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伍文英的执教生涯,就是一篇用“善”字勾勒的教育故事。9年前,她来到合并新建的冲鹤小学,高屋建瓴地提出“善”学文化,9年间,她将“善”文化根植于冲鹤小学的脉络,并在其枝干之上发展出诗意教育、阳光体育等诸多品牌,带领冲鹤小学走上高质量的特色教学之路。正如伍文英所讲,讲好“善”学故事,是她一直不变的追求。
以水为象、以善作魂,打造冲鹤小学独有的“善”文化,期望全体师生能在成长道路上以善通行、行善致远。
“前瞻的办学理念,清晰的管理思路”,这是冲鹤小学的老师对伍文英一致的评价。刚来学校那会儿,伍文英的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师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合并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作为校长,伍文英良性管理,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将冲鹤小学打造为高水平、高凝聚力的模范学校。师者如兰,静谧芬芳,对于成绩,伍文英常常一笑淡然:“或许我的确给冲鹤小学带来了一些变化,但是每一个校长,都总会为一所学校带去些许改变,这没什么特别。”
“善”作魂,探求善美育人
在2012年接手冲鹤小学以前,伍文英先后在三所学校做了十余年的校级领导。但是冲鹤小学与之前任职的任何一所学校都不相同,既“旧”也“新”,“旧”在于其1924年便已建校,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而“新”又在于其2008年与番村小学合并后,异地新建,并在2012年重新启用。
要治理好这样一所学校,不仅要保留其原有的文化风貌,更要推陈出新,打造高标准、高规格的现代化小学,这对于伍文英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解决师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如何让两所学校的教师更好地融入大集体并达成共同的愿景?如何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水平、高凝聚力的模范学校?这一连串问题,都是伍文英上任后亟待解决的。深思熟虑后,她另辟蹊径,确立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打造“善”文化特色品牌,探寻科学教育之道,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说到“善”文化这一构思的形成,伍文英解释说,这其实与冲鹤特殊的地域风貌有关。
“从古时起,冲鹤村便是一个山水之乡,田间小河穿行,富饶的鱼虾资源常常吸引鹤群飞降田中绿洲,‘冲鹤’也由此得名,”伍文英说道,“水是孕养冲鹤村农业文化的摇篮,利万物而不争。”因此,她抓住“水”淡泊、谦卑、虚怀若谷的特征,选取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为文化内核,以水为象、以善作魂,打造冲鹤小学独有的“善”文化,期望全体师生能在成长道路上以善通行、行善致远。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善”文化从萌芽到成熟,其中从不乏伍文英和老师们的努力。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目的,伍文英积极构建极具本校特色的善美教育,通过“三风”建设培育学校人文精神:打造求真、求善、求美的校风;培养爱生如子、敬业如山的教风;营造勤思善学、求实创新的学风。围绕“三风”建设,冲鹤小学每年都会开展以“善”为指导思想的系列活动,如推选“善美教师”、评选“善美学子”等,将善的故事传扬,力求師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做到善教、善学、善言、善行。
“善美教育,不能仅依靠课堂上的言传,更要依靠落实于实际的身教。”为了培养学生的善美品德,冲鹤小学常常开展各种活动,践行善美教育。百善孝为先,孝心教育是冲鹤小学“善”文化的重要部分,通过“做家务,献孝心”“和父母运动一小时”“和父母聊天半小时”等活动,将“孝”字铭刻于孩子内心。而为了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的德行,冲鹤小学的老师常常身体力行,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孩子们都会走访贫困老人,为他们送去礼物、陪他们聊天,不仅为老人们送去慰藉,也在孩子的心中根植了一颗感恩、向善的种子。
为加强校方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增进对彼此工作的了解,伍文英创新创立了“善美家长讲堂”,以低、中、高年级为划分,将各学龄段的家长聚集一堂。讲堂特邀教育界知名学者到场,分析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并邀请家长走上讲台,分享自己在孩子德育上的心得体会。学校领导还会为优秀家长颁发“善美家长”的证书,肯定他们在孩子教育上做出的努力。“善美家长讲堂”架起了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老师更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也让家长明白了家庭教育在孩子德育上的重要性,形成了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
9年,从构思到完善,从规划到笃行,从校内德育课程到校外公益活动,从善美师生评选到善美家长讲堂,“善”文化成熟的各个阶段,无不凝聚伍文英和老师们的心血与努力。9年来,一批批善教善言的善美教师、善学善行的善美学生、主动与学校合力的善美家长的涌现,便是伍文英善美育人之路上的最大成就。
“诗储善”,打造诗意教育
“以诗助教,寄诗储善”,是伍文英在“人文养善,科学育才”办学理念的践行中,总结并升华而成的教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诗意教育”这一全新的概念。
“‘诗意教育’是科技与人文共融、学科进步与伦理观照共荣的教育理念,它将‘科学育才’与‘人文养善’的内在逻辑紧密联系,并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伍文英解释道。简单来说,诗意教育便是将诗词文化融入育人功能之中,以各类课程、活动为依托,挖掘隐含的诗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驱力,实现“科学育人”的同时,使学生在高品位的诗词文化感染下得到修养的升华,以求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人文养善”的目的。
诗意教育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将诗词与育人结合,大量阅读诗歌是必不可缺的,这不仅是针对语文老师,更是对所有学科老师提出的共同要求,这使得老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一理念,对于老师来说是全新的,践行起来肯定会加重负担,而且能否取得效果也是一个问号。所以一提出来,就一石激起千层浪,绝大部分老师不接受,不乐意。为了消除老师们的顾虑,伍文英多次举行相关会议、讲座,就“诗词文化如何融入学校育人”这一问题面向全校老师做出解释,并明确表示诗意教育并非自己拍脑袋的想法。终于,在伍文英的执着感召下,老师们逐渐接受了这一理念。 在《从“高效”到“诗意”——课堂教学的应然转向》课题指引下,伍文英构建起“诗意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诗意课程”包括诗、书、画、舞四大模块,每一模块都分为人文、科技两个维度进行教学,其中人文维度包括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科技维度则包括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依照各维度对每一模块的诗词文化进行拆分,能有效反应诗词背后所隐含的人文内涵与科技表现。例如在“诗”模块中,对《悯农》这一首诗便能拆分为多个维度的教学:语文讲授古典文学、历史引入古代农耕文化、思想品德教学勤俭美德、数学讲解计量单位、科学教授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等等。
为了进一步营造诗香校园的氛围,伍文英以各类诗意活动为抓手,构建起独特的诗意文化——让师生人人参与诗歌创作,以及课程以外的各种与诗意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譬如:师生现场诗歌创作大赛、“放飞童心,诗意校园”主题手抄报比赛、“书香诗韵,诗意育人”主题儿童诗歌诵读比赛、“诗意教育,幸福阅读”主题寒假读后感写作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了课堂内外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除此之外,伍文英认为诗意文化要取得成效,学校必须要构建一个以学生为核心地位的,能联系课堂内外的诗意环境,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诗意文化的渗透。在她的推动下,冲鹤小学的诗意环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诗意教育”已经成为冲鹤小学的品牌之一,在全省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沖鹤小学先后获得“佛山市文联写作基地”“佛山市诗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顺德区校园诗歌创作基地”等称号,并连续七年获得广东教育厅颁发的“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诗歌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目前,冲鹤小学已经出版了两本学生诗集——《苔花集》与《木棉的春天》,其中有170人次获得了省小学生诗歌节的奖项,多篇参赛作品刊登在《羊城晚报》上。对此,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杨克这样评价道:“作为连续五届小学生诗歌节评委会主任,我很惊讶于冲鹤小学的成绩,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是一所学校实力的体现!”
善为根,重塑阳光体育
“身体是革命之本,没有健康的体魄,如何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伍文英感慨地说,“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质、享受运动,是一个教育人的善,也是我作为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这样的目的,伍文英面向全校师生倡导加强体育锻炼,并开设“一校多品”的阳光体育特色活动,让师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提高身体素质,养成阳光心态,体验合作的乐趣,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育项目。大课间在原来课间操、跳绳的基础上,增加了武术操、啦啦操等特色项目,并在学校范围内迅速普及;小课间的时间也充分利用,创新性地增加了拍拍操等体育项目。丰裕有趣的课间运动,让学生们乐于参与其中,享受运动,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由于对阳光体育建设的重视,冲鹤小学在体育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并将啦啦操、武术打造为冲鹤小学的两个重要特色。在“善美韵动,运动善美”的啦啦操理念指导下,冲鹤小学的学生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啦啦操比赛并屡获佳绩。而武术方面,武术操、太极扇等武术运动在冲鹤小学校内迅速推广,校内形成“武术健身,武艺会友,武德修身”的武学氛围,在香港国际武术锦标赛、广东省传统武术公开赛等大赛上,冲鹤学子屡斩殊荣,彰显了冲鹤小学体育强校的风貌。
朝气蓬勃,和谐向上,这是阳光体育之下,冲鹤小学师生的真实写照。阳光体育的推行,不仅向学生传递了健康生活的理念,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运动的热情。每一次的体育节、运动会,孩子们都会主动参与其中,积极进取,展现拼搏精神;即使在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也毫不懈怠,在体育老师“云”指导下共同投入体育学习。这便是阳光体育运动带给冲鹤小学的改变。
讲好“善”学故事,是伍文英毕生的追求。因为这个梦,她不断学习研究,做好顶层规划;她深入课堂,手把手指导如何备课、如何讲好课、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编写等等;她认真对待每一场会议、讲座,精进优势,反思不足……正因为有这样的梦,才让冲鹤小学的教育迸发更多值得一讲的故事。
将诗词文化融入育人功能之中,以各类课程、活动为依托,挖掘隐含的诗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驱力。
以水为象、以善作魂,打造冲鹤小学独有的“善”文化,期望全体师生能在成长道路上以善通行、行善致远。
“前瞻的办学理念,清晰的管理思路”,这是冲鹤小学的老师对伍文英一致的评价。刚来学校那会儿,伍文英的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师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合并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作为校长,伍文英良性管理,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将冲鹤小学打造为高水平、高凝聚力的模范学校。师者如兰,静谧芬芳,对于成绩,伍文英常常一笑淡然:“或许我的确给冲鹤小学带来了一些变化,但是每一个校长,都总会为一所学校带去些许改变,这没什么特别。”
“善”作魂,探求善美育人
在2012年接手冲鹤小学以前,伍文英先后在三所学校做了十余年的校级领导。但是冲鹤小学与之前任职的任何一所学校都不相同,既“旧”也“新”,“旧”在于其1924年便已建校,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而“新”又在于其2008年与番村小学合并后,异地新建,并在2012年重新启用。
要治理好这样一所学校,不仅要保留其原有的文化风貌,更要推陈出新,打造高标准、高规格的现代化小学,这对于伍文英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解决师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如何让两所学校的教师更好地融入大集体并达成共同的愿景?如何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水平、高凝聚力的模范学校?这一连串问题,都是伍文英上任后亟待解决的。深思熟虑后,她另辟蹊径,确立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打造“善”文化特色品牌,探寻科学教育之道,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说到“善”文化这一构思的形成,伍文英解释说,这其实与冲鹤特殊的地域风貌有关。
“从古时起,冲鹤村便是一个山水之乡,田间小河穿行,富饶的鱼虾资源常常吸引鹤群飞降田中绿洲,‘冲鹤’也由此得名,”伍文英说道,“水是孕养冲鹤村农业文化的摇篮,利万物而不争。”因此,她抓住“水”淡泊、谦卑、虚怀若谷的特征,选取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为文化内核,以水为象、以善作魂,打造冲鹤小学独有的“善”文化,期望全体师生能在成长道路上以善通行、行善致远。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善”文化从萌芽到成熟,其中从不乏伍文英和老师们的努力。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目的,伍文英积极构建极具本校特色的善美教育,通过“三风”建设培育学校人文精神:打造求真、求善、求美的校风;培养爱生如子、敬业如山的教风;营造勤思善学、求实创新的学风。围绕“三风”建设,冲鹤小学每年都会开展以“善”为指导思想的系列活动,如推选“善美教师”、评选“善美学子”等,将善的故事传扬,力求師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做到善教、善学、善言、善行。
“善美教育,不能仅依靠课堂上的言传,更要依靠落实于实际的身教。”为了培养学生的善美品德,冲鹤小学常常开展各种活动,践行善美教育。百善孝为先,孝心教育是冲鹤小学“善”文化的重要部分,通过“做家务,献孝心”“和父母运动一小时”“和父母聊天半小时”等活动,将“孝”字铭刻于孩子内心。而为了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的德行,冲鹤小学的老师常常身体力行,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孩子们都会走访贫困老人,为他们送去礼物、陪他们聊天,不仅为老人们送去慰藉,也在孩子的心中根植了一颗感恩、向善的种子。
为加强校方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增进对彼此工作的了解,伍文英创新创立了“善美家长讲堂”,以低、中、高年级为划分,将各学龄段的家长聚集一堂。讲堂特邀教育界知名学者到场,分析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并邀请家长走上讲台,分享自己在孩子德育上的心得体会。学校领导还会为优秀家长颁发“善美家长”的证书,肯定他们在孩子教育上做出的努力。“善美家长讲堂”架起了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老师更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也让家长明白了家庭教育在孩子德育上的重要性,形成了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
9年,从构思到完善,从规划到笃行,从校内德育课程到校外公益活动,从善美师生评选到善美家长讲堂,“善”文化成熟的各个阶段,无不凝聚伍文英和老师们的心血与努力。9年来,一批批善教善言的善美教师、善学善行的善美学生、主动与学校合力的善美家长的涌现,便是伍文英善美育人之路上的最大成就。
“诗储善”,打造诗意教育
“以诗助教,寄诗储善”,是伍文英在“人文养善,科学育才”办学理念的践行中,总结并升华而成的教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诗意教育”这一全新的概念。
“‘诗意教育’是科技与人文共融、学科进步与伦理观照共荣的教育理念,它将‘科学育才’与‘人文养善’的内在逻辑紧密联系,并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伍文英解释道。简单来说,诗意教育便是将诗词文化融入育人功能之中,以各类课程、活动为依托,挖掘隐含的诗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驱力,实现“科学育人”的同时,使学生在高品位的诗词文化感染下得到修养的升华,以求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人文养善”的目的。
诗意教育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将诗词与育人结合,大量阅读诗歌是必不可缺的,这不仅是针对语文老师,更是对所有学科老师提出的共同要求,这使得老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一理念,对于老师来说是全新的,践行起来肯定会加重负担,而且能否取得效果也是一个问号。所以一提出来,就一石激起千层浪,绝大部分老师不接受,不乐意。为了消除老师们的顾虑,伍文英多次举行相关会议、讲座,就“诗词文化如何融入学校育人”这一问题面向全校老师做出解释,并明确表示诗意教育并非自己拍脑袋的想法。终于,在伍文英的执着感召下,老师们逐渐接受了这一理念。 在《从“高效”到“诗意”——课堂教学的应然转向》课题指引下,伍文英构建起“诗意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诗意课程”包括诗、书、画、舞四大模块,每一模块都分为人文、科技两个维度进行教学,其中人文维度包括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科技维度则包括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依照各维度对每一模块的诗词文化进行拆分,能有效反应诗词背后所隐含的人文内涵与科技表现。例如在“诗”模块中,对《悯农》这一首诗便能拆分为多个维度的教学:语文讲授古典文学、历史引入古代农耕文化、思想品德教学勤俭美德、数学讲解计量单位、科学教授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等等。
为了进一步营造诗香校园的氛围,伍文英以各类诗意活动为抓手,构建起独特的诗意文化——让师生人人参与诗歌创作,以及课程以外的各种与诗意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譬如:师生现场诗歌创作大赛、“放飞童心,诗意校园”主题手抄报比赛、“书香诗韵,诗意育人”主题儿童诗歌诵读比赛、“诗意教育,幸福阅读”主题寒假读后感写作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了课堂内外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除此之外,伍文英认为诗意文化要取得成效,学校必须要构建一个以学生为核心地位的,能联系课堂内外的诗意环境,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诗意文化的渗透。在她的推动下,冲鹤小学的诗意环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诗意教育”已经成为冲鹤小学的品牌之一,在全省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沖鹤小学先后获得“佛山市文联写作基地”“佛山市诗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顺德区校园诗歌创作基地”等称号,并连续七年获得广东教育厅颁发的“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诗歌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目前,冲鹤小学已经出版了两本学生诗集——《苔花集》与《木棉的春天》,其中有170人次获得了省小学生诗歌节的奖项,多篇参赛作品刊登在《羊城晚报》上。对此,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杨克这样评价道:“作为连续五届小学生诗歌节评委会主任,我很惊讶于冲鹤小学的成绩,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是一所学校实力的体现!”
善为根,重塑阳光体育
“身体是革命之本,没有健康的体魄,如何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伍文英感慨地说,“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质、享受运动,是一个教育人的善,也是我作为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这样的目的,伍文英面向全校师生倡导加强体育锻炼,并开设“一校多品”的阳光体育特色活动,让师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提高身体素质,养成阳光心态,体验合作的乐趣,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育项目。大课间在原来课间操、跳绳的基础上,增加了武术操、啦啦操等特色项目,并在学校范围内迅速普及;小课间的时间也充分利用,创新性地增加了拍拍操等体育项目。丰裕有趣的课间运动,让学生们乐于参与其中,享受运动,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由于对阳光体育建设的重视,冲鹤小学在体育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并将啦啦操、武术打造为冲鹤小学的两个重要特色。在“善美韵动,运动善美”的啦啦操理念指导下,冲鹤小学的学生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啦啦操比赛并屡获佳绩。而武术方面,武术操、太极扇等武术运动在冲鹤小学校内迅速推广,校内形成“武术健身,武艺会友,武德修身”的武学氛围,在香港国际武术锦标赛、广东省传统武术公开赛等大赛上,冲鹤学子屡斩殊荣,彰显了冲鹤小学体育强校的风貌。
朝气蓬勃,和谐向上,这是阳光体育之下,冲鹤小学师生的真实写照。阳光体育的推行,不仅向学生传递了健康生活的理念,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运动的热情。每一次的体育节、运动会,孩子们都会主动参与其中,积极进取,展现拼搏精神;即使在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也毫不懈怠,在体育老师“云”指导下共同投入体育学习。这便是阳光体育运动带给冲鹤小学的改变。
讲好“善”学故事,是伍文英毕生的追求。因为这个梦,她不断学习研究,做好顶层规划;她深入课堂,手把手指导如何备课、如何讲好课、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编写等等;她认真对待每一场会议、讲座,精进优势,反思不足……正因为有这样的梦,才让冲鹤小学的教育迸发更多值得一讲的故事。
将诗词文化融入育人功能之中,以各类课程、活动为依托,挖掘隐含的诗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