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情境的创设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78651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有效情境中,不但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创设故事情境,促进学生投入学习
  学生在平时接触过许多令他们津津乐道的,带给他们无数欢乐的童话、寓言故事,所以会牢牢地存盘在头脑中,这些是他们的兴奋点,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
  如我在教“时、分、秒”时,就创设了“龟兔赛跑”这一故事情境:“乌龟和小白兔又要进行比赛了,猜猜看,这回谁能赢?”老师生动的讲述,加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带进了生动有趣的童话王国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而以生动的讲解、美妙的音乐;时而以优美的画面,多彩的描绘,为学生自由的表达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正是在这种情境的不断变换中体味着学习的乐趣,参与的快乐。
  又如教学“0的认识”这一节课上,在巩固新知的同时,我给学生讲“小猴摘桃”的故事。①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子呀?可以用几表示?②小猴看了很谗,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③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两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④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子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子呢?这样,学生的练习就是在故事中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一节课的知识学会了。并且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2 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生活情境相联系。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创设了一个“如果你是主教练,你会安排哪位球员点球”的生活情境,进而引发学生讨论:从“谁进球最多”到“失球数谁最多”,再到“进球的可能性高”导入百分数意义的学习。教者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不断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研究、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枯燥呆板的数学学习变得鲜活生动。
  3 创设活动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设计紧扣新知、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操作内容,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
  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把8根小棒每4 根拼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如果是9根小棒呢?你能先摆一摆,再用算式表示吗?通过操作,学生对分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呢?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更加强烈。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创设了一个寻宝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宝物的位置,只要是距离左脚3米的地方都可以,这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为什么是一个圆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获得圆的鲜明、直观的表象,在操作中思考、探索圆的特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学生愉快学习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对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课堂中采用游戏,也是课堂教学中充满欢乐氛围的高潮环节。让儿童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主动,而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儿童在乐中学,趣中学,活中学,坐中学。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创设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当售货员和顾客。学生在买卖的过程中,掌握了“元、角、分”的转换。又如在教学四年级的“统计”一课时,让学生两人为一组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统计输赢的情况。学生乐得得意忘形。知识就在一阵阵的歡笑声中得以巩固,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并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要善于多途径、多形式创设情境,善于将预设的教学情境与课堂随时生成的教学情境结合运用。要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情境中绽放。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学生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学,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数学能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植,要强化良好习惯,夯实数学素养培植的基础;要精构教学流程,夯實数学素养培植的主体;要开展数学活动,展示数学素养的夺目瑰丽,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获取一
期刊
【摘 要】 创新也就是有创造性,如思维的独创性、个性的好奇性、动作的突变性、做法的新颖性等。时代呼唤教育上的创新,呼唤创新型的学习,利用课堂教学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的落后教育理念和方法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
期刊
【摘 要】 中学的政治課,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密切,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原理抽象,长期以来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 激发 兴趣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这就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课
期刊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建设优质的课程资源提高全国课程质量的整体水平,旨在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根据山东省蓝黄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学校的办学定位,不断创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架,课程建设突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建设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体系,营造师生教学互动平台,探索出一条将网络与课程资源统一整合的精品课程建
期刊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因此语文课堂要换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1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
期刊
【摘 要】 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的培养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语感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不仅能快速理解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含义,而且还能体会到文字的言外之意。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一年级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老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感觉是无味。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尽量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用以下几种方法识字
期刊
2012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第十五期山东高校辅导员培训班学习。培训中,聆听了多位领导、专家专题报告,并参与案例分析,围绕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学习与探讨,我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深感辅导员工作的艰辛与责任,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与看法:  1 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  之前,我简单的认为辅导员只是一个学生管理中的辅助角色,从事的工作仅仅是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督促学生学习、协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数学素质从整体上概括来说就是一种文化素质,而我们的数学教师更深一层来说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与教学。在2000年以后的数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后,对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工
期刊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中学语文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其长于质疑、实事求是的宝贵精神。初中语文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蕴含丰富而广袤的信息量,这些信息都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故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批判性思维 培养  批判性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