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职业能力需要显性职业能力和隐性职业能力的融合。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的隐性教育,因其所具有的教育途径的间接性、教育传递的渗透性、教育接受的自主性等特点,对在校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无处不在。加强隐性教育建设是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助推器”。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隐性教育
[作者简介]李悦辉(1964-),女,广东梅县人,嘉应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李友文(1965-),男,广东梅县人,嘉应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德育、高等教育。(广东梅州514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梅州市社科联、嘉应学院联合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战略后备人才研究”(项目编号:2009SK36)和2010年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课题“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实用性研究”(课题编号:2010BKA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88-02
从高校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接受锻炼,逐步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国家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地方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广东嘉应学院与地方党委正在联合实践探索大学生的从政之路,即从在校本科大学生中遴选培养适合基层乡镇的“党政战略后备人才”和“村官”。实践表明,从政必然涉及从政者的能力素质问题,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的隐性教育,因其所具有的教育途径的间接性、教育传递的渗透性、教育接受的自主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提升从政能力有着显性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需要显性职业能力和隐性职业能力的融合
地方与基层企事业单位的众多实用型人才越来越多来自大学毕业生。在现今社会,能够集经济、管理、分析与交际能力于一身的人,才能符合现代职业的要求。陈书怡等根据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胜任特征模型,通过对北京、江苏的优秀和一般组大学生村官的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初步得出主动学习精神、岗位认同度、积极寻求外部支持、耐挫折性、吃苦耐劳、成败是非评价以百姓为中心、自信敢为、尽心尽力、改变农村的目标明确、反功利导向这10项要素是优秀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①可见具备地方与基层企事业单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之高。
根据以上调查研究及嘉应学院的“党政班”“村官班”实践,我们认为大学生职业能力是大学生从事具体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可分为显性职业能力和隐性职业能力,而且两者是融合的。其中,大学生隐性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性格心态、道德风貌。影响大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个体方面的影响,有政府、社会用人机制影响,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有显性的影响,也有隐性的影响。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既要通过显性教育也要通过隐性教育来培养,但高校一般注重前者却往往忽视了后者,因而充分认识隐性教育对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意义重大。
二、隐性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无处不在
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在学校里学生不仅接受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同时还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成长。而后者是由非学术途径潜移默化地、间接地传递给学生的。②后来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发展到整个教育范畴上的“隐性教育”,说明学校教育中还存着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隐性教育指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不直接显露的,是隐藏的,其教育形式是侧面的、间接的,常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方式,学生在不自觉中自愿接受教育者观点的教育模式。其主要形式有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教育制度培养模式、教职工的言行、大众教育传媒等。③本文所认为的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体验、分享中获得个性和身心发展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活动过程及其方式,是相对显性教育而存在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并具有显性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1.隐性教育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要有勇气选择工作复杂、竞争激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在当前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模糊性和不稳定性的情况下,隐性课程的间接价值导向功能就尤为突出。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健康、积极向上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等正向的价值观,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隐性教育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需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特别是积极、高尚、稳定的情感和果断、自制、坚毅的意志品质。显性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方面有时容易导致逆反心理,而隐性课程作为纯净化的校园文化,可让学生沉浸在教师富有人格魅力、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环境建设幽雅、精神追求执著的校园当中,在耳濡目染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3.隐性教育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人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人克服困难、促进工作的开展和事业的成功。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地方高校要尽可能让在校大学生接受多方面的隐性教育影响,有更多机会与同学、教师、领导、职工等各行各业人士打交道,特别是与成功人士打交道,能有效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4.隐性课程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工作能力。判断力、概括力、预见力、创新力、学习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等工作能力是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隐性课程涉及人类文化的多个侧面,既反映着社会的管理体制、社会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典章礼仪,也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知识经验、价值规范、情感态度、行为方式。隐性课程以情育人,以境育人,直觉性强,这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知识的持久记忆,有利于其职业能力的增强。
不少地方高校虽然有意无意地进行了隐性教育,但隐性教育在育人过程尤其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中的独特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忽略了基层单位、中小企事业单位隐性教育的力量。因此,要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就要加强隐性教育建设,真正发挥“助推器”作用。
1.树立隐性教育意识,形成高校、基层组织隐性教育合力。高校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体,要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要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形式,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网络文化为平台,采用体系化、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从政人才。基层单位对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必须在制度和政策上给予切实的保证和保障。基层单位是大学生从政的舞台,应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实际锻炼、经验传授、现身说法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支持和帮助。
2.开发地方高校的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精神文化是隱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和呈现方式。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历史文脉,是学校成员特别是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心理氛围等,包括校园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学校成员的思想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④因此,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既要积极建构符合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坚持不懈地在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种活动中宣扬务实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认同感,也要利用校风对师生员工的规范、驱动、凝聚和熏陶作用,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人。
3.优化配置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师队伍,用教师的人格和学识打造大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知识储备。地方高校的教师,不仅仅是指专业课的教师,还应该包括高校领导、管理干部以及给学生作报告或交谈的市县领导、乡镇干部、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等在内的所有人员。他们高昂的理想、丰富的知识、虔诚敬业的态度以及为达到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会成为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
4.强化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隐性职业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各类活动是动态的隐性课程。学生从事不同的活动所受到的潜在影响不同,如各种学术与经验报告、技能训练可以提高专业技术及学习能力,各种文体活动可以提高团结协作能力、才艺水平和身体素质,社会实践可以提高组织与沟通能力,三下乡可以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地方高校可根据自身计划和条件时间的限制,统筹实践活动环节,少而精,让每一次活动都能发挥隐性教育价值。
5.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的隐性环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信息。学生正是通过对从环境获得的种种刺激反复理解和体会、形成自己的观念并制约自己的行为习惯,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校园物质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外壳和物质基础,又是校园文化内核的载体,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体现着无形的价值观念、教育思想等,是富有教育内涵的校园物质环境。优美的环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陶冶学生身心、实施美育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环境建设力度,既要有学校思想、精神、信息和观念传播和满足人们审美享受的教育功能,又要营造一种具有时代风尚的浓郁的高校文化氛围。
6.完善保障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管理制度建设,保障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校纪律、领导体制,以及学校成员对这些制度的认识态度和对制度的执行情况等。它既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级教育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具体化,也是学校特有的教育精神、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的制度化表现。地方高校的各种制度不仅要约束师生的行为,而且还要通过师生对各种规章制度、行为礼仪和管理条例等的认可和执行,使师生形成比较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制度在具体建设实施中,要使制度本身尽可能完备、全面、严密、科学;要灵活执行,体现人本性;要注意制度意识的培养;要注意非正式规范的作用;要注意处理好制度建设与教育的关系;要使制度有一定的连续性。
[注释]
①陈书怡,管迪,谢欣欣.大学生“村官”的胜任特征与地区发展差异关系初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6):119.
②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98.
③周俊,肖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3(1):100.
④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99.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隐性教育
[作者简介]李悦辉(1964-),女,广东梅县人,嘉应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李友文(1965-),男,广东梅县人,嘉应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德育、高等教育。(广东梅州514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梅州市社科联、嘉应学院联合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战略后备人才研究”(项目编号:2009SK36)和2010年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课题“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实用性研究”(课题编号:2010BKA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88-02
从高校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接受锻炼,逐步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国家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地方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广东嘉应学院与地方党委正在联合实践探索大学生的从政之路,即从在校本科大学生中遴选培养适合基层乡镇的“党政战略后备人才”和“村官”。实践表明,从政必然涉及从政者的能力素质问题,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的隐性教育,因其所具有的教育途径的间接性、教育传递的渗透性、教育接受的自主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提升从政能力有着显性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需要显性职业能力和隐性职业能力的融合
地方与基层企事业单位的众多实用型人才越来越多来自大学毕业生。在现今社会,能够集经济、管理、分析与交际能力于一身的人,才能符合现代职业的要求。陈书怡等根据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胜任特征模型,通过对北京、江苏的优秀和一般组大学生村官的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初步得出主动学习精神、岗位认同度、积极寻求外部支持、耐挫折性、吃苦耐劳、成败是非评价以百姓为中心、自信敢为、尽心尽力、改变农村的目标明确、反功利导向这10项要素是优秀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①可见具备地方与基层企事业单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之高。
根据以上调查研究及嘉应学院的“党政班”“村官班”实践,我们认为大学生职业能力是大学生从事具体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可分为显性职业能力和隐性职业能力,而且两者是融合的。其中,大学生隐性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性格心态、道德风貌。影响大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个体方面的影响,有政府、社会用人机制影响,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有显性的影响,也有隐性的影响。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既要通过显性教育也要通过隐性教育来培养,但高校一般注重前者却往往忽视了后者,因而充分认识隐性教育对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意义重大。
二、隐性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无处不在
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在学校里学生不仅接受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同时还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成长。而后者是由非学术途径潜移默化地、间接地传递给学生的。②后来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发展到整个教育范畴上的“隐性教育”,说明学校教育中还存着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隐性教育指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不直接显露的,是隐藏的,其教育形式是侧面的、间接的,常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方式,学生在不自觉中自愿接受教育者观点的教育模式。其主要形式有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教育制度培养模式、教职工的言行、大众教育传媒等。③本文所认为的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体验、分享中获得个性和身心发展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活动过程及其方式,是相对显性教育而存在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并具有显性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1.隐性教育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要有勇气选择工作复杂、竞争激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在当前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模糊性和不稳定性的情况下,隐性课程的间接价值导向功能就尤为突出。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健康、积极向上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等正向的价值观,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隐性教育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需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特别是积极、高尚、稳定的情感和果断、自制、坚毅的意志品质。显性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方面有时容易导致逆反心理,而隐性课程作为纯净化的校园文化,可让学生沉浸在教师富有人格魅力、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环境建设幽雅、精神追求执著的校园当中,在耳濡目染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3.隐性教育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人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人克服困难、促进工作的开展和事业的成功。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地方高校要尽可能让在校大学生接受多方面的隐性教育影响,有更多机会与同学、教师、领导、职工等各行各业人士打交道,特别是与成功人士打交道,能有效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4.隐性课程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工作能力。判断力、概括力、预见力、创新力、学习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等工作能力是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隐性课程涉及人类文化的多个侧面,既反映着社会的管理体制、社会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典章礼仪,也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知识经验、价值规范、情感态度、行为方式。隐性课程以情育人,以境育人,直觉性强,这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知识的持久记忆,有利于其职业能力的增强。
不少地方高校虽然有意无意地进行了隐性教育,但隐性教育在育人过程尤其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中的独特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忽略了基层单位、中小企事业单位隐性教育的力量。因此,要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就要加强隐性教育建设,真正发挥“助推器”作用。
1.树立隐性教育意识,形成高校、基层组织隐性教育合力。高校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体,要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要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形式,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网络文化为平台,采用体系化、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从政人才。基层单位对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必须在制度和政策上给予切实的保证和保障。基层单位是大学生从政的舞台,应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实际锻炼、经验传授、现身说法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支持和帮助。
2.开发地方高校的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精神文化是隱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和呈现方式。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历史文脉,是学校成员特别是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心理氛围等,包括校园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学校成员的思想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④因此,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既要积极建构符合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坚持不懈地在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种活动中宣扬务实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认同感,也要利用校风对师生员工的规范、驱动、凝聚和熏陶作用,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人。
3.优化配置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师队伍,用教师的人格和学识打造大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知识储备。地方高校的教师,不仅仅是指专业课的教师,还应该包括高校领导、管理干部以及给学生作报告或交谈的市县领导、乡镇干部、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等在内的所有人员。他们高昂的理想、丰富的知识、虔诚敬业的态度以及为达到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会成为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
4.强化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隐性职业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各类活动是动态的隐性课程。学生从事不同的活动所受到的潜在影响不同,如各种学术与经验报告、技能训练可以提高专业技术及学习能力,各种文体活动可以提高团结协作能力、才艺水平和身体素质,社会实践可以提高组织与沟通能力,三下乡可以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地方高校可根据自身计划和条件时间的限制,统筹实践活动环节,少而精,让每一次活动都能发挥隐性教育价值。
5.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的隐性环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信息。学生正是通过对从环境获得的种种刺激反复理解和体会、形成自己的观念并制约自己的行为习惯,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校园物质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外壳和物质基础,又是校园文化内核的载体,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体现着无形的价值观念、教育思想等,是富有教育内涵的校园物质环境。优美的环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陶冶学生身心、实施美育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环境建设力度,既要有学校思想、精神、信息和观念传播和满足人们审美享受的教育功能,又要营造一种具有时代风尚的浓郁的高校文化氛围。
6.完善保障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管理制度建设,保障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校纪律、领导体制,以及学校成员对这些制度的认识态度和对制度的执行情况等。它既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级教育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具体化,也是学校特有的教育精神、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的制度化表现。地方高校的各种制度不仅要约束师生的行为,而且还要通过师生对各种规章制度、行为礼仪和管理条例等的认可和执行,使师生形成比较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制度在具体建设实施中,要使制度本身尽可能完备、全面、严密、科学;要灵活执行,体现人本性;要注意制度意识的培养;要注意非正式规范的作用;要注意处理好制度建设与教育的关系;要使制度有一定的连续性。
[注释]
①陈书怡,管迪,谢欣欣.大学生“村官”的胜任特征与地区发展差异关系初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6):119.
②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98.
③周俊,肖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3(1):100.
④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