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北魏墓志;笔意;八法
北魏时期是中国多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化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北魏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改革:在政治上缓解民族矛盾;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与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在文化方面学习汉文化,写汉字、穿汉服等,移风易俗。贵族礼仪制度得到完善,促进了丧葬制度的发展,墓志由此广泛出现在丧葬中。
北魏时期碑刻众多,形式多样,其分类有四种:造像题记、碑碣、墓志和摩崖。四种形式载体各具特点。其中墓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重要随葬品。墓志产生于东汉末年,后来发展为一种石刻,体制多样精致。南北朝时期,墓志开始定型,其形制受到墓砖、墓碑等器物的影响。墓志多为方形,材料为石材或砖材。墓志是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它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称为“盖”,下层称为“底”,“底”部刻有墓志铭,“盖”上刻有标题。墓志铭是记录死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官职履历、谱系等,对死者生平事迹、才能品行进行赞颂,或对死者表达哀悼的一种文体形式。为了推行儒家礼制,北魏统治者用法律强制大臣遵守终丧制度。随着这种终丧制度的推行,墓志开始大量出现。
目前出土的北魏墓志有几百块之多。与碑碣、造像题记、摩崖相比,北魏墓志书法更重视笔意的体现,是北魏时期书法的代表。笔意是时代的产物,有以下原因:1.北魏时期,刻工的碑刻技术更加完备;2.篆、隶、楷书体的发展,在笔画上趋向“八法”法度的完备;3.北魏贵族对丧葬制度的高度重视;4.书写者的书写水平代表了北魏时期的最高水平。
谈到笔意,笔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毛笔在书写过程中所带出的点画形状,特指点画的外形。广义上则是指毛笔书写所带出的笔致墨韵,更多的是指点画的内涵和意趣。墓志书法的笔意则是狭义与广义的结合:狭义上是指对点画的准确镌刻,广义上是指对笔意精神的把握。北魏墓志书法在把握笔意精神基础上要求刻工技艺精湛。南朝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描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1]梁武帝萧衍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总结了钟繇书法点画、结构与章法美的规律,对笔意的探讨虽然谈得粗略,却是开创性的。笔意往往与笔法、笔势共生,缺一不可。在书写过程中,笔法是根本,笔势是过程,笔意是结果,三者互为表里,共同生发。这里的笔意是广义上的笔意,包含笔墨意趣,反映笔法和笔势的书写特点。那么,笔意在墓志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1.书家在书写过程中保持自然性书写。我们可以从魏晋残纸中看到书家重视书写的自然性,已经摆脱了隶书的影子,逐渐把装饰性的点画概括成楷书的点画。书家在大量抄写、誊写文稿的过程中锻炼了便捷书写的能力。2.点画趋向“八法”完备的发展。书家在书写过程中为了便捷书写,不做过多的装饰,特别是在点画的起笔、收笔处简省了动作,呈现出简约的特点。3.点画从重刀味向重笔味发展。相比文字本身,刻工更注重书写者的风格特点。4.汉代以来的文化重视整体性、重视造型的精神性。南朝谢赫提出了“六法”论,开始形成对绘画、书法的评价。这样贵族开始重视墓志的精雕细刻,要求刻工的技术达到精致入微。顾恺之在画论《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中提出以形写神的重要性,强调构图要“密于精思”“临见妙裁”,把构图作为理性活动来看待,强调“精思”“妙裁”。这种时代性的思想反映了北魏的时代特征。北魏元氏墓志大都雕刻精致,形成了北魏墓志的一大特色。
魏晋时期是“八法”形成的阶段。王镇远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中谈到“八法”的来源,有三种情况:“一是出自崔瑗、钟繇、王羲之说;二是出自张旭说;三是‘八法’起于隶字之始,自崔、张、钟、王传授,所用该于万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2]58“八法”就是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确立的法则,也是对笔画分类和运笔方法的总结。沈尹默先生说:“字的形体演变,虽然一次比一次简化得多,但是笔的用法却加繁了些,楷书比之分隶较为复杂,比之篆书那就更觉复杂得多了。”[2]59“八法”源于三国,发展于魏晋时期,形成于隋唐。
“八法”的确立与北魏墓志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在北魏墓志与碑碣、造像题记和摩崖(图1—图5)的对比中可以看到笔意与刻工刀味的对比关系,这揭示了北魏墓志书法笔意在场性的重要意义。
第一,北魏墓志文字笔画。墓志文字笔画更明确、严谨,在笔画的起、行、收形态上交代清晰而有形,笔画整体统一,注重点画形态的准确性,以文字的准确性为前提进行镌刻。这样在墓志上就增加了毛笔书写的准确性,笔意得到彰显和流露。
第二,北魏墓志字形。墓志文字外形完整而比较饱满,偏旁高低自然,形成有秩序的内、外部空间。偏旁部首之间更加秩序化,部件之间组合严谨,挪让自然,比例相当,疏密有致。文字结构或外紧内松,或外松内紧,或左松右紧,或左紧右松,或上紧下松,形成了有序的内、外空间秩序。北魏墓志书法为唐楷的法度提供了秩序形式。
第三,北魏墓志章法。墓志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比较疏朗,刻工先刻画界格,再根据文字的原貌进行准确刻制。文字与空白的对比关系形成明确的行间秩序,使每个字更紧凑、完整。
第四,北魏墓志文字的镌刻技法。在墓志文字的镌刻过程中,刀从属于笔,限制刀的发挥,增强了笔意的明确在场。
当我们把北魏墓志与隋碑、唐碑(图6—图11)进行对比后,便可知唐代“尚法”理论是逐渐形成的,唐代“尚法”理论是由唐代的整体思想文化和刻工的精湛技艺为基础的。北魏墓志与隋碑、唐碑的发展与变化,是从重视意象、形制到重视法度的过程。“隋至初唐,是中国书法艺术形态理念由意象向法度转换的阶段,而楷书作为通行汉字的正体,以其特有的规范性与巨大的社会价值,成了法度研究的首要对象。”[3]北魏墓志刀味逐渐减少、笔意逐渐增多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书写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由无法向有法递进,由重视外在表现转向注重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结合。这是楷书从汉代到隋唐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更加明确北魏墓志在楷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北魏时期是中国多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化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北魏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改革:在政治上缓解民族矛盾;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与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在文化方面学习汉文化,写汉字、穿汉服等,移风易俗。贵族礼仪制度得到完善,促进了丧葬制度的发展,墓志由此广泛出现在丧葬中。
北魏时期碑刻众多,形式多样,其分类有四种:造像题记、碑碣、墓志和摩崖。四种形式载体各具特点。其中墓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重要随葬品。墓志产生于东汉末年,后来发展为一种石刻,体制多样精致。南北朝时期,墓志开始定型,其形制受到墓砖、墓碑等器物的影响。墓志多为方形,材料为石材或砖材。墓志是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它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称为“盖”,下层称为“底”,“底”部刻有墓志铭,“盖”上刻有标题。墓志铭是记录死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官职履历、谱系等,对死者生平事迹、才能品行进行赞颂,或对死者表达哀悼的一种文体形式。为了推行儒家礼制,北魏统治者用法律强制大臣遵守终丧制度。随着这种终丧制度的推行,墓志开始大量出现。
目前出土的北魏墓志有几百块之多。与碑碣、造像题记、摩崖相比,北魏墓志书法更重视笔意的体现,是北魏时期书法的代表。笔意是时代的产物,有以下原因:1.北魏时期,刻工的碑刻技术更加完备;2.篆、隶、楷书体的发展,在笔画上趋向“八法”法度的完备;3.北魏贵族对丧葬制度的高度重视;4.书写者的书写水平代表了北魏时期的最高水平。
谈到笔意,笔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毛笔在书写过程中所带出的点画形状,特指点画的外形。广义上则是指毛笔书写所带出的笔致墨韵,更多的是指点画的内涵和意趣。墓志书法的笔意则是狭义与广义的结合:狭义上是指对点画的准确镌刻,广义上是指对笔意精神的把握。北魏墓志书法在把握笔意精神基础上要求刻工技艺精湛。南朝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描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1]梁武帝萧衍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总结了钟繇书法点画、结构与章法美的规律,对笔意的探讨虽然谈得粗略,却是开创性的。笔意往往与笔法、笔势共生,缺一不可。在书写过程中,笔法是根本,笔势是过程,笔意是结果,三者互为表里,共同生发。这里的笔意是广义上的笔意,包含笔墨意趣,反映笔法和笔势的书写特点。那么,笔意在墓志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1.书家在书写过程中保持自然性书写。我们可以从魏晋残纸中看到书家重视书写的自然性,已经摆脱了隶书的影子,逐渐把装饰性的点画概括成楷书的点画。书家在大量抄写、誊写文稿的过程中锻炼了便捷书写的能力。2.点画趋向“八法”完备的发展。书家在书写过程中为了便捷书写,不做过多的装饰,特别是在点画的起笔、收笔处简省了动作,呈现出简约的特点。3.点画从重刀味向重笔味发展。相比文字本身,刻工更注重书写者的风格特点。4.汉代以来的文化重视整体性、重视造型的精神性。南朝谢赫提出了“六法”论,开始形成对绘画、书法的评价。这样贵族开始重视墓志的精雕细刻,要求刻工的技术达到精致入微。顾恺之在画论《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中提出以形写神的重要性,强调构图要“密于精思”“临见妙裁”,把构图作为理性活动来看待,强调“精思”“妙裁”。这种时代性的思想反映了北魏的时代特征。北魏元氏墓志大都雕刻精致,形成了北魏墓志的一大特色。
魏晋时期是“八法”形成的阶段。王镇远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中谈到“八法”的来源,有三种情况:“一是出自崔瑗、钟繇、王羲之说;二是出自张旭说;三是‘八法’起于隶字之始,自崔、张、钟、王传授,所用该于万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2]58“八法”就是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确立的法则,也是对笔画分类和运笔方法的总结。沈尹默先生说:“字的形体演变,虽然一次比一次简化得多,但是笔的用法却加繁了些,楷书比之分隶较为复杂,比之篆书那就更觉复杂得多了。”[2]59“八法”源于三国,发展于魏晋时期,形成于隋唐。
“八法”的确立与北魏墓志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在北魏墓志与碑碣、造像题记和摩崖(图1—图5)的对比中可以看到笔意与刻工刀味的对比关系,这揭示了北魏墓志书法笔意在场性的重要意义。
第一,北魏墓志文字笔画。墓志文字笔画更明确、严谨,在笔画的起、行、收形态上交代清晰而有形,笔画整体统一,注重点画形态的准确性,以文字的准确性为前提进行镌刻。这样在墓志上就增加了毛笔书写的准确性,笔意得到彰显和流露。
第二,北魏墓志字形。墓志文字外形完整而比较饱满,偏旁高低自然,形成有秩序的内、外部空间。偏旁部首之间更加秩序化,部件之间组合严谨,挪让自然,比例相当,疏密有致。文字结构或外紧内松,或外松内紧,或左松右紧,或左紧右松,或上紧下松,形成了有序的内、外空间秩序。北魏墓志书法为唐楷的法度提供了秩序形式。
第三,北魏墓志章法。墓志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比较疏朗,刻工先刻画界格,再根据文字的原貌进行准确刻制。文字与空白的对比关系形成明确的行间秩序,使每个字更紧凑、完整。
第四,北魏墓志文字的镌刻技法。在墓志文字的镌刻过程中,刀从属于笔,限制刀的发挥,增强了笔意的明确在场。
当我们把北魏墓志与隋碑、唐碑(图6—图11)进行对比后,便可知唐代“尚法”理论是逐渐形成的,唐代“尚法”理论是由唐代的整体思想文化和刻工的精湛技艺为基础的。北魏墓志与隋碑、唐碑的发展与变化,是从重视意象、形制到重视法度的过程。“隋至初唐,是中国书法艺术形态理念由意象向法度转换的阶段,而楷书作为通行汉字的正体,以其特有的规范性与巨大的社会价值,成了法度研究的首要对象。”[3]北魏墓志刀味逐渐减少、笔意逐渐增多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书写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由无法向有法递进,由重视外在表现转向注重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结合。这是楷书从汉代到隋唐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更加明确北魏墓志在楷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