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ll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毛泽东于1961年12月,面对当时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受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启发,“反其意而用之”,创作出了同题材同词调而立意却相反的词作。他以陆游所不具备的昂扬格调和时代精神,诉诸优美的“梅花”物象以新意——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开放,迎春而不争春,出色地塑造了一个自信自强自豪的革命家形象,表现了崇高的领袖风范、坚强的战斗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关键词】赏析 《卜算子·咏梅》 奇绝
  
  梅花在隆冬之季最先开放,然后才引领百花飘香,因而梅花受到了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和赞颂,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吟诵咏叹的物象。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咏梅诗就大量地出现了。这一时期的咏梅诗大都是对梅花本身进行描写,多用于赠别,还无明显的象征寄托之意。
  到了唐、宋,梅花就已经象征高洁的人格了。宋人张孝祥在《减字木兰花》中用“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的句子,描写人间的奇妙景色就是梅花在飞雪中怒放,盛赞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抒发了不畏艰险,勇于向恶势力作斗争的情怀。宋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句子,比喻自己虽备受屈服偷安的投降派打击、委屈求和的当权派排挤,但还是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北伐抗金之志、伟大的爱国之心依然如故,至死不变。
  清人曹雪芹也在《红楼梦》中用“千红万紫,终让梅花为魁”的句子,盛赞梅花为花中之魁。
  毛泽东于1961年12月,面对当时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受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启发,“反其意而用之”,创作出了同题材同词调而立意却相反的词作。他的《卜算子·咏梅》既是一首咏梅词,又是一首咏怀词,也是一首政治写意词。他以陆游所不具备的昂扬格调和时代精神,诉诸优美的“梅花”物象以新意——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开放,迎春而不争春,出色地塑造了一个自信自强自豪的革命家形象,表现了崇高的领袖风范、坚强的战斗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词的第一、二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描写春夏相交的风雨,送走了美好的春天;但漫天的飞雪,又将迎来新的春天。预言冬天就要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自古以来就有“风雨送春归”的说法。北宋苏轼在《和秦太虚梅花》中写到“不知风雨卷春归”,明朝唐寅也在《黄莺儿》中写到“风雨送春归”。毛泽东直接引用了唐寅的诗句,并且在苏轼、唐寅的诗意基础上,神笔一勾,推陈出新,增加了一句“飞雪迎春到”,与之构成对偶句。表明毛泽东不只辞旧还迎新,不只正视直面国家面临的极其困难的现实,还对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高瞻远瞩地预言春天必将到来,给人信心,给人鼓励,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战胜一切苦难,建设美好的祖国。
  毛泽东在第一、二句中连用了“送”“归”“飞”“迎”“到”等动词,不仅炼字还炼意,不仅写出送往迎来的动态美,还写出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变化的自然规律,巧妙地用季节的变化暗喻社会的发展。
  第三、四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绘悬崖绝壁上已经冻结成了又高又长的冰柱,梅树枝上仍然有俏丽的梅花,梅花还挺拔地凌寒开放。
  毛泽东借用了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百丈冰”,运用夸张手法,营造了冰天雪地的严寒酷冬氛围。
  一个“俏”字提挈全篇,精炼传神。“俏”字意为俏美、俏丽、俊俏、俊美等。“俏”还与“百丈冰”对照,越将环境渲染得严寒,越反衬出梅花傲视冰雪的气节,越突出梅花美好的心灵、战斗的姿态。“俏”字不仅将静态的梅花写活,还描绘出梅花的动态感,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内心,让读者产生认同感,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
  毛泽东采用拟人手法,逼真地描绘出生长在“悬崖百丈冰”上的梅花美得俊俏,美得有力,美得逗趣,美得让人神往,毛泽东笔下的梅花透出了通身的活力,露出了内心的炽热,显示了抗争的智慧。这与陆游笔下的梅花迥然不同。
  上片写景,但不是纯客观地照相式地描摹,而是景中有情,情寓于景。毛泽东将内心澎湃的激情融注在凌寒盛开的梅花身上,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之境。
  第五、六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描写梅花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之中虽然俏丽地开放,但不同百花争夺春光,只是把春天快到的消息向群芳预报。
  下片的第一个词“俏”与上片的最后一个词“俏”相同,运用顶真手法,使上下片过渡自然,衔接精妙,更使全词上下片语意连成一气,语气由紧张转入舒缓,气候由严寒转入温暖,局势由危险转入安全。既具有节奏感,也具有音乐美;表现出梅花的心灵美、精神美。
  第七、八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描写等到漫山遍野的鲜花灿烂地盛开之时,梅花在百花丛中微笑,与千红万紫共同分享美好的春光。
  毛泽东借用唐朝杜甫《十二月一日》“春花不愁不烂漫”中的“烂漫”一词,“烂漫”既表色彩绚丽夺目,又有盛开之意。
  “她在丛中笑”,运用拟人手法,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梅花笑得动人,笑得开心,笑得谦逊。表明梅花不是置身百花之外的旁观者,而是身处百花丛中,成为百花之神、百花之魂。明用“笑”字收束全词,暗用“笑”字贯穿始终,全词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在丛中笑”,与陆游笔下的梅花“独自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一洗陆游词中孤芳自赏、寂寞愁苦、凄凉抑郁的情调,“反其意而用之”,赋予了梅花以全新的神韵、广阔的胸怀、乐观的精神、胜利的姿态。
  下片中,毛泽东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创造了梅花的形象,塑造了高瞻远瞩的革命家和披荆斩棘的时代先驱者等英雄形象,借具有崇高品质的梅花言革命家之志,言时代先驱者之志,形象地反映了毛泽东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看法和所持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抒发了革命家、时代先驱者的豪迈之情。
  全词都在咏梅,却无一“梅”字出现,真是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我在这里也借用宋朝张孝祥的“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诗句来形容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词,即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词就是现当代咏梅词中的“奇绝”之作。
  作者单位:成都华西中学;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四川省渠县电大工作站。
其他文献
【摘 要】“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即以生为本,课堂分为自学、问题、精讲、精练四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为生命彩排,为人生奠基,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四环节生本” 课堂 高效     师法于山东兖州一中、杜郎口中学的“循环大课堂”,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循环大课堂”的基础上,我校结合学生实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原载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文章一发表,立刻被各大报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世界新闻报道的经典。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第四单元“沟通与应用”板块,选录了该文。细读这篇新闻,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矛盾的标题意味深长  本文是一篇新闻,而标题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看似悖论,实则有深意。“新闻”是什么呢?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
【摘 要】苏教版语文教材是一套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教材。但是,我们对教材的使用需要灵活自主,不必将其奉为神灵,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需要创造性地处理它。同时,在新教材的教学中,须着重倡导质疑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疑问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关键词】新课程 苏教版语文教材 教材使用 文本对话    在新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教学实验中,师生一致反映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升写作基础,提高综合写作能力呢?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意为肤浅者只是对前人词句的模仿,稍高者则是对前人文意的模仿,而高明者则是对前人意境气势的模仿。朱熹曾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杜甫也曾有言“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几千年来,模仿早就成为了文坛里不争的成名捷径和潜规则。此义之大,放之学海而
笛卡尔说:“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方法掌握要靠平时训练。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该如何训练呢?我们要先弄明白创造性思维是什么。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超越固定的、习惯的认知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提出不为一般人所有的、超乎寻常的新观念。创造性
一、知识与能力层面  高中语文的第一节课,我和学生聊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好它。我问学生“完璧归赵”“璧”为何物?他们回答璧就是玉啊。我接着问璧中心空的部分叫什么?学生们答不上来,很好奇。我告诉他们那叫“好”,看到的玉的部分称为“肉”。“肉”直径大于“好”的直径时,称为璧;“肉”等于“好”时称为“环”;“肉”小于“好”时称为瑗。一节课举了几个这样的例子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语文知识和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教书育人。“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承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必须根据语文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不仅点明了二者的关系,还明确告诉我们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办法。  一、紧扣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语文教学是“人”学。
【摘 要】先秦历史散文中,“武”是一个常用字,但好多注本对它的含义解释不确。“武”字的本义,首先是舞蹈的形象.以后才引申出军武、征伐之义,武德之义,“不武”即不合武德。  【关键词】先秦 武 武德     《左传·僖公三十年》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篇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人教必修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郑国大夫烛之武的劝说,与晋文公共同围攻郑国的秦穆公毅然单方面与郑国私下讲和,撤兵回国。晋文
【摘 要】对于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解读,在文学史界一直存在着许多分歧。本文借助细致的文本分析,对作品的深层内蕴作了深入的挖掘,从而认定该诗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爱情赞歌。  【关键词】《长恨歌》 主题 爱情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恨歌》的主题就一直存在着颇多的争议:有人认为,这篇作品主要表现了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的相思之“恨”;有人认为,此诗前一半着力批判唐玄宗“重色”误国,后
有一次,我们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文本选用了女作家筱敏的名作《山峦》。这篇文章2006年被重庆市高考语文试卷用过。散文的背景是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起义,主要描写的是那些毅然抛却一切到西伯利亚追随身为囚徒的丈夫的年轻妻子们。阅读问题三为:“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做这道题时首先应看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