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犹如一位朴静的女子,有其生命中丰富的内蕴气质。她更如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有高山般的厚重幽深,还有大海般的广阔深远,只有静心凝视,缓视微吟,对话沉思,才能感受其生命中厚实深远的内涵风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用生命的感悟情思去穿越生活的表层,探究掩藏在潜流深处的人类的真实生命情态,引导学生一起叩问与追求人生的温暖与感动,辛酸与痛苦,体悟人性的喜怒哀乐,人世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新课程将语文教学由“认知领域”调整到“生命全域”,这是语文教学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体现社会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注。由此,语文教学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教学中应努力多角度全方位地渗透人文教育,以“生命感悟”为人文经线,提升学生感悟生命哲思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总伴随着一些问题。教师的问题成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条路径。要让学生在思索对答中感悟人性之美和人生哲理,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清人刘开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今人陶行知也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他还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善问、巧问,是语文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技能之一。适时、适度、富于技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学生走进文本,发展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贴近文本,设计能体现主旨的问题
一堂课倘若跟着无关紧要的问题走,一篇有血有肉的课文被撕得东一块西一块,或许可以得到一鳞半爪的思维探究,但整体的滋味,无论如何是尝不到的。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设计能体现文本主旨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将文本本身所蕴含的精神意义、文化意义、情感道德取向、理想目标追求等有机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审美体验,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再别康桥》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徐志摩式的清新脱俗的意境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找出诗歌中富有色彩的词语和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词语?(2)找出诗歌的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点是什么?(3)《再别康桥》与一般的离别诗相比,在告别的对象、离别的气氛、意象的选择等方面有哪些创新?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从意象到意境,让学生不仅从视觉上感受到诗歌色彩的五彩斑斓,画面的流动美感,而且从心底体会到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和深情,感受到诗人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而表现出清新自然、飘逸空灵、委婉细致的情感,诗歌的语言美、感情真、风格新不讲自现。
二、依托主旨,设计能体现内涵的问题
问题的设计,要以分析主题为依托,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情感内涵之丰富,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灵智,培养创新的能力、濡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从《再别康桥》的画面美讲到音乐美,再体会感情美,让学生在此时讨论什么是“美”?就会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了。有人认为旖旎风光是美,飘逸可人的潇洒是美,有人认为如烟般缕缕不绝的眷恋与惆怅是美,清新如画的别离是美,有人认为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美。无处不在的美在“轻轻地招手”中定格为永恒。
在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情感丰富内涵的绝妙内容,我提出:三个“愿”的含义是什么?“只愿”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结合海子生平经历,知人论世,引导学生品悟体会,让学生自己来回答,教师只做诱导,学生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品味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品出丰富而深刻的生命内蕴。体会这首诗在朴素而温暖的背后,隐藏着的海子那撕裂的灵魂,文中的三个“愿”包含着极致的祝福,从事业到爱情,到生活的全部,他把爱留给了每一个人,唯独没有留给他自己。“只愿”实际上包含着极度的绝望,决绝的取舍。
学生在精妙的问题设计中,对人生对生命对情感有了深刻地思考,其理解、审美能力达到了有机的融合,这些问题由浅入深,既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层面,又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二者互相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联类瞻顾,完成情感再创造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的语文是死语文,没有生活的教学是死教学”。所以我们要把生活带进语文学习中来,用我们的生活经验去感知文本,反之要拿文本故事作我们的前车之鉴,指导我们的人生。如果在教学结尾环节问题的设计上能联系生活,独运匠心,就会再次掀起生命和谐共振的高潮,完成情感的再创造。在教《氓》一课时,在品味语言,分析了情感变化的基础上,我提出“静女和氓你更喜欢哪一个?”与《致橡树》对比阅读,你又有什么感悟?思考我们新时代的女性如何对待婚姻爱情?”通过这些问题,学生既可以把握全文的情感基调,了解人物性格,又可以总结文章带给读者的启示,获得高层次的情感体验。
在体会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情感内涵后,我要求学生用书信的形式对海子说几句话。问题一提出,课堂异常活跃,学生都跃跃欲试。一个学生写道:“你,生于农村,透着大地的气息,带着大地的母性,又隐着大地的忧伤”,还有学生写到:“生来时,你不带一丝欢乐,死后却留下一串美好的祝愿!”此时整堂课就像一曲动人的乐章给人隽永的回味。
由此可见,问题的设计只有贴近文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善问加巧问,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让语文课堂引发热情,充满情趣,让语文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去尽情感受真善美的东西,感悟人生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哲思之美。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有鲜明辨别力的人!
新课程将语文教学由“认知领域”调整到“生命全域”,这是语文教学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体现社会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注。由此,语文教学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教学中应努力多角度全方位地渗透人文教育,以“生命感悟”为人文经线,提升学生感悟生命哲思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总伴随着一些问题。教师的问题成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条路径。要让学生在思索对答中感悟人性之美和人生哲理,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清人刘开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今人陶行知也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他还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善问、巧问,是语文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技能之一。适时、适度、富于技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学生走进文本,发展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贴近文本,设计能体现主旨的问题
一堂课倘若跟着无关紧要的问题走,一篇有血有肉的课文被撕得东一块西一块,或许可以得到一鳞半爪的思维探究,但整体的滋味,无论如何是尝不到的。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设计能体现文本主旨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将文本本身所蕴含的精神意义、文化意义、情感道德取向、理想目标追求等有机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审美体验,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再别康桥》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徐志摩式的清新脱俗的意境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找出诗歌中富有色彩的词语和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词语?(2)找出诗歌的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点是什么?(3)《再别康桥》与一般的离别诗相比,在告别的对象、离别的气氛、意象的选择等方面有哪些创新?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从意象到意境,让学生不仅从视觉上感受到诗歌色彩的五彩斑斓,画面的流动美感,而且从心底体会到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和深情,感受到诗人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而表现出清新自然、飘逸空灵、委婉细致的情感,诗歌的语言美、感情真、风格新不讲自现。
二、依托主旨,设计能体现内涵的问题
问题的设计,要以分析主题为依托,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情感内涵之丰富,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灵智,培养创新的能力、濡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从《再别康桥》的画面美讲到音乐美,再体会感情美,让学生在此时讨论什么是“美”?就会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了。有人认为旖旎风光是美,飘逸可人的潇洒是美,有人认为如烟般缕缕不绝的眷恋与惆怅是美,清新如画的别离是美,有人认为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美。无处不在的美在“轻轻地招手”中定格为永恒。
在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情感丰富内涵的绝妙内容,我提出:三个“愿”的含义是什么?“只愿”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结合海子生平经历,知人论世,引导学生品悟体会,让学生自己来回答,教师只做诱导,学生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品味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品出丰富而深刻的生命内蕴。体会这首诗在朴素而温暖的背后,隐藏着的海子那撕裂的灵魂,文中的三个“愿”包含着极致的祝福,从事业到爱情,到生活的全部,他把爱留给了每一个人,唯独没有留给他自己。“只愿”实际上包含着极度的绝望,决绝的取舍。
学生在精妙的问题设计中,对人生对生命对情感有了深刻地思考,其理解、审美能力达到了有机的融合,这些问题由浅入深,既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层面,又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二者互相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联类瞻顾,完成情感再创造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的语文是死语文,没有生活的教学是死教学”。所以我们要把生活带进语文学习中来,用我们的生活经验去感知文本,反之要拿文本故事作我们的前车之鉴,指导我们的人生。如果在教学结尾环节问题的设计上能联系生活,独运匠心,就会再次掀起生命和谐共振的高潮,完成情感的再创造。在教《氓》一课时,在品味语言,分析了情感变化的基础上,我提出“静女和氓你更喜欢哪一个?”与《致橡树》对比阅读,你又有什么感悟?思考我们新时代的女性如何对待婚姻爱情?”通过这些问题,学生既可以把握全文的情感基调,了解人物性格,又可以总结文章带给读者的启示,获得高层次的情感体验。
在体会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情感内涵后,我要求学生用书信的形式对海子说几句话。问题一提出,课堂异常活跃,学生都跃跃欲试。一个学生写道:“你,生于农村,透着大地的气息,带着大地的母性,又隐着大地的忧伤”,还有学生写到:“生来时,你不带一丝欢乐,死后却留下一串美好的祝愿!”此时整堂课就像一曲动人的乐章给人隽永的回味。
由此可见,问题的设计只有贴近文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善问加巧问,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让语文课堂引发热情,充满情趣,让语文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去尽情感受真善美的东西,感悟人生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哲思之美。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有鲜明辨别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