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开启一场荷兰和中国之间跨学科设计教育的合作,在国际交流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设计教育者们,讨论发起了一个探索新领域的项目。对这些教育者来说,学科之间的融合既是崭新的课题,也是项目中最为令人激动和最具实验性的方面。在这一点上,荷兰在这种理论和方法上有经验可循,荷兰设计时尚和建筑协会的项目的跨学科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于2010至2011年在鹿特丹和北京举办的“未来城市”合作工作室,是由来自中荷的各大艺术学院校的四种学科学生组成的团队,其中包括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he WhyFactory、中央美术学院、ArtEZ艺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埃因霍温设计学校、桑德伯格学院和清华大学。
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设计合作下,“未来城市”项目希望能够通过时尚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领域内知名学校的合作,促进中国和荷兰之间的沟通,以通过设计的研究和通过研究的设计两种方法论,加强更丰富的高品质跨文化交流。“未来城市”是一个前瞻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营,汇聚优秀的学院、设计师、思想家,对当代城市的命运进行基同思考。工作营为学生也就是未来设计师们提供了理解和体验来自其他学科的研究与设计的方法论。工作营以直接的手法来研究当代社会的缺陷、恐惧、价值、美学、欲望和机遇。
荷兰鹿特丹时装设计、建筑项目总监Christine de Baan
为什么要做未来城市台作工作室?
如果说近来几十年有什么更清晰的话,也就是我们需要彼此的支持才可以存在一这包括每个人的知识,每个人的经验,每个愿意合作和跨越政治和文化差异的愿望。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清楚地表明,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联系有多紧密。全球化已经令各地区产生了互相依赖,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但也衍生了由大规模城市化和移民造成的新的威胁和责任,各种层面的繁荣、文化冲突等都越来越多。我们生活在一个“都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城市和城市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围增长蔓延(部分是随意的,部分是有计划的),我们目前拿出的任何城市规划方案对此都行之无效。
城市正在“移民化”:无论是东西半球还是南北半球,我们都会发现相同的牌子、相同的办公区、相同的商店和餐饮理念,无处不在的“全球化风格”多多少少也和我们本地的文化和身份相适应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城市的污染、农业和食物生产的日渐分离,正在破坏我们共同的未来。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几乎不可想象的影响。
这是个熟悉的话题,但还是很急迫:我们能够有蛋糕并吃掉它么?城市是否应该持续增长?它们能否变得更加整洁、健康,又同时具有包容性?我们能否——我们是否想——将传统的本土身份妥协与全球化的当代文化?我们如何能够学会沟通?学会更好地理解彼此?为了获得具有结构性的方案,达到必要的经济和生态平衡,我们确实需要国际合作和知识交流。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
未来居民
“未来城市”合作工作室研究与教学模式是我们以往没有尝试过,也是有难度具体操作的开拓性教学实验。来自中国与荷兰8所学校的40名学生,从建筑设计、时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到视觉传达设计,跨越不同设计范畴,大家在一起面对我们今天面临的城市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方向是突出当今城市生活日益增长的问题,为未来城市的更好生活提出更好的构想。
“未来城市”合作工作室是一座桥梁,它将中国与荷兰的学生、老师连接在一起、一起工作,跨越地理上的距离,成为朋友和同事。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今天的世界、未来的城市最需要的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去消除由于宗教、历史、民族原因所产生的误解、仇恨与冲突。通过东西方的合作,我们也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今天的设计师面临的是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去建立一个共同的设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多文化和跨学科的思考将有助于为未来的生活方式提供新思想和新方法。
无论是通过传播媒介的传达设计,还是公用建筑,或是基于用户体验的、群体创意集结与合作完成的产品设计,乃至一个国际品牌的形象建立与品牌宣传,当今的学生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去面向自己的未来。“未来城市”合作工作室是一个大熔炉,它将不同的想法互相激荡融合。专业内的惯常思维难以应对今天社会对设计所含有的创造思维的诉求,他们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知识与专业思维。这一设计精神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内涵之一;在一个思维活跃的社会中,它应该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勾勒美好的未来。清晰的规划和有序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诗意与创新的精神也是重要的,这种精神涵盖不同的立场、角度和维度。
未来设计师们20天鹿特丹+北京“体验之旅”课题成果选
空气净化器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什么工厂JonafhanTelkamp
我到达北京后,最先感到触动的是这里的空气。污染重,灰蒙蒙的,能见度低。北京的雾蒙蒙正是这里日益密集的交通造成的。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北京修建起了越来越多的道路:这里最长的环路已经有130公里,未来的道路期望能够到达更远的地方。同时,城市运输网以千米为单位计算,结果就导致人们不愿意步行,机动交通进一步影响了北京的沥青路面。
这种情况促使我为北京可怜的空气质量寻求解决之道,去研究它扩大的路面。我将不同的污染物和污染区列在一起。排放图表明了雾气和道路之间的关系,废气导致了城市的空气污染。
我的作品运用了太阳能原理和它作为改变的工具的烟囱效应。太阴能需要空气输入,我将其和有气孔的路面连起来,这样,烟囱就可以直接吸收掉废气。当空气被过滤后,底部的涡轮产生能量。这种能量若被利用,煤矿就可以关闭,从而减少更多的污染。这些“净化空气的烟囱”有助于将大多数污染物调整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要求的程度。为了开发这些烟囱,就需要研发它们与城市建构相符合的可能性。一种方法,就是在北京市内按照平米像素分解。道路和广场可以这样调整:整体未建的表层可以用来为下方的空气加温。这样,一座未来的城市就出现了。在这里来,烟囱涡轮可以为城市产生足够的能量。这种方法也利用了土壤的热能。如此一来就需要对于路面的改造(多孔、透明),空气过滤器,树木过滤(物种、内距),排放管(源头),其他学科的专家。
由于新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小,在国际团队中工作是很重要也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技术、设计、时尚和建筑之间的界限也模糊了。这些学科相互融合重叠,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大城市,由此改变了我们未来的生存空间。这些空间上的变化需要被研究和设计:交通、废弃物、密度、公共空间能量,环境等议题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而这一过程将会改变建筑法则。
无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柏鸣
鹿特丹的环境自由、祥和、自然与和谐的城市国景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走在这座城市中,这种抽象的近乎乌托邦的感觉逐渐变得更加清晰具体起来。我从北京来,视觉经验和调查着眼点布面都产生了对比;比如当我上网时发现,在鹿特丹,上午几乎不受限制,而在北京的网络并不是。两座城市最大的不同不仅仅是通过实际存在的风景面貌表现出来,而且在当代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也有所反映,由此形成了对这两座城市很多个人化的观点。
我作品的主题从“一切”归为“无”。开始,我研究城市里的广告,观察和调查物理媒介。似乎鹿特丹所有的设计物品都是具体的,明确有形的。随着项目的发展,我尝试着去构思和建构未来城市中的形状、内容、甚至是广告语。但是慢慢我就意识到,“未来”这个概念不仅仅和日常设计物品有关。在未来,广告将会关注与哪些人,而为什么又会这样呢?除了我们每日习以为常的现实世界外,一种抽象的精神、感觉或者体验,也可以作为一个品牌目标,而这正是无法表达的“无”。
合一
中国北京服装学院李佳佩
在鹿特丹休息室,一个咖啡店老板告诉我们这个城市的历史……我和当地居民打交道越多,我就越想将他们的个性和故事融入到我的时装设计中。什么样的时装能够最好地表现这座城市呢?是否应该是一些技术化的东西呢?一些方便之物?或者一些又奇特又日常的东西?无论形式是什么样子,时装应该从日常风格中表现出那些穿着者的生活方式。同时,它也应该反映出时尚和其他领域之间的渗透。
设计法则之间的疆界在未来将会继续下去。时装设计将不仅仅是令身体舒适;或者也满足消费者内在的需要。时尚不仅应该表现外在的魅力和美丽,也应该表现人们深层次的思想和精神。
我为未来城市的居民创造了N-ln-One时装。这一时装发挥了我之前的设计中建立起来的中性风格。它以似乎普通的面材和仿皮革的合成质地表现了未来性别上不同的弱化,二者都是高度功能化的。针对于内在的构造,我将隐藏的细节和可移动的独立部分展现出来。N-ln-One时装发挥了我之前的设计中建立起来的中性风格。它以似乎普通的面材和仿皮革的合成质地表现了未来性别上不同的弱化,二者都是高度功能化的。针对于内在的构造,我将隐藏的细节和可移动的独立部分展现出来。
蓝图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刘静
我是以参观者的身份去“解读”鹿特丹,走进它的现实的。当我们到达那里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所有的超市都关门了。当地的作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我倍感困惑。在北京,超市都是十点,甚至是十一点以后才关门。但是荷兰的城市却有着作息时间表:“九点到六点”这一时间循环成为了鹿特丹对我的第一象征。它令我重新思考时间的意义。
周日早晨,我拍了一些关着门的店铺。这些图片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在鹿特丹而不是在北京,在北京,商场周日都开门。我们去了城市图书馆附近的市场,看到了不同种族的人。这个城市似乎涵盖了不同层面的时间:当你拨开这些表层后,就会在具体的时间看到不同的人。随着我研究的进行,关于时间的关键词就出现在脑海中:时间是你自己创造的,人与人时间的重叠,时间的层次,运用时间来记录生活,24.5个小时城市,记忆和地理。
“蓝图”这个词通常被用于描绘一幅技术图,一个记录建筑或工程设计的图。它通常是客观的,但是在中国,这个词经常被用于描绘未来的想法和计划。这两个意思都与这个项目有关联。“蓝图”意在讲述一本书中的不同故事。这个项目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客观的分析,与我所碰到的日常事务有关:另一个是主观体验,与时间的意义有关。
于2010至2011年在鹿特丹和北京举办的“未来城市”合作工作室,是由来自中荷的各大艺术学院校的四种学科学生组成的团队,其中包括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he WhyFactory、中央美术学院、ArtEZ艺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埃因霍温设计学校、桑德伯格学院和清华大学。
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设计合作下,“未来城市”项目希望能够通过时尚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领域内知名学校的合作,促进中国和荷兰之间的沟通,以通过设计的研究和通过研究的设计两种方法论,加强更丰富的高品质跨文化交流。“未来城市”是一个前瞻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营,汇聚优秀的学院、设计师、思想家,对当代城市的命运进行基同思考。工作营为学生也就是未来设计师们提供了理解和体验来自其他学科的研究与设计的方法论。工作营以直接的手法来研究当代社会的缺陷、恐惧、价值、美学、欲望和机遇。
荷兰鹿特丹时装设计、建筑项目总监Christine de Baan
为什么要做未来城市台作工作室?
如果说近来几十年有什么更清晰的话,也就是我们需要彼此的支持才可以存在一这包括每个人的知识,每个人的经验,每个愿意合作和跨越政治和文化差异的愿望。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清楚地表明,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联系有多紧密。全球化已经令各地区产生了互相依赖,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但也衍生了由大规模城市化和移民造成的新的威胁和责任,各种层面的繁荣、文化冲突等都越来越多。我们生活在一个“都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城市和城市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围增长蔓延(部分是随意的,部分是有计划的),我们目前拿出的任何城市规划方案对此都行之无效。
城市正在“移民化”:无论是东西半球还是南北半球,我们都会发现相同的牌子、相同的办公区、相同的商店和餐饮理念,无处不在的“全球化风格”多多少少也和我们本地的文化和身份相适应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城市的污染、农业和食物生产的日渐分离,正在破坏我们共同的未来。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几乎不可想象的影响。
这是个熟悉的话题,但还是很急迫:我们能够有蛋糕并吃掉它么?城市是否应该持续增长?它们能否变得更加整洁、健康,又同时具有包容性?我们能否——我们是否想——将传统的本土身份妥协与全球化的当代文化?我们如何能够学会沟通?学会更好地理解彼此?为了获得具有结构性的方案,达到必要的经济和生态平衡,我们确实需要国际合作和知识交流。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
未来居民
“未来城市”合作工作室研究与教学模式是我们以往没有尝试过,也是有难度具体操作的开拓性教学实验。来自中国与荷兰8所学校的40名学生,从建筑设计、时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到视觉传达设计,跨越不同设计范畴,大家在一起面对我们今天面临的城市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方向是突出当今城市生活日益增长的问题,为未来城市的更好生活提出更好的构想。
“未来城市”合作工作室是一座桥梁,它将中国与荷兰的学生、老师连接在一起、一起工作,跨越地理上的距离,成为朋友和同事。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今天的世界、未来的城市最需要的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去消除由于宗教、历史、民族原因所产生的误解、仇恨与冲突。通过东西方的合作,我们也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今天的设计师面临的是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去建立一个共同的设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多文化和跨学科的思考将有助于为未来的生活方式提供新思想和新方法。
无论是通过传播媒介的传达设计,还是公用建筑,或是基于用户体验的、群体创意集结与合作完成的产品设计,乃至一个国际品牌的形象建立与品牌宣传,当今的学生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去面向自己的未来。“未来城市”合作工作室是一个大熔炉,它将不同的想法互相激荡融合。专业内的惯常思维难以应对今天社会对设计所含有的创造思维的诉求,他们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知识与专业思维。这一设计精神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内涵之一;在一个思维活跃的社会中,它应该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勾勒美好的未来。清晰的规划和有序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诗意与创新的精神也是重要的,这种精神涵盖不同的立场、角度和维度。
未来设计师们20天鹿特丹+北京“体验之旅”课题成果选
空气净化器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什么工厂JonafhanTelkamp
我到达北京后,最先感到触动的是这里的空气。污染重,灰蒙蒙的,能见度低。北京的雾蒙蒙正是这里日益密集的交通造成的。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北京修建起了越来越多的道路:这里最长的环路已经有130公里,未来的道路期望能够到达更远的地方。同时,城市运输网以千米为单位计算,结果就导致人们不愿意步行,机动交通进一步影响了北京的沥青路面。
这种情况促使我为北京可怜的空气质量寻求解决之道,去研究它扩大的路面。我将不同的污染物和污染区列在一起。排放图表明了雾气和道路之间的关系,废气导致了城市的空气污染。
我的作品运用了太阳能原理和它作为改变的工具的烟囱效应。太阴能需要空气输入,我将其和有气孔的路面连起来,这样,烟囱就可以直接吸收掉废气。当空气被过滤后,底部的涡轮产生能量。这种能量若被利用,煤矿就可以关闭,从而减少更多的污染。这些“净化空气的烟囱”有助于将大多数污染物调整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要求的程度。为了开发这些烟囱,就需要研发它们与城市建构相符合的可能性。一种方法,就是在北京市内按照平米像素分解。道路和广场可以这样调整:整体未建的表层可以用来为下方的空气加温。这样,一座未来的城市就出现了。在这里来,烟囱涡轮可以为城市产生足够的能量。这种方法也利用了土壤的热能。如此一来就需要对于路面的改造(多孔、透明),空气过滤器,树木过滤(物种、内距),排放管(源头),其他学科的专家。
由于新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小,在国际团队中工作是很重要也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技术、设计、时尚和建筑之间的界限也模糊了。这些学科相互融合重叠,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大城市,由此改变了我们未来的生存空间。这些空间上的变化需要被研究和设计:交通、废弃物、密度、公共空间能量,环境等议题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而这一过程将会改变建筑法则。
无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柏鸣
鹿特丹的环境自由、祥和、自然与和谐的城市国景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走在这座城市中,这种抽象的近乎乌托邦的感觉逐渐变得更加清晰具体起来。我从北京来,视觉经验和调查着眼点布面都产生了对比;比如当我上网时发现,在鹿特丹,上午几乎不受限制,而在北京的网络并不是。两座城市最大的不同不仅仅是通过实际存在的风景面貌表现出来,而且在当代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也有所反映,由此形成了对这两座城市很多个人化的观点。
我作品的主题从“一切”归为“无”。开始,我研究城市里的广告,观察和调查物理媒介。似乎鹿特丹所有的设计物品都是具体的,明确有形的。随着项目的发展,我尝试着去构思和建构未来城市中的形状、内容、甚至是广告语。但是慢慢我就意识到,“未来”这个概念不仅仅和日常设计物品有关。在未来,广告将会关注与哪些人,而为什么又会这样呢?除了我们每日习以为常的现实世界外,一种抽象的精神、感觉或者体验,也可以作为一个品牌目标,而这正是无法表达的“无”。
合一
中国北京服装学院李佳佩
在鹿特丹休息室,一个咖啡店老板告诉我们这个城市的历史……我和当地居民打交道越多,我就越想将他们的个性和故事融入到我的时装设计中。什么样的时装能够最好地表现这座城市呢?是否应该是一些技术化的东西呢?一些方便之物?或者一些又奇特又日常的东西?无论形式是什么样子,时装应该从日常风格中表现出那些穿着者的生活方式。同时,它也应该反映出时尚和其他领域之间的渗透。
设计法则之间的疆界在未来将会继续下去。时装设计将不仅仅是令身体舒适;或者也满足消费者内在的需要。时尚不仅应该表现外在的魅力和美丽,也应该表现人们深层次的思想和精神。
我为未来城市的居民创造了N-ln-One时装。这一时装发挥了我之前的设计中建立起来的中性风格。它以似乎普通的面材和仿皮革的合成质地表现了未来性别上不同的弱化,二者都是高度功能化的。针对于内在的构造,我将隐藏的细节和可移动的独立部分展现出来。N-ln-One时装发挥了我之前的设计中建立起来的中性风格。它以似乎普通的面材和仿皮革的合成质地表现了未来性别上不同的弱化,二者都是高度功能化的。针对于内在的构造,我将隐藏的细节和可移动的独立部分展现出来。
蓝图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刘静
我是以参观者的身份去“解读”鹿特丹,走进它的现实的。当我们到达那里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所有的超市都关门了。当地的作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我倍感困惑。在北京,超市都是十点,甚至是十一点以后才关门。但是荷兰的城市却有着作息时间表:“九点到六点”这一时间循环成为了鹿特丹对我的第一象征。它令我重新思考时间的意义。
周日早晨,我拍了一些关着门的店铺。这些图片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在鹿特丹而不是在北京,在北京,商场周日都开门。我们去了城市图书馆附近的市场,看到了不同种族的人。这个城市似乎涵盖了不同层面的时间:当你拨开这些表层后,就会在具体的时间看到不同的人。随着我研究的进行,关于时间的关键词就出现在脑海中:时间是你自己创造的,人与人时间的重叠,时间的层次,运用时间来记录生活,24.5个小时城市,记忆和地理。
“蓝图”这个词通常被用于描绘一幅技术图,一个记录建筑或工程设计的图。它通常是客观的,但是在中国,这个词经常被用于描绘未来的想法和计划。这两个意思都与这个项目有关联。“蓝图”意在讲述一本书中的不同故事。这个项目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客观的分析,与我所碰到的日常事务有关:另一个是主观体验,与时间的意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