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对大众音乐审美发展的探析

来源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人们在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资讯、知识、乐趣、音乐等的同时,积极参与其中,仿佛既置身事外,又身处其中,每个人利用新媒体技术展示属于自己的生活,涌现出了一大波原创者.以音乐原创者首当其冲,为大众的音乐生活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大众提升音乐审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不得不引发深思,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享受音乐带来愉悦的同时,也该警惕网络上的虚假、暴力、色情等因素的隐藏影响着大众的音乐审美,本文从新媒体的角度,探析音乐审美发展,并力图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诗乐关系是艺术间美学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从《礼记·乐记》中对“音”的讨论与叙述,到《诗大序》集中关注的“言”,不仅是文本上发生的变化,更是儒家思想对音乐内涵与诗歌乐律及二者抒情表达的思考.“声”初为“长言”,是音在更高一级的情感及技术影响下的表达.“言”则是发于情的直抒形式.《诗大序》在阐述“声”“言”“舞”等艺术间关系时时,将“声”替换为言.基于音乐语境所论述的中国传统诗学自此对音乐美学的“表情”涵义在音乐的传达与演变上产生细微、精妙的影响.二者虽看似产生“疏离”,实则是在儒家政治及伦理道德层面“弥合
二胡是我国传统乐器的一种,而《江河水》便是由双管乐器演奏的极具特色的二胡独奏曲,可以说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中的代表之作.此曲不管是曲式结构,还是在演奏技巧方面都将二胡独特之美展示的淋漓尽致,曲式结构方面采用的是再现单三部曲式,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曲调的对仗之美,而演奏的时候将“悲、怨、愤”情感展露无遗.丰富的情感,饱含着激情,情绪的跌宕起伏,无不体现着美学价值.而本文以《江河水》为例,针对二胡独奏曲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分析,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曲目,对二胡独奏曲美学价值理解,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
文章主要讨论序列作曲技法,在我国作品中的运用体现.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分别从“有调性”、“无调性”、集合化思维以及中心迁移四个角度展开陈述.
《新疆舞曲》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教育家郭志鸿先生于1958年创作的钢琴作品,取材自哈萨克民歌,全曲节拍变化跳跃,极具舞蹈性,富有哈萨克族及新疆地区人民热情豪爽、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本文以钢琴作品《新疆舞曲》创作技法为切入点,简要阐释该作品采用的主题衍生与调性逻辑等技法,并从地域文化及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剖析该钢琴作品的内涵.
1785年夏秋两季,莫扎特在维也纳创作了《费加罗的婚礼》.在这一年之前,莫扎特创作了不少于八首的钢琴协奏曲,毫无疑问的是这位音乐大师的音乐想象力和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掌握是无与伦比的.就像所有伟大的艺术一样,越多的音乐内在细节被隐藏起来,就意味着作品的精髓能被后人研究得更为突出.
钢琴曲《春舞》主要描写的是新疆舞蹈,出自著名钢琴演奏家孙以强之手,整首曲子既给人柔和之感,又带有激昂之情,有着较大的起伏.在曲子中融入了新疆本土民族元素,使整首钢琴曲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仿佛从曲子中都可以体会到新疆人民的热情和环境的优美.同时在《春舞》中所蕴含的艺术特色较为多元,丰富了钢琴曲内涵.本文就围绕钢琴曲《春舞》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供参考.
本文以赵季平先生的《关雎》《幽兰操》和《别董大》这三首艺术歌曲为分析研究对象,通过对旋律动机形态和核心主题动机在作品中的贯穿方式进行分析,来探究其音乐作品中“动机贯穿”技法的运用与体现,希望通过对动机形态、动机贯穿类型及动机材料贯穿的运用来论证“动机贯穿”这一技法在赵季平先生的《关雎》、《幽兰操》、《别董大》这三首声乐作品的重要性.
郑秋枫先生声乐组曲《祖国四季》四首作品各具特色,每一首皆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本文主要以四季中的“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与“冬——我的祖国”为研究对象,从音乐特征及演唱等方面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