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是指引一个人行动的方向,高校是为祖国提供人才的摇篮,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主要职责。本文以高校学生辅导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构建展开论述,本文主要从辅导员的职责、辅导员所起的作用、目前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措施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辅导员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督促作用,还要对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进行密切关注,对学生的思想症结进行及时的沟通,帮助学生疏解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我国高校中,辅导员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辅导员的思想应该始终处于教学前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工作。辅导员对于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这一时期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构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是高校管理者和辅导员自身都需要考虑的发展问题。
1辅导员的职责
辅导员是高校内主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在我国,高校教育中辅导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不同的人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认为,辅导员在学校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维护其行为,不像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管理那么重视,也不像学工老师那样抓紧学生工作,辅导员只要管理好学生,保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不做违纪的事情就可以了。这种理解是没有认识到辅导员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日益提高,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不代表就是一名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新的时代赋予了辅导员新的工作要求,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范围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从整体方面而言,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还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更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切入点,全方位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不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2高校辅导员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的基础教育教师群体,在日常工作开展中都应该遵循人才培养的宗旨。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班主任、教务处、学工老师的协调合作,合理分工,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根据学校制定的培养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学生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学生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灵活设计工作内容和开展工作,做到言传身教,因材施教,为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础。
3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包括工作积极性较低、高校对辅导员工作不重视等问题。
3.1辅导员工作积极性较低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参加辅導员的选拔。由于应届毕业生刚刚进入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经验缺乏导致在工作开展中存在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应届毕业生初次步入工作岗位,短时间内能够精神饱满,充满热情的应对工作,但是时间久了,新鲜感过去之后,思想就会出现懈怠,不能以饱满的精力应对工作。一些辅导员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和经验,在平常的工作中没有意识到辅导员对于学生思想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工作出现失误。还有一部分辅导员,面对枯燥的工作产生消极应对的心理,甚至拿出工作的时间进行深造复习,导致大量占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时间,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增加了辅导员的流动性,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连贯性。
3.2高校忽视辅导员的重要性
我国大部分院校还没有开设辅导员专业课程,因此我国高校辅导员来自各种不同的非专业人才的选拔。这些辅导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够了解,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解误差。并且,高校对于辅导员的重视不够,大部分高校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严重不足。除了安排少量的思想政治课程之外,很少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教育。加上高校对辅导员不够重视,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把握不准确,无法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辅导员资源的严重浪费。
4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构建策略
4.1完善辅导员队伍
高等院校在选拔辅导员时,应该对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考评,选拔可以在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寻找也可以在本校内其他岗位教师调任。对于辅导员的选拔,首先要端正辅导员的思想,只有热爱学生管理的人,才能为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工作中付出努力。其次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辅导员有相关的教育背景或者在校期间曾经担任学生干部,对学生工作比较了解,并且,在党员中选拔辅导员更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建设。
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体系也要进一步完善,重视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辅导员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并且为辅导员提供相应的工作培训,帮助辅导员学习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更好的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4.2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体系
学生在高校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单一的接受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导致学生思想僵化。高校应该建立多样化的思想政治学习体制,比如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邀请思想政治专家进行讲座,学工组协助辅导员完成思想政治工作,教务处设置更多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课等。通过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5总结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构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高校应该加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辅导员也应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翟尧.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高的方法研究[J].网络财富,2009(21):43-44.
[2]曾诚,庞琳.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提升策略探析[J].时代教育,2011(7):73-7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辅导员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督促作用,还要对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进行密切关注,对学生的思想症结进行及时的沟通,帮助学生疏解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我国高校中,辅导员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辅导员的思想应该始终处于教学前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工作。辅导员对于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这一时期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构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是高校管理者和辅导员自身都需要考虑的发展问题。
1辅导员的职责
辅导员是高校内主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在我国,高校教育中辅导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不同的人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认为,辅导员在学校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维护其行为,不像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管理那么重视,也不像学工老师那样抓紧学生工作,辅导员只要管理好学生,保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不做违纪的事情就可以了。这种理解是没有认识到辅导员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日益提高,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不代表就是一名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新的时代赋予了辅导员新的工作要求,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范围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从整体方面而言,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还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更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切入点,全方位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不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2高校辅导员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的基础教育教师群体,在日常工作开展中都应该遵循人才培养的宗旨。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班主任、教务处、学工老师的协调合作,合理分工,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根据学校制定的培养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学生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学生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灵活设计工作内容和开展工作,做到言传身教,因材施教,为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础。
3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包括工作积极性较低、高校对辅导员工作不重视等问题。
3.1辅导员工作积极性较低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参加辅導员的选拔。由于应届毕业生刚刚进入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经验缺乏导致在工作开展中存在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应届毕业生初次步入工作岗位,短时间内能够精神饱满,充满热情的应对工作,但是时间久了,新鲜感过去之后,思想就会出现懈怠,不能以饱满的精力应对工作。一些辅导员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和经验,在平常的工作中没有意识到辅导员对于学生思想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工作出现失误。还有一部分辅导员,面对枯燥的工作产生消极应对的心理,甚至拿出工作的时间进行深造复习,导致大量占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时间,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增加了辅导员的流动性,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连贯性。
3.2高校忽视辅导员的重要性
我国大部分院校还没有开设辅导员专业课程,因此我国高校辅导员来自各种不同的非专业人才的选拔。这些辅导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够了解,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解误差。并且,高校对于辅导员的重视不够,大部分高校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严重不足。除了安排少量的思想政治课程之外,很少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教育。加上高校对辅导员不够重视,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把握不准确,无法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辅导员资源的严重浪费。
4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构建策略
4.1完善辅导员队伍
高等院校在选拔辅导员时,应该对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考评,选拔可以在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寻找也可以在本校内其他岗位教师调任。对于辅导员的选拔,首先要端正辅导员的思想,只有热爱学生管理的人,才能为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工作中付出努力。其次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辅导员有相关的教育背景或者在校期间曾经担任学生干部,对学生工作比较了解,并且,在党员中选拔辅导员更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建设。
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体系也要进一步完善,重视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辅导员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并且为辅导员提供相应的工作培训,帮助辅导员学习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更好的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4.2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体系
学生在高校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单一的接受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导致学生思想僵化。高校应该建立多样化的思想政治学习体制,比如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邀请思想政治专家进行讲座,学工组协助辅导员完成思想政治工作,教务处设置更多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课等。通过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5总结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构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高校应该加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辅导员也应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翟尧.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高的方法研究[J].网络财富,2009(21):43-44.
[2]曾诚,庞琳.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提升策略探析[J].时代教育,2011(7):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