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罢蒋、审蒋、诛蒋到放蒋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12月,我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就中共中央在西安事变中有关处置蒋介石的方针问题,作了一次发言,首次提出,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并非一开始就确定了“放蒋”的方针,而是经历了由“罢蒋”、“审蒋”、“诛蒋”到最后“放蒋”的思考、转变过程。嗣后我在《党史资料通讯》1987年第一期发表了《关于西安事变后我党处置蒋介石的方针问题》一文,对上述观点作了系统论述。我的发言和文章,当时史学界同仁颇感新鲜,有人赞许,也有人为我担心。现在时光已过去了20余年,这些年来,有关西安事变的史料不断发掘公布,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讨与时俱进,学术上的民主自由讨论氛围不断加强。我认为,今天对此问题,可以谈得更丰富、更透彻、更接近历史实际了。
  
  中央处置蒋介石的方针有一个演变过程
  
  西安事变发生后,如何处置蒋介石的问题,是同要不要争取和平前途的问题相联系的。我们阅读当时中共的历史文献,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共中央认为必须给蒋介石以严厉制裁,以除后患;另一方面,又要竭力避免内战,力争事变和平解决。中共中央在这两个问题上,颇费思考、周折,最后审时度势,确定了处置蒋介石的正确政策。其过程大体如下:
  1936年12月12日清晨,中共中央收到张学良发来的两则急电:第一电说: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不顾一切,今已将蒋及重要将领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联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第二电要求中共中央速派人来西安共商大计。
  中共中央熟知张学良、杨虎城坚决主张抗战,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但对张、杨采取如此激烈的举措,则是毫无思想准备。因此,中共中央既十分震惊,又百般高兴。当天清晨,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朱德、张国焘等,立即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开会,商量处理事变的方针政策。毛泽东随即起草了致张学良(当时中共中央致张学良的电报称张为李宜或李毅)的“万万火急”电报,主要内容是:提议立即将东北军主力调集西安平凉线,十七路军主力调集西安潼关线,固原、庆阳、郎县、甘泉一带仅留少数红军,决不进占寸土;红军负责钳制胡宗南、曾万钟、毛炳文、关麟征、李仙洲各军;蒋介石必须押在兄自己的卫队营里,且须严防其收买属员,尤不可交其他部队,紧急时诛之为上;恩来拟来兄处协商大计,如何盼复。
  同日,中央致电在天津任中央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指示立即号召人民及救亡领袖,要求南京罢免蒋介石,把蒋介石交给人民审判。
  13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讨论应对西安事变的问题,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国焘、博古、林伯渠、林彪等13人。毛泽东首先发言并在会上作了结论。会议正确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性质和复杂的国内形势,一致主张要积极支持张、杨的义举,大力援助;但在如何处置蒋介石和对待南京当局的问题上,则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以张闻天、周恩来为代表,认为张学良此举是开始揭破“民族妥协派”(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主流派——笔者注),但我们对妥协派应尽量争取、分化与孤立,不采取与南京对立的方针,不组织与南京对立的政权形式,应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联合非蒋系队伍,以抗日为最高旗帜,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变为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线;认为在此关键时刻,要“慎重考虑”,千万不可“急躁”,“自己造成自己的困难”。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事变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以西安为中心来领导全国,控制南京,以西北为抗日前线,影响全国,形成为抗日战线的中心;在对待蒋介石的问题上,有人认为,“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有人则提出,我们既要抗日,又要反蒋,但不正面反蒋,也不把反蒋与抗日并立。这次会议在如何对待南京与处置蒋的问题上,未达成一致意见,甚至可以说,要严惩蒋介石的主张一时还占了上风。具体事实有:
  13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在报道西安事变消息时,明确提出,全国人民要求将汉奸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这天,保安召开了活动分子大会,中共中央领导人出席。会上提出,自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来,蒋介石欠人民的血债高积如山,现在是清算这笔血债的时候了,要求把蒋介石押到保安,由全国人民公审。
  同日,中共中央一连向张学良处发出了13封电报,其主要内容是:(1)欢呼“元凶被逮,薄海同快”,建议号召西安、西北以及全国民众起来拥护义举,认为只有将全部行动基础置于民众之上,西安义举才能胜利;(2)应立即逮捕或驱逐部队中的法西斯分子,对全军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向全体官兵宣布蒋氏卖国残民罪状,政治上团结全军,此举乃“最紧急任务之一”。(3)火速抢占潼关,并置重兵,确占兰州、汉中两个战略要点;(4)红军以2万人移驻环县、曲子一带,主力移至海原、固原地区,协同张部防胡宗南军南下;(5)请速派飞机至延安接周恩来一行赴西安。
  14日,各进步组织、团体在西安举行集会,列举蒋介石的十大罪状,强烈要求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
  同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10人致电张、杨,建议并宣布抗日援绥联军之组成,联军以张学良为总司令,下辖三个集团军:东北军编为联军第一集团军,张学良兼任总司令;第十七路军编为第二集团军,杨虎城任总司令;红军编为第三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设立西北抗日援绥军军事政治委员会,其主席团以张学良为主席,杨虎城、朱德为副主席,统一军事政治领导。联军主力集中于以西安、平凉为中心之地区。在近期,杨部固守西安城,张部及红军担任野战,红军开赴至西峰镇,靠近西安。认为只要打得几个胜仗,即可大大展开战局。此电还拟定了联军的十大口号,如打倒汉奸卖国贼,建立救国政府等等。电报最后再次叮嘱张、杨,应坚决肃清部队中亲蒋分子。
  15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15人,致电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要求南京政府接受张、杨二氏主张,停止正在发动的内战,罢免蒋氏,并交付国人裁判。
  同日,毛泽东致电张学良,转达华北负责人来电大意:(1)希望张氏干到底,胆大些,胆再大些,要赶快消灭敌人;(2)此间各派早要求红军给蒋以更大的严重打击,在被严重打击后各派更好胁迫南京抗日。此时红军似应立即以进攻防御的姿势打击敌人;(3)我们正努力促成拥护张学良的舆论,宣传蒋介石与南京继续内战、对日投降的错误,并督促各实力派响应西安,但当蒋尚在人世时,各方总还在犹豫观望。华北方面所言,不为无见,望加参酌。
  16日,《红色中华》报发表《蒋介石罪大恶极——十年反革命、五年卖国》的社论,历数蒋介石的种种罪恶,声讨他“虽百死也不足赎其罪于万一”,要求将他交给人民公审,交给人民裁判。
  以上文电,说明13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之 后,中共中央内部在处置蒋介石、对待南京问题上,两种对立意见依然存在,惩蒋的声浪依然很高。
  12月17日,周恩来初抵西安后致电中央,指出:为缓和蒋系进兵,便我集中、分化南京内部,推广全国运动,在策略上答应保蒋安全是可以的;但声明,如果南京进军,挑起内战,则蒋的安全无望。这个电报,第一次出现了“保蒋安全”字样,这一提法,反映出中共中央处置蒋介石的方针,正在转折之中。
  18日,中共中央关于解决西安事变致国民党中央电,则是崭新的立场,电报说,只要国民党承诺下列几点:(1)召集抗日救国代表大会,决定对日抗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2)调回讨伐军,全部增援晋绥前线,承认红军、东北军及西北军的抗日要求;(3)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4)开放人民抗日救国运动,给人民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及上海爱国领袖;(5)实现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则“不但国家民族从此得救,即蒋氏的安全自由亦不成问题”。从此电报开始,不论党内外文件,均不再提严惩蒋介石的词句和要求。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文件正确分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原因、性质、发展前途,明确而坚定地指出,为了防止和反对新的内战,推动南京走向进一步抗日,我们必须和平解决事变。同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联名向南京和西安当局发出通电,公开阐明了我党和平解决事变的决心,并就建立和平提出四点建议。至此,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中正确处置蒋介石的方针问题,最后完成。
  从上述文电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在怎样处置蒋介石的问题上,的确经历了一个过程,这就是从最初的“罢蒋”、“审蒋”、“诛蒋”到最后保证蒋的“安全自由”,亦即“放蒋”的过程。这个过程虽只有短暂的七天,但转变不谓不艰难,其意义之大,是怎样估计也不过分的。
  
  处置蒋介石方针转变的缘由
  
  中共中央严惩蒋介石的方针,不到一星期,即毅然被“放蒋”的新方针所替代,这一迅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出乎意料,事变并未得到各地方实力派的积极响应和强有力的支持,他们同蒋介石的进一步决裂无望;相反,声讨张学良,要求放蒋,几成一致呼声。
  西安事变前,各地方实力派,包括两广的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西北的盛世才,华北的阎锡山、傅作义、宋哲元,西南的刘湘、刘文辉、龙云,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消灭异己的政策,无不痛恨。不管是张、杨还是中共,都对上述地方势力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其中的阎锡山,还同张学良有君子协定。因此当时中共中央和张、杨都深信,事变必将得到各地方实力派坚决支持,反蒋势力的大联合,必将迫使南京不敢贸然发动大规模内战。
  12月12日,曾遭蒋介石迫害的冯玉祥致电张学良,对事变感到“莫名骇异”,居然对蒋介石讲了不少美言,认为外侮日深,国家风雨飘摇,谋国内和衷共济“犹恐计虑不周,岂容互生意见!”他要求“先释介公回京”,并愿亲来陕作人质。冯玉祥还告诫张学良,勿受他人之“挑拨离间”。12月16日,冯玉祥参加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赞同作出“讨伐张学良叛变”的决议。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有数电致阎锡山,“我公有何见教,盼赐复”。12月14日,阎才复电,竟对事变“抱无限之悲痛”、“惊痛无已”,并提出警告,不要将此事件转变为内战。阎锡山还将此电公开发表,以讨好南京。12月17日,张学良派他的秘书李金洲去太原,要求阎锡山不食诺言,对响应事变有所作为;阎锡山答复,他的方针是“爱护国家,爱护领袖,爱护副司令,爱护东北军”。他还要求派赵戴文和徐永昌前往西安,亲见蒋介石,并要求将蒋介石移到太原,由他看管。张学良看透了阎锡山的诡计,没有再上他的当。
  12月16日,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黄淇翔等16人,通电全国,其中心内容是要求西安事变政治解决,一致对外,反对内战。该电既未谴责张、杨,也未明确表示支持张、杨,但比较起来,不利于南京,对张、杨较为同情。
  12月18日,同蒋介石有深刻矛盾的四川地方势力刘湘,致电国民党政府及各省军政当局;19日,又致电张学良。刘湘对蒋介石大加吹捧,声称“羁留介公”,无论在国际国内,造成的印象都是“过劣”,要求张学良“作亡羊补牢之计”,“立即恢复蒋公自由”。
  12月23日,宋哲元、韩复榘发表通电,对事变表示“惊痛无已”,颂扬蒋介石,声称必须“保护领袖安全”,“不能有毫发之伤害”。
  傅作义与张学良有深交,绥远抗战时,张学良竭力声援。西安事变后,张、杨立即组织援绥联军,希望与傅打成一片,与傅有多次密电来往。但傅作义的态度是:抗日、拥蒋、放蒋、拥张。
  盛世才没有对西安事变作公开表示,由于他当时同苏联建立了密切关系,执行亲苏路线,他是决不会支持张、杨的。
  在当时的所有地方势力中,只有李济深公开表示对张、杨的理解和支持,严厉批评南京讨伐张、杨。
  以上就是西安事变后各地方实力派的基本态度。虽然他们中有的人在背地里也对张、杨有若干不同表示,但基本的立场是支持南京。张、杨在西安事变后的地方实力派中的如此孤立处境,是中共中央当初所根本没有料到的。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爱国民主人士和救国团体,由于种种原因,也对事变不理解,对国内形势的发展,表示了极大的不安和忧虑。
  12月14日,一些学界名流蒋梦麟、梅贻琦、徐涌明、李蒸、李书华、陆志韦、李麟玉等,致电张学良,称“陕中事变,举国震惊,介公负国家之重,若遭危害,国家事业至少要倒退二十年,足下应念国难家仇,悬崖勒马,卫护介公出险,束身待罪,或可自赎于国人”,否则“足下将永为民族之罪人矣”。
  著名爱国学者、中共的好朋友杜重远,知悉西安事变后,立即致电冯玉祥和孔祥熙,要求他们“力持镇静,以营救委座为第一要着”。他还在致杜月笙、黄炎培的信中,称西安事变为“变乱”,“凡属国人莫不痛心”。
  当时设在上海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代表着全国20余省市的60多个救亡团体,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12月15日,联合会发表了一个紧急宣言,声称西安事变“实在是一个极大的不幸”,“这种不合常规的办法,当然不能为全国民众所赞同”。宣言陈词:民族危亡之际,国内团结对敌,乃最大的利益和原则,“谁要掀起内战,谁就是敌人的奸细,民族的罪人”,“一定为天下所唾弃”。宣言要求张、杨“立刻恢复蒋先生自由”。
  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人士对事变后时局的忧虑,以及要求恢复蒋介石自由的普遍呼声,当然成为我党中央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再次,从当时的国际联络工作来看,张、杨和中共中央企图争取英、美、法、苏等国对事变“谅解”、支持的努力,也可说毫无成效。   英国外相艾登12月18日在下院谈到西安事变时,说事变“实引为莫大的遗憾”。《泰晤士报》则攻击张学良扣留蒋介石是出于“个人的野心”。代表英国立场的端纳,12月14日即飞抵西安,其全部活动即是为和平解决事变,释放蒋介石。
  美国既未公开谅解事变,也未表示不谅解,但实际上与英国持相同的立场。事变后,英美大使积极与南京政府接触,赞同营救蒋介石,和平解决事变。
  至于苏联和共产国际,正式的电报姗姗来迟,而报刊上对事变的谴责连篇累牍,如苏联权威报纸《真理报》,12月14日发表《中国发生事变》社论,称张学良为“反动势力”,认为他在日本帝国主义代理人的“唆使下”,制造了事变,是“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其目的是破坏中国的统一抗战,“制造国家分裂”。苏联对事变不但不公开支持,背地也不支持,张学良为此焦急万分,周恩来说,他“极愿听我们意见,尤愿知国际意见”。12月17日,毛泽东只好委婉地告诉他,“我们对远方已作几次报告,尚无回报”,一旦他们知悉事变的性质,“当寄以同情”,目前远方政府“为应付外交,尚不敢公开赞助”。可以想象,当时我们与张、杨对苏联的失望心情,是完全相同的。
  最后,张学良绝不赞成“诛蒋”。事变之时,他斩钉截铁地命令部下,要确保蒋介石的安全。12月12日。他致电宋美龄,“学良从不负人,耿耿此心,可质天日,敬请夫人放心”。周恩来17日一抵西安,立即向中央发出“保蒋安全”的电报,绝不是偶然的。过去有人说西安事变后决定“放蒋”,乃是中共“说服”张学良的结果,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西安事变之后,上述国际国内动向,当然会为中共中央所密切注视,必然要慎而又慎地思考,权衡一旦严惩蒋介石所带来的种种后果和得失,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有鉴于此,中共中央果断放弃了严惩蒋介石的方针。
  
  中共中央的惩蒋初衷
  
  中共中央少数领导人在西安事变爆发之初,一度主张“罢蒋”、“审蒋”、“诛蒋”,当然是极其危险和错误的。西安事变发生前,国共两党代表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等地进行了近一年的秘密接触、谈判,南京还派出代表直接到陕北苏区,向中共中央传递团结抗日函件。此时,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已由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有条件联蒋抗日的政策。主张严惩蒋介石,是对蒋政策的大动摇、大后退。刘少奇曾对此严厉批评,他说,西安事变中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动摇”,“在政治上引起很大纷乱与群众对我们的误解”。可以推测,当时不管出现多么“紧急”的情况,一旦“诛蒋”,必然是天下大乱,全面内战,自毁长城,自促国亡,日寇坐收渔翁之利。但也必须看到,中共中央少数领导人一时持“诛蒋”主张,也并非心血来潮,无端生计,而是蒋介石多年来背叛革命,对外妥协,对内反共反人民,残杀无辜所演成的必然逻辑。他在事变前一年中与中共秘密谈判,也有不少承诺,但一到1936年冬,他又命令张、杨大举进攻陕北苏区,足证此人言而无信,反共反人民的本性难移。因此在西安事变这个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时刻,主张将这个独夫民贼除之而后快,完全不足为奇,也完全无可非议。
  事实上,即便是后来自称从未反对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张国焘,一贯忠实于共产国际指示的王明,在西安事变刚刚发生时,也是主张杀蒋的。
  叛变革命11年后的张国焘1949年居留香港期间,撰写回忆录由香港《明报月刊》编辑出版。书中回忆西安事变的记述,活灵活现地介绍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紧急磋商的情景,如,有的人说,你蒋介石“也有今日!”有的说“现在还有什么别的话好说,先将那些家伙杀了再说”;有的人“一直在那里狂笑”,说“这件事我们应站在后面,让张、杨去打头阵”……张国焘说:“我们没有一个想到西安事变可以和平解决,都觉得如果让蒋氏活下去,无异是养痈遗患。”但张国焘似乎把自己除外,说他“当时虽很激动,但仍冷静”,仅提出了“不妨先推测一下莫斯科对这件事会怎样看的建议”,从未反对过和平解决,而后来有人却说我对此持反对态度,“这不能不算是‘欲加之罪’了”。历史果真是这样吗?我们且先来看看张国焘在1936年12月13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了些什么?他说:我只关心在“西安建立政权问题”,“我们要以西安为抗日中心,就包含了以西安为政权中心的意义”。“在西安事件意义上,第一是抗日,第二是反蒋”,内乱“是不可免的,只是大小的问题”。“打倒南京政府,建立抗日政府,应该讨论怎样来实现。”对具体怎样处置蒋介石,张国焘在会上不说,而是半夜三更跑到毛泽东住的窑洞敲门,要求将蒋杀头。由此可见,张国焘在回忆录中所云,乃不实之词也。
  关于王明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据2006年12月4日《北京日报》文史版《西安事变中“莫斯科回电”解密》一文披露的材料,王明得知西安事变消息后,写信给斯大林,主张杀蒋,而共产国际一些工作人员一开始也是一片杀蒋之声。但令人惊讶的是,该文第一个小标题“最初反应12月12日共产国际:杀死蒋介石”,把王明和一些共产国际工作人员的态度和共产国际的态度等同,这是完全错误的,从该文上下文内容来看也没有根据。王明当时虽然身居要职,但他当时在共产国际的实际地位和作用,根本不能和季米特洛夫等领导人相比。当王明个人的意见未形成共产国际决议时,王明只代表王明,不能代表共产国际。共产国际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反对杀蒋,这点也是很清楚的。 但70年来,史学界舆论及我党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均一言以蔽之“和平解决”、放蒋归山,对一度主张“罢蒋”、“审蒋”、“诛蒋”,则讳莫如深。比如《文献和研究》1986年第6期公布了有关西安事变的34份珍贵文电,所披露的4份毛泽东致张学良的文电中,即略去了12月12日主张“诛蒋”的“文亥”电。又如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传》,在有关西安事变一节的叙述中,虽言及毛泽东致张学良的“文亥”电,但删节了“紧急时诛之为上”等重要文字;其余如《周恩来传》、《周恩来年谱》等,都作如是处理。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有一位知名学者明明阅读过有关西安事变的核心机密资料,却矢口否认中共中央曾有“诛蒋”初衷。
  我们的政治理论界、学术界,长期以来在此问题上文过饰非,不愿面对真实的历史事实,我认为是有一个观点在禁锢着人们,即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光荣、伟大的党,而且是正确的党。我党既然积极促成西安事变的正确解决,作出了具有历史性的伟大贡献,怎能又言及其过程中的瑕疵、错误呢?我认为,即使是马克思主义的党,也并非完全正确,更不可能永远正确,没有错误的党是绝对没有的,除非它不食人间烟火。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从来都是在实践中补充、修正的结果。我们党的光荣、伟大和不可战胜,在于它有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它忠于实践,在实践中集思广益,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政策,这是我党的真正光荣、伟大之处,也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的源泉。西安事变爆发后,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生死关头,我党对蒋介石这样一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大刽子手,只经过短暂的酝酿、徘徊,即形成了完全正确的政策,对他不计前仇,不抱私怨,与之联合抗日,这不恰恰证明我党的英明、伟大吗!
其他文献
【关键词】空椅子;人际关系;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8-0064-02  【作者简介】何凌江,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校(成都,610101)心理健康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意图:  高一年级的学生成人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十分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但是,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互相理解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在这个阴冷的冬日抵达北京。对尼克松来说,这是个胜利的时刻。这位反共老手果断地抓住了一个地缘政治的机会。为了体现出他能取得如此成果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为了象征他开启的新时代,他想单独走下“空军一号”专机,向周恩来致意。当时,在中方的军乐团演奏的《星条旗永不落》的乐曲声中,周恩来穿着裁剪精致的风衣,站在停机坪上,在凛冽的寒风中迎候着。接下来就是双方象征性的握手那一幕,它
【摘 要】小学生上课期间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把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实效性 问题 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有效教学、情景教学等
【摘要】王占奎先生于2011年发表《何尊铭文的释读与营建成周的纪年问题》,提出“《洛诰》错简说”,并将何尊和营建成周时间置于公元前1021年。笔者受王先生“《洛诰》错简说”启发,在复原西周历谱的观照下,结合出土与传世金文和文献记载,认为何尊和成周营建起始时间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031年,这是周成王五祀,也是周公摄政五年,但并非周成王五年,提出“西周祀、年有别说”,并在《古本竹书纪年》框架下,推出西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情绪调节;耐挫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6-0059-02  【作者简介】王青霄,南京市银城小学(南京,2100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大部分学生身上还保留着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还停留在幼儿期,对小学生活不能完全适应。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者失败时,或多或少会产
学校结合发展背景和现状,探索内涵发展模式,形成了学校特色发展模式。  1.一体化管理,确保同步  学校以“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带动平谷区教育发展,成为平谷区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出发点,秉承北师大附中“全人格教育”理念,形成特色的管理模式。  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办学模式,确保管理同步。重视行政管理,更重视教育理念渗透,关注教师个人成长,实现学校与教师协同发展,新招聘教師与本地教师融
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实现载体。随着2007年高中新课程在首都各高中学校的全面实施,基于学校、学生、教师、资源的学校课程自主建设,成为学校办学的一种动态的、创新的、整体的实践聚焦,也是学校理解教育和践行教育的鲜活、丰富、系统的行动表达。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等学校在高中课程自主排课方面的率先尝试,是高中学校在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所收录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人物条目,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领导人物、英雄模范和科技专家为主要对象的。从1980年开始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起,对解放军人物条目的处理,就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解放军军事人物分支学科,是在官方编纂的大型辞书中首次对解放军人物进行评价。正视历史,拨乱反正  在官方编纂的大型辞书中应收录哪些解放军人物?又如
一  青年时期的游历生活,对毛泽东影响极大。  游历,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顾炎武曾谓:春秋以后,游士日多。尤其是在青年文士心中,“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是他们对游历生活的接续唱叹。这种仗剑远游的传统,既源于儒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学思想,又浸染着墨家任侠苦行的精神。特别是生逢乱世之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和担当,更成为青年书生的价值追寻。  20世纪
【摘要】生涯规划辅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辅导方式,对帮助学生确立发展目标,明晰发展路径,优化个性品质,提升心理能力,开发内在潜能等方面都极有帮助。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确立了以发展性辅导为主的心理辅导模式,规划设计了“高中生生涯规划辅导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心理能力,获得心理成长和潜能开发。  【关键词】生涯教育;课程;潜能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