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婆是上海生油大王陈家的女儿,姐妹里排行十四,大家都亲昵地叫她咪咪。陈家的小姐自然是不用下厨房的,然而除了英文、法文、钢琴、芭蕾、插花和家政课,天主教开办的女校里居然还有营养学,所以外婆是颇懂饮食的。我小时候缺钙,外婆便买了奶粉过来,还换着花样给做各种小食养身体:点了鸡汤提味的蛋羹,滑嫩嫩的炒肝尖,还有颤巍巍汪着股鲜汤的牡蛎鸡蛋饼,时时告诫我们“药补不如食补”。
外公在解放前便投身革命,外婆也夫唱妇随地跟着一起来到北京。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时候,他们就住在天安门大钟下的聂儿胡同。至今我还保留着母亲的出生证,岁月带走了拆迁的四合院,却带不走那些至今鲜活的记忆。
外公和外婆对爱情是忠贞的,对吃则是执着的。在物质生活困难的年月,仍因陋就简地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习惯。用铁丝绾成再简单不过的箅子,架在蜂窝煤炉上烤馒头片,就着热水泡的最廉价的大叶茶。从北京“下放”到石市后,一大家子的口粮非常紧张。还不到桌子高的母亲,三不五时地就跟着外婆去典当家里的银制餐具,沉甸甸的一大把银勺子,只换薄薄的几张粮票、肉票。后来连外公送外婆的那辆飞鸽自行车,也拿去跟老乡换了大米。尽管如此,家里从来没断过咖啡和黄油。
如今,我对外婆家的记忆仍然是:铁质的“上海咖啡”罐子,里面静静躺着的乌沉沉的咖啡豆;盖子上镶着一颗水晶球、壶体已然熏黑到看不出本来面目的咖啡壶;炉火上煮着的咖啡发出轻微咝咝声,香气氤氲;微微泛黄的象牙柄西餐刀,握在手里是细腻的触感;黄油藏身在半透明的包装纸里,油润出一方小小的美好。
外婆有八分之一的英国血统,她的奶妈也是英国人。外婆和母亲的皮肤都是白得发亮、薄得像瓷那种,遇到暴晒会红得像个虾子,然而很快就会退白回来。少女时期的外婆在鼻翼两侧还长着几颗极具“洋味”的小雀斑。英国老奶妈一直在我们上海的家里活到九十多岁。那时候全靠她顶着一副洋面孔,到友谊商店里去买咖啡豆,还有一个美国牌子的花生酱。老奶妈晚年仍爱吃甜食,比如凯司令的栗子蛋糕、红宝石奶油小方,或者入口即化的蝴蝶酥。
上小学的母亲放暑假回上海,经常加入偷吃点心的“大军”。疼爱我们的姨妈曾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要怎样扒开点心包的纸缝,怎样用两根手指将整块蝴蝶酥取出来。技艺高超的她曾经将全部点心掏空,但能维持纸包形状不变。等到老奶妈去拿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外婆的兄弟姐妹多在解放前移居海外,六姨婆、十三姨婆则留在了上海。上世纪80年代曾有机会调回上海的外公外婆,还是选择留在生活了二十余年的石市直至终老。
作为南方人,虽然在北方活了大半辈子,但一口乡音和对南味的眷恋却未曾改过。口袋里只剩十块钱的时候,老人家都会带我去街尾那家南方人开的店面,买半片味道最正宗的盐水鸭子。要说想吃炒菜心,嫩嫩的小油菜买上三把,戴上老花镜认认真真择菜,去除七七八八只留中间的嫩心,三把出一把这样来炒。厨房的砂锅里总是炖着喷香的鸡汤,汤上汪着黄黄的一层油,做“腌笃鲜”鲜得要掉眉毛,也可以炖金银蹄鸡,用香菇片铺在上面,似花绽放。我的整个童年,离不开糖醋小排骨,咖喱牛肉,白斩鸡,米糟蟹……。外婆总是说:“肚子不吃亏,才是真正的不吃亏。”
外婆的厨房,是我童年生活关于食物全部记忆和情感的来源。也许对人们来说,记忆深刻的美食从来都是家里的饭菜,一代代传承的家之所系。
外公在解放前便投身革命,外婆也夫唱妇随地跟着一起来到北京。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时候,他们就住在天安门大钟下的聂儿胡同。至今我还保留着母亲的出生证,岁月带走了拆迁的四合院,却带不走那些至今鲜活的记忆。
外公和外婆对爱情是忠贞的,对吃则是执着的。在物质生活困难的年月,仍因陋就简地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习惯。用铁丝绾成再简单不过的箅子,架在蜂窝煤炉上烤馒头片,就着热水泡的最廉价的大叶茶。从北京“下放”到石市后,一大家子的口粮非常紧张。还不到桌子高的母亲,三不五时地就跟着外婆去典当家里的银制餐具,沉甸甸的一大把银勺子,只换薄薄的几张粮票、肉票。后来连外公送外婆的那辆飞鸽自行车,也拿去跟老乡换了大米。尽管如此,家里从来没断过咖啡和黄油。
如今,我对外婆家的记忆仍然是:铁质的“上海咖啡”罐子,里面静静躺着的乌沉沉的咖啡豆;盖子上镶着一颗水晶球、壶体已然熏黑到看不出本来面目的咖啡壶;炉火上煮着的咖啡发出轻微咝咝声,香气氤氲;微微泛黄的象牙柄西餐刀,握在手里是细腻的触感;黄油藏身在半透明的包装纸里,油润出一方小小的美好。
外婆有八分之一的英国血统,她的奶妈也是英国人。外婆和母亲的皮肤都是白得发亮、薄得像瓷那种,遇到暴晒会红得像个虾子,然而很快就会退白回来。少女时期的外婆在鼻翼两侧还长着几颗极具“洋味”的小雀斑。英国老奶妈一直在我们上海的家里活到九十多岁。那时候全靠她顶着一副洋面孔,到友谊商店里去买咖啡豆,还有一个美国牌子的花生酱。老奶妈晚年仍爱吃甜食,比如凯司令的栗子蛋糕、红宝石奶油小方,或者入口即化的蝴蝶酥。
上小学的母亲放暑假回上海,经常加入偷吃点心的“大军”。疼爱我们的姨妈曾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要怎样扒开点心包的纸缝,怎样用两根手指将整块蝴蝶酥取出来。技艺高超的她曾经将全部点心掏空,但能维持纸包形状不变。等到老奶妈去拿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外婆的兄弟姐妹多在解放前移居海外,六姨婆、十三姨婆则留在了上海。上世纪80年代曾有机会调回上海的外公外婆,还是选择留在生活了二十余年的石市直至终老。
作为南方人,虽然在北方活了大半辈子,但一口乡音和对南味的眷恋却未曾改过。口袋里只剩十块钱的时候,老人家都会带我去街尾那家南方人开的店面,买半片味道最正宗的盐水鸭子。要说想吃炒菜心,嫩嫩的小油菜买上三把,戴上老花镜认认真真择菜,去除七七八八只留中间的嫩心,三把出一把这样来炒。厨房的砂锅里总是炖着喷香的鸡汤,汤上汪着黄黄的一层油,做“腌笃鲜”鲜得要掉眉毛,也可以炖金银蹄鸡,用香菇片铺在上面,似花绽放。我的整个童年,离不开糖醋小排骨,咖喱牛肉,白斩鸡,米糟蟹……。外婆总是说:“肚子不吃亏,才是真正的不吃亏。”
外婆的厨房,是我童年生活关于食物全部记忆和情感的来源。也许对人们来说,记忆深刻的美食从来都是家里的饭菜,一代代传承的家之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