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wenp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活血壮筋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重要熏蒸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8.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能够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综合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该病症主要发于患者的手足等小关节处,通常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直至晚期患者关节就会出现骨骼肌萎缩,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致伤致残的现象。并且该病症多出现在女性身上。临床上具有迁延不愈的特点。目前临床医学仍未出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过去,临床治疗该种疾病具有明显的治标不治本的效果,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形较多。现如今,在中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与优势,特别是中医药为主的综合疗法[2]。本文就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患者年龄为30-80岁,平均年龄为63.9岁。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出现在关节,特别是小关节。患者治疗中通常会表现出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多发性关节肿胀。早成起床时患者关节出现僵硬,关节肿胀,关节的活动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所有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BF为阳性,再经过X光检查,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都可以看到。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活血壮筋片,该药物主要由鹿筋、枸杞、丹参、木瓜、杜仲、鸡血藤、熟地黄等十五种中药材组成。患者每天口服三次,每次3片。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重要熏蒸治疗。所要的药物主要有:甘草250g、雷公藤250g、桑枝250g、威灵仙250g。将这几种药材混合放置在粉碎机内进行打磨,将其打成粉末状,随后将该药物装置于沙袋内。放入重要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仪的温度通常保持在0-45摄氏度。患者在治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的舒适感后,保持舒适的状态,治疗20min。患者应特别注意治疗的时间不能过长,以避免出现其他的不适症状。观察组患者坚持一天一次,治疗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的为25天。两组患者治疗疗程相同后,比较治疗效果。
  1.3疗效判定
  在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计算每组患者临床体征的变化幅度,进而判断其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获得控制或者早期治疗痊愈的表现为:患者全部症状改善了75%以上,或者患者已经恢复正常,RF以及ESR均出现正常。患者治疗显效的表现为:患者症状平均改善50%以上,RF以及ESR均降低或者出现正常。患者治疗有效的表现:全身症状改善10%以上。患者治疗无效的表现为:临床症状改善幅度均小于10%,或者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其他症状。
  1.4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了SPSS17.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运用t的检验原理,计数资料主要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8.0%。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
  注:P<0.05 ,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关节炎,患者的病的严重程度不相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3]。其主要是患者四肢的大小关节,特别是小关节处容易产生各种炎症,病情会慢慢恶化,并且常常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形。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关节功能丧失。中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唯有标本兼治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4]。本次研究活动采用的熏蒸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两种治疗方法叠加使用,能够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熏蒸配方中配有桑枝、止痹通、祛风寒以及苦平等具有驱寒的药物。熏蒸较常温高许多。这样皮肤经过刺激后温度会上升,人体就会像平时运动一样出汗,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皮肤在人体结构中是面积分布最广的器官。皮肤可以将外部侵袭抵抗在外面,同时还具有排泄、分泌等功能。而熏蒸则主要利用的就是皮肤的功能,从皮肤中将药物进入体内,能够起到一些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5]。
  综上所述,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能够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综合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章可涓.中药内服外贴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9例[J].中医药学报,2011,36(6):591-592.
  [2]张军辉,温振宇.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2(12):611-612.
  [3]张可欣.针灸配合中药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108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12):501-502.
  [4]王新贤,宋绍亮.宋绍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2,20(8):5831-5832.
  [5]念莲,徐阳.五苓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2):611-6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行健腰壮骨汤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7月-2014年7于本院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辅助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腰壮骨汤。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的Cobb角、伤椎前的高压缩比及椎管的侵占率等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于糖尿病的康复效果。 方法: 对本社区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的13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采用社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社康治疗,能够提升糖尿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肝功能评价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门静脉主干与脾门部静脉直径进行测量;作胃镜,对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进行观察;并对13例有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实施Meld评分及Child-Pugh分级对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经测量显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脾静脉内径及门静脉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建股骨距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5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29例,观察组行重建股骨距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 γ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近3年共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分为2组,病变组37例和非病变组49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超敏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 病变组和非病变组超敏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为(0.6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胃液成分及肿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近4年共计120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化浊解毒方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接受化浊解毒方、香砂养胃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及治疗前及治疗后CEA、CA199、CA125水平。结果:化浊解毒方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0%、65.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监护室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1002例为对照组, 进行传统的安全管理;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1026例为观察组,采用悬挂安全警示标识的预见性的风险管理。结果: 对两组病婴从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和被感染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除了“被掉包”项无统计学差别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Ebstein畸形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4年8月之间我院行手术矫治的45例Ebstein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4.4%),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呼衰并严重心率失常1例。心功能均恢复至I~Ⅱ级,随访时间12~81(58±9)个月,5例失访,随访率为88.4%(38/43)。38例患者1 年、3 年、5 年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感染患儿的危险因素和临床防治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及其281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随访及实验室诊断,获得相关资料。查看相关文献,确定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毒类型(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职业(散居儿童、托幼机构、小/中学)、接触次数、接触时间、家庭儿童数、家庭或班级拥挤情况、不清洁饮食/饮水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并评价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以下称长期导管)时规律性应用尿激酶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使用长期导管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肝素液封管,观察组规律性加用尿激酶封管,观察两组长期导管的的使用状况。结果:观察组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堵管率、护理干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