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网络化协作中的知识转移被广泛关注,众多学者相继对此展开研究。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系统地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知识转移入手,对其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结论及测量量表作了相应的总结,对该因素的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知识转移效率 影响因素 文献综述
一、知识转移
1966年,波兰尼(M.Polanyi)首次对知识进行了显性与隐性知识的划分;1977年,Teece首先提出提出知识转移的概念,指出跨国公司之间彼此知识互换可以拉近地区间的知识距离,增加企业资源以及创新理论契机,他将知识转移定义为“组织间通过知识流转,从而实现技术扩散”的现象。1995年,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他们合作的《创新求胜》一书中提出了SECI模型,为知识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合前人研究,知识转移的内涵具有以下特点:
①主体是知识发送者和知识接收者;②客体是知识发送者构建的知识体系和信息资源库;③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工具或者媒介,并受轉移过程的内外部情境影响;④知识转移成功体现在接收者可以有效接受并应用来自发送者的知识。
二、知识转移效率
1.影响因素
知识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转移能否顺利进行,依赖于知识如何被组织、传输、解释以及吸收,进而提出了知识转移效率的概念。
理论文献关于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存在很多研究:
Qunjian&Came(1987)的研究指出,影响技术知识转移的因素包括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技术知识知识接收者特性、技术知识提供者特性以及技术知识的沟通渠道。
Szulanski(1996)认为成功的知识转移需要通过知识接收方的理解、消化、吸收,将转移而来的新知识保留下来,其研究同时指出知识来源方与知识接收方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知识接收方本身的吸收能力会影响到知识转移过程。
苏卉(2008)综合以上各学者的观点,将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集中在被转移知识本身、知识来源方、知识接收方、转移渠道、情境因素这五个方面,并在具体分析五种因素效应的基础上,确定了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效率理论研究框架。
原长弘、周林海(2011)将以往学者对知识转移和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类,即知识发送方因素、知识接收方因素、知识特性因素、转移情境因素,他们还提出了不同知识转移的其他特殊因素:如知识接收方目标的明确性、转移项目的优先级、政府支持和市场不确定性等。
袁莉、赵英(2012)提出从知识本身和知识转移的环境两个方面考虑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知识本身因素可分为知识的复杂性、知识的外显性、知识的不确定性,而知识转移过程受到了知识主体接受因素、知识主体互动程度、知识文化、评价和激励等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2.已有研究结论
有关知识转移效率的研究大致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部分研究侧重于知识转移成本以及知识转移速度方面的分析;另一部分研究集中于就可能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各种因素及其效应进行分析。
在转移成本和转移速度方面的研究中,Teece(1977)通过计算向海外子公司转移生产技术的成本来测度技术转移效率,发现学习曲线效应的存在可以显著的提高技术转移效率。Davidson(1983)的研究指出行为以及与不同组织结构相关的经济因素会影响到技术转移活动所采取的方式,而如果结构本身会对知识转移效率产生阻碍作用,将会引致较高的转移成本。
在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及效应的研究中,JeffreyL.Cummings(2001)在对R&D组织之间知识转移的研究中,提出了影响知识成功转移的十种因素,包括:知识的可言明性;知识的嵌入性;组织之间的差异;空间位置上的差距;制度差异;知识差距;关系差距;知识转移活动;接受方的动机;组织的学习文化。
Kotabe,Masaaki等(2003)以员工熟练程度为指标,对捷克企业在代工过程中所接受的知识转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代工与企业员工熟练程度的提高、企业可变成本的缩减以及股票市场价值的攀升之间有着相关关系。
龚毅、谢恩(2005)对中外企业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外企业之间的差异、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以及联盟所采取的控制方式将决定中外联盟之间知识转移的效率。王伟、黄瑞华(2006)的研究指出知识转移的效率取决于知识特性和转移当事人感知到的交易的平衡。
3.测量
根据度量是定性还是定量,是主观判断还是客观信息的标准,实证文献中有关知识转移效率的度量方法分为两类,即客观量化法和主观量化法。
第一,客观量化法,是用有形的、可数的货币或非货币来度量,即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之分。财务指标如利润增加量、成本降低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变化等(Rhodes,J.&Lok,P.,2008),非财务指标如专利增加量、论文产出量(吴洁,2008)、技术流程的改进、组织系统的变化和创新速度等(Mansfield,1988)。在客观量化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测量转移效率的工具为DEA和SFE(廖述梅,2009),而使用最广的评价模型是投入-产出模型(雷永等,2007)。
第二,主观量化法,是将个人直观判断转化为具体的数字,体现在知识转移效率度量中为里克特量表的广泛应用。如新产品开发速度(PilarCarbonelletal.,2009)、转移满意度等(Szulanski,1996)。
原长弘、周林海(2011)认为,为了全面评价知识转移效率,需要兼顾客观量化法和主观量化法。客观量化法主要应用于对转移过程的测度,即对转移效率的度量,如转移速度的大小和转移成本的高低;主观量化法主要应用于对转移结果的衡量,即转移效果的度量,如转移的接收方知识的有用性和接收方的满意度等。
【参考文献】
[1] Teece,D.J.,MultinationalCorporationandtheResourceCostofInternationalTechnologyTransfer[D],1976.
[2] 任泽中,姚冠新,陈文娟,等.高技术产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8):145-149.
【关键词】 知识转移效率 影响因素 文献综述
一、知识转移
1966年,波兰尼(M.Polanyi)首次对知识进行了显性与隐性知识的划分;1977年,Teece首先提出提出知识转移的概念,指出跨国公司之间彼此知识互换可以拉近地区间的知识距离,增加企业资源以及创新理论契机,他将知识转移定义为“组织间通过知识流转,从而实现技术扩散”的现象。1995年,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他们合作的《创新求胜》一书中提出了SECI模型,为知识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合前人研究,知识转移的内涵具有以下特点:
①主体是知识发送者和知识接收者;②客体是知识发送者构建的知识体系和信息资源库;③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工具或者媒介,并受轉移过程的内外部情境影响;④知识转移成功体现在接收者可以有效接受并应用来自发送者的知识。
二、知识转移效率
1.影响因素
知识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转移能否顺利进行,依赖于知识如何被组织、传输、解释以及吸收,进而提出了知识转移效率的概念。
理论文献关于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存在很多研究:
Qunjian&Came(1987)的研究指出,影响技术知识转移的因素包括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技术知识知识接收者特性、技术知识提供者特性以及技术知识的沟通渠道。
Szulanski(1996)认为成功的知识转移需要通过知识接收方的理解、消化、吸收,将转移而来的新知识保留下来,其研究同时指出知识来源方与知识接收方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知识接收方本身的吸收能力会影响到知识转移过程。
苏卉(2008)综合以上各学者的观点,将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集中在被转移知识本身、知识来源方、知识接收方、转移渠道、情境因素这五个方面,并在具体分析五种因素效应的基础上,确定了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效率理论研究框架。
原长弘、周林海(2011)将以往学者对知识转移和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类,即知识发送方因素、知识接收方因素、知识特性因素、转移情境因素,他们还提出了不同知识转移的其他特殊因素:如知识接收方目标的明确性、转移项目的优先级、政府支持和市场不确定性等。
袁莉、赵英(2012)提出从知识本身和知识转移的环境两个方面考虑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知识本身因素可分为知识的复杂性、知识的外显性、知识的不确定性,而知识转移过程受到了知识主体接受因素、知识主体互动程度、知识文化、评价和激励等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2.已有研究结论
有关知识转移效率的研究大致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部分研究侧重于知识转移成本以及知识转移速度方面的分析;另一部分研究集中于就可能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各种因素及其效应进行分析。
在转移成本和转移速度方面的研究中,Teece(1977)通过计算向海外子公司转移生产技术的成本来测度技术转移效率,发现学习曲线效应的存在可以显著的提高技术转移效率。Davidson(1983)的研究指出行为以及与不同组织结构相关的经济因素会影响到技术转移活动所采取的方式,而如果结构本身会对知识转移效率产生阻碍作用,将会引致较高的转移成本。
在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及效应的研究中,JeffreyL.Cummings(2001)在对R&D组织之间知识转移的研究中,提出了影响知识成功转移的十种因素,包括:知识的可言明性;知识的嵌入性;组织之间的差异;空间位置上的差距;制度差异;知识差距;关系差距;知识转移活动;接受方的动机;组织的学习文化。
Kotabe,Masaaki等(2003)以员工熟练程度为指标,对捷克企业在代工过程中所接受的知识转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代工与企业员工熟练程度的提高、企业可变成本的缩减以及股票市场价值的攀升之间有着相关关系。
龚毅、谢恩(2005)对中外企业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外企业之间的差异、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以及联盟所采取的控制方式将决定中外联盟之间知识转移的效率。王伟、黄瑞华(2006)的研究指出知识转移的效率取决于知识特性和转移当事人感知到的交易的平衡。
3.测量
根据度量是定性还是定量,是主观判断还是客观信息的标准,实证文献中有关知识转移效率的度量方法分为两类,即客观量化法和主观量化法。
第一,客观量化法,是用有形的、可数的货币或非货币来度量,即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之分。财务指标如利润增加量、成本降低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变化等(Rhodes,J.&Lok,P.,2008),非财务指标如专利增加量、论文产出量(吴洁,2008)、技术流程的改进、组织系统的变化和创新速度等(Mansfield,1988)。在客观量化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测量转移效率的工具为DEA和SFE(廖述梅,2009),而使用最广的评价模型是投入-产出模型(雷永等,2007)。
第二,主观量化法,是将个人直观判断转化为具体的数字,体现在知识转移效率度量中为里克特量表的广泛应用。如新产品开发速度(PilarCarbonelletal.,2009)、转移满意度等(Szulanski,1996)。
原长弘、周林海(2011)认为,为了全面评价知识转移效率,需要兼顾客观量化法和主观量化法。客观量化法主要应用于对转移过程的测度,即对转移效率的度量,如转移速度的大小和转移成本的高低;主观量化法主要应用于对转移结果的衡量,即转移效果的度量,如转移的接收方知识的有用性和接收方的满意度等。
【参考文献】
[1] Teece,D.J.,MultinationalCorporationandtheResourceCostofInternationalTechnologyTransfer[D],1976.
[2] 任泽中,姚冠新,陈文娟,等.高技术产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8):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