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是中华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饱经磨难而浴火重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数千载而生生不息,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宋代家国情怀教育的意蕴
1.爱国之心
所谓家国情怀,第一就是要人们拥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爱国是一个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和坚定的信念,具有极强的感召力。爱国主义是我国人民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巩固起来的对我们国家的十分深厚的感情,是对自己的祖国和自己的民族的一种热爱,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报效的相关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起来的体系。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能够进步和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家国情怀首先就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人人具有一颗爱国之心。宋代的爱国诗人陆游,写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其爱国的情怀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颂。对于陆游来说,即便是自己将死,也盼望着祖国的统一事业,希望有一天祖国的河山能够得到恢复,叮嘱后代,在祭奠自己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知自己。而文天祥则通过悲壮的风格抒发自身的爱国之情,其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抒发了一种希望以死明志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的热爱。
2.报国之志
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和挚爱是爱国的体现,但家国情怀的内涵远不止这么简单,我们不仅要认同自己的国家、学习民族的历史、传承文化的基因,还要为了国家而奋发图强树立报国之志。范仲淹写的《渔家傲·秋思》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北宋边塞诗,作者对边塞地区秋天的景色和孤城的相关描述,抒发了作者希望为祖国防守边疆的爱国之情。作为家国情杯中重要内容的报国思想和志向,包含了许许多多爱国人士的真挚地对自己国家的情感,这也是他们毕生的理想追求。正是这种思想和情怀,才能够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3.担当之勇
如果说报国之志是一种信念,那么担当之勇就是一种责任。国民担当意识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家国情怀中自然少不了这份担当之勇。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家张载有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意思是读书人其心当为天下而立,其命當为万民而立,当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当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说出了读书人应当有的志向和追求:天下、万民、圣贤之道、太平基业。这句话后来被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温家宝等多次引用,究其原因,就是“担当”二字。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在金钱和享乐中丢失了自己的担当,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这些必要的担当意识受到了极大冲击。如今我们倡导弘扬家国情怀,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提倡人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应有高度的担当意识,把在国家和社会中获取的有益知识和经验反馈到国家和社会中去。
二、宋代家国情怀教育的启示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负面理念如金钱崇拜、个人至上等正在不断淡化家庭和国家、人和自然的联系。在当今社会,家国情怀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深刻理解家与国之间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家国一体,从而树立对家庭和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与自豪感。宋代的家国情怀教育对于今天树立良好公民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些方面都具有重要启示。
1.要树立良好公民意识
宋代的家国情怀教育中的修身,在现代社会里逐渐演变成了公民责任意识。现代意义上的家国情怀就包含这种公民意识,家国情杯教育也就有助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在新型的社会环境中,作为公民,应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奉献牺牲、恪守道德。
家国情杯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有了这份公民意识作为指导,有了这份家国认同感与自豪感,个人的家庭生活、学习工作都会逐渐走上正轨。
2.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虽然具体内涵不断丰富变化,但传承之纽带却从未中断。家国情怀的传承与重构是需要载体的,这个载体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诗词歌赋、传统节日等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社会高速发展、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和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其他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能丢弃传统文化,要学会取其精华,发扬光大。
从传统文化到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旋律。反过来,文化自然也就成了人们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载体。弘扬家国情怀,重视家国情怀教育,首先要倡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同样,作为传统文化另一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因人们的重视重新焕发魅力和光彩,剖析传统节日中的家国情怀,也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3.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公民、社会、国家的价值要求统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其实这就是家国一体理念的体现。
家国情杯,其具体的内涵总的而言表现在对自己的国家深深的热爱之情,对老百姓的一种朴素的关爱之情,对自己的文化和相应的信仰的一种执着,对相应的普遍价值准则的一种认同和固守。家国情怀教育必须要涉及个人、社会和国家,从古人的修身、齐家与治国,到今天的敬业、平等和民主,家国情怀和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紧密联系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不仅是维系中华民族赓续演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更是新时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动力。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只有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体价值、 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自身的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俊杰《从咏茶诗看南宋文人的家国情怀》,《中国文艺家》2020年第11期。
[2] 戎章榕《感悟朱子文化
一、宋代家国情怀教育的意蕴
1.爱国之心
所谓家国情怀,第一就是要人们拥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爱国是一个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和坚定的信念,具有极强的感召力。爱国主义是我国人民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巩固起来的对我们国家的十分深厚的感情,是对自己的祖国和自己的民族的一种热爱,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报效的相关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起来的体系。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能够进步和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家国情怀首先就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人人具有一颗爱国之心。宋代的爱国诗人陆游,写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其爱国的情怀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颂。对于陆游来说,即便是自己将死,也盼望着祖国的统一事业,希望有一天祖国的河山能够得到恢复,叮嘱后代,在祭奠自己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知自己。而文天祥则通过悲壮的风格抒发自身的爱国之情,其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抒发了一种希望以死明志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的热爱。
2.报国之志
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和挚爱是爱国的体现,但家国情怀的内涵远不止这么简单,我们不仅要认同自己的国家、学习民族的历史、传承文化的基因,还要为了国家而奋发图强树立报国之志。范仲淹写的《渔家傲·秋思》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北宋边塞诗,作者对边塞地区秋天的景色和孤城的相关描述,抒发了作者希望为祖国防守边疆的爱国之情。作为家国情杯中重要内容的报国思想和志向,包含了许许多多爱国人士的真挚地对自己国家的情感,这也是他们毕生的理想追求。正是这种思想和情怀,才能够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3.担当之勇
如果说报国之志是一种信念,那么担当之勇就是一种责任。国民担当意识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家国情怀中自然少不了这份担当之勇。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家张载有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意思是读书人其心当为天下而立,其命當为万民而立,当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当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说出了读书人应当有的志向和追求:天下、万民、圣贤之道、太平基业。这句话后来被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温家宝等多次引用,究其原因,就是“担当”二字。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在金钱和享乐中丢失了自己的担当,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这些必要的担当意识受到了极大冲击。如今我们倡导弘扬家国情怀,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提倡人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应有高度的担当意识,把在国家和社会中获取的有益知识和经验反馈到国家和社会中去。
二、宋代家国情怀教育的启示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负面理念如金钱崇拜、个人至上等正在不断淡化家庭和国家、人和自然的联系。在当今社会,家国情怀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深刻理解家与国之间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家国一体,从而树立对家庭和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与自豪感。宋代的家国情怀教育对于今天树立良好公民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些方面都具有重要启示。
1.要树立良好公民意识
宋代的家国情怀教育中的修身,在现代社会里逐渐演变成了公民责任意识。现代意义上的家国情怀就包含这种公民意识,家国情杯教育也就有助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在新型的社会环境中,作为公民,应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奉献牺牲、恪守道德。
家国情杯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有了这份公民意识作为指导,有了这份家国认同感与自豪感,个人的家庭生活、学习工作都会逐渐走上正轨。
2.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虽然具体内涵不断丰富变化,但传承之纽带却从未中断。家国情怀的传承与重构是需要载体的,这个载体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诗词歌赋、传统节日等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社会高速发展、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和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其他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能丢弃传统文化,要学会取其精华,发扬光大。
从传统文化到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旋律。反过来,文化自然也就成了人们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载体。弘扬家国情怀,重视家国情怀教育,首先要倡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同样,作为传统文化另一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因人们的重视重新焕发魅力和光彩,剖析传统节日中的家国情怀,也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3.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公民、社会、国家的价值要求统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其实这就是家国一体理念的体现。
家国情杯,其具体的内涵总的而言表现在对自己的国家深深的热爱之情,对老百姓的一种朴素的关爱之情,对自己的文化和相应的信仰的一种执着,对相应的普遍价值准则的一种认同和固守。家国情怀教育必须要涉及个人、社会和国家,从古人的修身、齐家与治国,到今天的敬业、平等和民主,家国情怀和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紧密联系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不仅是维系中华民族赓续演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更是新时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动力。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只有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体价值、 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自身的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俊杰《从咏茶诗看南宋文人的家国情怀》,《中国文艺家》2020年第11期。
[2] 戎章榕《感悟朱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