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发生在上海的9·27地铁十号线追尾事故的传播过程研究,对新媒介时代现场新闻的传播进行分析。并对传统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现场 新闻现场 媒介权力 媒介生态
做新闻、做记者,就要深入一线,捕捉最鲜活的新闻。但是,在新媒介时代,传统媒体的现场主导权正在被不断“侵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其中,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①微博平台的裂变式增长与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平台的升级,直接带来的变化是网民可以随时随地上传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有感触的现场和话题,这对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发生在上海的7·29上海地铁十号线追尾事故,从网友上传现场开始、传统媒介逐步介入,从网上到网下,诠释了现场传播的流程架构。
一、“十号线地铁追尾事故”的传播路径剖析
2011年9月27日下午2点45左右,由于上海地铁新天地站信号故障,上海地铁10号线采用人工调度,不久后两辆列车追尾。事故造成284人受伤,地铁公司事后致歉,最终原因被查明为调度失误。这一现场突发事件现场的传播一共经过了四波高潮。
第一波:事发现场画面开始疯狂传播
14:49网民@季法师发出微博:现在地铁十号线两车相撞了,大家保佑我们吧!并附上现场图片,这成为整个事件在网上流传的第一个现场信息。其转发量达到57107条,评论量达到14924条。此后,现场的图片源源不断地被现场当事人上传,这成为了公众对现场最早的认知。
16:13网民@小头宝宝在现场发出微博:一条马路上都是救护车,并配发图片,其转发达到29613次,评论达到4751条。在现场混乱的画面之外,救援的照片也开始被不断扩散。
小结:从9·27追尾事故的报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即时讯息、即时画面成为占据现场主导权的第一要义。按照官方发布的事故时间为14:50左右,第一张网友的照片几乎在第一时间就传送到了网络,虽然画面本身质量一般,但是因为其快速,因而通过各种渠道以几何级的速度迅速被扩散转载,让所有网络受众对这一事故有了直观的印象。此后,越来越多的照片被上传,现场画面的稀缺性被冲淡,所以照片被打包成组体现,以聚合式冲击力去吸引受众。值得一提的是,引起广泛传播的照片都是通过手机微博进行传播的。
第二波:主流媒体通过网络平台和声像平台开始滚动直播
14:55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宣克炅发出微博:10号线又出事故了!!!有人称两列列车相撞,多人受伤。@上海电视机动新闻部多路记者已赶赴现场。微博也配上了相关图片,这是此事件传统媒体相关人员发出的第一个微博,其转发量达到13060条,评论达到1633条。此后,他的网络直播一直在延续。而上海电视台也通过每小时的滚动新闻播出事件的进展。
具有主流媒体色彩的网站也加入到直播过程中来,新民网14:56分发出第一条信息:上海地铁10号线因设备故障发车班次间隔延长并配发一组网友图片,此后,动态的发布在新民网微博以及新民网、东方网等网站上滚动进行。
15:55@东方早报发出微博:【沪轨交10号线豫园路站两车相撞有人伤】今天下午两点半左右,由于新天地站信号故障,沪地铁10号线采用人工调度,导致豫园路站两辆列车相撞。在事故现场看到,救护车、警车已抵达现场,一名伤员被抬出后紧急送往附近医院。目前,上海地铁10号线伊犁路至四川北路区段列车停止运行。以东方早报、新闻晨报、青年报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媒体的微博平台也开始加入其中。
由于传统媒体具有采访的一些特别许可,因此后续的动态直播中,大量的隧道内救援场景和画面被发上了网络。
小结:当传统媒介获知事件的发生后,是以两个途径进行快速跟进的,一方面是通过传统媒介人的微博进行及时报道,但由于记者赶到现场还需要时间,因此,所采用的也多是网友提供的图片,一直到后期在现场采访,进入地下隧道时,传统媒体的优势才得以体现,救援的画面陆续上传。而另一方面,具有传统媒体色彩的新闻网站开始了资讯的滚动直播,但这些新闻网站的操作其实遵循的也还是传统媒体的技术手法,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第三波:职能部门微博迅速回应 政府公关启动
在本次突发事故中,相比过去的历次突发,上海的有关部门的反应还是迅疾的,特别是利用政府认证的部门微博,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回应质疑,对于缓解舆论压力起到了一定作用。
15:17 @上海地铁shmetro发布消息:【突发运营信息最新】上海地铁10号线因设备故障导致该故障区段(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段)2列列车碰擦。伊犁路站至四川北路站区段目前列车中断运营。豫园站已经采取封站措施!
从17:05分开始一直到晚上20:18分,地铁部门先后三次发布致歉信息。
19:34 @上海轨道交通俱乐部提示线路恢复:【19:25分更新】10号线已恢复运营,不过客流非常稀少。
22:14 @上海地铁shmetro更正恢复信息,10号线再度停运:【最新情况】根据事故调查组要求,轨道交通10号线伊犁路至四川北路区段,于9月28日起暂缓运行。有关方面将以安全第一为基本准则,对该区段相关设施进行再检测、再评估。市交通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将对沿线受影响地区的交通进行组织,维护正常出行秩序。轨道交通其他线路和区段照常运行。
此次事故中,上海地铁官方认证微博起到了较好的信息传递、焦点释疑,甚至情感安抚的作用。一天陆续发布了将近20条微博,虽然除了微博,地铁部门也在电视、广播等渠道同步发布一些信息,但是在信息的便捷度和丰富度上,都无法与网络相比。
第四波:平面媒体的聚焦式呈现
相比广电媒体和网站的即时动态,平面媒体则更具有聚焦性。以下是平面媒体9月28日见报标题:
【解放日报】《上海地铁追尾被困乘客互助 私车为救护车让道》
【新闻晚报】《救援人员回忆“如果你痛就抓住我的手”》、《年轻乘客背着陌生老人疏散 私家车主动靠边让道救护车》、《地铁10号线信号订单价值2400万欧元》、《上海铁路航空未因地铁追尾事故出现大规模改签》
【青年报】《“上海地铁有史以来最黯淡一天”申通向市民致歉》、《专家无法想象 卡斯柯:手动导致撞车 事故与我无关》
【新闻晨报】《信号发生故障改人工调度,10号线两车追尾致271人送医救治》、《现场乘客:16号车被撞冒浓烟 撞击瞬间有乘客被弹飞》、《双胞胎孕妇被甩出三米远无大恙》、《乘客:后车司机曾要开门疏散救人 行走自如无大碍》、《信号商卡斯柯闭门断网拒采访 前台小姐见拍照躲桌底下》
【新民晚报】《轨交10号线昨下午两车追尾》、《俞正声韩正等迅速赶往现场和医院,要求彻查事故原因》
【东方早报】《10号线两车追尾271人就诊》、《图解10号线追尾瞬间:后车时速10公里一头撞上前车》、《10号线事故调查组成立 伊犁路至四川北路今起停运》、《孕妇称飞出去3米远 乘客徒步数百米搀扶逃出隧道》、《约800乘客1小时全获救 运营方:乘地铁别倚靠车门》、《10号线两车追尾271人就诊 事发时采用人工调度》
【文汇报】《10号线追尾:车厢里大家依次往外走》
【时代报】《10号线1小时隧道内千米大营救 市民替救护车开道》
【第一财经日报】《927事故:地铁跃进折射轨道危机》
传统媒体在这次的报道中,比较温和,大量的报道侧重在现场的细节、感人故事上,而对网民所提出的一些公开质疑,尤其信号系统的问题没有给予回答。抓现场细节是现场报道一个比较常用的手法,而现场报道通常使用的另一个功能——深度调查,本次几乎没有使用。
二、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挑战
通过这次的地铁追尾事故,我们明显感觉到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角逐中的式微,那么传统媒体如何应对这种挑战?笔者认为,传统媒体还是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及公信力,做好现场传播的“把关人”和“意见领袖”。
首先要做好核实工作。传统媒体在发现现场的新闻线索时,需要第一时间和当事人联系,并迅速与公安、消防、安检等职能部门联络、核实,确保信息的权威可靠。
其次,传统媒体要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用自己的专业水准去澄清事实;去掉情绪化和夸大的部分,保留真相。相比普通公众,传统媒体的记者可以利用自身的职业素养,通过鉴别和调查,发现现场背后的假相。
第三要增强人文情怀,推动问题解决。传统媒体到现场,应该客观而不冷酷,应该利用自身的人气聚集和权威性,努力推动这个事情解决,给当事人帮助。传统媒体在联动各方资源,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是有优势的。
最后,传统媒体对于现场的突发状况,还应具有更高意义上的责任感,那就是如何促进社会的和谐。俞正声书记在九届十六次全会上说,新闻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的作品促进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理解和沟通,而不是导致其对立,防止将少数人的不良行为归结为阶层或群体的共性,防止将一个时期难以避免的不良现象归结为永远的丑陋。这就需要文化自觉,更需要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②□
参考文献
①http://www.cnnic.net.cn/dtygg
/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 CNNIC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http://www.shanghai.gov.cn/
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556264.html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关键词】现场 新闻现场 媒介权力 媒介生态
做新闻、做记者,就要深入一线,捕捉最鲜活的新闻。但是,在新媒介时代,传统媒体的现场主导权正在被不断“侵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其中,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①微博平台的裂变式增长与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平台的升级,直接带来的变化是网民可以随时随地上传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有感触的现场和话题,这对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发生在上海的7·29上海地铁十号线追尾事故,从网友上传现场开始、传统媒介逐步介入,从网上到网下,诠释了现场传播的流程架构。
一、“十号线地铁追尾事故”的传播路径剖析
2011年9月27日下午2点45左右,由于上海地铁新天地站信号故障,上海地铁10号线采用人工调度,不久后两辆列车追尾。事故造成284人受伤,地铁公司事后致歉,最终原因被查明为调度失误。这一现场突发事件现场的传播一共经过了四波高潮。
第一波:事发现场画面开始疯狂传播
14:49网民@季法师发出微博:现在地铁十号线两车相撞了,大家保佑我们吧!并附上现场图片,这成为整个事件在网上流传的第一个现场信息。其转发量达到57107条,评论量达到14924条。此后,现场的图片源源不断地被现场当事人上传,这成为了公众对现场最早的认知。
16:13网民@小头宝宝在现场发出微博:一条马路上都是救护车,并配发图片,其转发达到29613次,评论达到4751条。在现场混乱的画面之外,救援的照片也开始被不断扩散。
小结:从9·27追尾事故的报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即时讯息、即时画面成为占据现场主导权的第一要义。按照官方发布的事故时间为14:50左右,第一张网友的照片几乎在第一时间就传送到了网络,虽然画面本身质量一般,但是因为其快速,因而通过各种渠道以几何级的速度迅速被扩散转载,让所有网络受众对这一事故有了直观的印象。此后,越来越多的照片被上传,现场画面的稀缺性被冲淡,所以照片被打包成组体现,以聚合式冲击力去吸引受众。值得一提的是,引起广泛传播的照片都是通过手机微博进行传播的。
第二波:主流媒体通过网络平台和声像平台开始滚动直播
14:55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宣克炅发出微博:10号线又出事故了!!!有人称两列列车相撞,多人受伤。@上海电视机动新闻部多路记者已赶赴现场。微博也配上了相关图片,这是此事件传统媒体相关人员发出的第一个微博,其转发量达到13060条,评论达到1633条。此后,他的网络直播一直在延续。而上海电视台也通过每小时的滚动新闻播出事件的进展。
具有主流媒体色彩的网站也加入到直播过程中来,新民网14:56分发出第一条信息:上海地铁10号线因设备故障发车班次间隔延长并配发一组网友图片,此后,动态的发布在新民网微博以及新民网、东方网等网站上滚动进行。
15:55@东方早报发出微博:【沪轨交10号线豫园路站两车相撞有人伤】今天下午两点半左右,由于新天地站信号故障,沪地铁10号线采用人工调度,导致豫园路站两辆列车相撞。在事故现场看到,救护车、警车已抵达现场,一名伤员被抬出后紧急送往附近医院。目前,上海地铁10号线伊犁路至四川北路区段列车停止运行。以东方早报、新闻晨报、青年报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媒体的微博平台也开始加入其中。
由于传统媒体具有采访的一些特别许可,因此后续的动态直播中,大量的隧道内救援场景和画面被发上了网络。
小结:当传统媒介获知事件的发生后,是以两个途径进行快速跟进的,一方面是通过传统媒介人的微博进行及时报道,但由于记者赶到现场还需要时间,因此,所采用的也多是网友提供的图片,一直到后期在现场采访,进入地下隧道时,传统媒体的优势才得以体现,救援的画面陆续上传。而另一方面,具有传统媒体色彩的新闻网站开始了资讯的滚动直播,但这些新闻网站的操作其实遵循的也还是传统媒体的技术手法,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第三波:职能部门微博迅速回应 政府公关启动
在本次突发事故中,相比过去的历次突发,上海的有关部门的反应还是迅疾的,特别是利用政府认证的部门微博,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回应质疑,对于缓解舆论压力起到了一定作用。
15:17 @上海地铁shmetro发布消息:【突发运营信息最新】上海地铁10号线因设备故障导致该故障区段(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段)2列列车碰擦。伊犁路站至四川北路站区段目前列车中断运营。豫园站已经采取封站措施!
从17:05分开始一直到晚上20:18分,地铁部门先后三次发布致歉信息。
19:34 @上海轨道交通俱乐部提示线路恢复:【19:25分更新】10号线已恢复运营,不过客流非常稀少。
22:14 @上海地铁shmetro更正恢复信息,10号线再度停运:【最新情况】根据事故调查组要求,轨道交通10号线伊犁路至四川北路区段,于9月28日起暂缓运行。有关方面将以安全第一为基本准则,对该区段相关设施进行再检测、再评估。市交通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将对沿线受影响地区的交通进行组织,维护正常出行秩序。轨道交通其他线路和区段照常运行。
此次事故中,上海地铁官方认证微博起到了较好的信息传递、焦点释疑,甚至情感安抚的作用。一天陆续发布了将近20条微博,虽然除了微博,地铁部门也在电视、广播等渠道同步发布一些信息,但是在信息的便捷度和丰富度上,都无法与网络相比。
第四波:平面媒体的聚焦式呈现
相比广电媒体和网站的即时动态,平面媒体则更具有聚焦性。以下是平面媒体9月28日见报标题:
【解放日报】《上海地铁追尾被困乘客互助 私车为救护车让道》
【新闻晚报】《救援人员回忆“如果你痛就抓住我的手”》、《年轻乘客背着陌生老人疏散 私家车主动靠边让道救护车》、《地铁10号线信号订单价值2400万欧元》、《上海铁路航空未因地铁追尾事故出现大规模改签》
【青年报】《“上海地铁有史以来最黯淡一天”申通向市民致歉》、《专家无法想象 卡斯柯:手动导致撞车 事故与我无关》
【新闻晨报】《信号发生故障改人工调度,10号线两车追尾致271人送医救治》、《现场乘客:16号车被撞冒浓烟 撞击瞬间有乘客被弹飞》、《双胞胎孕妇被甩出三米远无大恙》、《乘客:后车司机曾要开门疏散救人 行走自如无大碍》、《信号商卡斯柯闭门断网拒采访 前台小姐见拍照躲桌底下》
【新民晚报】《轨交10号线昨下午两车追尾》、《俞正声韩正等迅速赶往现场和医院,要求彻查事故原因》
【东方早报】《10号线两车追尾271人就诊》、《图解10号线追尾瞬间:后车时速10公里一头撞上前车》、《10号线事故调查组成立 伊犁路至四川北路今起停运》、《孕妇称飞出去3米远 乘客徒步数百米搀扶逃出隧道》、《约800乘客1小时全获救 运营方:乘地铁别倚靠车门》、《10号线两车追尾271人就诊 事发时采用人工调度》
【文汇报】《10号线追尾:车厢里大家依次往外走》
【时代报】《10号线1小时隧道内千米大营救 市民替救护车开道》
【第一财经日报】《927事故:地铁跃进折射轨道危机》
传统媒体在这次的报道中,比较温和,大量的报道侧重在现场的细节、感人故事上,而对网民所提出的一些公开质疑,尤其信号系统的问题没有给予回答。抓现场细节是现场报道一个比较常用的手法,而现场报道通常使用的另一个功能——深度调查,本次几乎没有使用。
二、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挑战
通过这次的地铁追尾事故,我们明显感觉到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角逐中的式微,那么传统媒体如何应对这种挑战?笔者认为,传统媒体还是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及公信力,做好现场传播的“把关人”和“意见领袖”。
首先要做好核实工作。传统媒体在发现现场的新闻线索时,需要第一时间和当事人联系,并迅速与公安、消防、安检等职能部门联络、核实,确保信息的权威可靠。
其次,传统媒体要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用自己的专业水准去澄清事实;去掉情绪化和夸大的部分,保留真相。相比普通公众,传统媒体的记者可以利用自身的职业素养,通过鉴别和调查,发现现场背后的假相。
第三要增强人文情怀,推动问题解决。传统媒体到现场,应该客观而不冷酷,应该利用自身的人气聚集和权威性,努力推动这个事情解决,给当事人帮助。传统媒体在联动各方资源,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是有优势的。
最后,传统媒体对于现场的突发状况,还应具有更高意义上的责任感,那就是如何促进社会的和谐。俞正声书记在九届十六次全会上说,新闻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的作品促进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理解和沟通,而不是导致其对立,防止将少数人的不良行为归结为阶层或群体的共性,防止将一个时期难以避免的不良现象归结为永远的丑陋。这就需要文化自觉,更需要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②□
参考文献
①http://www.cnnic.net.cn/dtygg
/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 CNNIC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http://www.shanghai.gov.cn/
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556264.html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