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总体形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一)文化产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当前不多的亮点之一
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年报尚未编制发布,我们只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算总体发展形势。从供给面看,根据本年度文化产业蓝皮书行业报告提供的主要行业数据,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态势平稳,一些领域还出现了高增长。基于此,我们假定2008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维持了以往3年的增速,则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近7600亿元。从需求面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已经发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1%和20.7%,设定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与上述速度持平,可计算出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总量约6931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公共部门文化需求,以及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据,估计会与供给面数字很接近。
梳理20世纪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往往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有负相关性。失业将人们逐出了工作场所,但舒缓压力和调适心情的动机却将人们导向电影院和剧场。当传统经济领域一片狼藉、前景黯淡的时候,文化产业领域往往率先进行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走出危机的阴影,成为新经济范式的试验者和示范者。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体制性的而非市场性的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有限。
从供给面看,文化产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有限开放的产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关联度不高,很多领域限制准入。从需求面看,受到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长期失调的影响,文化消费市场多年来一直启动不足,即使遭遇经济危机也没有什么下行空间。从出口面看,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近年来融入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但是总体上还不是一个出口依赖型产业,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小。此外,我国文化产业与出口相关部分主要还是制造业性质的外包订单,国际经济危机甚至有可能使国际外包订单向中国进一步转移。
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体制环境。我国的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远远低于相同发展阶段国家,消费潜力远未释放出来。中国的服务业整体发展程度也低于相同发达国家约10个百分点以上,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新闻出版领域表现突出,媒体产业化进程加速
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日益完善,以及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在面上的顺利推开。
在文化产业存量诸领域中,新闻出版领域已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突出部”和“试验区”。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2005年试点结束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确了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出台政策,就转企改制、企事分开、职能转变、上市融资等改革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攻坚。2008年以来,在继续推动上市和相关投融资体制创新(如文化产业基金的酝酿)的同时,在资本市场助力之下,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进入常态化和多样化时代。年底,辽宁出版传媒公司更名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公司,将简单的跨地区兼并重组提升到了区域性整合的高度。
(四)新技术发展迅速,广电和通讯日益融合,越来越接近“引爆点”,并承担起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职责
从2008年到2009年初,广播、通讯、网络等现代传媒产业均有长足的发展,酝酿多年的“三网合一”在第三代移动通讯(3G)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壮观的终端汇流中变得触手可及。与此同时,消费类电子技术产品的新发展还引发了阅读习惯的大变化和出版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提速。数字技术的大融合正在启动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浪潮,并适时地承担起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责任。
(五)在经济危机压力下,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作用加强,生产性服务功能开始发挥作用
2008年12月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设计之都”。近年来,为了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扭转中国制造业过于低端的弊病,设计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上海已将设计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心。经济危机来袭,文化产业助力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作用被高度关注,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作用开始成为决策层关注重点。
2008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长三角“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一指导意见受到长三角地区各地政府的积极响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重要方向。2009年初,《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它标志着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重大联姻。
二、前景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将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一)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投资与消费、外贸和内需更为平衡发展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人均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存在相关性。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计算,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0000亿元以上,而我国目前统计只有不到8000亿元。
2009年将是中国经济大变化的拐点,转型的方向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启动内需将直接扩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而指向民生的各种措施无疑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改善老百姓的消费预期,释放被压抑的消费潜力。中国的文化产业在今后5—10年的发展阶段里,将有更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经济危机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新兴服务业将开始唱主角,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战略方向
文化产业在本来意义上就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但由于概念理解上的狭隘、行业管理上的分割,以及市场发育的不成熟,使文化产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服务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这次金融危机无疑将洗牌低端制造业,那些靠劳动力密集和低成本竞争的中小企业,会有相当一部分退出市场,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将获得绝好的发展机会,进一步向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化方向发展。这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设计、咨询服务,以及服务于传统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经济危机将会加速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时期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经济危机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技术进步总是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新的消费形式,并以前所未有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支撑新的经济增长。根据有关研究,从目前开始的5到10年时间,由于数字技术走向成熟,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第三个长波周期的上升阶段。此次经济危机孕育过程,正是数字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的过程,而经济危机的爆发,正好推动本轮技术发展周期从创新走向应用。
2008年伴随着3G和CMMB的同时推出,平民百姓参与文化表达和文化创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已经看到,传统文化产业赖以发展的“大规模复制与传播技术”已经“个人化”,一个大众文化创造潜力充分涌流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还将看到,经济危机将进一步缩小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加速推进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并最终重新塑造消费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兴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时代。
“山寨文化”现象是新一轮发展的最重要特点。即所有的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和创造者,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与创意和创新活动有关。根据最新研究,目前发达国家的所谓“文化产业”不仅是提供直接满足最终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产业),甚至不仅是将文化创意活动“投入”到其他产品和服务中,在这些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高附加值收入(通常所谓“创意产业”),而是通过数字互动技术把非职业人员和普通消费者吸引到创新和创意活动中来。
(四)经济危机将推动全球文化产业格局变化,全球文化贸易将从产品服务竞争进入资本博弈时代,中国在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中低端位置将会改变
全球金融危机将改变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文化产业分工格局中的低端位置。以好莱坞为中心的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为降低成本、度过经济低谷,会将全球性文化产业制造中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转移,甚至将原创和研发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特别如中国),将迎来文化资本参与全球文化产业兼并、重组的机会。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创意经济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文化贸易格局中,发展中国家近10年以来表现突出,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已经成长为国际文化产品最大的出口国。根据传统的“以物理形态计算”的文化产品贸易(无法计算其内容的产地),2005年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量占全球市场总额的19%。
文化产业不仅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应对经济危机挑战、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下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举措。
三、对策建议:抓住经济转型机会,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一)重新梳理文化产业概念,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发展范式”转型的高度认识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发展潮流的主导产业,文化和经济在数字技术推动下正在出现全面汇流。2008年4月,联合国发布《2008创意经济报告》,第一次对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的创意经济进行了评估。报告指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正在全球兴起,它连接了经济和文化,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涵盖了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这一新发展范式的核心就是——创意、知识与信息逐渐被人们认识到是全球化的世界中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报告认为,“创意经济表现出创意、文化、经济与技术之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拥有创造收入、增加就业和出口收益的潜力,同时也促进社会包容、文化多元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新兴的创意经济不仅成为最发达经济体中推动经济增长、就业、贸易、技术革新与社会凝聚力的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新兴快速成长地区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全球经济步入危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的时候,该报告的这一核心见解具有不容忽视的参考价值。
(二)以新的发展思路研究制订“国家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新的增长周期的到来早做准备
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制定《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我国第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即:《国家“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全面研究国际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充分估计我国城乡居民潜力巨大并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统筹考虑国民经济战略性转型中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文化产业的创意需求,全面评估新型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推动产业融合、创造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上的巨大能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
鉴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长周期性,也有必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做法,制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相衔接,即到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三)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除束缚国民创造精神的一切枷锁
2009年推动改革,有两大有利条件。一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开辟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另一个是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降低了体制内文化资源的稀缺性。总之,出现了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为文化体制改革也创造了新机遇。释放“原创能力”应该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改革文化体制的着力点。我们要总结30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经验,正视新一轮全球化时期文化和经济日益融合、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新审视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意识形态监管体制,以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解除束缚国民创造精神的一切枷锁。
在新形势下,改革要有新举措,对传统的意识形态监管体制应该以改革精神重新加以审视。
出版产业改革近年来通过转企改制、上市融资、兼并重组等,已经在“退出”机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在的关键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准入”。我们认为,新闻出版领域改革,不仅应该是体制内的存量改革和调整,而且应该是出版市场的开放和民营资本的进入;不仅是3—5年内通过已有的出版发行机构之间的兼并重组打造6—7家超过双百亿的大型出版企业,而要涌现出600—700家、甚至6000—7000家创新型的中小出版机构。我们期望一个全新的出版产业的健康成长,而不是从一个传统的行政垄断行业,变成另一个新的经济垄断行业。对于文化产业价值链中一个最接近原创环节的领域的制度建设而言,出版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不是看出现了多少个大体量的出版集团,而是要看原创内容是不是得到有效激励,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的创造精神是不是得到充分释放,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大国版权贸易逆差是不是得到根本扭转,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不是得到有效增强。
(四)以“创意经济”的大视野,创新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结盟,在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新一轮文化经济政策创新中,我们不仅要完善原有的文化政策,支持发展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而且要制定和完善新一轮文化经济政策,支持文化产业与其他经济部门联姻。不但要支持文化企业更好发展,而且要设计政策支持非文化企业(如制造业)更多投资于品牌创意和设计,从而为文化产业发展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为了解放一切“创意资源”,我们应该支持专业化的个人自我创业,甚至支持一切并非从事专业工作的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意活动。
(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一)文化产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当前不多的亮点之一
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年报尚未编制发布,我们只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算总体发展形势。从供给面看,根据本年度文化产业蓝皮书行业报告提供的主要行业数据,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态势平稳,一些领域还出现了高增长。基于此,我们假定2008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维持了以往3年的增速,则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近7600亿元。从需求面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已经发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1%和20.7%,设定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与上述速度持平,可计算出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总量约6931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公共部门文化需求,以及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据,估计会与供给面数字很接近。
梳理20世纪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往往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有负相关性。失业将人们逐出了工作场所,但舒缓压力和调适心情的动机却将人们导向电影院和剧场。当传统经济领域一片狼藉、前景黯淡的时候,文化产业领域往往率先进行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走出危机的阴影,成为新经济范式的试验者和示范者。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体制性的而非市场性的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有限。
从供给面看,文化产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有限开放的产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关联度不高,很多领域限制准入。从需求面看,受到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长期失调的影响,文化消费市场多年来一直启动不足,即使遭遇经济危机也没有什么下行空间。从出口面看,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近年来融入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但是总体上还不是一个出口依赖型产业,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小。此外,我国文化产业与出口相关部分主要还是制造业性质的外包订单,国际经济危机甚至有可能使国际外包订单向中国进一步转移。
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体制环境。我国的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远远低于相同发展阶段国家,消费潜力远未释放出来。中国的服务业整体发展程度也低于相同发达国家约10个百分点以上,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新闻出版领域表现突出,媒体产业化进程加速
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日益完善,以及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在面上的顺利推开。
在文化产业存量诸领域中,新闻出版领域已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突出部”和“试验区”。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2005年试点结束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确了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出台政策,就转企改制、企事分开、职能转变、上市融资等改革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攻坚。2008年以来,在继续推动上市和相关投融资体制创新(如文化产业基金的酝酿)的同时,在资本市场助力之下,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进入常态化和多样化时代。年底,辽宁出版传媒公司更名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公司,将简单的跨地区兼并重组提升到了区域性整合的高度。
(四)新技术发展迅速,广电和通讯日益融合,越来越接近“引爆点”,并承担起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职责
从2008年到2009年初,广播、通讯、网络等现代传媒产业均有长足的发展,酝酿多年的“三网合一”在第三代移动通讯(3G)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壮观的终端汇流中变得触手可及。与此同时,消费类电子技术产品的新发展还引发了阅读习惯的大变化和出版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提速。数字技术的大融合正在启动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浪潮,并适时地承担起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责任。
(五)在经济危机压力下,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作用加强,生产性服务功能开始发挥作用
2008年12月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设计之都”。近年来,为了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扭转中国制造业过于低端的弊病,设计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上海已将设计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心。经济危机来袭,文化产业助力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作用被高度关注,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作用开始成为决策层关注重点。
2008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长三角“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一指导意见受到长三角地区各地政府的积极响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重要方向。2009年初,《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它标志着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重大联姻。
二、前景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将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一)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投资与消费、外贸和内需更为平衡发展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人均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存在相关性。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计算,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0000亿元以上,而我国目前统计只有不到8000亿元。
2009年将是中国经济大变化的拐点,转型的方向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启动内需将直接扩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而指向民生的各种措施无疑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改善老百姓的消费预期,释放被压抑的消费潜力。中国的文化产业在今后5—10年的发展阶段里,将有更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经济危机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新兴服务业将开始唱主角,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战略方向
文化产业在本来意义上就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但由于概念理解上的狭隘、行业管理上的分割,以及市场发育的不成熟,使文化产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服务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这次金融危机无疑将洗牌低端制造业,那些靠劳动力密集和低成本竞争的中小企业,会有相当一部分退出市场,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将获得绝好的发展机会,进一步向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化方向发展。这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设计、咨询服务,以及服务于传统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经济危机将会加速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时期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经济危机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技术进步总是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新的消费形式,并以前所未有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支撑新的经济增长。根据有关研究,从目前开始的5到10年时间,由于数字技术走向成熟,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第三个长波周期的上升阶段。此次经济危机孕育过程,正是数字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的过程,而经济危机的爆发,正好推动本轮技术发展周期从创新走向应用。
2008年伴随着3G和CMMB的同时推出,平民百姓参与文化表达和文化创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已经看到,传统文化产业赖以发展的“大规模复制与传播技术”已经“个人化”,一个大众文化创造潜力充分涌流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还将看到,经济危机将进一步缩小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加速推进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并最终重新塑造消费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兴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时代。
“山寨文化”现象是新一轮发展的最重要特点。即所有的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和创造者,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与创意和创新活动有关。根据最新研究,目前发达国家的所谓“文化产业”不仅是提供直接满足最终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产业),甚至不仅是将文化创意活动“投入”到其他产品和服务中,在这些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高附加值收入(通常所谓“创意产业”),而是通过数字互动技术把非职业人员和普通消费者吸引到创新和创意活动中来。
(四)经济危机将推动全球文化产业格局变化,全球文化贸易将从产品服务竞争进入资本博弈时代,中国在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中低端位置将会改变
全球金融危机将改变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文化产业分工格局中的低端位置。以好莱坞为中心的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为降低成本、度过经济低谷,会将全球性文化产业制造中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转移,甚至将原创和研发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特别如中国),将迎来文化资本参与全球文化产业兼并、重组的机会。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创意经济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文化贸易格局中,发展中国家近10年以来表现突出,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已经成长为国际文化产品最大的出口国。根据传统的“以物理形态计算”的文化产品贸易(无法计算其内容的产地),2005年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量占全球市场总额的19%。
文化产业不仅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应对经济危机挑战、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下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举措。
三、对策建议:抓住经济转型机会,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一)重新梳理文化产业概念,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发展范式”转型的高度认识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发展潮流的主导产业,文化和经济在数字技术推动下正在出现全面汇流。2008年4月,联合国发布《2008创意经济报告》,第一次对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的创意经济进行了评估。报告指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正在全球兴起,它连接了经济和文化,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涵盖了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这一新发展范式的核心就是——创意、知识与信息逐渐被人们认识到是全球化的世界中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报告认为,“创意经济表现出创意、文化、经济与技术之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拥有创造收入、增加就业和出口收益的潜力,同时也促进社会包容、文化多元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新兴的创意经济不仅成为最发达经济体中推动经济增长、就业、贸易、技术革新与社会凝聚力的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新兴快速成长地区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全球经济步入危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的时候,该报告的这一核心见解具有不容忽视的参考价值。
(二)以新的发展思路研究制订“国家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新的增长周期的到来早做准备
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制定《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我国第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即:《国家“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全面研究国际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充分估计我国城乡居民潜力巨大并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统筹考虑国民经济战略性转型中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文化产业的创意需求,全面评估新型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推动产业融合、创造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上的巨大能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
鉴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长周期性,也有必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做法,制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相衔接,即到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三)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除束缚国民创造精神的一切枷锁
2009年推动改革,有两大有利条件。一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开辟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另一个是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降低了体制内文化资源的稀缺性。总之,出现了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为文化体制改革也创造了新机遇。释放“原创能力”应该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改革文化体制的着力点。我们要总结30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经验,正视新一轮全球化时期文化和经济日益融合、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新审视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意识形态监管体制,以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解除束缚国民创造精神的一切枷锁。
在新形势下,改革要有新举措,对传统的意识形态监管体制应该以改革精神重新加以审视。
出版产业改革近年来通过转企改制、上市融资、兼并重组等,已经在“退出”机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在的关键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准入”。我们认为,新闻出版领域改革,不仅应该是体制内的存量改革和调整,而且应该是出版市场的开放和民营资本的进入;不仅是3—5年内通过已有的出版发行机构之间的兼并重组打造6—7家超过双百亿的大型出版企业,而要涌现出600—700家、甚至6000—7000家创新型的中小出版机构。我们期望一个全新的出版产业的健康成长,而不是从一个传统的行政垄断行业,变成另一个新的经济垄断行业。对于文化产业价值链中一个最接近原创环节的领域的制度建设而言,出版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不是看出现了多少个大体量的出版集团,而是要看原创内容是不是得到有效激励,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的创造精神是不是得到充分释放,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大国版权贸易逆差是不是得到根本扭转,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不是得到有效增强。
(四)以“创意经济”的大视野,创新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结盟,在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新一轮文化经济政策创新中,我们不仅要完善原有的文化政策,支持发展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而且要制定和完善新一轮文化经济政策,支持文化产业与其他经济部门联姻。不但要支持文化企业更好发展,而且要设计政策支持非文化企业(如制造业)更多投资于品牌创意和设计,从而为文化产业发展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为了解放一切“创意资源”,我们应该支持专业化的个人自我创业,甚至支持一切并非从事专业工作的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意活动。
(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