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晶,女,浙江省特级教师,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现任职于嘉兴教育学院。曾先后获得“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省优秀教师”“省教坛新秀”“省教科研先进”“嘉兴市人民政府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市首批名师”“市十大杰出青年”“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十多项荣誉称号。从事教育事业二十多年来,一直以认真、执着、进取的态度实现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所主持的多项课题获浙江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嘉兴市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近年来,致力于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工作,成立了“刘晶特级教师工作室”与“刘晶名师网络工作室”,实实在在带领着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潜心钻研,不断突破。
教育是一门“慢”艺术,是一个充满诗意、充满爱与等待的过程。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守望教育就像养花一样,要用心去感悟,耐心去探索……
这是一次人与教育最美的相遇,既然内心有一份执着的坚守,那就应当成为一名教育的守望者,在这片土地上潜心耕耘,静待花开。
一、在教学中踏实走好每一步
还记得,1990年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分配到了嘉兴市实验小学。还是新人的我深感自己经验不足,所以白天我是一个教育者,到了晚上又成为一名学习者。
回顾往事,其中自有一番酸甜苦辣,也记录着一次次失败与成功。酸甜苦辣,失败成功,对我来说都是不断的激励和鞭策。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全区上公开课,执教《登鹳雀楼》。这堂公开课引起了全区轰动,获得了成功,我知道那是因为自己恰当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那时的我非常得意。1998年,我参加全国情境教学观摩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我突然觉得上课找到了门路,此后不断上公开课。因为热爱语文教学,1999年,我还挺著大肚子到杭州送教,在火车上一遍一遍琢磨着教案。生完孩子,我怕自己的教学能力停滞不前,所以,一休完产假就投入公开课磨课活动,但在课堂上我感觉找不到新的突破,出现了高原状态。
2002年,我尝试运用新的方式。再上《登鹳雀楼》,但还是找不到感觉,教学和预设的目标相差甚远,失落感油然而生。这应该就是我专业发展的低谷期。
2003年,恰逢实施新课程改革,学校安排我执教一年级。之前从没有教过低段,对我来说这看似是缺陷,其实也是优势,因为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又有了前期情境教学经验的积淀,所以能创设出情趣化的低段课堂。在别人抱怨新教材种种不是的时候,我却埋头钻研,一年下来,大大小小公开课上了17次,使自己得到了极大的磨炼,走出了教学的低谷。现在回过头来看,机会确实是给努力追求的人的。我虽然内向,心性淡泊,但当机会来临,也会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去完善每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的老领导说我是一个给一次机会就能开一次花的人。
“在教育中踏实走好每一步”这句话对我来说,意义深刻。一个有所作为的教师,必须要学习。我深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于是我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尤其是知识的修养。为了增加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拥有“一桶水”,工作后我有计划地广泛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和书籍,及时做好笔记和剪贴工作,从中获取了许多知识,既加强了自己的语文基本功,又开阔了视野。
二、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每个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的天空,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每当看到家长将孩子交到我手中时那种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我就会想:“对每个孩子的一生来说,成长都只有一次。即使你只对百分之一的孩子有疏漏和放弃,但对这个孩子来说,你放弃的就是他百分之百的未来。”所以,当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我时刻告诫自己,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有任何不负责的行为,要充分鼓励孩子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不仅要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还要给他一片自由的天空,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教育不是流水线上生产一模一样的零件,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个完全不同的、充满个性的孩子。所以,在我的教育工作中一直贯彻着这样的理念:唤醒学生沉睡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只有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才能让他们学得愉快,学得透彻,这是我从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得到的感悟。要做到师与生心心相通,教与学浑然一体,在继承传统教法的基础上,要求新求变。这句话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这些年来,正是为了追求这个目标,我一直在小学教育这片沃野上孜孜不倦辛勤耕耘。我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教学之中。在工作中,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觉得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足迹。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多年来,我总是不忘主动积极地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博采众家之长。有时为了完成一份教案的设计,几易其稿;有时为了研究一个课题,半夜忽来灵感就起床伏案书写……
我依然记得孩子们在日记中写的一些话:“刘老师,你不嫌弃我,不挖苦我,让我树立自尊心,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当我犯错误时,老师就在课后教育我、帮助我;当我进步时,老师就会在班上表扬我、鼓励我。我喜欢刘老师。”这些童稚的心声道出了孩子对老师的挚爱与尊重、敬佩与信服。家长们对我的教学方法也有不错的反映,其中一位家长就曾告诉我:“我的孩子性格内向,经过您一年的教育与培养,我发现孩子进步不少,还担任了班干部,我真是高兴。”
春去秋来,艰难跋涉向前行。在我投身教育事业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了,我找到了激励和开放并举的教育方式,为自己能帮助孩子找到未来的那一片天空而欣慰。
三、用科研垒积教育人生高度
我常常追问自己:语文能为学生做些什么?
一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下来,我渐渐发现,其实语文很简单,它承载着“价值引领,铺垫人生底色;习惯培养,形成持久学力;兴趣激发,引入读书殿堂”这三大功能。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究竟我所做的哪些事是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的。
教育是一门“慢”艺术,是一个充满诗意、充满爱与等待的过程。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守望教育就像养花一样,要用心去感悟,耐心去探索……
这是一次人与教育最美的相遇,既然内心有一份执着的坚守,那就应当成为一名教育的守望者,在这片土地上潜心耕耘,静待花开。
一、在教学中踏实走好每一步
还记得,1990年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分配到了嘉兴市实验小学。还是新人的我深感自己经验不足,所以白天我是一个教育者,到了晚上又成为一名学习者。
回顾往事,其中自有一番酸甜苦辣,也记录着一次次失败与成功。酸甜苦辣,失败成功,对我来说都是不断的激励和鞭策。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全区上公开课,执教《登鹳雀楼》。这堂公开课引起了全区轰动,获得了成功,我知道那是因为自己恰当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那时的我非常得意。1998年,我参加全国情境教学观摩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我突然觉得上课找到了门路,此后不断上公开课。因为热爱语文教学,1999年,我还挺著大肚子到杭州送教,在火车上一遍一遍琢磨着教案。生完孩子,我怕自己的教学能力停滞不前,所以,一休完产假就投入公开课磨课活动,但在课堂上我感觉找不到新的突破,出现了高原状态。
2002年,我尝试运用新的方式。再上《登鹳雀楼》,但还是找不到感觉,教学和预设的目标相差甚远,失落感油然而生。这应该就是我专业发展的低谷期。
2003年,恰逢实施新课程改革,学校安排我执教一年级。之前从没有教过低段,对我来说这看似是缺陷,其实也是优势,因为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又有了前期情境教学经验的积淀,所以能创设出情趣化的低段课堂。在别人抱怨新教材种种不是的时候,我却埋头钻研,一年下来,大大小小公开课上了17次,使自己得到了极大的磨炼,走出了教学的低谷。现在回过头来看,机会确实是给努力追求的人的。我虽然内向,心性淡泊,但当机会来临,也会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去完善每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的老领导说我是一个给一次机会就能开一次花的人。
“在教育中踏实走好每一步”这句话对我来说,意义深刻。一个有所作为的教师,必须要学习。我深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于是我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尤其是知识的修养。为了增加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拥有“一桶水”,工作后我有计划地广泛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和书籍,及时做好笔记和剪贴工作,从中获取了许多知识,既加强了自己的语文基本功,又开阔了视野。
二、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每个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的天空,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每当看到家长将孩子交到我手中时那种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我就会想:“对每个孩子的一生来说,成长都只有一次。即使你只对百分之一的孩子有疏漏和放弃,但对这个孩子来说,你放弃的就是他百分之百的未来。”所以,当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我时刻告诫自己,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有任何不负责的行为,要充分鼓励孩子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不仅要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还要给他一片自由的天空,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教育不是流水线上生产一模一样的零件,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个完全不同的、充满个性的孩子。所以,在我的教育工作中一直贯彻着这样的理念:唤醒学生沉睡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只有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才能让他们学得愉快,学得透彻,这是我从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得到的感悟。要做到师与生心心相通,教与学浑然一体,在继承传统教法的基础上,要求新求变。这句话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这些年来,正是为了追求这个目标,我一直在小学教育这片沃野上孜孜不倦辛勤耕耘。我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教学之中。在工作中,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觉得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足迹。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多年来,我总是不忘主动积极地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博采众家之长。有时为了完成一份教案的设计,几易其稿;有时为了研究一个课题,半夜忽来灵感就起床伏案书写……
我依然记得孩子们在日记中写的一些话:“刘老师,你不嫌弃我,不挖苦我,让我树立自尊心,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当我犯错误时,老师就在课后教育我、帮助我;当我进步时,老师就会在班上表扬我、鼓励我。我喜欢刘老师。”这些童稚的心声道出了孩子对老师的挚爱与尊重、敬佩与信服。家长们对我的教学方法也有不错的反映,其中一位家长就曾告诉我:“我的孩子性格内向,经过您一年的教育与培养,我发现孩子进步不少,还担任了班干部,我真是高兴。”
春去秋来,艰难跋涉向前行。在我投身教育事业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了,我找到了激励和开放并举的教育方式,为自己能帮助孩子找到未来的那一片天空而欣慰。
三、用科研垒积教育人生高度
我常常追问自己:语文能为学生做些什么?
一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下来,我渐渐发现,其实语文很简单,它承载着“价值引领,铺垫人生底色;习惯培养,形成持久学力;兴趣激发,引入读书殿堂”这三大功能。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究竟我所做的哪些事是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