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常常被同行称道,文人墨客皆为语文着迷沉醉。
不幸的是,时下的语文教学让很多人充满失落,不知如何评说。语文教学一直备受诟病,“八面受敌”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改变。我认为语文教学有以下几个弊端,应予忌之。
一、忌急。
语文能力最重要的无非是阅读和写作两大能力,那么我们现在是如何来提高这两种能力的呢?观之四海而皆用的方法就是传授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在不少语文老师的头脑里,都存有这样的观点,只要把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就可以大功告成了,所以,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传授各种方法,什么愉快教学法,三步法,五步法,三段论、组合法,龙头凤尾法,亮点呈现法……不一而足。学生在老师的精心传授下掌握(是否掌握也不一定)的阅读、写作的方法不可谓不多,然而唯独缺乏的是实际的阅读、写作的操练,那么效果如何呢?且看看中考语文的阅读和写作就可知晓,初三一年或者至少半年,对阅读和写作的复习费时应该说不算少,几乎每次教学都要讲方法,但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提高却实在是寥寥,是方法讲得不够吗?显然不是,方法讲得够多了,问题是多数学生是食“法”不化,生搬硬套,更有甚者,方法反而变成了一种框框,一种对思维的限制,学生在阅读时反而不能很好地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去鉴赏,只想着如何用老师传授的方法去套出答案;写作也是如此,僵化的写作思维使得学生无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八股文风行考场,当面对一个具有开放性需要创造性的作文题目时,很多学生束手无策。面对中考,很多老师、学生已经没有耐心,当然也许也容不得有耐心去扎扎实实地提升语文素养了,方法的大行其道,弊病就在于一个“急”字,在于语文教学心态的急躁。
二、忌空。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嘴上都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要求和指导,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却发现,对于课外阅读我们往往是雷声大却无些雨。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急于把大量的我们认为是好的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但是在这种急匆匆的阅读灌输中我们却发现,学生似乎并不能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因为读得多了从而阅读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恰恰相反,不少学生甚至没有效果,以至于使其产生了怀疑和动摇。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那是因为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操之过急了,阅读的东西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头脑里的东西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只是急匆匆地走马观花,那留下的印象也必然是浮光掠影,阅读的时候已经是印象肤浅,时间稍有间隔就一定会忘得一干二净,更谈不上灵活地加以运用了,而少数阅读质量高的学生总结其阅读经验时都会谈到共同的一点,那就是他们对于阅读过的东西能够做到深入细致,印象深刻,每读一篇都能从中吸取好的东西。其实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自己也应该有体会的,我自己的语文水平是如何提高的,我们自己是如何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的,大概很多语文老师在学生时代都有过细致地做札记,勤奋地反刍、背诵记忆这样的经历的吧,而这才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最好的指导,当然仅此还是不够的,要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还有一系列事情要做,而扎实的进行双基训练才是提高课外阅读效益的首要前提。
三、忌泛。
语文作为一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却往往是练而不成,这里面原因当然复杂,尤其是语文能力本身的性质不容忽视,而从我们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所组织的能力训练过于空泛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譬如,以作文为例,从审题到成文,其中包含了许多单项的能力,这其中的能力有些不是集中训练能够突破的,有些却是非常需要集中训练并且也是可以突破的,例如议论文写作的叙述事例的能力,这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之一,有不同的叙述类型不同的叙述要求,需要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训练,这项能力突破了,对于提升议论文的写作水平举足轻重,而且不是几节课、几次训练就能够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克服空泛之谈抑或是高谈阔论的施教,以足够的耐心组织教学,进行指导和训练,直至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叙述方式,看上去这很慢很费时间,但是一旦过关,必定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而如果只是匆匆一练,到时候又要返工,则费时依然不少,而且因为始终是在量的层面上徘徊,反而无法实现质的提升,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已经不少了。
语文教学最忌急、空、泛。诚然,语文教学要有“虚”的东西,但更需要“实”的磨砺,尤其是在当前更要强调一个“实”字,只有扎实训练,“虚实相生”才能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走向胜利。
不幸的是,时下的语文教学让很多人充满失落,不知如何评说。语文教学一直备受诟病,“八面受敌”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改变。我认为语文教学有以下几个弊端,应予忌之。
一、忌急。
语文能力最重要的无非是阅读和写作两大能力,那么我们现在是如何来提高这两种能力的呢?观之四海而皆用的方法就是传授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在不少语文老师的头脑里,都存有这样的观点,只要把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就可以大功告成了,所以,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传授各种方法,什么愉快教学法,三步法,五步法,三段论、组合法,龙头凤尾法,亮点呈现法……不一而足。学生在老师的精心传授下掌握(是否掌握也不一定)的阅读、写作的方法不可谓不多,然而唯独缺乏的是实际的阅读、写作的操练,那么效果如何呢?且看看中考语文的阅读和写作就可知晓,初三一年或者至少半年,对阅读和写作的复习费时应该说不算少,几乎每次教学都要讲方法,但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提高却实在是寥寥,是方法讲得不够吗?显然不是,方法讲得够多了,问题是多数学生是食“法”不化,生搬硬套,更有甚者,方法反而变成了一种框框,一种对思维的限制,学生在阅读时反而不能很好地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去鉴赏,只想着如何用老师传授的方法去套出答案;写作也是如此,僵化的写作思维使得学生无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八股文风行考场,当面对一个具有开放性需要创造性的作文题目时,很多学生束手无策。面对中考,很多老师、学生已经没有耐心,当然也许也容不得有耐心去扎扎实实地提升语文素养了,方法的大行其道,弊病就在于一个“急”字,在于语文教学心态的急躁。
二、忌空。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嘴上都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要求和指导,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却发现,对于课外阅读我们往往是雷声大却无些雨。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急于把大量的我们认为是好的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但是在这种急匆匆的阅读灌输中我们却发现,学生似乎并不能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因为读得多了从而阅读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恰恰相反,不少学生甚至没有效果,以至于使其产生了怀疑和动摇。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那是因为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操之过急了,阅读的东西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头脑里的东西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只是急匆匆地走马观花,那留下的印象也必然是浮光掠影,阅读的时候已经是印象肤浅,时间稍有间隔就一定会忘得一干二净,更谈不上灵活地加以运用了,而少数阅读质量高的学生总结其阅读经验时都会谈到共同的一点,那就是他们对于阅读过的东西能够做到深入细致,印象深刻,每读一篇都能从中吸取好的东西。其实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自己也应该有体会的,我自己的语文水平是如何提高的,我们自己是如何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的,大概很多语文老师在学生时代都有过细致地做札记,勤奋地反刍、背诵记忆这样的经历的吧,而这才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最好的指导,当然仅此还是不够的,要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还有一系列事情要做,而扎实的进行双基训练才是提高课外阅读效益的首要前提。
三、忌泛。
语文作为一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却往往是练而不成,这里面原因当然复杂,尤其是语文能力本身的性质不容忽视,而从我们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所组织的能力训练过于空泛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譬如,以作文为例,从审题到成文,其中包含了许多单项的能力,这其中的能力有些不是集中训练能够突破的,有些却是非常需要集中训练并且也是可以突破的,例如议论文写作的叙述事例的能力,这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之一,有不同的叙述类型不同的叙述要求,需要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训练,这项能力突破了,对于提升议论文的写作水平举足轻重,而且不是几节课、几次训练就能够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克服空泛之谈抑或是高谈阔论的施教,以足够的耐心组织教学,进行指导和训练,直至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叙述方式,看上去这很慢很费时间,但是一旦过关,必定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而如果只是匆匆一练,到时候又要返工,则费时依然不少,而且因为始终是在量的层面上徘徊,反而无法实现质的提升,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已经不少了。
语文教学最忌急、空、泛。诚然,语文教学要有“虚”的东西,但更需要“实”的磨砺,尤其是在当前更要强调一个“实”字,只有扎实训练,“虚实相生”才能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