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林业每年因为病虫害造成大量的损失,采取传统的防治技术,就会破坏相应的森林的生态系统,所以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是最好方式,同时相比较农业种植业,林业具有生物多样性,能建立一个适宜抵御病虫害的生态系统。本文分析了林业采用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给有关林业人员为护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措施应用
无公害防治技术农业和林业病虫害预防的一个发展趋势,病虫害防治在传统上采用剧毒的杀虫药品,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污染直接影响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和人们的用水安全。无公害防治是利用生态和生物的手段对病虫害进行管控,不会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同时效果持续时间长,建立起防御系统后可做到长时间的防护,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相应的缺点,就是作用的效果没有传统的防治病虫害的方式速度快,同时成本高,但是瑕不掩瑜,无公害防治技术才是林业防止病虫害的最佳方法。
一、无公害防治技术的观念
我国林业的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一般做的都不到位,因为我国的森林本身系统就有着很强的防治病虫害的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病虫害问题的不断加深,森林本身的预防能力以及不足,同时我国有大面积的人工林,在人工林中树种较为单一,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就产生了更大的问题。所以就必须要发展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为了维护林业態系统,就必要对采用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护林业产品的绿色和健康。就是要利用物种之间的生物关系,控制病虫害,提高森林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1、森林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价值
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实现,其是就是在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绿色、安全的自然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护森林稳定的系统,建立森林、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是人类能在森林中合理的摄取必要资源,让森林保持着森林资源一个较高的产能,在需求和生产中维持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林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包含了人类对绿色森林产品的需求,无公害病虫害管理措施能保护森林产品不被污染,保留其重要的健康价值和经济价值。
2、无公害林业防治病虫害技术发展的意义
我国森林面积巨大,所以对无公害林业病虫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了大量的实验素材,同时在林业中推行这一技术也是容易实行的。一方面。林业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能提高森林产品的产量,同时不影响其质量,能为我国林业产业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增加更多的自然生态产品。另一方面我国在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传统的防治病虫害会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危害,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传统的防治技术,带来的损失反而更大,所以从现在开始必须发展无公害的林业防治病虫害的技术。
二、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几个要点
1、育苗
育苗工作对于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来说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从受虫害的难易程度上来说,树木在幼苗阶段是最容易被虫害所侵蚀的。因此在育苗阶段,要格外注意对于育苗阶段的虫害防治。首先,要合理地分配营养元素的施加,以此促进树苗的健康成长;其次,要做好树苗的卫生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并且将其扼杀在幼时,注意对土壤的消毒工作。
2、造林
造林的注意要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要对于当地的土壤、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树种,这样的科学做法能够很好地规避造林的盲目性,有利于减小盲目造林的经济损失;第二,在大量的实践中证明一片树林只有一类树种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中海,而且这样的树林对于自然灾害以及虫害的抵御能力明显不如混交林。因此,在现代的造林过程中,通常在一片林区内都种植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树种,这样不仅使得林区对于自然灾害和虫害的抵御能力大幅度增强,将害虫的规模始终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还促进了林区内的生态多样化,对林区类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都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最后,造林应该选择对虫害有较强抗击能力的品种。我国的树木种类繁多,其对于虫害的抗击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针对林区内多发的虫害来选择树苗的品种才是最佳的选择。
3、林间管理
林间管理,通俗地讲是通过人为地干预来控制苗木的生长环境,使得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虫害侵染的可能性。具体的措施为:首先在树苗种下去之前就进行一系列的林地整翻工作,这样的工作能够将土地里的大部分害虫翻出、杀死,从源头上减少了虫害发生、侵害的可能;其次,在施肥期间,要注意对树根周围的杂草的清理,因为一些害虫通常就隐藏在杂草之间,经常性的清理杂草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的发生。
4、林区检疫
一些林区在扩大规模以及生态多样性的同时会积极引入外地的树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外地树种的检疫工作就成了减少林区虫害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加强林区的检疫工作,这不仅是维护林区的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保障林木经济价值,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大浪潮之下,市场上对于林木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林区检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近几年来随着相关理论技术不断成熟的一种新型的理论,通俗地讲,是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的克制的原理来达到消灭害虫的方法。
生物防治有一定的优缺点。一方面,人类对于生物防治的反映较小,而且其对于林区的副作用也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另一方面,由于生物防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而且其生效速度慢、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等原因,目前生物防治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从意义上来讲,生物防治不是仅仅相关理论上的突破,其对于现代林业的发展以及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来说都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于人以及林区的副作用,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同时对于大面积、虫害猖獗的地区特别适用,其对于虫害的空置时间较长,从林区的发展时间来计算,基本可以达到“一劳永逸”的状态。
三、总结
我国林业无公害防治病虫害工作对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是我国应该着重发展的技术。同时林业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有着优良的先天条件,相比较农田更方面,又有优势。现在常用的无公害方式有育苗、造林、林间管理、检疫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其中生物防治的方法是未来着重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对森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同时对森林植被分布做出合理的配置,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打造一个适合病虫害天敌的生态环境,利用生物天敌来抵御病虫害。这种方法虽然投资较大,同时见效较慢,但是在成功建立生态系统后,能够实现长期的防治,日常维护的费用大大降低防,治效果也能有效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蕾,霍治国,王丽,姜玉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作物虫害发生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2(06)
[2]李芹.提高棉花虫害防效的技术问题探究[J].科技创业家.2012(14)
[3]李建新.合浦山口红树林大面积虫害得到有效控制[J].广西林业.2010(11)
关键词: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措施应用
无公害防治技术农业和林业病虫害预防的一个发展趋势,病虫害防治在传统上采用剧毒的杀虫药品,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污染直接影响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和人们的用水安全。无公害防治是利用生态和生物的手段对病虫害进行管控,不会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同时效果持续时间长,建立起防御系统后可做到长时间的防护,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相应的缺点,就是作用的效果没有传统的防治病虫害的方式速度快,同时成本高,但是瑕不掩瑜,无公害防治技术才是林业防止病虫害的最佳方法。
一、无公害防治技术的观念
我国林业的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一般做的都不到位,因为我国的森林本身系统就有着很强的防治病虫害的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病虫害问题的不断加深,森林本身的预防能力以及不足,同时我国有大面积的人工林,在人工林中树种较为单一,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就产生了更大的问题。所以就必须要发展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为了维护林业態系统,就必要对采用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护林业产品的绿色和健康。就是要利用物种之间的生物关系,控制病虫害,提高森林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1、森林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价值
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实现,其是就是在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绿色、安全的自然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护森林稳定的系统,建立森林、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是人类能在森林中合理的摄取必要资源,让森林保持着森林资源一个较高的产能,在需求和生产中维持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林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包含了人类对绿色森林产品的需求,无公害病虫害管理措施能保护森林产品不被污染,保留其重要的健康价值和经济价值。
2、无公害林业防治病虫害技术发展的意义
我国森林面积巨大,所以对无公害林业病虫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了大量的实验素材,同时在林业中推行这一技术也是容易实行的。一方面。林业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能提高森林产品的产量,同时不影响其质量,能为我国林业产业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增加更多的自然生态产品。另一方面我国在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传统的防治病虫害会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危害,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传统的防治技术,带来的损失反而更大,所以从现在开始必须发展无公害的林业防治病虫害的技术。
二、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几个要点
1、育苗
育苗工作对于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来说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从受虫害的难易程度上来说,树木在幼苗阶段是最容易被虫害所侵蚀的。因此在育苗阶段,要格外注意对于育苗阶段的虫害防治。首先,要合理地分配营养元素的施加,以此促进树苗的健康成长;其次,要做好树苗的卫生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并且将其扼杀在幼时,注意对土壤的消毒工作。
2、造林
造林的注意要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要对于当地的土壤、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树种,这样的科学做法能够很好地规避造林的盲目性,有利于减小盲目造林的经济损失;第二,在大量的实践中证明一片树林只有一类树种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中海,而且这样的树林对于自然灾害以及虫害的抵御能力明显不如混交林。因此,在现代的造林过程中,通常在一片林区内都种植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树种,这样不仅使得林区对于自然灾害和虫害的抵御能力大幅度增强,将害虫的规模始终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还促进了林区内的生态多样化,对林区类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都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最后,造林应该选择对虫害有较强抗击能力的品种。我国的树木种类繁多,其对于虫害的抗击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针对林区内多发的虫害来选择树苗的品种才是最佳的选择。
3、林间管理
林间管理,通俗地讲是通过人为地干预来控制苗木的生长环境,使得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虫害侵染的可能性。具体的措施为:首先在树苗种下去之前就进行一系列的林地整翻工作,这样的工作能够将土地里的大部分害虫翻出、杀死,从源头上减少了虫害发生、侵害的可能;其次,在施肥期间,要注意对树根周围的杂草的清理,因为一些害虫通常就隐藏在杂草之间,经常性的清理杂草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的发生。
4、林区检疫
一些林区在扩大规模以及生态多样性的同时会积极引入外地的树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外地树种的检疫工作就成了减少林区虫害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加强林区的检疫工作,这不仅是维护林区的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保障林木经济价值,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大浪潮之下,市场上对于林木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林区检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近几年来随着相关理论技术不断成熟的一种新型的理论,通俗地讲,是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的克制的原理来达到消灭害虫的方法。
生物防治有一定的优缺点。一方面,人类对于生物防治的反映较小,而且其对于林区的副作用也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另一方面,由于生物防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而且其生效速度慢、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等原因,目前生物防治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从意义上来讲,生物防治不是仅仅相关理论上的突破,其对于现代林业的发展以及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来说都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于人以及林区的副作用,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同时对于大面积、虫害猖獗的地区特别适用,其对于虫害的空置时间较长,从林区的发展时间来计算,基本可以达到“一劳永逸”的状态。
三、总结
我国林业无公害防治病虫害工作对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是我国应该着重发展的技术。同时林业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有着优良的先天条件,相比较农田更方面,又有优势。现在常用的无公害方式有育苗、造林、林间管理、检疫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其中生物防治的方法是未来着重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对森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同时对森林植被分布做出合理的配置,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打造一个适合病虫害天敌的生态环境,利用生物天敌来抵御病虫害。这种方法虽然投资较大,同时见效较慢,但是在成功建立生态系统后,能够实现长期的防治,日常维护的费用大大降低防,治效果也能有效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蕾,霍治国,王丽,姜玉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作物虫害发生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2(06)
[2]李芹.提高棉花虫害防效的技术问题探究[J].科技创业家.2012(14)
[3]李建新.合浦山口红树林大面积虫害得到有效控制[J].广西林业.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