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增长,他们对于父母的意见不再是简单地服从、照办,而是要分辨是非。他们希望自主地安排生活,不希望、也不愿意父母干涉。但父母仍然用昔日对待儿童的方法去教育他们,这就产生了家庭矛盾,这种矛盾慢慢地演变成“代沟”。班主任——承担德育的重要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考,探索研究消除“代沟”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文将着重谈谈笔者的肤浅想法。
【关键词】代沟;真心;沟通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造就不同的思想。70后向往物质,90后向往自由!很明显也普遍存在现象的就是:孩子一出生,家长就希望孩子以后要怎样怎样。家长用家长的经历和经验去告诉孩子该怎样(这样反而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孩子却想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做。家长帮孩子做了很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以为这就是爱,而孩子却以为这是约束,剥夺了他们的快乐和自由。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彼此之间缺乏沟通。
一、“代沟”形成的原因
青少年身心状态的剧变。剧变促使青少年发现自我,追求独立,对童年的观念进行颠覆,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的价值观开始选择和追求。
时代的烙印。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父母对今天世界大融合的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的过程。
时代的迅猛发展造成父母的紧张、疲惫和焦虑。这种态度是子女反感父母形成“代沟”的重要原因。
子女的浮躁、赌气和自以为是。见多识广的父母不买账是形成“代沟”的根本原因。
二、“代沟”形成的后果
“代沟”的形成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这对于两代人都是痛苦的,对孩子的成长更是有害无益。
“代溝”的形成使父母的教育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以失败告终。缺少父母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孩子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就难免出现缺失和偏差。
“代沟”的形成使社会上的不良影响乘虚而入。由于与父母缺少共同语言,他们很有可能去追求社会上的知音,沾染不良习气,甚至走上邪路。
三、“代沟”消除的途径
第一,帮助父母走出现代家庭的教育误区。有的父母特别苛求孩子,一不满意就体罚孩子,造成孩子暴躁、憎恨的心理;有的父母放纵孩子,家庭中孩子的行为没有可以遵守的规则,这样的孩子很任性,又特别依赖他人;还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这些孩子外表很坚强,内心很软弱。因为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才觉得孩子难以管束,无法沟通。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做民主的父母,尊重孩子,这样才可能构筑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第二,帮助父母通过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父母应该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聊天。但要记住与孩子说话的关键是“说什么”。这一点需要家长平日里精心准备,多看一些《家庭教育》等杂志,多与班主任联络,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有的父母与孩子谈话一说就崩,以后孩子就再也不愿与父母说心里话了。
第三,帮助父母给孩子找到幸福感。与孩子沟通父母首先应该称职。比如要喜欢孩子,经常与孩子亲近;与孩子一起解决困难;考虑孩子的感受,善于与孩子进行感情沟通;按照孩子的能力为孩子设计目标,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家庭中有确定的行为规范准则,让孩子有所遵循。
第四,帮助父母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现代社会孩子面临的压力很大,有学习的压力、发展的压力、与父母冲突的压力、与同学交往的困惑等。现在全社会都有成功焦虑,成功的标准又很单一,对孩子来说,考试成绩好、能上好大学成了成功惟一的标准。而实际上,一个人的成功标准不是惟一的,人最大的满足是精神满足,片面强调考上好大学,孩子自己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寻不到幸福感。社会处在转型期往往造成价值观混乱的现象,容易造成孩子自我选择的价值观出现困难。父母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才能了解孩子,才能与孩子沟通好。
第五,帮助父母明白家庭教育要实话实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孩子对父母的管教不能分辨是非的时候,父亲一种说法,母亲又是一种说法,孩子感觉父母的教育可能都是口是心非,父母管教态度一致了,孩子才不会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怀疑。
第六,帮助父母一起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找个成长伙伴。成长伙伴的作用不是看着孩子学习,而是让青春期的孩子参与大学生的学习及社会活动。比如,遇到休息日,大学生可带着初中生到校园、到寝室去一块活动,还可旁听大学生们的辩论会,初中生会在大学生们的相互交流中学会成长。要让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与人交流成长的快乐与痛苦,让这些孩子有聚在一起互相倾诉的时间。这些对青春期的孩子很重要。
综上所述,班主任应该尽力帮助家长明白:作为家长,要对孩子宽容。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对孩子的不安、不满和不同观念不要紧张,要善于接纳。孩子有很多行为的背后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是父母没有发现。比如孩子们喜欢看《大话西游》,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是个没有本领、喜欢说教、胆小怕事的人物,孩子们不喜欢。《大话西游》中,唐僧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人物的对白跳跃,孩子们看了觉得刺激。这从传统观念看,是对经典的亵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青少年创造力往往是在打破权威后实现的。
《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而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的父母。有句谚语说得好“父亲是财富,一个好母亲相当于百个好老师”。由此可见,父母与孩子常沟通,常交流,将心比心,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教育孩子不但要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更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这是教育成功的必经之路。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 1993年版.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 1999年版.
[3]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关键词】代沟;真心;沟通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造就不同的思想。70后向往物质,90后向往自由!很明显也普遍存在现象的就是:孩子一出生,家长就希望孩子以后要怎样怎样。家长用家长的经历和经验去告诉孩子该怎样(这样反而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孩子却想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做。家长帮孩子做了很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以为这就是爱,而孩子却以为这是约束,剥夺了他们的快乐和自由。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彼此之间缺乏沟通。
一、“代沟”形成的原因
青少年身心状态的剧变。剧变促使青少年发现自我,追求独立,对童年的观念进行颠覆,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的价值观开始选择和追求。
时代的烙印。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父母对今天世界大融合的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的过程。
时代的迅猛发展造成父母的紧张、疲惫和焦虑。这种态度是子女反感父母形成“代沟”的重要原因。
子女的浮躁、赌气和自以为是。见多识广的父母不买账是形成“代沟”的根本原因。
二、“代沟”形成的后果
“代沟”的形成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这对于两代人都是痛苦的,对孩子的成长更是有害无益。
“代溝”的形成使父母的教育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以失败告终。缺少父母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孩子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就难免出现缺失和偏差。
“代沟”的形成使社会上的不良影响乘虚而入。由于与父母缺少共同语言,他们很有可能去追求社会上的知音,沾染不良习气,甚至走上邪路。
三、“代沟”消除的途径
第一,帮助父母走出现代家庭的教育误区。有的父母特别苛求孩子,一不满意就体罚孩子,造成孩子暴躁、憎恨的心理;有的父母放纵孩子,家庭中孩子的行为没有可以遵守的规则,这样的孩子很任性,又特别依赖他人;还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这些孩子外表很坚强,内心很软弱。因为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才觉得孩子难以管束,无法沟通。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做民主的父母,尊重孩子,这样才可能构筑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第二,帮助父母通过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父母应该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聊天。但要记住与孩子说话的关键是“说什么”。这一点需要家长平日里精心准备,多看一些《家庭教育》等杂志,多与班主任联络,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有的父母与孩子谈话一说就崩,以后孩子就再也不愿与父母说心里话了。
第三,帮助父母给孩子找到幸福感。与孩子沟通父母首先应该称职。比如要喜欢孩子,经常与孩子亲近;与孩子一起解决困难;考虑孩子的感受,善于与孩子进行感情沟通;按照孩子的能力为孩子设计目标,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家庭中有确定的行为规范准则,让孩子有所遵循。
第四,帮助父母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现代社会孩子面临的压力很大,有学习的压力、发展的压力、与父母冲突的压力、与同学交往的困惑等。现在全社会都有成功焦虑,成功的标准又很单一,对孩子来说,考试成绩好、能上好大学成了成功惟一的标准。而实际上,一个人的成功标准不是惟一的,人最大的满足是精神满足,片面强调考上好大学,孩子自己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寻不到幸福感。社会处在转型期往往造成价值观混乱的现象,容易造成孩子自我选择的价值观出现困难。父母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才能了解孩子,才能与孩子沟通好。
第五,帮助父母明白家庭教育要实话实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孩子对父母的管教不能分辨是非的时候,父亲一种说法,母亲又是一种说法,孩子感觉父母的教育可能都是口是心非,父母管教态度一致了,孩子才不会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怀疑。
第六,帮助父母一起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找个成长伙伴。成长伙伴的作用不是看着孩子学习,而是让青春期的孩子参与大学生的学习及社会活动。比如,遇到休息日,大学生可带着初中生到校园、到寝室去一块活动,还可旁听大学生们的辩论会,初中生会在大学生们的相互交流中学会成长。要让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与人交流成长的快乐与痛苦,让这些孩子有聚在一起互相倾诉的时间。这些对青春期的孩子很重要。
综上所述,班主任应该尽力帮助家长明白:作为家长,要对孩子宽容。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对孩子的不安、不满和不同观念不要紧张,要善于接纳。孩子有很多行为的背后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是父母没有发现。比如孩子们喜欢看《大话西游》,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是个没有本领、喜欢说教、胆小怕事的人物,孩子们不喜欢。《大话西游》中,唐僧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人物的对白跳跃,孩子们看了觉得刺激。这从传统观念看,是对经典的亵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青少年创造力往往是在打破权威后实现的。
《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而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的父母。有句谚语说得好“父亲是财富,一个好母亲相当于百个好老师”。由此可见,父母与孩子常沟通,常交流,将心比心,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教育孩子不但要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更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这是教育成功的必经之路。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 1993年版.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 1999年版.
[3]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