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随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S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生肖轮来狗年了!
  我想起了大巴山乡村一带关于狗的俗语: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喂好一头猪容易,养好一条看家狗难……
  在家乡一带,百姓谈到自己的儿女时,相互夸奖自己儿女们的口头禅: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作为互相表扬鼓励教育子女的谚语。孩子们和狗并列称呼,说明在乡村狗和孩子都十分重要。乡村的人们特别呵护孩子,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养育孩子,养儿防老,日后孩子们会孝敬报恩。同时,也喜欢养一条狗,在房子屋前或屋后,家家户户会在家门口安放一个用石头打造的石狗碗,大人小孩将家里的剩饭剩菜放在石狗碗里,狗儿的眼睛里充盈着感恩的光映照着主人家,又是摇头又是摆尾又是前脚向上,欢呼雀跃,感谢不停,惹得主人家特别高兴,便发出驱使的声音,赶快吃饭,吃饱后好和我们一起上坡。狗儿马上听话,迅速吃饭后躺在门口的阶沿上,等候主人使唤。主人若一个人上山砍柴或出门办什么大事,使唤一声“跟我走”!狗儿马上随主人一前一后跑着,欢天喜地搭伴。特别是家中老人小孩单独出去办事,一召唤狗儿马上就鞍前马后一道前行壮胆。
  我在大山里读小学时,要经过一片大松林,一个倒拐湾,这两个地方阴森可怕,一个人经过时,会魂不附体,惊心动魄。每当我单独上学时,就叫我家白狗子,送我到倒拐湾。它马上乖巧地顺着我上学的路一路前行,穿过松林坡,越过倒拐湾,我轻轻摸着它的尾巴告诉它,就在这个地方看着我上学,直到看不到我的时候再回去,同时还要发出叫声,给我壮胆。下午再在此地接我。一阵亲切交谈后,狗的叫声像溪水潺潺,声声入耳。下午放学回来时,它早已在这里等候,见到我时又是欢叫又是满地打滚儿,十分亲热。一会儿跑在我前面,一会儿跑在我后面,给我壮胆。我母亲说白狗子通人性,成了你的好伙伴。
  上世纪集体生产时代粮食十分紧缺,我们兄弟姊妹也多,家境状况也不富裕,但我们家的白狗和我们相处融洽,特别忠诚主人,感恩主人。人们在一起摆龙门阵时,常常称赞我家白狗子的优点。奇怪的是,狗的这些优点潜移默化感染着家乡的青年人感恩孝敬父母亲,尊重老年人。这些纯朴的乡风,至今在家乡依然浓浓荡漾在山间,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后生们。
  家鄉的人们因各种原因外出一段时间回来后,在一起闲谈山里山外说感受时的口头禅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是热爱家乡、珍惜家庭的观念。解读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外面即使是金窝银窝也没有自己的家乡美丽、环境熟悉美好。乡民们在这种理念支使下,互相比赛看谁勤快能干,结合周围的地势建好自己的柴房草屋、果园鱼塘,平时做到周边卫生环境清洁。让自己的家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客人来了无比欢喜,主人家脸上特别有面子,生活在这里无比幸福。这是他们朴素实在的感受,也是一生生活的根本,有了一个“狗窝”这个根,人们首先要全家团结一致,在根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建设。家庭幸福了才会有美好的人生境界。
  大巴山深处连绵起伏,青山绿水的乡间,常常相隔一两里才有农户人家,基本上都是单家独户,在乡民们看来,喂好一头猪容易,养好一条看家狗难,喂好一条看家狗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白天可以跟人搭伴,可以保护好自己的鸡鸭牛羊猪,遇到陌生人及时提醒预警,引起全家人的警觉,避免不愉快的事发生。夜深人静时它躺在屋门口,静静地守望家园,天生的本能警觉到屋周围声音响动,影子晃动,及时发出“汪汪汪”的声音,给家人平安的慰藉。家乡每家每户的看家狗,无论家境富裕还是困难,都是忠于职守、守护家园的好帮手。
  乡民们养好一条看家狗的标准,体格要高大肥壮,毛色需要一片纯色,更需要跑得快、反应机灵、鼻子嗅灵、通人性。无论是哪家的看家狗,主人家都要采取一些措施,锻炼它的跑功,要跑得快,抓得住目标,才有威慑力,才能担当起安全责任。乡村里培养看家狗的理念无形中给人们启示,要做好一件事不容易,必须吃苦耐劳,练就一身真功夫,这样才能立得起、干成事。人们称赞好的看家狗的忠诚和吃苦耐劳,渐渐形成了乡间十里八村“吃得苦中苦,方为能干人”的朴素理念。
  家乡一带人们赞扬狗的忠诚、感恩、勤快、吃苦、守责的这些俗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孩子们的理念和行为。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和燕子刚在一起的时候,岳母娘并不知道我的存在。  那天早上,调休从广州赶到增城的我还在燕子的宿舍睡觉。被一阵钥匙开门声吵醒,我以为是燕子下课后回来,一边叫着燕子的名字,一边从卧室走到客厅。  我趿着拖鞋穿着睡衣睡眼蒙眬地打开卧室的门,看到穿着工衣的未来岳母娘时,彼此惊讶地对视了一下,然后我一边给她从冰箱里往外拿饮料,一边诚惶诚恐地没话找话说:“阿姨,您今天休息呀……”  她见一个出现在自己女儿房中
期刊
“大姐要嫁人了!”这个消息是我从小伙伴歪头那里听来的。“嫁人是什么?为什么我大姐要嫁人!”我回家问母亲。  “你大姐将来要到你刘哥(家乡人称姐夫一般以姓氏加哥代替)家生活了,所以要嫁人啊。”母亲一字一顿。“我家的大姐,为什么非要到他家生活?”我心里一百个问号。  “跟你个细伢说不清楚,等你长大就会明白。”母亲说完,忙她的事去了,丢下一脸茫然的我。那时总也闹不明白,大姐为什么非要嫁到别人家去,难道他
期刊
线的这头是妻子,距离35公里。  3年来,每个周一早上六点,当儿子和母亲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妻子和我就得拎着装满衣服、蔬菜、水果的大包小包赶赴妻子的学校,吃的用的,都是头天晚上从超市买回来的,基本上能管一星期。妻子总是自嘲说,咱这整天跟蚂蚁搬家似的。先把她送到学校安顿好,我再马不停蹄地赶回市里上班。周一早晨惊心动魄的程度,用“打仗”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夏秋季节的时候还好一些,那时的天亮得早,
期刊
2015年12月16日前,我一直喝的,是父亲专为我做的“特供茶”。  春天來了,父亲在自己亲手栽种的茶树前摘茶叶。他摘的茶叶,不是像君山银针那般的小嫩芽,也不是普洱那种一块叶子形状的,他摘的茶叶一定是有嫩芽还有两至三片叶子的。他摘的茶还保持着枝条该有的层次与活泼,有茎有叶有嫩芽。然后,父亲就开始做茶了。做茶的工序极其复杂。首先,父亲要将茶叶洗干净,放置大锅里炒,炒到一定火候,然后将茶叶稍稍摊开,再
期刊
幼年时对天空的兴趣,起源于祖母每日的动作。每日的晨昏之际,祖母都要站在院子里,朝天空的方向远眺,这让我十分好奇。天空上有什么呢?除了一片白茫茫或者辽远的青灰,似乎什么也没有。  老家的四周绿野连云。秋收过后,土地开始袒露出它的本色来。这个时节最常造访的就是麻雀了。它们三五成群地立在电线杆上,像极了五线谱上灵巧的音符,清脆的叫唤声对应着音阶的高低,起起伏伏地流淌。收割过的稻田涌动着芬芳的暗香,遗留下
期刊
火车上,她睡着了,我把衣服轻轻地盖在她身上。看着她慈祥安静的面容,皱纹未深,青丝未白,我忽然想把她搂在怀里,像疼爱我的孩子一样疼爱她,带她买好吃的,陪她看电影,哄她开心,她样样都肯听我的安排。忽然,她就睁开了眼睛,示意我不要脱下衣服,她不冷。  醒来的妈妈,又变成我的王,她再不需要我的照顾,就连我去售票点取票时,她也要紧跟着我。她接过我手里提着的所有东西,往我跟前挤,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屏幕。她说要
期刊
年前母亲生了一场病。  母亲从没有住过院,这一次住了半个多月。头一个星期,母亲基本上糊糊涂涂,搞不清东西南北,身在何处。急性肠胃炎引发高烧,侄儿背着母亲半夜看急诊。母亲一直坚信她是穿着皮鞋到医院的,怪我们弄丢了她那双非常合脚的皮鞋,为此,父亲专门从家里拿来皮鞋让她看到,才放下心来。母亲舍不得扔东西,不管是旧物还是剩饭菜。  前年父亲生病,从濮阳转到郑州,做了两个大手术。我陪护的时候上街买东西,一个
期刊
母亲生于上世纪初,母亲说她只上过一天学,没学过“老”字,不会写“老”字,更不用说知道“老”字的含义。  不知道是啥原因,母亲一生说话用得最多的偏偏是这个“老”字,用得最多的地方也是在喊叫人名字时。我在姊妹六个中排行老五,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妹妹。在第一次记忆中,我和村里孩子出去玩,母亲饭做好了,看我没回来,就到村子找我,边找边拉着长长的话腔喊:“老——生!在哪里?快回来吃饭!”  当时我还小,也不在
期刊
父亲是个老兵,随大部队转业后扎根新疆兵团,对执行上级的命令有着近乎偏执的坚决。可是为了我,这个家里的“老幺”,父亲却有几次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记得,1979年的秋天,我们刚从南台子煤矿整体搬迁回到团里的第一年,勤劳的军垦战士(当然也有尚未平反的“劳改犯”)很快就在一片戈壁滩上站稳了脚跟,把个曾经遍地风沙的荒芜之地侍弄得风生水起,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秋天到了,我跟着父亲去看场。说是晒场,其实就是在
期刊
2002年,我在西安渭水河畔的一所小型国际学校给韩国学生教汉语。当时有两个汉语班,而元章焄就是我负责的汉语班里的韩国学生。  我们第一次的见面并不美丽。我初到班里时,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绍。其他学生都在看,在听,有的还在笑,在闹,可他却一直埋头趴在桌子上,以“海拔”最低的姿态宣告着不一样的 “存在”,仿佛周围的世界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课间,我把手插在裤子口袋里,走到他跟前。我试图叫醒他,用关切的话语,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