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住房需求持续上涨,建筑企业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承揽建筑工程,增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但是伴随建筑企业承揽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垫付资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增加。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过大,必然会导致企业现金流周转困难,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建筑企业内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问题,希望为优化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引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率达到了13%,并预计未来将保持这一增长率。随着城市住宅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幅增长,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单一的工程建设结构,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筑行业的大发展为建筑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企业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共同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追逐利润的企业,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而进行垫资赊销,从而带来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过大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接近50%,已经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成为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隐患。建筑企业如果想要发展壮大,增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本文通过对典型企业K建筑公司收账款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试图理清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存在怎样的缺陷,并为我国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一、K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一)应收账款规模大、集中程度高
在对K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2018年K公司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为25.36%,当年增长速度超过了20%,并且不存在迹象显示应收账款能于来年收回。与此同时,K公司应收账款集中度高,前三名应收账款客户占全部应收账款的50%,并且多年来K公司与这三家客户的合作一直保持,企业越来越多的资金被这几位客户占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还需要企业通过借贷来提供资金,说明K公司在市场调查、企业信用评估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变现力弱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少,周转速度越快,则企业的资金流动和运用更加有保障,不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但是通过对K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调查(如表1)我们可以发现,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下跌的趋势,资金周转的速度减慢,难以进行充分利用、投资,不仅公司资金增值、保值的能力削弱,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资金变现、采购原材料、发放人力薪酬等正常的经营活动。
二、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K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分析其存在应收账款规模大、集中程度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变现力弱以及应收账款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普遍存在,说明了建筑企业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上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组织架构及职责分配不明确
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框架是企业业务规范的基础和起点,在建筑企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的道路上,企业管理者却没有随着发展而改进内部组织架构,没有考虑到应收账款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现实中赊销垫付资金的需求,还是依据传统的组织结构进行部门和职责划分,企业内部职责会出现覆盖、交叉的现象。首先,很多建筑企业内部没有设置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这就导致企业缺乏专业的客户信用评价,从资金垫付源头上就潜藏了风险。其次,现阶段建筑企业内部实施部门制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在签订建筑承包工程时运营管理部门和投资部门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而财务管理部门却很难参与到项目中去,导致财务难以发挥其在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作用。
(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
应收账款的内部监督是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在应收账款环节的内部控制监督都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和执行。例如在K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的内部监督主要由审计部门负责,但是审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监督并不是该部门工作的重点,监督的制度和程序都缺乏规范。另外,K建筑公司承包的建筑工程大都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有些项目地在国外,在外派的工程项目组内没有安排审计岗位负责应收账款审计监督,导致应收账款的内部监督难以成为日常事项。最后,监督审计工作必须保持独立性才能具备专业性,然而K公司的审计人员都是项目组的成员,和应收账款的负责人员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保持专业性和独立性。
(三)没有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
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需要企业具备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包括设置信用调查部门进行专门的客户信用评估,来确定信用评价标准,以及聘请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和专家来进行客户信用调查,来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正确的决策。但是通过对K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分析,我们看出其短期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回收率较低,说明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很多建筑企业会降低信用评价的标准,或者是企业内部对于客户信用评估缺乏健全的评估机制,难以形成正确、科学的评价结果,导致企业出现盲目垫付资金而难以回收,增加应收账款风险。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考评制度
根据对建筑企业绩效考评制度的研究发现,企业的绩效考评主要包括业绩考核和管理考核,不管什么部门的考核都将考核的重点放在业绩标准和利润标准上,很少有部门关注应收账款回收率这一指标,因为很多企业将应收账款的坏账视作沉没成本而不给予重视,毕竟利润和收入代表了更加直观的业绩。包括在财务管理部门中,财务报表的编制内容也没有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进行详细阐述,對财务管理的考核也没有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内容。应收账款管理对于很多建筑企业而言是过去时,不属于绩效激励考评的内容,无法真正对改善应收账款管理起到激励作用。 三、改善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措施建议
(一)构建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相适应的组织框架
改善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管理就是需要解决应收账款的信用标准和预期回收问题,现阶段大多数建筑企业内部组织架构沿传统的模式设置,缺少健全的处理应收账款的组织部门框架和规范的应收账款管理程序制度。结合K公司内部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首先,企业要针对应收账款的处理流程建立起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从应收账款信用评估标准设定、客户信用评价,到应收账款过程的跟踪、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报告,再到应收账款的追回、应收账款的案件诉讼,企业都必须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规范的处理流程,以专业化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管控,实现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二)有效规范合同管理,从根源规避应收账款风险
建筑企业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导致企业在经营施工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环境变动,这也就要求企业在签订合同时能更加谨慎,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在项目合同签订之前,企业就必须首先对客户的信用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确定客户资产负债结构、以往信用记录、紧急状况处理能力等因素,综合评价其可信赖的程度,根据调查情况来决定赋予客户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每个阶段项目应收账款必须及时和客户进行结算,对于阶段性赊欠的客户及时调整其信用评级,并且根据阶段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做好账龄分析和坏账计提。在项目的完工结算时期,企业要对整个项目的资金使用和回收情况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及时催收项目期间未结清的应收账款,对于完工结算阶段客户未能偿还的应收账款,需要根据客户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回收计划,并选派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跟进。
(三)健全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体系
应收账款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像建筑企业这样资金投入大的企业,但是针对应收账款风险,企业仍能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范降低风险损失。
首先,企业可以改变应收账款形式。为了降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企业在签订合约时将应收账款形式转换为应收票据,这样有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背书,可以大大降低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问题。
其次,企业可以抵押、出售应收账款。企业要对应收账款的客户财务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充分掌握应收账款回收的可能性和风险可能性,若是客户无法及时偿还应收账款,企业要通过将应收账款进行抵押和出售的方式及时将应收账款变现,减少坏账损失的可能性。
最后,可以为应收账款购买信用保险。当前我国保险市场的蓬勃发展,衍生出了一系列担保资金非正常损失的保险,当然对于这一类保险其承保额度较为有限,但是选择商业保险能够将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部分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损失风险。
结语
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导致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建筑企业为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必须高度关注极为突出的应收账款风险,提高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能力,通过构建内部控制组织框架、规范合同管理、转嫁应收账款风险等措施来形成良好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将应收账款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林.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03):241–242.
[2]方雪华,李德智.浅谈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及内部控制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4):18–19.
[3]宋新天.关于建筑施工企業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探讨[J].财会学习,2019(32):113 115.
关键词: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引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率达到了13%,并预计未来将保持这一增长率。随着城市住宅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幅增长,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单一的工程建设结构,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筑行业的大发展为建筑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企业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共同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追逐利润的企业,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而进行垫资赊销,从而带来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过大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接近50%,已经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成为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隐患。建筑企业如果想要发展壮大,增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本文通过对典型企业K建筑公司收账款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试图理清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存在怎样的缺陷,并为我国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一、K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一)应收账款规模大、集中程度高
在对K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2018年K公司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为25.36%,当年增长速度超过了20%,并且不存在迹象显示应收账款能于来年收回。与此同时,K公司应收账款集中度高,前三名应收账款客户占全部应收账款的50%,并且多年来K公司与这三家客户的合作一直保持,企业越来越多的资金被这几位客户占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还需要企业通过借贷来提供资金,说明K公司在市场调查、企业信用评估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变现力弱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少,周转速度越快,则企业的资金流动和运用更加有保障,不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但是通过对K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调查(如表1)我们可以发现,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下跌的趋势,资金周转的速度减慢,难以进行充分利用、投资,不仅公司资金增值、保值的能力削弱,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资金变现、采购原材料、发放人力薪酬等正常的经营活动。
二、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K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分析其存在应收账款规模大、集中程度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变现力弱以及应收账款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普遍存在,说明了建筑企业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上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组织架构及职责分配不明确
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框架是企业业务规范的基础和起点,在建筑企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的道路上,企业管理者却没有随着发展而改进内部组织架构,没有考虑到应收账款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现实中赊销垫付资金的需求,还是依据传统的组织结构进行部门和职责划分,企业内部职责会出现覆盖、交叉的现象。首先,很多建筑企业内部没有设置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这就导致企业缺乏专业的客户信用评价,从资金垫付源头上就潜藏了风险。其次,现阶段建筑企业内部实施部门制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在签订建筑承包工程时运营管理部门和投资部门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而财务管理部门却很难参与到项目中去,导致财务难以发挥其在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作用。
(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
应收账款的内部监督是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在应收账款环节的内部控制监督都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和执行。例如在K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的内部监督主要由审计部门负责,但是审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监督并不是该部门工作的重点,监督的制度和程序都缺乏规范。另外,K建筑公司承包的建筑工程大都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有些项目地在国外,在外派的工程项目组内没有安排审计岗位负责应收账款审计监督,导致应收账款的内部监督难以成为日常事项。最后,监督审计工作必须保持独立性才能具备专业性,然而K公司的审计人员都是项目组的成员,和应收账款的负责人员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保持专业性和独立性。
(三)没有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
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需要企业具备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包括设置信用调查部门进行专门的客户信用评估,来确定信用评价标准,以及聘请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和专家来进行客户信用调查,来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正确的决策。但是通过对K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分析,我们看出其短期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回收率较低,说明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很多建筑企业会降低信用评价的标准,或者是企业内部对于客户信用评估缺乏健全的评估机制,难以形成正确、科学的评价结果,导致企业出现盲目垫付资金而难以回收,增加应收账款风险。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考评制度
根据对建筑企业绩效考评制度的研究发现,企业的绩效考评主要包括业绩考核和管理考核,不管什么部门的考核都将考核的重点放在业绩标准和利润标准上,很少有部门关注应收账款回收率这一指标,因为很多企业将应收账款的坏账视作沉没成本而不给予重视,毕竟利润和收入代表了更加直观的业绩。包括在财务管理部门中,财务报表的编制内容也没有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进行详细阐述,對财务管理的考核也没有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内容。应收账款管理对于很多建筑企业而言是过去时,不属于绩效激励考评的内容,无法真正对改善应收账款管理起到激励作用。 三、改善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措施建议
(一)构建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相适应的组织框架
改善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管理就是需要解决应收账款的信用标准和预期回收问题,现阶段大多数建筑企业内部组织架构沿传统的模式设置,缺少健全的处理应收账款的组织部门框架和规范的应收账款管理程序制度。结合K公司内部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首先,企业要针对应收账款的处理流程建立起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从应收账款信用评估标准设定、客户信用评价,到应收账款过程的跟踪、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报告,再到应收账款的追回、应收账款的案件诉讼,企业都必须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规范的处理流程,以专业化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管控,实现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二)有效规范合同管理,从根源规避应收账款风险
建筑企业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导致企业在经营施工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环境变动,这也就要求企业在签订合同时能更加谨慎,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在项目合同签订之前,企业就必须首先对客户的信用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确定客户资产负债结构、以往信用记录、紧急状况处理能力等因素,综合评价其可信赖的程度,根据调查情况来决定赋予客户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每个阶段项目应收账款必须及时和客户进行结算,对于阶段性赊欠的客户及时调整其信用评级,并且根据阶段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做好账龄分析和坏账计提。在项目的完工结算时期,企业要对整个项目的资金使用和回收情况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及时催收项目期间未结清的应收账款,对于完工结算阶段客户未能偿还的应收账款,需要根据客户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回收计划,并选派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跟进。
(三)健全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体系
应收账款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像建筑企业这样资金投入大的企业,但是针对应收账款风险,企业仍能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范降低风险损失。
首先,企业可以改变应收账款形式。为了降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企业在签订合约时将应收账款形式转换为应收票据,这样有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背书,可以大大降低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问题。
其次,企业可以抵押、出售应收账款。企业要对应收账款的客户财务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充分掌握应收账款回收的可能性和风险可能性,若是客户无法及时偿还应收账款,企业要通过将应收账款进行抵押和出售的方式及时将应收账款变现,减少坏账损失的可能性。
最后,可以为应收账款购买信用保险。当前我国保险市场的蓬勃发展,衍生出了一系列担保资金非正常损失的保险,当然对于这一类保险其承保额度较为有限,但是选择商业保险能够将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部分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损失风险。
结语
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导致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建筑企业为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必须高度关注极为突出的应收账款风险,提高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能力,通过构建内部控制组织框架、规范合同管理、转嫁应收账款风险等措施来形成良好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将应收账款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林.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03):241–242.
[2]方雪华,李德智.浅谈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及内部控制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4):18–19.
[3]宋新天.关于建筑施工企業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探讨[J].财会学习,2019(32):113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