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是基于客观事件所建设而来的教学课程,在发起历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落实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利用可靠的证据看见历史,进而使其对形成良好的“史料实证”素养。在全新的教育環境下,“捕风捉影”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历史教学所淘汰,从真实向着历史过渡,这才是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利用教学证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进而提升其史料实证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证据意识;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
史料实证是学生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优秀素养,在教学环节,史料实证是学生求真、求知意识的集中表现,更是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的见证。积极围绕“证据意识”落实历史教学活动,尊重历史课程的真实性特点,将为教学工作的未来建设提供新的支持。
一、分析史料,实事求是
“史料实证”是学生在参与历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重要素养,从教学活动的基本定义来看,“史料实证”是对学生求知意识、求真意识的不断重申,是对客观历史的尊重。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发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尝试从历史、现实等客观角度入手,重新阐明历史现象,进而形成实事求是的良好素质。
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为学生导入对应的教学史料,引导学生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发展及变革的基本特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以人教版必修一历史教材《抗日战争》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PPT材料发起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的良好意识。以教学环节所涉及到的经典抗日事件“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学习为例,部分学生认为,当时中国生产力落后,人口增长缓慢,被日军屠杀的总人数不可能达到三十万。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是好的,此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与课外证据对学生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第一,根据《抗战日报》的报道,日军在进入南京之后发起了长达一个月的三光运动,死难的三十万同胞指的是日军侵略国土期间在南京地区所欠下的“人命债”,第二,在诸多日本战后文学作品中对屠杀活动都有记载,如《天皇的军队》《战后回忆录》等,其对战时的屠杀行为供认不讳,三十万只是遇难人数的保守估计。依靠多种证据的佐证,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选定可以解决相关问题的材料,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证据意识。
二、导入史料,主动推敲
从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来看,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依旧是存留于教学活动中的短板问题。在发起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形成辨识相关信息的良好能力,对于教学知识与教学理论的了解极为片面。在这种落后的历史学习思想下,教学活动的发展无法得到学生的助力。当新的教学任务出现在学生面前,由于相关技能没有得到锻炼,学生根本不具备利用多样化资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全新的教育格局下,教师应要求学生独立搜集史料,围绕所搜集到的资料开展教学讨论活动,进而解决历史学习问题。从当前的历史教学工作来看,架空历史、虚拟野史已经成为阻碍教学活动发展的第一元凶,教师应要求学生保障所用证据的真实性,以此来验证教学知识。以人教版必修二教材《发达的手工业》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中国的手工业建设活动搜集史料,并提出命题,在班级内进行讨论。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某个学生针对瓷器制造业发起探究活动,其给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故事:北宋时期贸易往来,一商人在瓷器店铺内发现了一套茶碗,只见茶碗玲珑剔透,光滑可爱,阳光下五彩照人,近乎透明。店家称瓷碗为“薄胎碗”,售价三百两白银,最终卖给西域商人。为对故事的真伪进行辨别,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验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瓷器的制造工艺、中西方贸易活动的起源、货币交易方式的变化等角度论述相关问题。当富有争议性的问题出现在学生面前,其主动验证故事、推敲故事的积极性也会随之表现出来。
三、交流史料,发现盲点
学生的行动能力不同,在利用证据分析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其所掌握的史料也不尽相同,为最大程度的展现史料的应用价值,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史料发起交流互动,依靠史料的展示确定学习方向。
以人教版必修三教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关教学为例,在对“为何独尊儒术”这一问题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史料独立发表意见。在史料的带动下,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看法。通过对“百家”的研究,学生发现,儒术在中国的起源最早,其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特点,如儒家思想的基本结构“仁义礼智信”等,故而被统治者所推崇,因为儒学已经被视为“人伦之本”。部分学生则会结合其他研究成果给出相悖的意见,如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二十四孝图》,其对儒学中腐朽的制度提出了批判,认为儒学之所以被历朝历代所推崇,是因为其文化理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社会矛盾,在保障自身发展的同时,统治者将儒学作为第一行动标准扩散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针对社会环境发挥出独特的管理作用。依靠史料的交流沟通,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历史真相,从而表现出更为深刻的人文智慧。
四、结语
历史是以真实为基础建设而来的教学科目,在发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证据意识”“史料实证”等素养投入相应的重视,对史料进行分析,对证据进行论证,依靠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保障历史教育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
关键词:高中历史;证据意识;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
史料实证是学生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优秀素养,在教学环节,史料实证是学生求真、求知意识的集中表现,更是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的见证。积极围绕“证据意识”落实历史教学活动,尊重历史课程的真实性特点,将为教学工作的未来建设提供新的支持。
一、分析史料,实事求是
“史料实证”是学生在参与历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重要素养,从教学活动的基本定义来看,“史料实证”是对学生求知意识、求真意识的不断重申,是对客观历史的尊重。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发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尝试从历史、现实等客观角度入手,重新阐明历史现象,进而形成实事求是的良好素质。
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为学生导入对应的教学史料,引导学生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发展及变革的基本特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以人教版必修一历史教材《抗日战争》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PPT材料发起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的良好意识。以教学环节所涉及到的经典抗日事件“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学习为例,部分学生认为,当时中国生产力落后,人口增长缓慢,被日军屠杀的总人数不可能达到三十万。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是好的,此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与课外证据对学生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第一,根据《抗战日报》的报道,日军在进入南京之后发起了长达一个月的三光运动,死难的三十万同胞指的是日军侵略国土期间在南京地区所欠下的“人命债”,第二,在诸多日本战后文学作品中对屠杀活动都有记载,如《天皇的军队》《战后回忆录》等,其对战时的屠杀行为供认不讳,三十万只是遇难人数的保守估计。依靠多种证据的佐证,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选定可以解决相关问题的材料,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证据意识。
二、导入史料,主动推敲
从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来看,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依旧是存留于教学活动中的短板问题。在发起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形成辨识相关信息的良好能力,对于教学知识与教学理论的了解极为片面。在这种落后的历史学习思想下,教学活动的发展无法得到学生的助力。当新的教学任务出现在学生面前,由于相关技能没有得到锻炼,学生根本不具备利用多样化资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全新的教育格局下,教师应要求学生独立搜集史料,围绕所搜集到的资料开展教学讨论活动,进而解决历史学习问题。从当前的历史教学工作来看,架空历史、虚拟野史已经成为阻碍教学活动发展的第一元凶,教师应要求学生保障所用证据的真实性,以此来验证教学知识。以人教版必修二教材《发达的手工业》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中国的手工业建设活动搜集史料,并提出命题,在班级内进行讨论。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某个学生针对瓷器制造业发起探究活动,其给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故事:北宋时期贸易往来,一商人在瓷器店铺内发现了一套茶碗,只见茶碗玲珑剔透,光滑可爱,阳光下五彩照人,近乎透明。店家称瓷碗为“薄胎碗”,售价三百两白银,最终卖给西域商人。为对故事的真伪进行辨别,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验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瓷器的制造工艺、中西方贸易活动的起源、货币交易方式的变化等角度论述相关问题。当富有争议性的问题出现在学生面前,其主动验证故事、推敲故事的积极性也会随之表现出来。
三、交流史料,发现盲点
学生的行动能力不同,在利用证据分析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其所掌握的史料也不尽相同,为最大程度的展现史料的应用价值,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史料发起交流互动,依靠史料的展示确定学习方向。
以人教版必修三教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关教学为例,在对“为何独尊儒术”这一问题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史料独立发表意见。在史料的带动下,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看法。通过对“百家”的研究,学生发现,儒术在中国的起源最早,其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特点,如儒家思想的基本结构“仁义礼智信”等,故而被统治者所推崇,因为儒学已经被视为“人伦之本”。部分学生则会结合其他研究成果给出相悖的意见,如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二十四孝图》,其对儒学中腐朽的制度提出了批判,认为儒学之所以被历朝历代所推崇,是因为其文化理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社会矛盾,在保障自身发展的同时,统治者将儒学作为第一行动标准扩散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针对社会环境发挥出独特的管理作用。依靠史料的交流沟通,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历史真相,从而表现出更为深刻的人文智慧。
四、结语
历史是以真实为基础建设而来的教学科目,在发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证据意识”“史料实证”等素养投入相应的重视,对史料进行分析,对证据进行论证,依靠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保障历史教育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