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机制建设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行政体制最基层、最前沿的乡镇党委政府部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用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杭州市鹭鸟镇镇党组织的“三联”实践机制进行分解剖析,提出乡镇党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持思想、能力、制度三位一体建设,坚持党委统筹干部资源使用以及坚持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民主。
  关键词:乡镇党组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13-03
  正文: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生命线[1]。如何开展做好群众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诚倾听群众心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地开展了不少实践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诞生出浙江诸暨的“枫桥经验”、温岭的民主恳谈会等丰硕历史成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下党内外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党的角色功能、群众的阶层结构、利益诉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走群众路线显得更为突出和必要。如浙江上虞的“四不出村”工作法,构建了服务取向的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建立了需求导向的农村社区服务运行新机制[2]。江苏把“三解三促”活动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强调教育是基础,是前提,实践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教育与实践,使党员干部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3]。
  长期的实践推动学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的群众路线理论研究成果。从聚焦群众路线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到探讨分析群众路线的实质,再到提出在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群众路线,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研究已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理论研究体系。但同时,对乡镇基层党员干部下基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专题理论研究成果仍然较少,已有的相关研究通常被置于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民主建设等范畴中,如方军[4]等人指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夯实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意义重大。
  下文将以杭州市鹭鸟镇党组织走群众路线的“三联”实践为实证案例,就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分析。
  一、鸬鸟镇镇党委走群众路线的“三联”实践机制分析
  (一)杭州市鹭鸟“三联”实践简介。
  为了更好地贴近群众,走基层,听民情,解民忧,改变“身在基层既是贴近群众”的错误观念,杭州市鸬鸟镇自2011年初开始实施“联村一张图、联企一本帐、联户一家帮”的“三联”实践机制。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已成为当地党组织发挥先进性和先锋队作用的根本载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疏通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它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一线的具体落实和生动体现,为新形势下推动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做了有益探索。
  “三联”实践机制由在职在编60余位干部建立联村、联企、联户3支模块队伍,分别联系7个村(社区)、26家重点企业和100户困难家庭、老干部、党员或各层面代表,覆盖全镇“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领导、组织和责任体系。
  联村一张图。建立7个联村小组,每周下村(社区)不少于1次,每组由1名镇班子成员担任联村领导,1名中层干部担任组长,负责日常工作。干部要对联系村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张图,在最基层挖出问题,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各项工作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联企一本账。由中层干部分别联系镇内26家重点企业,镇班子人员分组负责,每月至少下企业1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状况。要对联系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等状况,做到心中有本账,积极联系协调,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帮扶。
  联户一家帮。机关干部和困难农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联户干部每季至少走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一次,与家人谈心,了解生产生活等家庭情况。要帮助联系对象的一家人,在物质和精神上“双温暖”,多方面帮助困难户脱贫。
  三支队伍通过走门串户访谈、会议宣讲等形式,及时、全面、准确地向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宣传重要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等,加强村民对各级党委、政府发展思路和举措的认识。干部在走访中向老干部、老党员问发展现状,向小康户、特色户问发展愿景,向企业主、私营老板问发展经验,向外来务工人员、党员家属问发展思路,与群众谈心交心、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拉近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的距离,深入掌握村情民意、村级集体经济、企业发展等情况,为村、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三联”实践机制在该镇党委的深入推进中,已经成为了当地密切群众,提升干部服务能力的新平台,取得明显成效。
  (二)鸬鸟“三联”实践运作机制及取得成效。
  当前,在各级行政机关中,乡镇机关处于与群众接触的第一线,是最基层的政府机关;镇政府的决策、行政命令主要通过职能部门落实。然而,随着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的发展健全以及行政化趋势,在实际工作中,镇政府甚至充当起了区级机关与村(社区)之间的“二传手”角色。镇政府决策最终传达到群众个人实际通过五个层级;传达到企业则因企业性质不同分为三个层级或五个层级。与群众利益忧戚相关的信息经常在多级传达过程中失真。
  鸬鸟“三联”实践运作机制以镇党委统筹全镇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使用,在乡镇一级垂直管理行政体制的基础上(如图1,以实线标出),通过党员干部直接与群众实现横向点联系,并聚点成网(如图1,以虚线标出)。有效弥补以垂直命令为特征的行政信息传达体系弊端,让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发挥到田埂地头,破除党员干部“身在基层等于贴近群众”的思想误区,把权力放在阳光之下,干群关系因此更加密切。   1.巩固镇街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党及其领导者的先进性与先锋队地位是“群众路线”路线得以产生的前提,而这种特质和地位的保持与发展则是“群众路线”得以良好落实的根本基础[5]。在现实生活中,当发生抗洪救灾等突发事件时,绝大多数党员同志均能在第一时间发挥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而在平时,很多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无法凸现出来。“三个一”制度发挥党委牵头抓总、示范引领作用,运用民生的理念、统筹的方法、服务的手段来强化基层领导核心地位。党员干部身处群众中间,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利益得到维护,群众愈加拥护镇街党委的领导,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愈加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同时,有了群众的监督与批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会流于形式,党组织的自我净化功能和纯洁性有了保障。
  2.补充以垂直命令为核心的行政体系。党的群众路线是一种决策模式,整个决策过程是一个周而反复、无限循环、领导与群众不断互动的过程[6]。在“三联”实践机制中,以镇党委为核心,突破干部使用条块分离现状,统一调度管理全镇镇级机关60余位干部,以户、村、企业为联席点,直接与群众实现点对点的联系,并连点成面,在全镇形成网格服务格局,解决力量分散、各自为政、信息缺乏共享等问题,不仅党委政府的决策在第一时间传达给群众,同时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能够及时达到党委政府部门,整张信息网络实现有效互动。此外,近年来,村(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趋势显露,甚至承担起某些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功能。“三联”实践对村(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形成示范和倒逼作用。村(社区)自治组织因“三联”实践机制形成连带受益,行政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3.锻炼党政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与党性修养。无论是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提升,还是端正党风和政风,开展好党内教育和制度建设,都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7]。基层党员干部是群众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党委政府的政策宣传员、是群众对党组织先进性的第一印象。可以说,乡镇机关党员干部的第一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然而,身在基层并不等于贴近群众。在网络媒体、报端频频出现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大多出现在乡镇机关。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乡镇干部特别是“三门”(家门——校门——机关们)干部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经常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状态: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8]。在“三联”实践机制中,由镇党委对党员干部强化为人民宗旨意识,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得到增强,工作能力得到全面锻炼。
  4.有利于重点项目推进和突发事件应对。强调“经常工作”并等于一概拒绝突击运动这种形式[9]。“三联”实践机制确保党员干部最先发现群众的实践创新,引导群众的首创精神。合法、合理开展的“群众运动”在全局性的重点项目推进中,为党委走群众路线提供动力,又使得党委能够合理控制群众作用发挥的方式和程度。“三联”实践同时实现了社会矛盾的“减压阀”与突发事件的“救火员”相结合,引导社会各阶层群众以理想、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有效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10]。日常矛盾的及时处置有效缓解社会压力。对一手信息的掌握使党组织能够预判、评估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突发事件时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赴联系点带领群众自救,较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群众利益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对其他地区的推广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全国相对发达区县的相对不发达镇街,鸬鸟镇由于其独特的镇情镇况,其镇党委走群众路线的“三联”实践机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内部建设问题。党委部门汇集各式复杂问题后,如何传达给政府职能部门,快速、合法、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也即反馈机制如何更行之有效?在镇机关党员干部实现与群众“灵距离”接触后,村(社区)党组织、普通党员如何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二是推广普及问题。鸬鸟镇当地自然村较少,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大致在1:1的局面,60多位镇机关干部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基层实际;而对于人口较多的乡镇,同样推广“三联”实践机制可能会面临干部队伍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效率问题。再则,“三联”实践机制能否推广到拥有几千位党员干部的县级机关,县级机关干部能否在工作时间下基层?对县级机关干部汇总的群众诉求由谁或哪个部门来反馈,如何形成有效反馈?
  二、镇街党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议
  乡镇机关作为最贴近基层的行政机构,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党员干部,开展“路教”活动首先要遵循党的建设的一般规律,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发扬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制度建设,解决突出问题[11]。同时,还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的放矢。
  (一)思想、能力、制度建设三位一体。新时期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要坚持思想教育是前提,提升能力是基础,改进作风是重点,解决问题是关键,制度建设是根本[12]。将思想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将制度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解决群众利益攸关的突出问题中保持、发扬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真正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标准。
  1.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从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思想教育活动针对性强,有助于及时解决问题,扫除党前进中的障碍。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是解决当前基层党组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首要抓手。基层党员干部既要愿当群众的老先生,热心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又能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敢于在田间地头不耻下问,以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感染群众共同进步。
  2.能力建设。脱离实践而纯粹地开展教育,“路教”活动必然会流于形式,须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脱离教育而纯粹开展实践,“路教”活动必然会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在各种利益的博弈中迷失方向。党群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代表关系。乡镇机关党员干部的能力提升必须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不仅来自党委组织,同时来自党员干部在引导群众发展时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实践不仅能使教育成果得以巩固,同时在实践中,党员干部才能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达到知行合一。   3.制度建设。制度建设为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脱离制度建设,党内教育将流于形式主义,党员干部就会以应付的态度在党的思想教育中做被动参与者,不联系工作实际,不针对自己的思想,空对空走过场,甚至否认思想建设的必要性[13];脱离制度建设,实践活动将变成应急任务,往往随着“一把手”的调离而“人走政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来看,群众路线虽然被视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但到目前为止,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领导者的一种工作作风,缺乏制度的和程序性的保障措施[14]。乡镇党组织开展“路教”制度建设,应充分考虑接受服务的基层群众特点,突出制度的简单明了、操作性强和长效性,易于为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所接受,更不能走形式主义给群众添乱。
  (二)党委统筹干部资源使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领导与组织主导作用不可或缺。
  1.党委班子领导力建设。提升党委班子的领导力,是基层党委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要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坚持结构服从功能的原则,把素质优秀、能力较强、经历丰富的干部配备到领导岗位特别是“一把手”岗位上来。注重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气质结构,形成梯次合理、优势互补、配合默契、运作协调的领导集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学在前、思在前、行在前,带头联系群众、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对党员干部形成辐射带动效应,也有助于“路教”制度建设对党员干部形成潜移默化的深渊影响。
  2.健全基层党员干部选用机制。关心关爱基层党员干部,打通优秀干部在“七站八所”、体制内外流转的通道,从各层面人才资源中发现干部、使用干部,有意识地培养,有计划地锻炼,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建立“能上能下”机制,对那些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及时开展批评教育。对基层党员干部“路教”活动的考核方式方法要简化,避免党员干部为疲于应付复杂的考核评价,而导致“路教”活动走向形式化。
  3.对村(社区)党员干部的实践教育。乡镇党组织统筹村(社区)党组织力量,带动村级党委建设和村(社区)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村(社区)党员干部大多来自本村(社区),既是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基层服务的接受者,又是基层服务的合作者。乡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和村(社区)党员干部经常开展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实践,既要鼓励村(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对涉及其本人利益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坚持自上而下的群众路线与自下而上的群众参与相结合,实现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1.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乡镇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首创性和主动性,尊重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的实践方法,以民主的工作方法汇总群众经验,最终集中到党委政府的决策中去。在以党内民主精神和民主实践带动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对上和对下的关系,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在向组织负责时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深入群众时,既要充分尊重群众的利益和首创精神,又不能忽视在服务中对群众的指导和教育。要对群众呼声讲全局、讲整体,讲长远,对少数群众不正确、不合理、不合情的意见和愿望,不能简单一应满足了事,做到不唯下,不唯民[15]。
  2.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在民主的实现形式上,在基层一线工作和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党员干部,更要善于刚柔相济地处理复杂和棘手的问题[16]。在农村换届选举前,变乡镇机关消极主导为积极主导,对各种利益诉求、民间力量进行正确引导,有效遏制在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家族化、派系化、贿赂选票等问题,真正选举出广大群众信的过,能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村干部。在农村基层换届选举之后,更要大力支持新的村(社区)两委班子工作,带动村(社区)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改变目前一些乡镇党政机关选举后的“政治偏好转移”,出现疏于管理和顾此失彼的现象。
  3.民主教育与民主实践结合。对于社会经济不太发达,本地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的村(社区),加强对留守村民(居民)有关《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村民、社区居民正确行使监督权,改变留守村民民主意识相对较弱,“协商难、议事慌”、村务公开形式主义、村干部“一言堂”等现象。对于经济社会相对发达,基层民主建设较好,外来人口较多(如东部沿海地区一些经济发达的村(社区),外来人口甚至多达本地人口10倍多),则更要侧重引导村(社区)创新社区管理、加强村(社区)和谐文化建设。
  三、结论
  作为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最基层、最前沿的乡镇党委政府部门,发挥好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的优势,有利于巩固镇街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补充以垂直命令为核心的行政体系,锻炼党政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与党性修养,高效推进全局性重点项目和有效疏导突发性事件。杭州市鸬鸟镇的“三联”实践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作为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的乡镇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持思想、能力、制度三位一体建设,坚持党委统筹干部资源使用,坚持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民主。
  
  作者简介:
  [1]郭亚丁.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及其主要条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J],2013.5.10-14。
  [2]李莉.卢福营.服务取向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浙江社会科学 [J],2012.9.140-144。
  [3]王世谊.党的群众路线在江苏的创造性实践,唯实[J],2013(6)。
  [4]方军.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路径创新:群众路线与农民参与相结合,甘肃社会科学[J].2012.2.204~208。
  [5]李华.“群众路线”:内涵、逻辑与特质,上海党史与党建[J].2012(1)。
  [6]王绍光.毛泽东的设想政治参与模式——群众路线[J],学习月刊.2009(12)。
  [7]齐卫平.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进路的思考,理论探讨[J] .2013(4)。
  [8]栗战书.群众工作九法,新华文摘[J].2011(20)。
  [9]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25页。
  [10]廖显辉.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支持系统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6)。
  [1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刘靖北.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思考,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3)。
  [13]齐卫平.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进路的思考,理论探讨[J].2014(4)。
  [14]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6)。
  [15]贺祥林.实践思维方式和党的群众路线,探索[J].2013(3)。
  [16]陈伟.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几个辩证关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J].2010(1)。
  
  作者简介:单凯(1981.12-),男,中共杭州市委党校余杭区分校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
其他文献
摘要:宋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课堂上老师满面春风,充满激情,学生却面无表情,死气沉沉,这样的教学是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力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学习动机;兴趣  中图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知识,语言则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交流,各个民族都需要克服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一起学习汉语言,只有这样,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国家继续向前发展。 汉语拼音学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识字的基础,也是学习汉语知识的工具,作为一名小学汉语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
期刊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可以说是一门教书育人的课程。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小学生能够学得自主、学得轻松快乐,要让整个课堂都充满魅力、生机与乐趣。作为一名小学思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够让德育更好地渗透到课堂当中,以及如何让德育之花绽放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浅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德育教育:渗透:多样化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基础教育的创新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创新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兴旺发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也迫切地需要注入一些创新的活力,以此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促使语文课堂向着更为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成为迎接这一新形势挑战的主力军,要敢于创新、大胆改革,要勇于突破过去教学的条条框框,要以高昂的姿
期刊
摘要:识字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点,也是他们阅读写作的基础。但是,实践教学也表明,识字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枯燥且无聊的过程。其中,小学生的识字强度与速度对他们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使得识字教学不那么枯燥,在教学时,要具备把识字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信息巧妙地联系起来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能唤醒学生沉睡在大脑皮层的信息,而且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的新字产生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图形设计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视觉传播成为现代设计的首要因素,而图形则在其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元素,信息图形设计通过不同的造型与构图展现出独具匠心的魅力,通过不同的形态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和意义,从而实现信息传达的目的,将一种观念和意识传达给人们。通过对招贴海报这一领域的探究,研究信息图形设计的特点和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人们接收到信息的一种内心感受并分析其原因,剖析当今招
期刊
摘要:作为一门新生的学科,艺术人类学学科在中国创立的时间并不久。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土壤上,很多民间技艺与民俗正在不断消逝。因此面对此状,需要艺术人类学学科的界入,不断发掘民间技艺的价值,以保护民间技艺与民俗的传承与延续。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民俗,技艺,消逝,保护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
期刊
摘要:洛宁县位于洛河中游山川交界之地,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的地区和发祥地之一,古文化底蕴深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很丰富。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洛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自成体系,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讲求礼仪的传统习俗使得各种文化资源保存完整,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丰富文化资源。  关键词:洛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规范出发型民事判决构造论》在要件事实理论下对主张责任和证明责任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该书的研读,有了本篇从要件事实理论对主张责任和证明责任以及二者关系的探讨一文。文章首先对主张责任和证明责任的概念进行了厘清,对书中观点进行了评述,而后提出个人观点,并于文章最后对主张责任和证明责任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要件事实理论;主张责任;证明责任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
期刊
摘要:近些年,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制造的产品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机械制造生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好坏,虽然机械加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技术也逐渐的得到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机械加工质量的因素,诸如机床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老化产生的误差、受热变形误差、受力变形误差、调整误差等,该文分析了影响机械加工质量的因素,从而提出提高机械加工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