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杜尚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人们自20世纪以来对他的讨论热度一直不减,他把一切反常的概念都放在了现代艺术的探索和发展中,他的作品载体已经不局限于美术作品或雕塑。他用现成品表达他的生活态度,他的思想观念,他的存在就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他让艺术不再只局限在绘画或是雕塑这样局限的世界里。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引领当代艺术进入了革命性的崭新时代。
关键词:当代艺术;反传统;观念;厦门达达
杜尚不仅对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当代艺术家黄永砯也有着深远影响。
一、特立独行的杜尚
在给大家介绍艺术家的时候,我们往往还会附带上简介,比如莫奈代表印象派,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可是对于杜尚,我们无法把他归入当时的任何一类流派,因为他实在太过特别,甚至反对任何形式的艺术,一生都在追求心靈上真正的自由。在众多各自抱团的艺术家团体里,他显得尤其格格不入、特立独行。
而这种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带着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态度是第一次大战之后作为新兴艺术流派的典型特点—达达主义。尽管杜尚从未将自己划入任何一种流派,但他的主张无疑跟“达达主义”不谋而合。也因为他的名气实在太大,我们在讨论“达达主义”的时候,往往提到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就是杜尚。达达主义也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找到了一条新思路:艺术创作的目的不在于创造,而在于破坏和挑战!
二、黄永砯与“厦门达达”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杜尚对西方艺术发展的影响几乎无人能敌。然而,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却鲜为人知。始于1986年的“厦门达达”艺术团体。由黄永砯联合创立的厦门达达被视为1980年代国内涌现的最激进的前卫艺术团体。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重要一章,它突显出创造力和知识领域与广泛的哲学思想及实践互动的热浪,这股浪潮是随着中国的开放而兴起的。
黄永砯(1954年-2019年10月20日),福建厦门人,是中国当代艺术潮流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家。早期他的创作姿态激进,曾是达达精神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发起并组织了艺术团体“厦门达达”。1985年他采用轮盘来决定色彩选用的次序和图绘的方式,试验一种偶发过程,彻底放弃创作者的主体性,最终得到的是貌似绘画实为“反绘画”的所谓《非表达绘画》,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艺术方法论的重要建树。
他在197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他在校的几年正是中国社会思想开始解冻,青年人开始迅速的如饥似渴地接受从西方传过来的各种新鲜事物的时期。青年艺术家们也蠢蠢欲动,开始了最初的探索,也正是这时黄永砯遇到了杜尚。
从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创办了《世界美术》,开始向国内介绍西方现代美术流派,此后这样的渠道逐渐增多,黄永砯从这些零零散散的资料中赚取了最初的一些信息,当然青年人并不满足于这些,他们到处寻找营养。后来黄永砯在访谈中提到,他第一次读到的《杜尚访谈录》是香港印刷的,他把整本都复印了下来,且在朋友中流传。这无疑是使杜尚的艺术观念在黄永砯的心中开了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黄永砯短暂且奇幻的艺术生涯中,他提到最多的是杜尚。从他的见解,他的行动与他的作品到处可见杜尚对他的教育无穷。黄永砯曾说“杜尚及时地放弃了绘画以及所有创作活动,不是死后,而是在活着的时候,这对人们信奉的“为艺术终身奋斗”“,艺术永无止境”或“永不满足”的教条是一大解放”。当《泉》问世时,没有人可以接受它是一件艺术品,所以《泉》并没有立即在艺术界产生什么影响,只是在后来它的地位才被逐渐抬高,终于成为艺术史上的一个极致景观。杜尚也在一篇文章中解释这些东西是不是自己动手做的并不重要,关键只在于他选择了这件生活中普通的东西放在一个新的地方,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和新的观看角度,它原先的作用消失了,他这样做是把一个新的思想提供给了这件东西,而这个新思想就是:取代美,取代艺术的趣味,对杜尚来说美或者趣味是暂时的,只不过是一时的风气。这些都会改变,所以都是无所谓的事。杜尚和美,趣味对立。就是和人的盲从、局限对立。他想通过选择无审美趣味可言的庸俗之物来表达艺术可以是随便什么东西,艺术不值得受我们太多的推崇。
后现代主义以来的许多艺术流派都以杜尚的精神为荣,以他们日新月异的艺术活动表达对体制化,规模化的反抗。寻求着自己的生存空间,他们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新达达的高潮,终于传到了东方古国的东海岸。此时黄永砯已经毕业在厦门同文中学任美术老师,他的艺术就从这里起步。
黄永砯从杜尚那里获得了对艺术与人生的极为彻底的认识,这种接受的根本性认识虽还不足以使黄永砯达到杜尚的高度,却已使他以借杜尚之眼,居高临下的看待中国艺术界认识的肤浅。他也认为自我表现及对形式美的追求,正是中国艺术的弊病所在,因此以杜尚的观点看来,美食趣味也好,主观表现也好,这些认识还被束缚在以往的准则和艺术概念之中,难以逾越。
三、结语
杜尚的艺术理念无疑对黄永砯的艺术影响深远,有人说,黄永砯是杜尚的中国门徒。
关键词:当代艺术;反传统;观念;厦门达达
杜尚不仅对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当代艺术家黄永砯也有着深远影响。
一、特立独行的杜尚
在给大家介绍艺术家的时候,我们往往还会附带上简介,比如莫奈代表印象派,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可是对于杜尚,我们无法把他归入当时的任何一类流派,因为他实在太过特别,甚至反对任何形式的艺术,一生都在追求心靈上真正的自由。在众多各自抱团的艺术家团体里,他显得尤其格格不入、特立独行。
而这种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带着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态度是第一次大战之后作为新兴艺术流派的典型特点—达达主义。尽管杜尚从未将自己划入任何一种流派,但他的主张无疑跟“达达主义”不谋而合。也因为他的名气实在太大,我们在讨论“达达主义”的时候,往往提到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就是杜尚。达达主义也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找到了一条新思路:艺术创作的目的不在于创造,而在于破坏和挑战!
二、黄永砯与“厦门达达”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杜尚对西方艺术发展的影响几乎无人能敌。然而,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却鲜为人知。始于1986年的“厦门达达”艺术团体。由黄永砯联合创立的厦门达达被视为1980年代国内涌现的最激进的前卫艺术团体。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重要一章,它突显出创造力和知识领域与广泛的哲学思想及实践互动的热浪,这股浪潮是随着中国的开放而兴起的。
黄永砯(1954年-2019年10月20日),福建厦门人,是中国当代艺术潮流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家。早期他的创作姿态激进,曾是达达精神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发起并组织了艺术团体“厦门达达”。1985年他采用轮盘来决定色彩选用的次序和图绘的方式,试验一种偶发过程,彻底放弃创作者的主体性,最终得到的是貌似绘画实为“反绘画”的所谓《非表达绘画》,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艺术方法论的重要建树。
他在197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他在校的几年正是中国社会思想开始解冻,青年人开始迅速的如饥似渴地接受从西方传过来的各种新鲜事物的时期。青年艺术家们也蠢蠢欲动,开始了最初的探索,也正是这时黄永砯遇到了杜尚。
从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创办了《世界美术》,开始向国内介绍西方现代美术流派,此后这样的渠道逐渐增多,黄永砯从这些零零散散的资料中赚取了最初的一些信息,当然青年人并不满足于这些,他们到处寻找营养。后来黄永砯在访谈中提到,他第一次读到的《杜尚访谈录》是香港印刷的,他把整本都复印了下来,且在朋友中流传。这无疑是使杜尚的艺术观念在黄永砯的心中开了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黄永砯短暂且奇幻的艺术生涯中,他提到最多的是杜尚。从他的见解,他的行动与他的作品到处可见杜尚对他的教育无穷。黄永砯曾说“杜尚及时地放弃了绘画以及所有创作活动,不是死后,而是在活着的时候,这对人们信奉的“为艺术终身奋斗”“,艺术永无止境”或“永不满足”的教条是一大解放”。当《泉》问世时,没有人可以接受它是一件艺术品,所以《泉》并没有立即在艺术界产生什么影响,只是在后来它的地位才被逐渐抬高,终于成为艺术史上的一个极致景观。杜尚也在一篇文章中解释这些东西是不是自己动手做的并不重要,关键只在于他选择了这件生活中普通的东西放在一个新的地方,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和新的观看角度,它原先的作用消失了,他这样做是把一个新的思想提供给了这件东西,而这个新思想就是:取代美,取代艺术的趣味,对杜尚来说美或者趣味是暂时的,只不过是一时的风气。这些都会改变,所以都是无所谓的事。杜尚和美,趣味对立。就是和人的盲从、局限对立。他想通过选择无审美趣味可言的庸俗之物来表达艺术可以是随便什么东西,艺术不值得受我们太多的推崇。
后现代主义以来的许多艺术流派都以杜尚的精神为荣,以他们日新月异的艺术活动表达对体制化,规模化的反抗。寻求着自己的生存空间,他们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新达达的高潮,终于传到了东方古国的东海岸。此时黄永砯已经毕业在厦门同文中学任美术老师,他的艺术就从这里起步。
黄永砯从杜尚那里获得了对艺术与人生的极为彻底的认识,这种接受的根本性认识虽还不足以使黄永砯达到杜尚的高度,却已使他以借杜尚之眼,居高临下的看待中国艺术界认识的肤浅。他也认为自我表现及对形式美的追求,正是中国艺术的弊病所在,因此以杜尚的观点看来,美食趣味也好,主观表现也好,这些认识还被束缚在以往的准则和艺术概念之中,难以逾越。
三、结语
杜尚的艺术理念无疑对黄永砯的艺术影响深远,有人说,黄永砯是杜尚的中国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