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对比,如何施展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图中的大小对比,就是在同一画面里利用大小两种形象,以小衬大,或以大衬小,使主体得到突出,使意境得到表达。得到大小对比效果大致有三种途径:一是利用被摄体对象自身的体积、面积的差异产生对比效果,比如成人和孩子的对比;二是利用镜头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取得对比效果;三是把前两个因素结合,把本来很小的物体夸大,制造反常规的大小对比效果。具体该如何施展,又有哪些必须注意的问题呢?
  
   怎样以小衬大
  
  如果我们想要表现出一个场景的宏大,那么首先一定要明白:没有小,就没有大。因为宇宙间物体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只有相对的比较,才能说孰大孰小。同理,在照片上,如果没有参照物,我们也无法感受场景有多么壮阔。所以,在一个大的场景中,引入一个小的物体,而这个小的物体又是人们平时熟悉的形象,这个形象就能够成为参照物,可以使读者想象照片中另一个形象的大小。如左图,正是人物之小,衬托出了山谷之大。这就是以小衬大。当然,反过来看,山谷之大也衬托出了人物之小。通过对比和反衬,能够使读者对画面加深印象,透彻地理解照片的主题思想与情感。
  
   怎样以大衬小
  
  同理,利用大与小形成视觉反差后,同样也可以反衬出某一表现对象的幼小、弱小、小巧可爱,或者是可怜等内容。如右图,稚嫩的小手与成年人的大手同时出现在画面中,最突出的效果是大手衬托出了小手的稚嫩与可爱,当然小手也衬托出了大手的厚重有力。我们需要举一反三,当我们发现一个弱小或幼小的主体时,可以想办法通过一个大的对象来进行衬托。笔者还曾见过一个生动的以大衬小的例子,是一只小蚂蚁举着食物向镜头方向爬行,后面紧跟一只厚重的大鞋底,马上就要踩下来落在蚂蚁身上,其震撼效果令人记忆犹新。
  
   抓大等小
  
  “抓大等小”这一招,在扫街时最为常用。抓大,是指当发现一个比常规形象更大的物体时,如路边的巨幅招贴、广告、或者某个巨型雕塑等形象时需要留心观察,因为这些物体本身就有夸大的效果,能够成为摄影创作的好素材。等小,是指只要等到合适的一个小的陪体的出现,就能够形成一幅蕴含大小对比技巧的作品,这种等待既需要耐心,又需要精神集中。运用这一技巧时,为了效果更好,常常需要综合使用其他一些技巧,比如用慢门虚化动体,通过构图强化主体与陪体的呼应关系等。(如上图)
  
   面积对比
  
  面积对比,就是在同一画面中出现面积大小不同的物体,利用面积的显著区别营造大小对比关系。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就是,尽量利用单纯的大环境突出小亮点,如右图。画面可以抽象为两个元素,一是大草原,二是生物,非常单纯、简洁、明快。可以看出,作者是非常有意识地营造大小对比构图。假如画面再取入远山、天空等元素,就不再是单纯的大环境了,也很难被视为一个整体。这样大面积的单纯元素有很多,比如,水面、天空、农田等,都可以为我们构图时所用。
  
   微距中也有大小对比
  
  一提起微距摄影,我们都会想到放大倍率是多少的问题,似乎放得越大,作品就越容易成功。人的思维模式往往就是,微距之中只有该放大的,没有该缩小的。而上图给我们的微距创作打开了思路。我们不仅能在广袤的大草原中找到大小对比的关系,在微距世界里,同样可以利用了两个单纯的元素,进行面积对比。在上图中,非但没有把蜗牛尽量放大,还把它置于边角的位置,为叶子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这样构图,使蜗牛相对看来更加渺小,而自然界的神秘之感,则被远远放大。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大小对比不仅是技巧,更是摄影语言。
  
   反常规的大小对比
  
  如果把本来很小的物体表现得很大,而原本较大的物体反而表现得比较小,那么就形成了反常规的大小对比效果。利用超广角镜头,或普通广角镜头,并选择贴近较小的物体拍摄,就能够做到,超广角镜头的效果更为强烈。如右图,原本较小的前景的鹅竟然比中景部分的人还要大。这种反常规的手法,往往会创造更有趣的画面。其实,只要应用得当,一棵小小的草,一粒小小的石头,都能够变身成为“大块头”的前景,它们或者担当画面中的主体,先声夺人,或者成为重要的陪体,有力地烘托主体。
  
   超广角镜头夸张前景
  
  在正常视角下,拍摄大小对比并不明显的物体,如果使用了超广角镜头,就能够明显夸大大小对比效果。如左图,用超广角镜头贴近前景部分的人物拍摄,离镜头最近的人物被明显地夸大了,与离镜头稍近的第二个人物形成对比,与较远处龙舟上的人物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要能在清晰对焦的范围内,用广角镜头贴得越近,近景与远景的大小对比效果就越夸张。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拍法容易产生桶形畸变,尤其是位于前景部分的被摄体,如果将其置于画面中心,畸变会小一些,如果希望故意夸张,不妨将其置于边缘位置。
  
   普通广角镜头下的大小对比
  
  如果没有超广角镜头,只有大于标准镜头视角的部分焦段,比如,换算成35毫米相机上的28-45mm焦段,您也不要叹息。这种焦段也能够拍出明显的大小对比作品,而且这样的大小对比,还能够带来更加自然、真实、舒适的感觉,好比“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毫不张扬,却达到了目的。如下图,作者使用了换算成35毫米相机上的35mm焦段,并没有强烈的视觉夸张效果,但真实自然,仿佛我们肉眼视角所见的一样。这个时候,物体之间前后距离的远近对于大小对比的效果影响很大。
  
   同类物体体积大小对比
  
  摄影画面中,体积大的物体同体积小的物体放在一起会产生对比效果。如果物体之间属于同类,会使作品的主题突出,并给人带来和谐的感受。那么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在于一种构图的技巧——重复。重复,并不一定是指完全一样,虽然不同却很相似的物体同时出现也可以看作重复,重复即是强调,通过重复,主体得到了突出,主题得到了强化。而重复物体之间的变化,比如大、小的不同,又能产生韵律感,给人带来和谐的审美感受。如左图,两个人物同时出现就是构图上的重复,而一大一小就是构图上的韵律感。
  
   异类物体体积大小对比
  
  其实,上文中许多例子,都是应用了异类物体的大小对比。异类物体,通过大小对比建立了一层新的关系,那就是相互衬托。具体作品中,有可能是大衬托了小,也有可能是小衬托了大,总之,会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成功的构图,就是把画面中各个元素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异类物体之间的有机联系,除了依靠内容上的联系之外,就是靠明暗对比、虚实对比、大小对比、色彩对比等手段来实现的。如右图,儿童和郊外的树除了在内容上有联系之外,通过大小对比的互相衬托,建立了一层新的内在关系。
  有了大小对比这一视觉语言,作品就增加了一重美感。在传播中,即使面对非专业的读者,即使他们看不出大小对比这一技巧,也能感觉到作品的美妙。摄影技巧就是这样奇妙,作品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里面富含了某些合适的技巧。
  
   大小对比物的联系
  
  利用大小对比这一表现方法是有两个前提条件的,一是相互对比的物体必须具有内在的联系,二是这种联系能够表现一个突出的、有意味的主题或思想情感。对于直接抓拍到的物体之间而言,它们一定有着外在的联系,因为至少它们处在同一个环境之中。尽管如此,它们不一定有着内在的联系,也许就是很偶然的两个物体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画面。没有内在联系的物体组合在一起就会给人生硬、不知所云的感受,而仔细看本文中包括右图的所有图例,相互对比的物体之间都是有着内在联系的,而且这种联系有助于表达主题或思想情感。
  
   对比物体在画面上距离远近
  
  构图时,对比的物体要保持合适的平面距离,一般来说,在不互相破坏的前提下,距离越近,画面越紧凑,干扰的元素会越少,主题会越突出,如左图;当距离适中,画面的构图会显得匀称,如上图;而距离过大,拍出的画面容易松散,中间间隔的部分很可能破坏画面。如果对距离不满意,拍摄时,换一个拍摄位置或者换一个拍摄角度,就能够轻松地调整对比物体之间的距离。注意距离的同时,也要注意小的元素不能太小,以免影响主题的表达。
  
  无论原本的物体是大是小,只要在画面上形成了视觉对比,就会刺激人的大脑对其产生兴趣。有意识地利用大小对比,可使画面布局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产生趣味性。大小对比,是构图中举足轻重一招,学懂会用之后,您的作品中很可能就又增添了一重魅力。
其他文献
|编者按|里卡多·罗莫博士,美国得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大学的校长。当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让影像告诉世界——今日的中国》世界巡回展在圣安东尼奥市举行时,平时在学校“苦”于无人交流的罗莫,终于找到了知音,兴奋地和来自中国的摄影人切磋最新摄影器材,并拿出打印的作品请大家评论。这些拍自得州各个小镇的影像,也许并不是非常专业,但罗莫对摄影的爱绝对可以称得上发烧,他多年来独辟蹊径拍摄得州小镇的经历,避开了“扎堆
10月30日,由江西省奉新县人民政府、宜春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大众摄影》影友联谊会在奉新隆重举行。来自宜春市及周边县市的300余名影友、新闻记者等参加了本次联谊会。    专家点评设考场    奉新首创设专场,把不同题材、体裁的摄影作品分发给每位专家,现场与影友互动。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成员高琴,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宇,大众摄影杂志社副社长郑壬杰及著名摄影家石广智亲临会场指导并点评了本次联谊会影展
在我耳边时常会听到一些摄影界的人士对当下学院摄影作品的不解之词,似乎高等院校的摄影教育与社会职业摄影需求产生了某种落差。  摄影是一个多层面、多方向的艺术门类,有着不同领域的宽泛应用。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会安排一些较为职业化的课程,比如《图片编辑》、《广告摄影》等课程。但我更注重的是希望学院教育给学生们打下扎实的理论与技能基础的同时,能够激发出他们有创造力的、独立的观看事物的方式,因而我们开设了《
并不是每位影友的每次出行都要率领庞大的器材“军团”,事实上,很多人的行摄旅途上都只有一机一镜陪伴,特别是因商务短期出差又想顺便满足拍摄爱好的朋友。即使这样,要把随身衣物、办公设备和相机等都装进行囊管理好,也不是件容易事,所以现在多功能摄影包的推出才越来越多,自然竞争也愈加激烈。各家厂商要做到既实用,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以此吸引更多用户喜欢,必须在设计上更别出心裁和人性化,以百诺最新开发的Sunda
摄影小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是一种唯美的摄影方式。摄影爱好者需善于在细节和局部中发现美,以借物咏怀。对拍摄小品而言,没有任何既定的规则,因为更多创意取决于摄影者的主观意识,以求在不完美中见完美;在平凡中见不平凡,所以小品摄影是对摄影者功力更深度的考验。中国老一代摄影家十分注重小品的拍摄,如近期展出的吴寅伯先生的作品。  中国古建筑小品如雕梁画栋、 花格窗棱、日规香炉,石龟铜鹤等等,是中国建筑各种构
拍鸟有新招    传统的方法拍摄野生鸟类摄影作品,一般都是采用300mm-600mm长焦距定焦或变焦镜头远距离拍摄。人与鸟儿之间的距离较远,想要拍到一幅生动而清晰的野生鸟类摄影作品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加之长焦镜头价格昂贵,一只镜头少则一两万元,多则七八万元。即使是经济条件允许买得起设备,拍摄鸟类时的恶劣环境也令人生畏,暑天40摄氏度的高温,烈日下搭着帐篷,往往一蹲守就是一整天种种条件的限制,让许
约翰·伯格说:“造成摄影成为一种奇妙的发明——它的后果难以预料——的原因是,它的主要原材料是光和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如何,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瞬息时间的证明,也许正因为这个特点,往往使我们忽视了在照片中对于时间的表达。因为,当我们“在场”举起相机的时候,有谁会怀疑关于现象与时间的被纪录,以及照片的见证性呢?在这里说到的时间,一个是拍摄者与对象同在的“那一瞬间”,另一个是存在于图像中的对于时间
4月16日,著名的法国戛纳电影节的红地毯上,走来了我们熟悉的摄影人的身影。第二届索尼全球摄影奖(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的颁奖礼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摄影师李泛和旷惠民分别获得体育类三等奖和时事/热点新闻类三等奖,并获邀出席了颁奖礼。  从红地毯上归来的旷惠民,有什么新鲜的体验呢?通过他的文章和图片。相信会给国内的摄影师带来一组新鲜的资讯和不一样的启示。     
不久之前我们介绍过卡西欧ZR100,这是目前卡西欧数码相机的重量级产品,集中了丰富的创意性功能和大变焦比镜头,其实它还有个“小兄弟”ZR10。    两主要区别    这两台相机有效像素数量都是1210万,不过ZR100光学变焦倍率为12.5倍,ZR10为7倍;ZR100的标称电池续航能力约为450张,ZR10约为290张;ZR100的镜头广角端为24mm,ZR10为28mm。除此之外,包括HDR
提起徕卡,这一品牌在摄影圈中已经成为专业和奢华的象征,它的M系列旁轴相机和R系列单反相机在胶片时代就早已如雷贯耳,不少经典机型更被列为顶级摄影器材。而数码时代,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潜心修炼后,徕卡再次震惊世人,其最新推出的S系列中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扛鼎之作S2,单标准套机价格就达到18万元以上,采用蓝宝石玻璃表面液晶屏的版本售价更超过22万,这个价钱买辆中级轿车或许都有富余,绝对称得上是摄影器材中的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