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静脉不同处理方式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的影响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小隐静脉不同处理方式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的影响。

方法

2010年6月—2015年9月,笔者将97例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关节外露患者(创面面积6 cm×4 cm~14 cm×10 cm),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3例、结扎组32例、吻合组32例,均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其中对照组皮瓣面积4 cm×3 cm~13 cm×9 cm,在皮瓣近端切断腓肠神经及切断并结扎小隐静脉;结扎组皮瓣面积4 cm×3 cm~13 cm×10 cm,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皮瓣蒂部分离结扎小隐静脉起始处;吻合组皮瓣面积4 cm×4 cm~16 cm×12 cm,小隐静脉近心端与受区相应大小静脉吻合。供区移植同侧大腿中厚皮。观察并计算各组患者术后皮瓣肿胀发生率、皮瓣青紫发生率、青紫或肿胀持续时间、皮瓣坏死率。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LSD检验。

结果

结扎组与吻合组患者术后皮瓣肿胀发生率相近(P>0.05),且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3组患者术后皮瓣青紫发生率相近(P>0.05)。结扎组与吻合组患者术后皮瓣青紫或肿胀持续时间分别为(7.4±1.1)、(6.3±1.8)d,二者相近(P>0.05),且均较对照组的(17.1±2.8)d缩短(P<0.05或P<0.01)。结扎组与吻合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均为0,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值均小于0.05)。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内小隐静脉不同处理方法对该皮瓣术后成活的影响有差异。术中小隐静脉近心端与受区静脉吻合或于小隐静脉起始处结扎能改善术后皮瓣静脉回流,提高皮瓣成活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联合自制手屈曲训练带治疗手背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5年2月,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46例手背部深Ⅱ~Ⅲ度烧伤后瘢痕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常规训练组18例和联合训练组28例。创面愈合后2周,常规训练组患者行手功能训练和佩戴自制压力手套,联合训练组在常规训练组基础上另增加佩戴自制手屈曲训练带(由尼龙带、屈曲带和魔术贴组成),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温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疗法中不同的内层敷料对Ⅲ度烧伤兔切痂创面的影响。方法将18只日本大耳白兔单侧背部造成Ⅲ度烧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分子敷料组、生物敷料组和含银生物敷料组各6只,伤后第3天行切痂术后,高分子敷料组兔创面覆盖聚氨酯泡沫、生物敷料组兔创面覆盖猪ADM敷料、含银生物敷料组兔创面覆盖含银猪ADM敷料,均行持续负压治疗7 d。于术后即刻和7 d,分别观察各组兔创面大体情况,测定创周组织干湿比,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烧伤患儿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笔者单位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84例、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96例0~12岁住院烧伤患儿的病历资料,对烧伤患儿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年龄、致伤原因、性别、致伤月份、居住地、急救措施符合医学常规情况、伤后入院时间、烧伤严重程度以及手术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Mann
目的探讨早期磨削痂后应用VSD治疗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深Ⅱ度创面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6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65例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根据患者意愿,31例患者采用早期磨削痂+VSD治疗深Ⅱ度创面,设为VSD组;34例患者采用早期磨削痂+常规换药治疗深Ⅱ度创面,设为常规换药组。计算2组患者伤后7、14 d深Ⅱ度创面愈合率,统计2组患者深Ⅱ度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伤后7 d深Ⅱ度创面创缘红肿及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