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勒泰地区农业灌溉从大水漫灌到常规节水、再到高效节水,乃至现今的高效节水信息化控制总体分为四个阶段。
关键词:高效节水;水利信息化
引言
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南麓,东部与蒙古接壤,西部、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交界,国界线长1175公里。地区下辖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等六縣一市;境内有兵团十师及其所属的10个团场;有哈、汉、维、回等36个民族。全地区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北部有阿尔泰山,西南部为沙吾尔山,南部是准噶尔盆地,西部比较开阔,呈喇叭口形。全区地势呈山脉西高东低,丘陵平原东高西低,从北部阿尔泰山脊线到南部丘陵平原层层下降,具有明显的阶梯状地形特点。全地区山区占总面积的32%,丘陵河谷平原占22%,戈壁荒漠占46%。阿勒泰地区远离海洋,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气温平和,无霜期平均为151天,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年平均降水量为200毫米左右,山区可达400-600毫米。境内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吉木乃诸小河三大水系,大小河流56条,全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23.44亿立方米。
1阿勒泰地区农业灌溉主要技术和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的工业发展步人快车道,矿业开发、深加工等企业逐年增加;伴随牧民定居,以青河阿苇等八大灌区为主的饲草料地开发面积增长,灌溉面积日益增加;同时,阿勒泰地区缺少控制性水利工程,水资源调节能力差,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随后,自治区批复阿勒泰地区各业用水量近期、中期在33-34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兵团约7亿立方米),远期约37亿立方米(其中兵团8亿立方米左右),可利用水资源日趋短缺,各业用水矛盾日益加剧。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阿勒泰地区立足实际,借鉴疆内成功经验,着眼于用水量最大的农牧业灌溉节水,在常规节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高效节水之路,并大力推广,成效显著。高效节水已成为阿勒泰地区农业灌溉主要技术和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但阿勒泰地区仍着眼更高、更新的节水技术,将筹划已久的节水灌溉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以谋求精准灌溉、解放劳动力、活跃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的最终目标。经过几年的建设,福海县赛克露灌区田间自动化工程、额河北屯灌区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日趋完善,运行稳定,走在了阿勒泰地区的前列,在全疆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水利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阿勒泰地委、行署以及水利人造福各族农牧民群众新的奋斗目标,并呈现出综合应用、全面发展之势,阿勒泰有限的水资源进一步得到了合理开发与利用。
2阿勒泰地区农业灌溉的四个阶段
阿勒泰地区农业灌溉从大水漫灌到常规节水、再到高效节水,乃至现今的高效节水信息化控制总体分为四个阶段,建设过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被动到主动、从零星分散到整体划一。
第一阶段:2002年,国家在哈巴河大型灌区建设中,开展了自动化监测试点工作,设置监测点3个,阿勒泰首次真正接触水利自动化。
第二阶段:为解决阿勒泰地区山洪灾害频发,威胁各族群众和农牧业生产安全的问题。2006年,阿勒泰市建成了全国七个、西北第一个山洪沟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的运行为阿勒泰市防汛减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拉开了阿勒泰地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序幕。随后,以福海水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小水库完成了大坝安全监测建设,为灌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2012年,阿勒泰在最为缺水的吉木乃县实施初级的田间自动化建设,控制面积2000亩,建立起了阿勒泰农业灌溉信息化最早雏形。
第四阶段:2013年,福海县赛克露灌区完成了2万亩的高效节水智能化田间工程建设,采用了“集中式管理,分布式控制”的设计理念,工程集成了气象、土壤测墒等信息技术,实现了全智能化灌溉,并创建了一个面向“灌溉服务”的发展型新型主体,目前该主体为偏向于企业经营方式的专业合作社,以公益性质为主,后期将逐步加强其经营属性,转向专业性服务企业,并最终走向市场化。截止目前,阿勒泰地区水利信息化已覆盖全地区59座水库,占总数的92%;84条山洪沟实施了预警预报监测工程,占到规划总数的90%以上;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动化控制7处,覆盖10万人口;高效节水自动化控制完成3.6万亩。同时,在福海县开展了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该平台将水库、干渠监测和田间智能化灌溉、山洪沟预警预报以及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集为一体,初步形成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3阿勒泰地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计划2020年之前,在福海县打造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县级水利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并以防汛、灌溉为重点内容向乌河上游的清河和富蕴两县延伸辐射,其他4县(市)则以单项重点工程的信息化改造和田间灌溉自动控制的试点示范为主,有重点、有选择的逐步推进信息化工作。在青河、富蕴和福海三县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乌伦古河全流域的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使乌河水资源分配、用水效率和水质监测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形成流域级的现代化管理新机制。同时在阿勒泰市和布尔津、吉木乃、哈巴河县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额河建管局协作力度,逐步建成地区辖内的额河流域信息化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基本建成与各县市和流域管理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的地区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内容以工程和项目管理为重点,功能以各类信息数据的监测、查询、统计、汇总、分析为主。
4结语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信息化管理理念践行科技治水的方向不动摇,不断总结完善,最终一定能实现预期目标,推动阿勒泰地区水利现代化发展,翻开阿勒泰地区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北屯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处)
关键词:高效节水;水利信息化
引言
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南麓,东部与蒙古接壤,西部、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交界,国界线长1175公里。地区下辖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等六縣一市;境内有兵团十师及其所属的10个团场;有哈、汉、维、回等36个民族。全地区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北部有阿尔泰山,西南部为沙吾尔山,南部是准噶尔盆地,西部比较开阔,呈喇叭口形。全区地势呈山脉西高东低,丘陵平原东高西低,从北部阿尔泰山脊线到南部丘陵平原层层下降,具有明显的阶梯状地形特点。全地区山区占总面积的32%,丘陵河谷平原占22%,戈壁荒漠占46%。阿勒泰地区远离海洋,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气温平和,无霜期平均为151天,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年平均降水量为200毫米左右,山区可达400-600毫米。境内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吉木乃诸小河三大水系,大小河流56条,全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23.44亿立方米。
1阿勒泰地区农业灌溉主要技术和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的工业发展步人快车道,矿业开发、深加工等企业逐年增加;伴随牧民定居,以青河阿苇等八大灌区为主的饲草料地开发面积增长,灌溉面积日益增加;同时,阿勒泰地区缺少控制性水利工程,水资源调节能力差,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随后,自治区批复阿勒泰地区各业用水量近期、中期在33-34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兵团约7亿立方米),远期约37亿立方米(其中兵团8亿立方米左右),可利用水资源日趋短缺,各业用水矛盾日益加剧。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阿勒泰地区立足实际,借鉴疆内成功经验,着眼于用水量最大的农牧业灌溉节水,在常规节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高效节水之路,并大力推广,成效显著。高效节水已成为阿勒泰地区农业灌溉主要技术和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但阿勒泰地区仍着眼更高、更新的节水技术,将筹划已久的节水灌溉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以谋求精准灌溉、解放劳动力、活跃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的最终目标。经过几年的建设,福海县赛克露灌区田间自动化工程、额河北屯灌区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日趋完善,运行稳定,走在了阿勒泰地区的前列,在全疆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水利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阿勒泰地委、行署以及水利人造福各族农牧民群众新的奋斗目标,并呈现出综合应用、全面发展之势,阿勒泰有限的水资源进一步得到了合理开发与利用。
2阿勒泰地区农业灌溉的四个阶段
阿勒泰地区农业灌溉从大水漫灌到常规节水、再到高效节水,乃至现今的高效节水信息化控制总体分为四个阶段,建设过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被动到主动、从零星分散到整体划一。
第一阶段:2002年,国家在哈巴河大型灌区建设中,开展了自动化监测试点工作,设置监测点3个,阿勒泰首次真正接触水利自动化。
第二阶段:为解决阿勒泰地区山洪灾害频发,威胁各族群众和农牧业生产安全的问题。2006年,阿勒泰市建成了全国七个、西北第一个山洪沟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的运行为阿勒泰市防汛减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拉开了阿勒泰地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序幕。随后,以福海水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小水库完成了大坝安全监测建设,为灌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2012年,阿勒泰在最为缺水的吉木乃县实施初级的田间自动化建设,控制面积2000亩,建立起了阿勒泰农业灌溉信息化最早雏形。
第四阶段:2013年,福海县赛克露灌区完成了2万亩的高效节水智能化田间工程建设,采用了“集中式管理,分布式控制”的设计理念,工程集成了气象、土壤测墒等信息技术,实现了全智能化灌溉,并创建了一个面向“灌溉服务”的发展型新型主体,目前该主体为偏向于企业经营方式的专业合作社,以公益性质为主,后期将逐步加强其经营属性,转向专业性服务企业,并最终走向市场化。截止目前,阿勒泰地区水利信息化已覆盖全地区59座水库,占总数的92%;84条山洪沟实施了预警预报监测工程,占到规划总数的90%以上;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动化控制7处,覆盖10万人口;高效节水自动化控制完成3.6万亩。同时,在福海县开展了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该平台将水库、干渠监测和田间智能化灌溉、山洪沟预警预报以及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集为一体,初步形成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3阿勒泰地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计划2020年之前,在福海县打造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县级水利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并以防汛、灌溉为重点内容向乌河上游的清河和富蕴两县延伸辐射,其他4县(市)则以单项重点工程的信息化改造和田间灌溉自动控制的试点示范为主,有重点、有选择的逐步推进信息化工作。在青河、富蕴和福海三县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乌伦古河全流域的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使乌河水资源分配、用水效率和水质监测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形成流域级的现代化管理新机制。同时在阿勒泰市和布尔津、吉木乃、哈巴河县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额河建管局协作力度,逐步建成地区辖内的额河流域信息化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基本建成与各县市和流域管理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的地区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内容以工程和项目管理为重点,功能以各类信息数据的监测、查询、统计、汇总、分析为主。
4结语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信息化管理理念践行科技治水的方向不动摇,不断总结完善,最终一定能实现预期目标,推动阿勒泰地区水利现代化发展,翻开阿勒泰地区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北屯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