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城乡社会的巨大差异,互联网在城乡的发展状况也存在着较大差异。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互联网在“三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促进“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本调研选取了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新渡镇和吕亭镇作为调研地点,希望通过分析调研结果,找出隐含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如何更好地应用互联网促进农村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便利群众生活,提供一个参考。
一、安徽桐城市(县)全县及新渡镇、吕亭镇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7年,桐城市(县)占地1546平方公里,总人口75.6万,就业人员185111人,其中电商从业者约70000人。 目前桐城市互联网覆盖状况良好。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有线电视、移动网络和宽带连接在所有行政村100%覆盖。
新渡镇位于桐城、怀宁两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7.1万,辖20个行政村,集镇建成区规模近4平方公里,整个集镇区域均已实现六通一平(水通、电通、气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通、路平)。吕亭镇地处桐城东北角,全镇15个行政村,人口6.6万,镇域面积124平方公里。属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安徽省科技示范镇、安徽省家纺服装产业集群镇、安徽省农业产业化优秀乡镇。工农业基础雄厚。拥有安徽鸿润集团、安徽霞珍集团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相当数量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模工业企业。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受访者家庭及互联网应用基本情况。根据统计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年龄分布在18-65周岁,绝大多数受教育水平不低于初中,家庭年收入多为5万以上,收入来源以工资性收入和经商办厂取得的经营收入为主。受访者100%拥有智能手机,其余設备按拥有率由高至低排名依次为:数字电视、固定电话、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是农村居民主要上网设备,使用手机作为平时主要上网设备的受访者比例高达85.71%,其余受访者采取家用台式电脑作为主要上网设备。经统计,100%的受访者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购物、金融、信息查询、影视音乐等软件的使用者也人数众多,而使用过网上挂号/医疗服务的人数仅占受访者人数的6.25%,部分受访者甚至表示从未听说网上挂号之事。
2.电子商务应用情况。①网络销售情况及网络购物情况。在受访者中,有23.21%的人从事网络销售,其中有69.23%的网络销售已成为家庭经济来源之一。95.12%的受访者表示曾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网购在农村居民日常消费中所占比例较高,部分家庭甚至多达70%以上,这一方面表现出农村居民对网络购物满意程度较高、购买意愿较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农村线下购物较困难,选择少、价格高。农村居民主要在网上购买农用物资和服装。
②普惠金融应用情况。100%的受访者在了解了普惠金融的含义后表示听说过普惠金融,其中82.14%的受访者家庭使用过普惠金融服务,同时了解普惠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应用点的知晓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当被问及认为普惠金融服务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时,不少受访者表示使用的流量费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安全、操作便捷性、合适的产品是另外几个反映较集中的问题。
③政务政情应用情况。85.71%的受访者表示会从网上获取国家及政府相关政策信息,其中大部分表示通过网络能比较方便的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政策和办事信息。
④教育培训应用情况。63.7%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互联网教育。65.9%表示条件合适的时候很有可能或一定会开展互联网学习,14.6%表示小部分可能,余下19.5%表示大部分不可能或绝对不可能。
⑤网络社交应用情况。调查发现,34.1%的受访者更愿意接受网络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而不是广播、电视、报纸。近年来,网络社交媒体对人们的影响愈来愈大,而相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更加难以辨别相关信息真假,在这种情况下,整治网络虚假信息显得十分必要。
三、现阶段桐城“互联网 三农”发展问题分析
1.在电商发展上,作坊经营,模式陈旧。历史上,桐城一直是一个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塑料产业和制刷业是桐城两大特色产业。近年来,桐城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返乡,使服务业发展加快,税收也有所增加。而调查显示,从事网络销售的个体商户多以塑料包装作为主要销售产品,供货方多为家庭作坊或当地小工厂,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员多为本家庭人员,销售规模小,盈利较少甚至不盈利,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是从事网络销售家庭主要面临的问题。
2.在金融服务上,面上铺开,应者寥寥。尽管桐城市(县)已实现互联网对行政村的全面覆盖,金融机构面向农村的小额贷款在放贷后可以通过网络还贷续贷,调查也显示,100%的受访者听说过普惠金融服务,但受访者对普惠金融的使用集中在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和网银这两个服务项目上,仅使用过支付或网银的受访者在表示使用过普惠金融服务的受访者中的比例高达85%。在贷款方面(包括生产性贷款、消费性贷款)农户的知晓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都比较差,网商从业者在缺乏资金时超过95%都选择从亲戚朋友处融资,诸如银行小微贷款、互助合作社借贷、网商贷等金融机构的借贷服务在广大农村还远远未得到普及。
3.在网络学习上,自发无序,动力缺失。调查发现,尽管受访者对互联网教育普遍表示出兴趣,但实际进行过互联网学习的人数比例并不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互联网学习意识,另一方面是缺乏互联网学习能力。另外,分析发现具有互联网学习经历的受访者多是自发在网上搜索相关学习资源,当地政府和学校并不十分重视互联网教育,个别行政村虽在村委会设立了网络学习公用电脑房间却长时间落着锁。而部分家庭在互联网学习上花费巨大,成效却不甚理想。 四、 关于“互联网 农业”最大效益谋发展的建议
1.从产业转型升级入手,做好“互联网 三农”的文章。①发展“互联网 农业”,改变农产品售卖模式。鼓励传统农产品售卖转向O2O模式,采取线上订货,线下供货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农产品滞销事件。对于采收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完善的符合农委、工商要求的检验标准,采取检测留样等办法,明确责任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产品网络销售长期健康发展。鼓励建立类似“农夫商城”的公司,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利用互联网为农业发展插上翅膀。②改造传统制造业,化解产能过剩。要加强互联网与诸如塑料制刷等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硬件条件,催生新的生产模式、制造系统以及销售模式。
2.从优化配套服务入手,发挥“互联网 三农”的力量。①制定详细政策,改善政务配套服务。桐城市(县)政府应深入研究中央政策,明确基于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互联网 ”发展方向,积极构建相应的组织领导架构,在工信、经济、商务、人力资源等相关主管部门配套细致的支持政策。要完善網上平台功能,推动业务办理系统整合拓展,信息交换系统互认共享。要优化办理各种证件的流程,为农村居民提供个性化、便利化的服务,为互联网、电商创业办事提供绿色通道。②用好普惠金融,提供良好金融环境。加强以农村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和支付清算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成本,控制经营风险,扩宽盈利渠道;积极支持小贷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非银行贷款机构低成本地加入央行征信体系;加强农村治安管理,为代理银行、远程银行提供安全保障;完善农村融资担保体系,推动设立如担保公司之类的担保企业,为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借贷可行性提供帮助。
3.从鼓励创新入手,培育互联网时代下的“四新经济”。①抓住互联网教育机遇,培养创新人才。互联网教育是相对落后地区人才培养的重大机遇,抓住这次机遇,为桐城培养出未来的优秀人才,是推动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当地政府应提高重视程度,落实相关政策,使相关设施物尽其用而不是落锁闲置,切实推进互联网教育在当地的发展。学校方面也应当丰富教学内容,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互联网学习,培养学生互联网学习的良好习惯。②鼓励人才返乡,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桐城的互联网硬件设施已经较为完备,返乡对于高学历人才的发展不再是严重限制。政府应出台相应规定,对高学历人才返乡创业给予政策倾斜,并适当地打出感情牌,吸引人才返乡。
五、结语
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引领“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进农村互联网应用,积极发展“互联网 ”,能有效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促进产业化经营,改善乡村治理,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使得农村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互联网 三农”将成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又一次重大变革。我们希望本次调研能为研究已拥有较完善互联网设施的乡村如何利用优势谋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 ”能真正渗透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便利群众生活,为农村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力量。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
一、安徽桐城市(县)全县及新渡镇、吕亭镇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7年,桐城市(县)占地1546平方公里,总人口75.6万,就业人员185111人,其中电商从业者约70000人。 目前桐城市互联网覆盖状况良好。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有线电视、移动网络和宽带连接在所有行政村100%覆盖。
新渡镇位于桐城、怀宁两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7.1万,辖20个行政村,集镇建成区规模近4平方公里,整个集镇区域均已实现六通一平(水通、电通、气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通、路平)。吕亭镇地处桐城东北角,全镇15个行政村,人口6.6万,镇域面积124平方公里。属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安徽省科技示范镇、安徽省家纺服装产业集群镇、安徽省农业产业化优秀乡镇。工农业基础雄厚。拥有安徽鸿润集团、安徽霞珍集团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相当数量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模工业企业。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受访者家庭及互联网应用基本情况。根据统计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年龄分布在18-65周岁,绝大多数受教育水平不低于初中,家庭年收入多为5万以上,收入来源以工资性收入和经商办厂取得的经营收入为主。受访者100%拥有智能手机,其余設备按拥有率由高至低排名依次为:数字电视、固定电话、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是农村居民主要上网设备,使用手机作为平时主要上网设备的受访者比例高达85.71%,其余受访者采取家用台式电脑作为主要上网设备。经统计,100%的受访者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购物、金融、信息查询、影视音乐等软件的使用者也人数众多,而使用过网上挂号/医疗服务的人数仅占受访者人数的6.25%,部分受访者甚至表示从未听说网上挂号之事。
2.电子商务应用情况。①网络销售情况及网络购物情况。在受访者中,有23.21%的人从事网络销售,其中有69.23%的网络销售已成为家庭经济来源之一。95.12%的受访者表示曾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网购在农村居民日常消费中所占比例较高,部分家庭甚至多达70%以上,这一方面表现出农村居民对网络购物满意程度较高、购买意愿较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农村线下购物较困难,选择少、价格高。农村居民主要在网上购买农用物资和服装。
②普惠金融应用情况。100%的受访者在了解了普惠金融的含义后表示听说过普惠金融,其中82.14%的受访者家庭使用过普惠金融服务,同时了解普惠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应用点的知晓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当被问及认为普惠金融服务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时,不少受访者表示使用的流量费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安全、操作便捷性、合适的产品是另外几个反映较集中的问题。
③政务政情应用情况。85.71%的受访者表示会从网上获取国家及政府相关政策信息,其中大部分表示通过网络能比较方便的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政策和办事信息。
④教育培训应用情况。63.7%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互联网教育。65.9%表示条件合适的时候很有可能或一定会开展互联网学习,14.6%表示小部分可能,余下19.5%表示大部分不可能或绝对不可能。
⑤网络社交应用情况。调查发现,34.1%的受访者更愿意接受网络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而不是广播、电视、报纸。近年来,网络社交媒体对人们的影响愈来愈大,而相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更加难以辨别相关信息真假,在这种情况下,整治网络虚假信息显得十分必要。
三、现阶段桐城“互联网 三农”发展问题分析
1.在电商发展上,作坊经营,模式陈旧。历史上,桐城一直是一个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塑料产业和制刷业是桐城两大特色产业。近年来,桐城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返乡,使服务业发展加快,税收也有所增加。而调查显示,从事网络销售的个体商户多以塑料包装作为主要销售产品,供货方多为家庭作坊或当地小工厂,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员多为本家庭人员,销售规模小,盈利较少甚至不盈利,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是从事网络销售家庭主要面临的问题。
2.在金融服务上,面上铺开,应者寥寥。尽管桐城市(县)已实现互联网对行政村的全面覆盖,金融机构面向农村的小额贷款在放贷后可以通过网络还贷续贷,调查也显示,100%的受访者听说过普惠金融服务,但受访者对普惠金融的使用集中在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和网银这两个服务项目上,仅使用过支付或网银的受访者在表示使用过普惠金融服务的受访者中的比例高达85%。在贷款方面(包括生产性贷款、消费性贷款)农户的知晓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都比较差,网商从业者在缺乏资金时超过95%都选择从亲戚朋友处融资,诸如银行小微贷款、互助合作社借贷、网商贷等金融机构的借贷服务在广大农村还远远未得到普及。
3.在网络学习上,自发无序,动力缺失。调查发现,尽管受访者对互联网教育普遍表示出兴趣,但实际进行过互联网学习的人数比例并不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互联网学习意识,另一方面是缺乏互联网学习能力。另外,分析发现具有互联网学习经历的受访者多是自发在网上搜索相关学习资源,当地政府和学校并不十分重视互联网教育,个别行政村虽在村委会设立了网络学习公用电脑房间却长时间落着锁。而部分家庭在互联网学习上花费巨大,成效却不甚理想。 四、 关于“互联网 农业”最大效益谋发展的建议
1.从产业转型升级入手,做好“互联网 三农”的文章。①发展“互联网 农业”,改变农产品售卖模式。鼓励传统农产品售卖转向O2O模式,采取线上订货,线下供货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农产品滞销事件。对于采收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完善的符合农委、工商要求的检验标准,采取检测留样等办法,明确责任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产品网络销售长期健康发展。鼓励建立类似“农夫商城”的公司,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利用互联网为农业发展插上翅膀。②改造传统制造业,化解产能过剩。要加强互联网与诸如塑料制刷等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硬件条件,催生新的生产模式、制造系统以及销售模式。
2.从优化配套服务入手,发挥“互联网 三农”的力量。①制定详细政策,改善政务配套服务。桐城市(县)政府应深入研究中央政策,明确基于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互联网 ”发展方向,积极构建相应的组织领导架构,在工信、经济、商务、人力资源等相关主管部门配套细致的支持政策。要完善網上平台功能,推动业务办理系统整合拓展,信息交换系统互认共享。要优化办理各种证件的流程,为农村居民提供个性化、便利化的服务,为互联网、电商创业办事提供绿色通道。②用好普惠金融,提供良好金融环境。加强以农村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和支付清算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成本,控制经营风险,扩宽盈利渠道;积极支持小贷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非银行贷款机构低成本地加入央行征信体系;加强农村治安管理,为代理银行、远程银行提供安全保障;完善农村融资担保体系,推动设立如担保公司之类的担保企业,为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借贷可行性提供帮助。
3.从鼓励创新入手,培育互联网时代下的“四新经济”。①抓住互联网教育机遇,培养创新人才。互联网教育是相对落后地区人才培养的重大机遇,抓住这次机遇,为桐城培养出未来的优秀人才,是推动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当地政府应提高重视程度,落实相关政策,使相关设施物尽其用而不是落锁闲置,切实推进互联网教育在当地的发展。学校方面也应当丰富教学内容,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互联网学习,培养学生互联网学习的良好习惯。②鼓励人才返乡,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桐城的互联网硬件设施已经较为完备,返乡对于高学历人才的发展不再是严重限制。政府应出台相应规定,对高学历人才返乡创业给予政策倾斜,并适当地打出感情牌,吸引人才返乡。
五、结语
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引领“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进农村互联网应用,积极发展“互联网 ”,能有效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促进产业化经营,改善乡村治理,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使得农村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互联网 三农”将成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又一次重大变革。我们希望本次调研能为研究已拥有较完善互联网设施的乡村如何利用优势谋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 ”能真正渗透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便利群众生活,为农村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力量。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