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s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与其伴随的心血管疾病亦明显增加,本文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对这一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综述
  【中图分类号】R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51-03
  
  
  糖尿病(DM)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DM患者伴随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亦明显增加,心脏病变是最严重而突出的问题,约占 2 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的70%,其中约一半死于冠心病[1]。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的中医药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 中医病名的认识
  中医学本无“糖尿病”、“冠心病”之名,但历代医学家对二者的论述颇多。如《灵枢·本脏》:“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有“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的记载。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载有“消渴重,心中痛”,认为心中痛是消渴病重症的表现,非所有消渴病所有,说明“心中痛”是消渴病晚期重症之一。孙文胤《胎玉案》云:“消者,易消之谓也。邪火内烁,真阴枯竭,善渴善饥,不能能滋养肌肤,饮食入胃,顷刻消尽,故名消证,”形象地说明了消渴多食易饥的临床特点和真阴枯竭的基本病机。《医宗己任篇·消症》曰“:消之为病,源于心火炎炽,然其病之路,皆由不节嗜欲,不慎喜怒。”说明了心与消渴发病的内在联系。“消渴病心病”首见于吕仁和教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赵进喜[2]将糖尿病性心脏病所涉及的烦杂症状通属之“消渴病心病”。 现代多数人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分别归属于不同的病证,有医家将其归属于消渴病、胸痹范畴[3];有医家将其归属于“胸痹”、“胸痛”、“心痛”、“厥心痛”、“真心痛”范畴,且根据其不同表现分为胸痹和真心痛[4];亦有医家将其归属为心悸、胸痹范畴[5]。笔者认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医病名可称为“消渴病胸痹”。
  2 病因病机的研究
  胸痹与消渴合病,在病机上存在以消渴病机为基础的转化规律。消渴病初期的病机特点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又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甚。阴虚燥热煎熬阴血成瘀,炼液灼津成痰,随着病情的进展,消渴病的病机逐渐演变为阴损及气伤阳,致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气虚无以行血,胸阳不运,血停为瘀,阻滞心脉;血行受阻,影响津液代谢,津聚为痰,痰瘀交阻,心脉不通。以上因素均可渐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林兰[6]总结实践经验认为消渴病经久不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入络”,因虚致实,而形成虚实夹杂,以心气心阴虚为本,心脉瘀阻为标之本虚标实证。魏执真[7]认为,本病乃消渴病迁延不愈、日久生变而成,其主要病机是肺脾肾之阴虚燥热,耗气伤阴进而涉及于心,使得心脏气阴耗伤,心體受损,于是心脉瘀阻,遂形成本病;此外,消渴患者多食多饮使中焦受伤,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湿之邪阻滞气机,痰气互阻也可引起心脉不通而形成本病。张茂华等[8]观察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伴血瘀证和不伴血瘀证两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高血压、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的发生率在血瘀证组中显著增高(P < 0.05 ),说明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与血瘀证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丁邦晗等[9]通过对 375 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糖尿病对胸痹心痛证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时,证型表现以虚实夹杂为主。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虚证有增加的趋势,这也符合“久病必虚”的理论。梁晓春等[10]观察2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6例单纯冠心病和30例健康人,辨证后发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气阴两虚夹血瘀为主要证类,单纯冠心病患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类。张润云等[11]认为气血虚弱,血脉瘀阻为消渴、心系病变的共同基础。
  3 辨证施治的研究
  林兰[4]按病因辨证将糖尿病冠心病分为 3 型治疗:①痰瘀互阻型以燥湿化痰,活血止痛为主,方用温胆汤合失笑散加减;②寒凝血瘀型以通阳宣痹,化瘀止痛为主,方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③肾阳虚衰型以温阳利水为主,方用真武汤加减。黄建辉[12]分5型施治:气阴两虚,阴虚火旺型用益气养阴,清热安神法;气阴两虚,郁痰阻滞型用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心气不足,痰浊阻痹型用益气化痰,宣通痹阻法;心气虚衰,水饮射肺型用益气养心,温阳利水法;心气虚衰,心阳欲脱型用益气回阳,救逆固脱法。屠伯言按阴阳辨证分两型施治[13]:①心脾阳虚型用益气健脾、化瘀通脉法;②阴虚火旺型用滋阴泻火、活血养心法;高莹按脏腑辨证分两型论治[14]:①心气阴虚,郁瘀阻脉型治以益气养心,理气通脉法;②心脾不足,痰气阻脉型治以疏肝化痰,益气通脉法;许莉嘉按气血津液辨证分为四型论治[15]:①气虚血瘀型治以益气活血法;②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宣痹止痛法;③痰浊瘀阻型治以化痰宽胸、宣痹止痛法;④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活血法。
  4实验研究
  孙新宇等[16]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糖冠康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冠心病大鼠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能明显降低垂体后叶素所致糖尿病性冠心病大鼠心电图T波峰值、对抗ST段的抬高,对大鼠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邓常青等[17]观察三黄降糖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 GluT4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脏重量增加,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素水平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升高,心肌 GLuT4 mRNA 表达降低。说明三黄降糖方和达美康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变具有对抗作用,其作用与促进心肌局部 GLuT4mRNA 表达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有关,达美康还可能通过降低血脂而起作用。邝秀英等[18]采用三黄降糖方研究糖尿病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及相关因子的影响。结论三黄降糖方和达美康均可使心肌局部 RAS 的激活,提示其对抗糖尿病心肌病变的作用于此有关。孙红梅等[19]报道糖心宁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糖心宁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也可减少糖尿病大鼠心肌内脂质的沉积,缓解或抑制糖尿病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
  5 临床研究
  闫振文等[20]采用自拟通心脉汤 ( 黄芪、太子参、麦门冬、丹参、鬼箭羽、三七粉、半夏、瓜蒌、黄连) 治疗糖尿病冠心病42 例,结果显效 2 例(4. 76%) ,有效34 例(80. 95%) ,无效6 例,总有效率 85. 71% 。张玥[21]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冠心病 42 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4 周后评定临床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19 例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基本消失,结果 19 例上述症状减轻,无效 4 例,总有效率 90. 48% ; 心电图有效率为 73. 81% 。李翠萍[22]采用生脉注射液加血塞通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能量合剂组的对照,结果表明生脉注射液加血塞通注射液组中医证候、心绞痛总有效率均为90.32%,优于能量合剂组(P<0.01);硝酸甘油停减90.32%,心电图总有效77.42%,也优于消心痛(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分析认为,生脉注射液加血塞通注射液是一种疗效好的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药物。
  6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在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西医虽然治疗糖尿病心脏病效果较显著,但西药的副作用较大,且病情反复。中医学通过辨证论治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抗病能力,对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起到了一定的控制和改善作用,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这是西药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用西药治疗本病的同时应积极采用中医中药的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本病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标准,今后应将本病的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标准走向统一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Col wel l JA. Mul ti -fact orial aspects of treat ment of th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J]. Met abolism,1997,46(Suppl ):1-4.
  [2] 赵进喜.关于糖尿病及其相关病症名词术语规范的意见[C].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文集,2005:437-439.
  [3] 徐梓辉,陈大舜,周世文.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病机分析及组方构想[J].中国中医急症,2005,2(14):150-151.
  [4] 胡东鹏,倪青.巧定病性明标本,中医合参论治疗-林兰辨治糖尿病心脏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7):289.
  [5] 孙宇新.益心通脉方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干预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7):450-451.
  [6] 林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进展[J].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358-361.
  [7] 宋冰.魏执真诊治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2003,8(3):165-168.
  [8] 张茂华,施赛珠,王倩.糖尿病致瘀因素的临床评估.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2):73.
  [9] 丁邦晗,张敏州,吕 强,等.胸痹心痛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的临床证型特点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3):125-127.
  [10] 梁晓春,郭赛珊,王香定,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研究及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29
  [11] 张润云,倪 青,孟凤仙,等.糖尿病心脏病中医诊疗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90-91.
  [12] 黄建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治疗与展望[J]. 福建中医药,1991,22(6):58.
  [13] 屠伯言,顾仁樾,吴圣农,等.糖尿病兼有冠心病的辨证分型与治疗[J].山东中医杂志,1983,(2):11-13.
  [14] 高莹.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62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3,21(2):151.
  [15] 许莉嘉,凌在荣,王燕.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辨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79.
  [16] 孙新宇,栗德林.糖冠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冠心病大鼠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5,22(2):57-80.
  [17] 鄧常青,熊曼琪.三黄降糖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4):4-6.
  [18] 邝秀英,邓常青,熊曼琪,等.三黄降糖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及相关因子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6(24):3-5.
  [19] 孙红梅.糖心宁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 ( 1 ) : 25-27.
  [20] 闫振文,陈谦.通心脉汤治疗糖尿病冠心病 42 例 [J] . 中国民间疗法,2005,13(9):27.
  [21] 张玥.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冠心病 42 例 [J] . 湖南中医杂志,2009,25 ( 1 ) : 42-43.
  [22] 李翠萍,陈艳华,谢滨,等.生脉注射液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2941-294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指标、IL-1β、NF-κBp65变化,探讨上述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0只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采用改良高脂餐法制备脂肪肝模型。应用光镜、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指标、IL-1β、
期刊
【摘要】  针对现代医学教育重视“已病”,忽视“未病”,缺乏对患者人文关怀的现状,笔者根据中医“治未病”理念,以及对现代医学模式的探讨,提出了加强对保健知识、强调人文教育等多项改革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治未病;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3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58-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也不断更新,由单纯
期刊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目前全球范围内HCV感染率约3%,感染总人数超过2亿,我国约4000多万人感染HCV。HCV感染后,由于HCV的复杂度使得病毒的变异达20多种,抗原呈递DC细胞功能的失调,清除病毒的能力减弱,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感染,50%-85%的急性感染者容易转为慢
期刊
以疾病为中心传统模式已被新的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模式替代,保证病人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经济是药学服务当前最主要的目的,药学服务的核心和关键是研究和指导合理用药。因而如何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是药学服务的关键与核心。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向病人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的用药,是每一个从事药学工作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1用药指导的必要性  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采用药物治
期刊
【摘要】  探讨了现存的教育模式,以及现代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总结、回顾开展临床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经验与体会,在中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妥善解决理论知识学习、临床能力提高、科研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注重研究生中医理论和临床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中医教育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
期刊
三伏灸,又称三伏贴,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也是冬病夏治最具代表性的方法。随着亚健康的增多及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未病先防,冬病夏治等保健理念越来越受欢迎,所谓冬病夏治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在三伏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发作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治病求本”的方法。  三伏灸的具体方法为每年的三伏天(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庚日)时间,
期刊
当今医院中的药学工作模式早已由先前的“保证药品供给”转化成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服务模式,也就是从被动服务的模式转化成了主动服务的新型模式。这就给我们门诊窗口的所有药剂人员以及药师提出了比原先更高一步的严格要求,给药学服务注入了全新的内容,扩大了药品服务的内涵。而服药注意事项告知又是其调剂工作的关键所在。  服药注意事项告知是指药剂人员在药品调剂过程中,通過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将药品的用法、用量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40例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X2=15.3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药前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加强用药途中的巡视,及早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期刊
由于老年人生理改变为慢性退行性变化,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他们代谢药物的能力和对药物的反应与正常人明显不同。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较差,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功能降低,使其易在体内蓄积,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如何做到结合老年人的特点,使其用药更加安全、合理、有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老年人用药方法  老年人一般患有脑血管、呼吸系统和骨关节等多种慢性疾病,在普遍存在用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09月至2011年06月期间,我诊所诊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PPI三联疗法)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胃汤),每组各3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87.5%)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6.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