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真的有一本《模特词典》,那么“卡门·戴尔·奥利菲斯”定是这本词典里靠前的词条,并且注释着“60年天桥走秀史”。
卡门那标志性的银发在时尚人士心目中具有一种凌厉的优雅,很难说《穿Prada的女魔头》中女主编的形象创意没受到一丁点儿的影响;她一米八的身高和修长的双腿可以胜任任何高级时装或成衣;她那威慑的蓝眼珠和棱角分明的面部轮廓可以为摄影师创造出一切想要的效果。几十年来,她一直是大师和大品牌的宠儿。Jean Paul Gaultier曾邀请她为自己的爱马仕处女秀走秀,John Galliano需要她去为Dior镇场,她还在Moschino、蒂埃里·穆勒、卡门·马克·瓦尔沃、Pierrot、DKNY等时装秀上频频亮。
她生于一九三一年六月三日。早年从纽约起步,以一九四五年登上《Vogue》的封面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后与不少殿堂级摄影师合作,六度登上《时尚》杂志封面,十四次担任化妆品广告模特儿。
从小被贫穷的舞蹈演员母亲独立抚养长大的卡门,经历了二战的沧桑,更看尽了世间的冷暖。一路风霜的阅历让她拥有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凌厉的优雅”——有时温柔,有时强硬;有时是火一样的热烈,有时是水一般的柔情;没有过度的装饰,也不流于简单随便;自信却谦卑,上进却随和;爱朋友、爱工作、爱自己,更知道如何去爱生活。
她的身上流着意大利和匈牙利两国血统的卡门,童年非常不幸。这段生活如同一处树木幽密野兽出没的森林。一片空旷无际风声呼啸的沙漠。夜色点燃簇簇燃烧火苗,以炽热骚动,突破白日庸碌乏味。
父亲是个小提琴手,母亲是个舞蹈演员,两人分分合合,令她不得不常年在养父母家和亲戚家寄人篱下。最终,父亲为了所谓的艺术梦想,抛弃妻子,远走他乡。她则与母亲一起生活,并搬到纽约居住。母女俩人的日子过得极为拮据。
每一个夜晚。夜半时分,她们所住的小房子,过道里有高跟鞋和杂乱足音移动,年轻女子如同鱼儿畅游在夜色里。争执,殴斗,交媾,粗暴碰撞,吃吃笑声,歇斯底里的大声叫喊,酗酒之后男子的呓语,不明所以的哭泣,起哄,呼应……从不安宁。
她们都不喜欢那里,可是连不喜欢的地方也即将要被迫离开,因为交不起房租。母亲总是心情不好,脾气暴躁,挖苦,胁迫,母亲希望她的优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在身为舞蹈演员的母亲眼里,她只不过是个有着“两扇门一样大的耳朵和一双棺材大脚”的女孩。
母亲对她非常严苛,对她极高的期望。幼小时的她,只想知道,如她这般默默行进百无禁忌的人结局又将如何。母亲是花园院墙盛开的粗壮海棠,而她是云团般花朵倒映在地面砂土上的阴凉。
最初,母亲曾希望在她身上延续自己的梦想,于是让她练芭蕾,无奈她因伤病无法在舞蹈方面取得更大成就。舞蹈梦想破灭后,她又被迫改练游泳,怎料她又因滑雪受伤不得不放弃。尽管没能成为舞蹈家,也没走上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路,这个在母亲并不看好的女孩,竟在十三岁的一天,在搭乘公交车回家的路上,被时尚杂志《Bazzar》的一位摄影师相中,并拍了一组照片。可杂志给她的妈妈回了封信,说:“您的女儿是一位有礼貌的淑女,遗憾的是她不太上相。”
但她的教父找到了一位当时在《Vogue》杂志工作的朋友,两周后,刚十四岁的她有机会见到了《Vogue》的传奇编辑戴安娜·弗里兰。她回忆:“她的手拂过我的头发对我说,‘你的脖子再长长一英寸,我就送你去巴黎。’”她的模特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虽然她的脖子没能“再长长一英寸”,但她却照样把步伐迈向欧洲。在那里,她给绘画大师萨尔瓦多·达利做时薪12美元的人体模特。还未成年时,她每周就能挣到六十美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她替母亲交了欠下的房租,她们的生活彻底脱贫,不仅如此,她还供自己读了私立学校,并暗中资助背井离乡的老爸。
由于长期严重营养不良,摄影师为她拍照时总要用别针把衣服后边别起来,或者往衣服里塞些东西好撑起来。她去巴黎走秀,会带着针线自己缝制应对各种场合的服装,甚至还把从慈善商店买回的几块廉价毯子拼成一件大衣。
十四岁时的她进入只能探索独行的一条隧道,在道路尽头眺望光源、花影、飞鸟的踪迹。她在情爱与意志中执拗穿行的寥落身形。
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容易早恋。在家庭中缺失的爱,往往幻想在爱情中弥补。对她来说,一生所有重要的事情,在很年轻时就迫不及待做完,仿佛它要推进她的生命使之短促。时间有时看起来迅疾,稍纵即逝。有时它显得很长,令人心生厌倦。她十六岁就碰见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在给他买了几匹赛马,为他堕过几次胎之后,终于在二十一岁那年与之结婚,并生下了女儿劳拉。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三年。无比煎熬的三年。痛断心肠的三年。二十岁,原本还是幻想的年纪,她一度坠入深渊。爱情并不是她的解药,但她浑然不觉。
随后,她又与一位摄影师结婚隐退,离开模特界,最后仍然是分手。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后,她决定重返模特界。她不仅出现在各种名牌的宣传册里,还写过一本畅销书,出演过电影。有人曾经问她在七十多岁的高龄,爱情对她是否还重要时,她反问道:“呼吸对你重要吗?”
七十多岁,一段段残破的爱情,依旧未令她警醒。爱情不是解药。当她不知这个道理时,她必定又犯错。二零零八年,已经七十七岁的她竟卷入了举世瞩目的麦道夫金融骗局。因为被爱情蒙住了睿智的双眼,她将自己的积蓄投入了麦道夫的基金,直至年底,麦道夫的骗局被揭穿。一场游戏一场梦。失败的婚姻、女儿的疏离、财产的丧失,在她光鲜亮丽的模特事业背后,竟是如此游戏一般的人生。她又变得一无所有了。
真正的颓废和美,不是被消灭之前苟延残喘的存在,而是被清除之后,无数次重建和改造之后,面目全非却轮廓完整的一具残骸。这是一种被损伤的美。若没有暗礁和险流,或许不能称其为长河般的人生。
她偶尔也感觉忧郁。有时在下午强迫自己到人群之中去,回到地面,在乌烟瘴气的咖啡店里喝一杯咖啡,似是唯一慰藉。她的家像个仓库,橱顶排满很多酒瓶,喝光的没喝光的都排列一起,客人来吃饭,她让他们自己挑。房间堆满东西。书,CD,衣服,香烟,杯子……遍地可见。厨房里堆积瓷器和玻璃瓶。所有恋物癖的人,内心对人的温度都很低。她定期清扫家里,整理繁杂物品。
有时她会困惑于这样的问题,人到底是为了何种目的,一直忍耐着生活,日复一日的生活。一切看似没有任何希望。没有希望来自身边的世界,没有希望来自身边的人。也似乎没有希望来自自己。曾经尝试过喝酒。脸红,后背和胸的皮肤红痒难忍。哭泣。次日早上醒来,大雨倾盆,空气冷冽而清新。猫咪静静地蜷伏在枕头边,一动不动,在雨声暴动中眼神镇定。在那样的时刻,她看到自己生命的质地,像一块铺展的白布,因为干燥和清洗,看到它隐藏的每一丝皱褶和阴影。
如今她已八十二岁高龄,肩头骨骼的单薄形状,锁骨凸起如同双翼,长发发丝有岩凤尾蕨的清淡气味。她摇摆不定,渐行渐远,身体和灵魂动荡水波、火焰、煤炭、金属和种子的声响。她依然是各大品牌的宠儿。爱马仕邀她展示新品,Dior请她去助阵,她代言的劳力士广告也常常出现在《Vogue》、《Bazzar》等时尚杂志中。她的手没有呈现出耷拉松弛的状态,而是像枪手一样,充满力量,随时出击。就像她的人生一样。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便是认清生活后,依旧热爱它,尽管它满目伤痕。
卡门那标志性的银发在时尚人士心目中具有一种凌厉的优雅,很难说《穿Prada的女魔头》中女主编的形象创意没受到一丁点儿的影响;她一米八的身高和修长的双腿可以胜任任何高级时装或成衣;她那威慑的蓝眼珠和棱角分明的面部轮廓可以为摄影师创造出一切想要的效果。几十年来,她一直是大师和大品牌的宠儿。Jean Paul Gaultier曾邀请她为自己的爱马仕处女秀走秀,John Galliano需要她去为Dior镇场,她还在Moschino、蒂埃里·穆勒、卡门·马克·瓦尔沃、Pierrot、DKNY等时装秀上频频亮。
她生于一九三一年六月三日。早年从纽约起步,以一九四五年登上《Vogue》的封面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后与不少殿堂级摄影师合作,六度登上《时尚》杂志封面,十四次担任化妆品广告模特儿。
从小被贫穷的舞蹈演员母亲独立抚养长大的卡门,经历了二战的沧桑,更看尽了世间的冷暖。一路风霜的阅历让她拥有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凌厉的优雅”——有时温柔,有时强硬;有时是火一样的热烈,有时是水一般的柔情;没有过度的装饰,也不流于简单随便;自信却谦卑,上进却随和;爱朋友、爱工作、爱自己,更知道如何去爱生活。
她的身上流着意大利和匈牙利两国血统的卡门,童年非常不幸。这段生活如同一处树木幽密野兽出没的森林。一片空旷无际风声呼啸的沙漠。夜色点燃簇簇燃烧火苗,以炽热骚动,突破白日庸碌乏味。
父亲是个小提琴手,母亲是个舞蹈演员,两人分分合合,令她不得不常年在养父母家和亲戚家寄人篱下。最终,父亲为了所谓的艺术梦想,抛弃妻子,远走他乡。她则与母亲一起生活,并搬到纽约居住。母女俩人的日子过得极为拮据。
每一个夜晚。夜半时分,她们所住的小房子,过道里有高跟鞋和杂乱足音移动,年轻女子如同鱼儿畅游在夜色里。争执,殴斗,交媾,粗暴碰撞,吃吃笑声,歇斯底里的大声叫喊,酗酒之后男子的呓语,不明所以的哭泣,起哄,呼应……从不安宁。
她们都不喜欢那里,可是连不喜欢的地方也即将要被迫离开,因为交不起房租。母亲总是心情不好,脾气暴躁,挖苦,胁迫,母亲希望她的优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在身为舞蹈演员的母亲眼里,她只不过是个有着“两扇门一样大的耳朵和一双棺材大脚”的女孩。
母亲对她非常严苛,对她极高的期望。幼小时的她,只想知道,如她这般默默行进百无禁忌的人结局又将如何。母亲是花园院墙盛开的粗壮海棠,而她是云团般花朵倒映在地面砂土上的阴凉。
最初,母亲曾希望在她身上延续自己的梦想,于是让她练芭蕾,无奈她因伤病无法在舞蹈方面取得更大成就。舞蹈梦想破灭后,她又被迫改练游泳,怎料她又因滑雪受伤不得不放弃。尽管没能成为舞蹈家,也没走上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路,这个在母亲并不看好的女孩,竟在十三岁的一天,在搭乘公交车回家的路上,被时尚杂志《Bazzar》的一位摄影师相中,并拍了一组照片。可杂志给她的妈妈回了封信,说:“您的女儿是一位有礼貌的淑女,遗憾的是她不太上相。”
但她的教父找到了一位当时在《Vogue》杂志工作的朋友,两周后,刚十四岁的她有机会见到了《Vogue》的传奇编辑戴安娜·弗里兰。她回忆:“她的手拂过我的头发对我说,‘你的脖子再长长一英寸,我就送你去巴黎。’”她的模特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虽然她的脖子没能“再长长一英寸”,但她却照样把步伐迈向欧洲。在那里,她给绘画大师萨尔瓦多·达利做时薪12美元的人体模特。还未成年时,她每周就能挣到六十美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她替母亲交了欠下的房租,她们的生活彻底脱贫,不仅如此,她还供自己读了私立学校,并暗中资助背井离乡的老爸。
由于长期严重营养不良,摄影师为她拍照时总要用别针把衣服后边别起来,或者往衣服里塞些东西好撑起来。她去巴黎走秀,会带着针线自己缝制应对各种场合的服装,甚至还把从慈善商店买回的几块廉价毯子拼成一件大衣。
十四岁时的她进入只能探索独行的一条隧道,在道路尽头眺望光源、花影、飞鸟的踪迹。她在情爱与意志中执拗穿行的寥落身形。
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容易早恋。在家庭中缺失的爱,往往幻想在爱情中弥补。对她来说,一生所有重要的事情,在很年轻时就迫不及待做完,仿佛它要推进她的生命使之短促。时间有时看起来迅疾,稍纵即逝。有时它显得很长,令人心生厌倦。她十六岁就碰见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在给他买了几匹赛马,为他堕过几次胎之后,终于在二十一岁那年与之结婚,并生下了女儿劳拉。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三年。无比煎熬的三年。痛断心肠的三年。二十岁,原本还是幻想的年纪,她一度坠入深渊。爱情并不是她的解药,但她浑然不觉。
随后,她又与一位摄影师结婚隐退,离开模特界,最后仍然是分手。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后,她决定重返模特界。她不仅出现在各种名牌的宣传册里,还写过一本畅销书,出演过电影。有人曾经问她在七十多岁的高龄,爱情对她是否还重要时,她反问道:“呼吸对你重要吗?”
七十多岁,一段段残破的爱情,依旧未令她警醒。爱情不是解药。当她不知这个道理时,她必定又犯错。二零零八年,已经七十七岁的她竟卷入了举世瞩目的麦道夫金融骗局。因为被爱情蒙住了睿智的双眼,她将自己的积蓄投入了麦道夫的基金,直至年底,麦道夫的骗局被揭穿。一场游戏一场梦。失败的婚姻、女儿的疏离、财产的丧失,在她光鲜亮丽的模特事业背后,竟是如此游戏一般的人生。她又变得一无所有了。
真正的颓废和美,不是被消灭之前苟延残喘的存在,而是被清除之后,无数次重建和改造之后,面目全非却轮廓完整的一具残骸。这是一种被损伤的美。若没有暗礁和险流,或许不能称其为长河般的人生。
她偶尔也感觉忧郁。有时在下午强迫自己到人群之中去,回到地面,在乌烟瘴气的咖啡店里喝一杯咖啡,似是唯一慰藉。她的家像个仓库,橱顶排满很多酒瓶,喝光的没喝光的都排列一起,客人来吃饭,她让他们自己挑。房间堆满东西。书,CD,衣服,香烟,杯子……遍地可见。厨房里堆积瓷器和玻璃瓶。所有恋物癖的人,内心对人的温度都很低。她定期清扫家里,整理繁杂物品。
有时她会困惑于这样的问题,人到底是为了何种目的,一直忍耐着生活,日复一日的生活。一切看似没有任何希望。没有希望来自身边的世界,没有希望来自身边的人。也似乎没有希望来自自己。曾经尝试过喝酒。脸红,后背和胸的皮肤红痒难忍。哭泣。次日早上醒来,大雨倾盆,空气冷冽而清新。猫咪静静地蜷伏在枕头边,一动不动,在雨声暴动中眼神镇定。在那样的时刻,她看到自己生命的质地,像一块铺展的白布,因为干燥和清洗,看到它隐藏的每一丝皱褶和阴影。
如今她已八十二岁高龄,肩头骨骼的单薄形状,锁骨凸起如同双翼,长发发丝有岩凤尾蕨的清淡气味。她摇摆不定,渐行渐远,身体和灵魂动荡水波、火焰、煤炭、金属和种子的声响。她依然是各大品牌的宠儿。爱马仕邀她展示新品,Dior请她去助阵,她代言的劳力士广告也常常出现在《Vogue》、《Bazzar》等时尚杂志中。她的手没有呈现出耷拉松弛的状态,而是像枪手一样,充满力量,随时出击。就像她的人生一样。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便是认清生活后,依旧热爱它,尽管它满目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