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和意义
2005年普惠金融这一概念被联合国提出。2015年,我国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一文件围绕普惠金融做出了多方面的概念界定,例如业务的覆盖人群、概念的具体解释、未来的发展前景预测。普惠金融的目的在于,使得底层群众也能以最小经济成本的承担来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以提升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平等发展,国家加大对普惠金融实施的力度,不断探讨扶持微小企业的方法,加强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设定2020年基本达到与国际中上水平的目标。
这一政策的实施无论对金融体系的建设,还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对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字面意义上来讲,“普”和“惠”就重点点明了普惠金融的服务目,是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经过近些年的实践总结,当前我国的普惠金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写进了党的决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普惠金融”,[1]从国家提到普惠金融发展的频率来看,侧面体现了这一政策的重要意义,关于普惠金融提及由“发展”到“强化”再到“大力发展”,无疑证明了普惠金融体系建构的重要意义,也表明了国家在这方面付出努力的决心。再者,普惠金融体系的建构能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帮助小微企业以及社会贫困群体,让他们实现金融服务的可能,调整金融行业的服务观念,避免金融“嫌贫爱富”的倾向,促进金融服务提供对象的多样性,使得经济发展更为公平,使人人都有获得金融业务办理的可能性,对于经济来讲,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帮助调整金融供求失衡的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斯蒂格利茨说过:“完全的平等是不存在的,也不能被创造,但是最大限度的创造平等的环境是有可能的,机会平等的创造有利于平等环境的产生。”[2]再次,作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在获得银行经营收入以外,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是银行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需要,同时也是作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需要肩负社会责任,跟随国家政策的实施,继续做一家具有人文关怀的商业银行,争当服务社会的领头羊,这是建行的重大战略选择和今后建行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义不容辞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
二、中国建设银行在青海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建设银行积极跟随国家政策,将普惠金融立为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志于做具有社会担当的大银行,积极落实国家下达的政策。这既是银行为获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也是赢得未来市场的关键部署[3]得民心者得天下,得草根者得天下,我们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立起普惠金融服务网,针对小微企业做合理的业务安排。作为普惠金融的试点省份,青海省以扶贫普惠、网络普惠、信用普惠、绿色普惠、保险普惠和金惠工程共“六大普惠”为抓手,首创“双基联动”,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办理能力与服务水平。青海省建行深入落实建总行关于普惠金融的相关战略要求,立足青海省情实际,围绕省委省政府有关普惠金融工作的安排部署,精准做好普惠金融工作,全力推动建总行普惠金融战略的青海化、实践化、具体化。
(一)中国建设银行在青海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
当前,中国建设银行对普惠金融的考核要求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按照这些指标做具体考核,包括:对小微企业以及小型企业发放的五百万元以下的贷款、对于贫困大学生给予的助学贷款,针对失业人群鼓励创业提供的创业贷款、针对个体户经营给予的小额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以及鼓励农村人口创业的小额经营贷款。对公条线管理包括前两类单笔授信低于五百万针对微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贷款,剩下的则归类为对私条线管理。分析2018年的建行青海省分行在全省范围内的普惠金融业务数据:从规模来看,归口对公条线的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信贷规模占普惠金融总体信贷规模的34.57%,对私条线信贷规模占总体规模的65.43%。从对公条线普惠金融业务涉及的小微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涵盖采矿业、物业管理、教育业企业、农林牧渔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企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17个大的行业门类。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占总体授信企业的比例为38.47%,农林牧渔业企业占比5.42%,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占比为3.8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占比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占比2.12%,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物业管理业、教育业企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企业占比为3.35%。[4]
(二)我行在青海地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从银行角度来看,一是行业分布过于集中。在现阶段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支持的行业总体来看不够平衡。主要支持领域还是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建筑业企业,使的其他行业获得的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普惠金融发挥积极效果的能力。二是结合青海省情的具体化操作和创新尚显不足。需要深入青海省各行业,了解调研具体金融需求。建行也对省内的具体实际作出了业务的创新,比如推行“唐卡贷”、“枸杞贷”等创新产品,可是还是需要经由对省内各行各业的实际调研才能够了解现阶段中小企业、“三农三牧”、贫困人口、特殊人群等薄弱领域对金融业务的实际需求,最终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三是普惠金融信贷总量亟待提升。在现阶段,省内中小企业及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对于普惠制金融支持业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金融支持的总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青海省建行也在努力提升普惠金融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总量,为中小企业运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客户角度来看:一是信用观念不强。受惠群体的整个信用环境较差,对于信用机制的了解不够全面,。受惠群体中出现部分人员欠债不还以及借款一拖再拖的情况,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普惠金融大面积推广的绊脚石,二是有效担保物不足。由于受惠群体的资金能力较差,在办理业务时常常会出现担保物不足、无法满足业务贷款要求的情况。三是应用能力不强。受惠群体往往缺少银行金融相关的专业知识或是基本概念,对普惠金融的业务办理状况也属于一知半解的状况,并且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狭窄,使得银行业务的相关信息无法传达到收回群体中,大大降低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宣传与传播效率。
三、今后进一步做好普惠金融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是积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服务长尾客户能力。银行利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可以为广大中小企业及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提供快速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多元化服务。
二是加強业务上的创新能力。联合其他行业,打造创新型普惠金融业务体系,跟随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要求。尤其是充分利用银行外部资源开展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如建行就联合税务机关,分析长期诚信纳税、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创新开展云税贷等产品。
三是加强普惠金融风险防范,在实施普惠金融业务的同时遇见风险不可避免,如何加强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严格把控业务产品的借贷条件,严格执行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规定。二是加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实行客户资信等级管理,减少因为客户信用问题造成的贷款风险,并增强客户的信用意识,尽量避免到期不还款,拖欠贷款的现象出现。
四、结束语
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不但能使青海省的综合金融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支持青海省中小企业的运营发展。本文结合现阶段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对于中小企业及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运营发展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普惠金融业务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青海省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孟亮,李明贤.《普惠金融与“中国梦”:思想联结与发展框架》.《财经科学》2015年第6期.
[2]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不平等的代价》.张子源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126页.
[3]田国立.《不忘初心 与时俱进——开启建设银行普惠金融战略发展新时代》.
[4]数据来源于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2018年普惠金融业务统计报表.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西宁支行)
2005年普惠金融这一概念被联合国提出。2015年,我国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一文件围绕普惠金融做出了多方面的概念界定,例如业务的覆盖人群、概念的具体解释、未来的发展前景预测。普惠金融的目的在于,使得底层群众也能以最小经济成本的承担来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以提升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平等发展,国家加大对普惠金融实施的力度,不断探讨扶持微小企业的方法,加强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设定2020年基本达到与国际中上水平的目标。
这一政策的实施无论对金融体系的建设,还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对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字面意义上来讲,“普”和“惠”就重点点明了普惠金融的服务目,是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经过近些年的实践总结,当前我国的普惠金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写进了党的决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普惠金融”,[1]从国家提到普惠金融发展的频率来看,侧面体现了这一政策的重要意义,关于普惠金融提及由“发展”到“强化”再到“大力发展”,无疑证明了普惠金融体系建构的重要意义,也表明了国家在这方面付出努力的决心。再者,普惠金融体系的建构能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帮助小微企业以及社会贫困群体,让他们实现金融服务的可能,调整金融行业的服务观念,避免金融“嫌贫爱富”的倾向,促进金融服务提供对象的多样性,使得经济发展更为公平,使人人都有获得金融业务办理的可能性,对于经济来讲,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帮助调整金融供求失衡的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斯蒂格利茨说过:“完全的平等是不存在的,也不能被创造,但是最大限度的创造平等的环境是有可能的,机会平等的创造有利于平等环境的产生。”[2]再次,作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在获得银行经营收入以外,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是银行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需要,同时也是作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需要肩负社会责任,跟随国家政策的实施,继续做一家具有人文关怀的商业银行,争当服务社会的领头羊,这是建行的重大战略选择和今后建行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义不容辞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
二、中国建设银行在青海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建设银行积极跟随国家政策,将普惠金融立为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志于做具有社会担当的大银行,积极落实国家下达的政策。这既是银行为获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也是赢得未来市场的关键部署[3]得民心者得天下,得草根者得天下,我们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立起普惠金融服务网,针对小微企业做合理的业务安排。作为普惠金融的试点省份,青海省以扶贫普惠、网络普惠、信用普惠、绿色普惠、保险普惠和金惠工程共“六大普惠”为抓手,首创“双基联动”,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办理能力与服务水平。青海省建行深入落实建总行关于普惠金融的相关战略要求,立足青海省情实际,围绕省委省政府有关普惠金融工作的安排部署,精准做好普惠金融工作,全力推动建总行普惠金融战略的青海化、实践化、具体化。
(一)中国建设银行在青海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
当前,中国建设银行对普惠金融的考核要求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按照这些指标做具体考核,包括:对小微企业以及小型企业发放的五百万元以下的贷款、对于贫困大学生给予的助学贷款,针对失业人群鼓励创业提供的创业贷款、针对个体户经营给予的小额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以及鼓励农村人口创业的小额经营贷款。对公条线管理包括前两类单笔授信低于五百万针对微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贷款,剩下的则归类为对私条线管理。分析2018年的建行青海省分行在全省范围内的普惠金融业务数据:从规模来看,归口对公条线的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信贷规模占普惠金融总体信贷规模的34.57%,对私条线信贷规模占总体规模的65.43%。从对公条线普惠金融业务涉及的小微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涵盖采矿业、物业管理、教育业企业、农林牧渔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企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17个大的行业门类。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占总体授信企业的比例为38.47%,农林牧渔业企业占比5.42%,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占比为3.8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占比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占比2.12%,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物业管理业、教育业企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企业占比为3.35%。[4]
(二)我行在青海地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从银行角度来看,一是行业分布过于集中。在现阶段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支持的行业总体来看不够平衡。主要支持领域还是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建筑业企业,使的其他行业获得的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普惠金融发挥积极效果的能力。二是结合青海省情的具体化操作和创新尚显不足。需要深入青海省各行业,了解调研具体金融需求。建行也对省内的具体实际作出了业务的创新,比如推行“唐卡贷”、“枸杞贷”等创新产品,可是还是需要经由对省内各行各业的实际调研才能够了解现阶段中小企业、“三农三牧”、贫困人口、特殊人群等薄弱领域对金融业务的实际需求,最终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三是普惠金融信贷总量亟待提升。在现阶段,省内中小企业及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对于普惠制金融支持业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金融支持的总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青海省建行也在努力提升普惠金融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总量,为中小企业运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客户角度来看:一是信用观念不强。受惠群体的整个信用环境较差,对于信用机制的了解不够全面,。受惠群体中出现部分人员欠债不还以及借款一拖再拖的情况,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普惠金融大面积推广的绊脚石,二是有效担保物不足。由于受惠群体的资金能力较差,在办理业务时常常会出现担保物不足、无法满足业务贷款要求的情况。三是应用能力不强。受惠群体往往缺少银行金融相关的专业知识或是基本概念,对普惠金融的业务办理状况也属于一知半解的状况,并且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狭窄,使得银行业务的相关信息无法传达到收回群体中,大大降低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宣传与传播效率。
三、今后进一步做好普惠金融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是积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服务长尾客户能力。银行利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可以为广大中小企业及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提供快速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多元化服务。
二是加強业务上的创新能力。联合其他行业,打造创新型普惠金融业务体系,跟随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要求。尤其是充分利用银行外部资源开展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如建行就联合税务机关,分析长期诚信纳税、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创新开展云税贷等产品。
三是加强普惠金融风险防范,在实施普惠金融业务的同时遇见风险不可避免,如何加强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严格把控业务产品的借贷条件,严格执行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规定。二是加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实行客户资信等级管理,减少因为客户信用问题造成的贷款风险,并增强客户的信用意识,尽量避免到期不还款,拖欠贷款的现象出现。
四、结束语
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不但能使青海省的综合金融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支持青海省中小企业的运营发展。本文结合现阶段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对于中小企业及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运营发展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普惠金融业务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青海省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孟亮,李明贤.《普惠金融与“中国梦”:思想联结与发展框架》.《财经科学》2015年第6期.
[2]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不平等的代价》.张子源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126页.
[3]田国立.《不忘初心 与时俱进——开启建设银行普惠金融战略发展新时代》.
[4]数据来源于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2018年普惠金融业务统计报表.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西宁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