正成为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探讨生活、教学相长的工具。另外,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以教师评价为主,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为辅,让学生逐步成为评价的主人和老师的得力助手。评价的方式不止停在书面作业的检查,还要以多种形式出现,如成果展现、作品欣赏等。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感受乐趣、陶冶情操,从而最终获得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
  四、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迫切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功能与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却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作业形式单一、呆板;作业内容枯燥无味,调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作业评价又老套,一成不变。这种传统陈旧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与潜能的发挥。为此,农村小学优化语文作业设计迫在眉睫,优化作业设计时务必要少而精,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只有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符合新课程素质教育的精神,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一、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是语感训练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直接感受作品的内蕴。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朗读训练的方法主要有: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的范读和放
期刊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同时数学课程标准还主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期刊
一、利用信息情境,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情景,学生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已积累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独立地思考或者与他人合作,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
期刊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这些智能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
期刊
良好的學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一、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古语有云:学源于思,就是说求学问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奥·霍姆斯也曾经说过:“思想重复一百遍也还有独到之处。”从思维角度说,独立思考主要指思维的独立性,包括独立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学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愈来愈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迫切需求。在此形势下,英语教学也进行了改革。为了应对这一改革,我认为在保持原有的英语教学基础下,更应该捉住“情趣教学”,以求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
期刊
一、简介  1.研究背景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视。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英语的课堂互动对于小学生学习、  领悟和掌握英语意义深远。在英语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及学生共同构成  了课堂上的一种角色关系,彼此互相交流和对话,传递感情色彩。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运用英语表达能力,更加理解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期刊
一、课题的背景  作为从教13年的高中英语教师,听到学生们抱怨最多的是閱读理解读不懂,语感提高不了,对英语的阅读不如中文有兴趣,所以英语阅读课很难开展下去,英语阅读课形同虚设,针对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的现状,我觉得有必要把阅读的提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去深入的研究体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当前困扰学生的困难。  二、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扩大词汇量的基础上,把握词的多重含义;  二是
期刊
本人所任教高中的是一所处于大瑶山的高中,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乡村,他们在小学接触英语的机会比较少,初中阶段由于教学设备落后等各种原因,他们大多数英语基础薄弱。很多同学的音标、词汇量以及语法等都没有具备学习高中英语所需要的基础,使得他们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寸步难行。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做好初高中的英语衔接对于山区高中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本人根据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经验,浅谈自己在这
期刊
一、分好组是前提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分组。大多数的教师在安排学习小组时,都是根据班级已存在的座位,要求前后座的学生组成一个四人学习小组(公开课借班上课时更是如此),而班级的座位安排,又往往是班主任从纪律、学习、成绩等各方面精心调整后排定的,任课老师在上课时,并不会调整学生的座位,所以,这样的分组形式,容易造成小组之间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则会导致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小组认真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