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都的殿堂庙宇,门票400至600円,进大门后每个景点需单独购票;宫内厅管辖的宫院全免费,但必须到宫内厅京都事务所预约。苔寺只能提前一周以上预约,还建议使用日本的往返明信片(意味着最好人到日本后再预约);参拜费叫“冥加料”,3000円(约合人民币226元)。
为了一睹这个以青苔为荣的寺庙真容,我不敢造次,到日本第二天就郑重其事前往邮局给他们寄去往返明信片。京都不算大,但前往苔寺那天,我提早一个半小时出门,没想到足足坐了一小时的车才在预定的10点赶到。门前有工作人员迎接,仔细查看预约证后放行。脱鞋进入大殿,僧侣已经开始诵经。当天拜访的人比预留的座位少,不足一百人,西方人不习慣跪坐,就在大殿外坐小板凳。寺方给每位客人预备了笔墨纸砚,资料有两份经文,其中《心经》完全由中文书写,只在旁边用片假名标注。
僧人念完经后,工作人员示意我们磨墨写字。他显然把我当成了日本人,只对坐在外面的西方人用英语解释了一遍。要写什么呢?左右为难的我只好举手发问。原来是在小木牌上写上祈愿词及自己的名字,僧人随后会为其加持。我提着笔战战兢兢一番,旁边的日本情侣似乎也早已生疏,水平跟我不相上下,大家相互会心一笑。
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程序结束后,便可以自由参观了。
苔寺,官名西芳寺,它的精华不在建筑,而在庭院里覆盖着的一百二十余种青苔。青苔是对环境最苛刻的物种之一,为了让它们不受人类的过分打扰,寺方从1977年开始实行预约参观制度。然而,苔寺的身世和京都的众多名寺一样,历史相当悠久。
让苔寺脱颖而出的是横跨镰仓、室町时代(公元12至16世纪)的庭院大师梦窗疏石。大师是当时禅宗高僧,40岁之后开始设计庭院,但由于有着深厚的禅宗文化底蕴,他一出手即成经典。信奉禅宗的梦窗还把寺庙原名“西方”改成“西芳”,出自禅宗开创人达摩留下的句子:祖师西来,五叶联芳。
据说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就是太爱这里的庭院,依样画葫芦打造出了银阁寺。即使是仿造产品,今天同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苔寺平起平坐。
当然,现在的苔寺已经不是梦窗疏石作庭时的样貌了。几经战火和洪水,江户时代的(公元17至19世纪)僧人为其加入日本庭院在营造气氛中很重要的元素——青苔,如今又限制人流,更把日本人推崇的幽玄意境推向了极致。
我正欣赏入口处蹲踞洗手钵上漂着的落叶,身后传来“Madam, please take your time”的声音。回头一看,是工作人员既有礼貌又带点自负的提醒,才惊觉我已落到最后。前方只见到十来个西方游客,其余的人呢?我之后再也没见过,估计他们以日本人的生活节奏速战速决,又或者他们太爱惜苔寺不忍久留。我和“落后”的西方人沿着有路牌标示的小径前行,伴随我们的先是蜿蜒小溪,随着进入青苔世界,豁然开朗,走近庭院的中心——水池,池上筑着铺满青苔的日式小桥。由于把游人打扰的程度降到最低限度,这里的环境无疑比其他寺庙庭院都好,空气是透明的,阳光是透彻的,每一片青苔、每一棵古树都让人心生爱怜。
出口是寺庙侧门,工作人员站着微笑送客,清点人数。正门已然紧闭,仿佛未曾开门迎客。
为了一睹这个以青苔为荣的寺庙真容,我不敢造次,到日本第二天就郑重其事前往邮局给他们寄去往返明信片。京都不算大,但前往苔寺那天,我提早一个半小时出门,没想到足足坐了一小时的车才在预定的10点赶到。门前有工作人员迎接,仔细查看预约证后放行。脱鞋进入大殿,僧侣已经开始诵经。当天拜访的人比预留的座位少,不足一百人,西方人不习慣跪坐,就在大殿外坐小板凳。寺方给每位客人预备了笔墨纸砚,资料有两份经文,其中《心经》完全由中文书写,只在旁边用片假名标注。
僧人念完经后,工作人员示意我们磨墨写字。他显然把我当成了日本人,只对坐在外面的西方人用英语解释了一遍。要写什么呢?左右为难的我只好举手发问。原来是在小木牌上写上祈愿词及自己的名字,僧人随后会为其加持。我提着笔战战兢兢一番,旁边的日本情侣似乎也早已生疏,水平跟我不相上下,大家相互会心一笑。
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程序结束后,便可以自由参观了。
苔寺,官名西芳寺,它的精华不在建筑,而在庭院里覆盖着的一百二十余种青苔。青苔是对环境最苛刻的物种之一,为了让它们不受人类的过分打扰,寺方从1977年开始实行预约参观制度。然而,苔寺的身世和京都的众多名寺一样,历史相当悠久。
让苔寺脱颖而出的是横跨镰仓、室町时代(公元12至16世纪)的庭院大师梦窗疏石。大师是当时禅宗高僧,40岁之后开始设计庭院,但由于有着深厚的禅宗文化底蕴,他一出手即成经典。信奉禅宗的梦窗还把寺庙原名“西方”改成“西芳”,出自禅宗开创人达摩留下的句子:祖师西来,五叶联芳。
据说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就是太爱这里的庭院,依样画葫芦打造出了银阁寺。即使是仿造产品,今天同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苔寺平起平坐。
当然,现在的苔寺已经不是梦窗疏石作庭时的样貌了。几经战火和洪水,江户时代的(公元17至19世纪)僧人为其加入日本庭院在营造气氛中很重要的元素——青苔,如今又限制人流,更把日本人推崇的幽玄意境推向了极致。
我正欣赏入口处蹲踞洗手钵上漂着的落叶,身后传来“Madam, please take your time”的声音。回头一看,是工作人员既有礼貌又带点自负的提醒,才惊觉我已落到最后。前方只见到十来个西方游客,其余的人呢?我之后再也没见过,估计他们以日本人的生活节奏速战速决,又或者他们太爱惜苔寺不忍久留。我和“落后”的西方人沿着有路牌标示的小径前行,伴随我们的先是蜿蜒小溪,随着进入青苔世界,豁然开朗,走近庭院的中心——水池,池上筑着铺满青苔的日式小桥。由于把游人打扰的程度降到最低限度,这里的环境无疑比其他寺庙庭院都好,空气是透明的,阳光是透彻的,每一片青苔、每一棵古树都让人心生爱怜。
出口是寺庙侧门,工作人员站着微笑送客,清点人数。正门已然紧闭,仿佛未曾开门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