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弹壳上的痕迹特征,区分发射枪种。世界上的枪支种类很多,它们在结构上各有特点,互存异同。在枪支的射击弹壳上,可留下与枪支机件结构特点相对应的许多枪种特征。因此,可以确定发射的枪种。本文就常见国产枪种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弹壳上的痕迹反映,从中阐明区别枪种的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弹壳结构 弹壳痕迹 发射枪种
作者简介:李威,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平湖公安分局刑警大队。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127
对于持枪杀人案件来说,犯罪分子遗留在现场的弹壳是最好的物证。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专门的技术和手段,利用弹壳上的遗留的痕迹特点及遗留的条件,可以断定犯罪分子所使用的枪支的种类,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查出作案人。本文将针对弹壳上的痕迹特征区分几种国产枪的方法做简要的论述。
一、弹壳上常见痕迹的种类
(一)装弹过程中弹壳上产生的痕迹
装弹是指射手手工将弹压入弹匣开始,至枪弹进堂定位、枪支闭锁为止。在这一过程中,有压弹、输弹、推弹和进弹等动作,也有拉壳钩抓壳、抱壳,弹壳底面抵压指示杆等的过程。因此,弹壳将与枪支有关机件作用,且分别产生弹匣口痕迹、托弹板痕迹、枪机下表面痕迹、推弹突笋痕迹、拉壳钩抓壳痕迹、弹膛后切口痕迹和指示杆痕迹等。
(二)发射过程中射击弹壳上的痕迹
在发射过程中,弹壳上主要形成击针孔痕迹、弹膛内壁痕迹、指示杆痕迹和弹底窝痕迹。在发射过程中射击弹壳上留下的痕迹,因形成痕迹的作用力大接触面广,且多呈撞击和印压痕迹,易于枪支种类的检验。
(三)退壳过程中射击弹壳上的痕迹
在退壳过程中射击弹壳上产生拉壳钩痕迹、抛壳挺痕迹、有些种类的枪支在抛壳前段弹壳后退,回转之时壳体与弹匣口摩擦还产生匣口刮擦痕迹。这些特征也是检验枪支种类的有效方法。
二、利用弹壳上的痕迹判断枪支种类的方法
根据射击弹壳上的痕迹特征来区分常见的国产发射抢种,是目前较为简便而又有效的方法。下边就其弹壳特征进行分组区别:
(一)五四、五一式手枪的区别
这两种枪支都配用7.62毫米口径的瓶形手枪弹,其形貌,结构基本相同。所以在射击弹壳上反映的枪种特征,十分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弹底窝的加工纹不同。五四式手枪的多为较粗的横弧线纹,五一式手枪大多是丛倾直线,这是加工时前者采用旋铣,后者采用平锉而造成的。经过很多案例、枪支弹底窝和试射弹壳的观察、统计,用它作为区分发射枪种的依据,准确率较高。
2.击针头痕迹有差异。五四式手枪的击针头痕较圆正,痕底较光滑,舌痕比较浅小,直径一般不超出四分之一的底火直径,(即在1.2毫米以下)击针痕的位置多居中或在第四象限内。五一式手枪的,有时可见到击针痕底不光滑,出现平锥型、凹凸点,舌痕一般也留得较深、较大,击针痕的位置也会出现偏于其它象限的现象。
3.抛壳挺痕有些不同。五四式手枪的挺痕,棱边反映得锐利、连贯,磨损、断折特征少见,三角形挺痕的垂边稍长。五一式手枪的抛壳挺痕,其棱边线断折、磨损特征多见。这与枪支机件材料的质量、软硬、制造工艺水平不同有关。
4.抛壳口痕迹,有时反映不一样。五四式手枪的抛壳口痕的平均高度15毫米左右(离弹底面),有时在高8~9毫米处,还留有一横状的另一个口痕。而五一式手枪的抛壳口痕,平均高度为8~10毫米左右,且较少见到两个抛壳口痕。
(二)五四、五O式冲锋枪的区别
这两种冲锋枪也都配用7.62毫米口径的五四式瓶形手枪弹,它们的构造有很多相同之处,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拉壳钩痕迹不同。五四式冲锋枪的拉壳钩痕,留在2时位,痕宽约4毫米;五O式的拉壳钩痕,留在12时位,痕宽达5.5毫米。
2.抛壳挺痕迹不同。五四式冲锋枪的抛壳挺痕,留在8~9时位的壳底面边缘处,多呈“半圆状”、“舟窝状”,痕弦长约3~4毫米,挺面的环形纹痕,常可见到同心弧状。五O式的抛壳挺痕,留在6时位,宽约2.5毫米,呈“一”形或方括号形,可在壳底面边缘处见到。
3.抛壳口痕迹,两者也有些不同。五四式的,一般留得较五O式的高些,最高的可留在壳肩线附近,低可留在15~18毫米高处,呈“一”字状,也可稍倾斜,常偏离拉壳钩痕中心轴线左边3~5毫米处;五O式的形状、高度与五四式的区别不明显,但与拉壳钩痕中心轴相垂直,偏度很小,这与五O式冲锋枪的拉壳钩、抛壳挺呈12及6时位直线状分布有关。
(三)五四、五一式手枪同五四、五O式冲锋枪的区别
它们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击针孔痕迹有明显不同。手枪的为击针痕,直径窄小,里外接近,孔缘陡直、痕底可出现不圆正的特点,还常能见到舌痕反映;冲锋枪的为“撞针”痕,(弹底窝中心铸有固定的针端突起)针孔深宽,里窄外宽(可达2.5~3毫米),孔缘较坡,痕底圆钝、光滑,且不能形成舌痕。
2.弹底窝表面加工痕不同。五四、五O式冲锋枪的都是不明显的同心圆纹,与五四、五一式手枪的横孤、纵倾线痕,存在明显的不同。
3.拉壳钩痕的位置,宽窄不同。五四、五一式手枪的拉壳钩痕留在3时位,宽约3.5毫米,与五四、五O式冲锋枪拉壳钩痕留在2及12时位,宽度分别为4及5.5毫米,有明显的不同。
4.抛壳挺痕的位置、形状、大小不同。冲锋枪的抛壳挺痕,留在8~9时位和6时位,呈半圆或横一形,痕宽约4和2.5毫米;手枪的留在8时位,呈倒直角三角形,横边约长1.2毫米,垂边可长达3毫米。
5.抛壳口痕迹的高度、形状、偏离拉壳钩痕中心轴线的距离也不同。(手枪的多左偏5~15毫米) 6.壳体上的烟垢分布不同。手枪弹壳烟垢较少,冲锋枪的烟垢浓黑,且较多。
(四)六四、五二、公安七七式手枪的区别
这三种手枪,都可发射7.62毫米口径的圆柱形的六四式手枪弹。在射击弹壳上,三者也存有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弹膛加工纹不同。六四、七七式手枪射击弹壳体上,反映有独特的弹膛加工纹。六四式手枪的弹膛内壁,有四条右旋的突起状条带。每条宽约2.4毫米,间隔约为2毫米,斜角约为40度。七七式手枪的弹膛内表面中间部位,有宽约3毫米的一条环槽,且平行于底座。这些都是为了增强摩擦力,延缓排壳时间,保障射击的平稳和安全,使枪支更加耐用而设计的。五二公安手枪,没有弹膛的加工纹。
2. 指示杆痕迹不同。在六四和五二手枪的射击弹壳上,反映有枪弹指示杆的痕迹。它们都留在击针痕的正上方12时位处,相距约4毫米。六四式手枪的指示杆痕出现率很高,圆杆直径约0.6毫米;五二式手枪的指示杆痕迹,出现率低,杆痕直径约0.8毫米。七七式手枪没有指示杆这种机件。
3.拉壳钩痕迹不同。六四、七七式手枪的拉壳钩痕,留在弹壳底面2时位,宽约5或3.5毫米,五二式手枪的留在3时位,宽约3毫米。
4. 抛壳挺痕迹不同。六四、五二式手枪的抛壳挺痕迹,为矩形状,留在近9时位;七七式的抛壳挺痕为倒直角三角形,留在8时位。
5. 弹底窝加工痕不同。六四式手枪的弹底窝加工痕为同心圆纹,五二式的为纵倾线痕,七七式手枪的加工痕不明显。
6.此外,烟垢分布不同。六四式手枪射击弹壳壳体上,烟垢较浓,五二、七七式手枪射击弹壳体上,就很少有这种烟垢附着现象。
(五)五六式步枪、冲锋枪、六三式步枪的区别
它们都配用7.62毫米口径的瓶形五六式步枪弹。枪支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弹底窝直径均约11.5毫米,表面加工痕不明显,击针活动,针端较平,直径约2毫米,拉壳钩位于底窝9~12时位,宽约6~7毫米,抛壳挺位于8~9时位,呈长方形。它们在射击弹壳上反映枪种痕迹特征的主要区别是:
1.弹底窝痕迹不同。在五六式冲锋枪和六三式步枪的弹底窝表面的外围边缘处,有一圈宽约2毫米左右的圆凹形环槽,在拉壳钩投影位置的弹底窝表面,则有弧形凹陷,形如扇面。这两种凹陷特点相结合,便在射击弹壳的底面,留下了“马蹄形”和“扇形”痕迹。而五六式步枪的弹底窝表面,平整光滑,所以没有这两种痕迹。
2.抛壳挺痕迹略有不同。五六式步枪的抛壳挺切口,长约5毫米,起讫于弹底窝的2:30~3:30时位,而抛壳挺呈矩形,约3€?.5毫米。因抛壳挺孔大,空隙显著,易使抛壳挺在使用中磨损、变形,故其痕迹常呈方圆、舟窝、梯状等不规整形状,痕位也稍高,接近9时位;而五六式冲锋枪、六三式步枪的抛壳挺,虽然也呈长方形,但与抛壳挺切口较吻合,留空窄,不易磨损、变形。发射时,挺面与弹壳底面边缘,只碰撞一部分,故留下了呈倒三角的痕迹,边长约2.5~3毫米。有其他因素宜综合分析。
3.抛壳口痕迹有差别。五六式步枪的抛壳口痕,留得较低些,多留在距底面高约10~15毫米的范围内,平均高度为13.2毫米。痕迹长2毫米左右,横直或左右倾地分布。五六式冲锋枪的抛壳口痕,多留在高19~25毫米范围内,平均高度为21毫米,痕迹多呈宽大的唇形,痕宽可达3毫米多,厚度可超过1毫米。口痕多偏于拉壳钩痕中心轴线的左边3~5毫米的范围内。抛壳挺痕的数量,大多数只有一个,少数的可在唇形口痕的右下方向右约8毫米,高度约在13~15毫米处,见到另一个呈右斜线痕的抛壳痕。六三式步枪的抛壳口痕,高度在15~24毫米的范围内,平均高度为19.2毫米,痕迹多呈小唇形,但出现两个抛壳口痕的机率稍高,另一个常在上面抛壳口的痕的右下方,对角线方向相隔10毫米左右处,见到呈坑点形的痕迹。上面的口痕常左偏3毫米左右,下面的口痕常右偏1~2毫米。这是由于枪机盖沿形状不同,抛壳时,碰撞了两个不同部位而造成的。因不同因素的影响,宜综合分析。
4.拉壳钩痕有不同。据某某市公安局鉴定案件时测试发现,六三步枪的拉壳钩角约为140€?而五六冲锋枪的拉壳钩角约为100€?其痕迹反映也有些差异。
5.烟垢分布不同。在五六式步枪的射击弹壳体上,烟垢分布较浓厚,其它两种枪留在壳体上的烟垢要少些,且多留在壳口、壳肩、底槽及部分弹壳体上,这与枪机开锁快慢,机件缝隙大小不同等有关,亦可供分析枪种时参考。
总之,根据不同种类枪支发射后弹壳上独特的个别特征反映,可以为我们正确认定(或者否定)发射枪支种类提供依据,进而为我们侦查破案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书杰.工具痕迹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2]黄富成.用弹痕来判断枪的种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
[3]张福武.弹壳痕迹种类.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95(3).
[4]张毅.几种常见枪的种类.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国司法鉴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6]王方.弹壳遗留痕迹的常见部位.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96(6).
关键词 弹壳结构 弹壳痕迹 发射枪种
作者简介:李威,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平湖公安分局刑警大队。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127
对于持枪杀人案件来说,犯罪分子遗留在现场的弹壳是最好的物证。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专门的技术和手段,利用弹壳上的遗留的痕迹特点及遗留的条件,可以断定犯罪分子所使用的枪支的种类,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查出作案人。本文将针对弹壳上的痕迹特征区分几种国产枪的方法做简要的论述。
一、弹壳上常见痕迹的种类
(一)装弹过程中弹壳上产生的痕迹
装弹是指射手手工将弹压入弹匣开始,至枪弹进堂定位、枪支闭锁为止。在这一过程中,有压弹、输弹、推弹和进弹等动作,也有拉壳钩抓壳、抱壳,弹壳底面抵压指示杆等的过程。因此,弹壳将与枪支有关机件作用,且分别产生弹匣口痕迹、托弹板痕迹、枪机下表面痕迹、推弹突笋痕迹、拉壳钩抓壳痕迹、弹膛后切口痕迹和指示杆痕迹等。
(二)发射过程中射击弹壳上的痕迹
在发射过程中,弹壳上主要形成击针孔痕迹、弹膛内壁痕迹、指示杆痕迹和弹底窝痕迹。在发射过程中射击弹壳上留下的痕迹,因形成痕迹的作用力大接触面广,且多呈撞击和印压痕迹,易于枪支种类的检验。
(三)退壳过程中射击弹壳上的痕迹
在退壳过程中射击弹壳上产生拉壳钩痕迹、抛壳挺痕迹、有些种类的枪支在抛壳前段弹壳后退,回转之时壳体与弹匣口摩擦还产生匣口刮擦痕迹。这些特征也是检验枪支种类的有效方法。
二、利用弹壳上的痕迹判断枪支种类的方法
根据射击弹壳上的痕迹特征来区分常见的国产发射抢种,是目前较为简便而又有效的方法。下边就其弹壳特征进行分组区别:
(一)五四、五一式手枪的区别
这两种枪支都配用7.62毫米口径的瓶形手枪弹,其形貌,结构基本相同。所以在射击弹壳上反映的枪种特征,十分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弹底窝的加工纹不同。五四式手枪的多为较粗的横弧线纹,五一式手枪大多是丛倾直线,这是加工时前者采用旋铣,后者采用平锉而造成的。经过很多案例、枪支弹底窝和试射弹壳的观察、统计,用它作为区分发射枪种的依据,准确率较高。
2.击针头痕迹有差异。五四式手枪的击针头痕较圆正,痕底较光滑,舌痕比较浅小,直径一般不超出四分之一的底火直径,(即在1.2毫米以下)击针痕的位置多居中或在第四象限内。五一式手枪的,有时可见到击针痕底不光滑,出现平锥型、凹凸点,舌痕一般也留得较深、较大,击针痕的位置也会出现偏于其它象限的现象。
3.抛壳挺痕有些不同。五四式手枪的挺痕,棱边反映得锐利、连贯,磨损、断折特征少见,三角形挺痕的垂边稍长。五一式手枪的抛壳挺痕,其棱边线断折、磨损特征多见。这与枪支机件材料的质量、软硬、制造工艺水平不同有关。
4.抛壳口痕迹,有时反映不一样。五四式手枪的抛壳口痕的平均高度15毫米左右(离弹底面),有时在高8~9毫米处,还留有一横状的另一个口痕。而五一式手枪的抛壳口痕,平均高度为8~10毫米左右,且较少见到两个抛壳口痕。
(二)五四、五O式冲锋枪的区别
这两种冲锋枪也都配用7.62毫米口径的五四式瓶形手枪弹,它们的构造有很多相同之处,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拉壳钩痕迹不同。五四式冲锋枪的拉壳钩痕,留在2时位,痕宽约4毫米;五O式的拉壳钩痕,留在12时位,痕宽达5.5毫米。
2.抛壳挺痕迹不同。五四式冲锋枪的抛壳挺痕,留在8~9时位的壳底面边缘处,多呈“半圆状”、“舟窝状”,痕弦长约3~4毫米,挺面的环形纹痕,常可见到同心弧状。五O式的抛壳挺痕,留在6时位,宽约2.5毫米,呈“一”形或方括号形,可在壳底面边缘处见到。
3.抛壳口痕迹,两者也有些不同。五四式的,一般留得较五O式的高些,最高的可留在壳肩线附近,低可留在15~18毫米高处,呈“一”字状,也可稍倾斜,常偏离拉壳钩痕中心轴线左边3~5毫米处;五O式的形状、高度与五四式的区别不明显,但与拉壳钩痕中心轴相垂直,偏度很小,这与五O式冲锋枪的拉壳钩、抛壳挺呈12及6时位直线状分布有关。
(三)五四、五一式手枪同五四、五O式冲锋枪的区别
它们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击针孔痕迹有明显不同。手枪的为击针痕,直径窄小,里外接近,孔缘陡直、痕底可出现不圆正的特点,还常能见到舌痕反映;冲锋枪的为“撞针”痕,(弹底窝中心铸有固定的针端突起)针孔深宽,里窄外宽(可达2.5~3毫米),孔缘较坡,痕底圆钝、光滑,且不能形成舌痕。
2.弹底窝表面加工痕不同。五四、五O式冲锋枪的都是不明显的同心圆纹,与五四、五一式手枪的横孤、纵倾线痕,存在明显的不同。
3.拉壳钩痕的位置,宽窄不同。五四、五一式手枪的拉壳钩痕留在3时位,宽约3.5毫米,与五四、五O式冲锋枪拉壳钩痕留在2及12时位,宽度分别为4及5.5毫米,有明显的不同。
4.抛壳挺痕的位置、形状、大小不同。冲锋枪的抛壳挺痕,留在8~9时位和6时位,呈半圆或横一形,痕宽约4和2.5毫米;手枪的留在8时位,呈倒直角三角形,横边约长1.2毫米,垂边可长达3毫米。
5.抛壳口痕迹的高度、形状、偏离拉壳钩痕中心轴线的距离也不同。(手枪的多左偏5~15毫米) 6.壳体上的烟垢分布不同。手枪弹壳烟垢较少,冲锋枪的烟垢浓黑,且较多。
(四)六四、五二、公安七七式手枪的区别
这三种手枪,都可发射7.62毫米口径的圆柱形的六四式手枪弹。在射击弹壳上,三者也存有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弹膛加工纹不同。六四、七七式手枪射击弹壳体上,反映有独特的弹膛加工纹。六四式手枪的弹膛内壁,有四条右旋的突起状条带。每条宽约2.4毫米,间隔约为2毫米,斜角约为40度。七七式手枪的弹膛内表面中间部位,有宽约3毫米的一条环槽,且平行于底座。这些都是为了增强摩擦力,延缓排壳时间,保障射击的平稳和安全,使枪支更加耐用而设计的。五二公安手枪,没有弹膛的加工纹。
2. 指示杆痕迹不同。在六四和五二手枪的射击弹壳上,反映有枪弹指示杆的痕迹。它们都留在击针痕的正上方12时位处,相距约4毫米。六四式手枪的指示杆痕出现率很高,圆杆直径约0.6毫米;五二式手枪的指示杆痕迹,出现率低,杆痕直径约0.8毫米。七七式手枪没有指示杆这种机件。
3.拉壳钩痕迹不同。六四、七七式手枪的拉壳钩痕,留在弹壳底面2时位,宽约5或3.5毫米,五二式手枪的留在3时位,宽约3毫米。
4. 抛壳挺痕迹不同。六四、五二式手枪的抛壳挺痕迹,为矩形状,留在近9时位;七七式的抛壳挺痕为倒直角三角形,留在8时位。
5. 弹底窝加工痕不同。六四式手枪的弹底窝加工痕为同心圆纹,五二式的为纵倾线痕,七七式手枪的加工痕不明显。
6.此外,烟垢分布不同。六四式手枪射击弹壳壳体上,烟垢较浓,五二、七七式手枪射击弹壳体上,就很少有这种烟垢附着现象。
(五)五六式步枪、冲锋枪、六三式步枪的区别
它们都配用7.62毫米口径的瓶形五六式步枪弹。枪支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弹底窝直径均约11.5毫米,表面加工痕不明显,击针活动,针端较平,直径约2毫米,拉壳钩位于底窝9~12时位,宽约6~7毫米,抛壳挺位于8~9时位,呈长方形。它们在射击弹壳上反映枪种痕迹特征的主要区别是:
1.弹底窝痕迹不同。在五六式冲锋枪和六三式步枪的弹底窝表面的外围边缘处,有一圈宽约2毫米左右的圆凹形环槽,在拉壳钩投影位置的弹底窝表面,则有弧形凹陷,形如扇面。这两种凹陷特点相结合,便在射击弹壳的底面,留下了“马蹄形”和“扇形”痕迹。而五六式步枪的弹底窝表面,平整光滑,所以没有这两种痕迹。
2.抛壳挺痕迹略有不同。五六式步枪的抛壳挺切口,长约5毫米,起讫于弹底窝的2:30~3:30时位,而抛壳挺呈矩形,约3€?.5毫米。因抛壳挺孔大,空隙显著,易使抛壳挺在使用中磨损、变形,故其痕迹常呈方圆、舟窝、梯状等不规整形状,痕位也稍高,接近9时位;而五六式冲锋枪、六三式步枪的抛壳挺,虽然也呈长方形,但与抛壳挺切口较吻合,留空窄,不易磨损、变形。发射时,挺面与弹壳底面边缘,只碰撞一部分,故留下了呈倒三角的痕迹,边长约2.5~3毫米。有其他因素宜综合分析。
3.抛壳口痕迹有差别。五六式步枪的抛壳口痕,留得较低些,多留在距底面高约10~15毫米的范围内,平均高度为13.2毫米。痕迹长2毫米左右,横直或左右倾地分布。五六式冲锋枪的抛壳口痕,多留在高19~25毫米范围内,平均高度为21毫米,痕迹多呈宽大的唇形,痕宽可达3毫米多,厚度可超过1毫米。口痕多偏于拉壳钩痕中心轴线的左边3~5毫米的范围内。抛壳挺痕的数量,大多数只有一个,少数的可在唇形口痕的右下方向右约8毫米,高度约在13~15毫米处,见到另一个呈右斜线痕的抛壳痕。六三式步枪的抛壳口痕,高度在15~24毫米的范围内,平均高度为19.2毫米,痕迹多呈小唇形,但出现两个抛壳口痕的机率稍高,另一个常在上面抛壳口的痕的右下方,对角线方向相隔10毫米左右处,见到呈坑点形的痕迹。上面的口痕常左偏3毫米左右,下面的口痕常右偏1~2毫米。这是由于枪机盖沿形状不同,抛壳时,碰撞了两个不同部位而造成的。因不同因素的影响,宜综合分析。
4.拉壳钩痕有不同。据某某市公安局鉴定案件时测试发现,六三步枪的拉壳钩角约为140€?而五六冲锋枪的拉壳钩角约为100€?其痕迹反映也有些差异。
5.烟垢分布不同。在五六式步枪的射击弹壳体上,烟垢分布较浓厚,其它两种枪留在壳体上的烟垢要少些,且多留在壳口、壳肩、底槽及部分弹壳体上,这与枪机开锁快慢,机件缝隙大小不同等有关,亦可供分析枪种时参考。
总之,根据不同种类枪支发射后弹壳上独特的个别特征反映,可以为我们正确认定(或者否定)发射枪支种类提供依据,进而为我们侦查破案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书杰.工具痕迹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2]黄富成.用弹痕来判断枪的种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
[3]张福武.弹壳痕迹种类.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95(3).
[4]张毅.几种常见枪的种类.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国司法鉴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6]王方.弹壳遗留痕迹的常见部位.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