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书关系到个人和民族的未来,在网络信息社会条件下,学生更多关注电子产品而减少了读书时间。小学阶段是记忆和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教师有责任做好学生起跑的领航人,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读书 习惯 从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218-01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在视觉效应极大丰富、精神生活选择多样化的现代生活节奏里,人们已经渐渐远离了阅读,远离了文本。沉湎于网络的国民越来越多,看看春运的候车室,有几个是捧着书本阅读而不是低头看手机?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俄罗斯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在莫斯科的地铁车厢里,总有不少乘客一上车就埋头看书,一些在商店甚至菜市场排队买东西的人,也会如同变魔术一般,从装食品的袋子里掏出本书来,一边排队,一边阅读。俄罗斯学者们认为不好好读书,将对一个人的智力、性格、道德和修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读书的缺失,由个人而到民族,已经成为我国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忧患。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阅读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小抓起。尤其是儿童,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有研究显示,13岁以前,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住的东西往往终身不忘,所以很多人主张,在青少年时期,应该尽量多记忆,这样给自己留下丰厚的知识基础。思维发展后,可以将记忆的内容加以理解,對知识的吸收会更加流畅。小学正处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时期,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用发展的眼光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助力加油。
一、大力倡导:让读书成为班级的主流风气
教师本身要博学多识,有正确的读书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为学生的一生成长考虑和奠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独特地位,利用教师权威对学生的影响,在班级大力倡导读书,对学生来说就是很好的学习导向。教师可以与家长做好沟通,帮助督促,每天回家写完作业,利用二十到三十分钟时间看一点课外书。教师每天利用课前时间询问一下前一天的读书情况,都有谁坚持读书了,读了什么书,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讲一讲。这样既是检查,也是交流和督促,得到肯定的同学会更加努力,落后者也会受到鞭策主动跟进。日久才会成习惯,读书是一个“长跑”,教师要以身作则,坚持不懈,努力使读书成为班级主流风气,收益久后自现。
二、兴趣引导:让学生从读书中找到乐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贵为天子的明熹宗朱由校被称为天才木匠,就是很好的兴趣使然的例子。虽然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却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当皇帝日理万机,也不能阻挡朱由校对木器的热爱,他常常为完成一件作品忙到深夜,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阅读培养如果能从引导学生兴趣入手,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上课,根据课堂内容可以有意识地做适当的课外延展,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课外去寻找阅读。对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书,比如像《和乌鸦作邻居》《窗边的小豆豆》等,挑选一些精彩情节进行讲述,吸引学生课外阅读,找到读书的乐趣,引导学生喜欢读书、乐于读书。
三、汇报交流:让学生有适当的成功体验
课外引导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定期上读书课,把好书介绍给同学,也可以让每个同学带一本好书到班级互换阅读。班级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每个同学上台,也可以小组代表发言,选择印象深刻的部分谈看法,讲收获和感悟。这既是对读书者的肯定,也是很好的交流和导向。发言的同学,会形成一种成功体验感,在老师同学的认可中更加热爱读书;不爱读书的孩子,在愧疚中看到差距自觉弥补。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做个听众,也一定收获颇多,对于一些感兴趣的好书,说不定会在课外找来看一看。如此看来,读书效应新一轮的影响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蔓延开来。
四、打擂比赛:比比看谁读的书多
小学的学制长,更利于教师连贯地贯彻读书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可以在班级举行擂台赛。每人列一个书单,把自己读过的书写下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互相比比,看看都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本书,读得多的继续努力,读得少的主动追赶。擂台赛园地,就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源,学生在别人的书单上,可以比较读书的多少,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而没有读过或根本不知道的书,课后找来阅读,扩大交流和影响。展览过后,把擂台赛上记有每个同学读书内容和数量的书单保存好,做好读书动员,下一轮擂台赛的时候,发给同学继续添加所读书目,看谁进步更大。如此几个循环,相信学生在阅读数量和习惯养成上会大有进步。
读书关乎个人与国家,热爱读书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读书习惯养成从小抓起,最是无忧的年纪和记忆的黄金时期,让书籍成为孩子的成长伴侣,而不是铺天盖地的网络和电子产品,这样成长的青少年一代才是有厚重底蕴的一代。
【参考文献】
[1]曹海明.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胡新华.享受阅读,提高语文素养[J].太原科技,2004
(03):84-85.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关键词]读书 习惯 从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218-01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在视觉效应极大丰富、精神生活选择多样化的现代生活节奏里,人们已经渐渐远离了阅读,远离了文本。沉湎于网络的国民越来越多,看看春运的候车室,有几个是捧着书本阅读而不是低头看手机?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俄罗斯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在莫斯科的地铁车厢里,总有不少乘客一上车就埋头看书,一些在商店甚至菜市场排队买东西的人,也会如同变魔术一般,从装食品的袋子里掏出本书来,一边排队,一边阅读。俄罗斯学者们认为不好好读书,将对一个人的智力、性格、道德和修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读书的缺失,由个人而到民族,已经成为我国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忧患。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阅读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小抓起。尤其是儿童,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有研究显示,13岁以前,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住的东西往往终身不忘,所以很多人主张,在青少年时期,应该尽量多记忆,这样给自己留下丰厚的知识基础。思维发展后,可以将记忆的内容加以理解,對知识的吸收会更加流畅。小学正处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时期,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用发展的眼光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助力加油。
一、大力倡导:让读书成为班级的主流风气
教师本身要博学多识,有正确的读书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为学生的一生成长考虑和奠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独特地位,利用教师权威对学生的影响,在班级大力倡导读书,对学生来说就是很好的学习导向。教师可以与家长做好沟通,帮助督促,每天回家写完作业,利用二十到三十分钟时间看一点课外书。教师每天利用课前时间询问一下前一天的读书情况,都有谁坚持读书了,读了什么书,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讲一讲。这样既是检查,也是交流和督促,得到肯定的同学会更加努力,落后者也会受到鞭策主动跟进。日久才会成习惯,读书是一个“长跑”,教师要以身作则,坚持不懈,努力使读书成为班级主流风气,收益久后自现。
二、兴趣引导:让学生从读书中找到乐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贵为天子的明熹宗朱由校被称为天才木匠,就是很好的兴趣使然的例子。虽然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却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当皇帝日理万机,也不能阻挡朱由校对木器的热爱,他常常为完成一件作品忙到深夜,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阅读培养如果能从引导学生兴趣入手,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上课,根据课堂内容可以有意识地做适当的课外延展,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课外去寻找阅读。对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书,比如像《和乌鸦作邻居》《窗边的小豆豆》等,挑选一些精彩情节进行讲述,吸引学生课外阅读,找到读书的乐趣,引导学生喜欢读书、乐于读书。
三、汇报交流:让学生有适当的成功体验
课外引导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定期上读书课,把好书介绍给同学,也可以让每个同学带一本好书到班级互换阅读。班级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每个同学上台,也可以小组代表发言,选择印象深刻的部分谈看法,讲收获和感悟。这既是对读书者的肯定,也是很好的交流和导向。发言的同学,会形成一种成功体验感,在老师同学的认可中更加热爱读书;不爱读书的孩子,在愧疚中看到差距自觉弥补。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做个听众,也一定收获颇多,对于一些感兴趣的好书,说不定会在课外找来看一看。如此看来,读书效应新一轮的影响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蔓延开来。
四、打擂比赛:比比看谁读的书多
小学的学制长,更利于教师连贯地贯彻读书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可以在班级举行擂台赛。每人列一个书单,把自己读过的书写下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互相比比,看看都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本书,读得多的继续努力,读得少的主动追赶。擂台赛园地,就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源,学生在别人的书单上,可以比较读书的多少,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而没有读过或根本不知道的书,课后找来阅读,扩大交流和影响。展览过后,把擂台赛上记有每个同学读书内容和数量的书单保存好,做好读书动员,下一轮擂台赛的时候,发给同学继续添加所读书目,看谁进步更大。如此几个循环,相信学生在阅读数量和习惯养成上会大有进步。
读书关乎个人与国家,热爱读书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读书习惯养成从小抓起,最是无忧的年纪和记忆的黄金时期,让书籍成为孩子的成长伴侣,而不是铺天盖地的网络和电子产品,这样成长的青少年一代才是有厚重底蕴的一代。
【参考文献】
[1]曹海明.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胡新华.享受阅读,提高语文素养[J].太原科技,2004
(03):84-85.
责任编辑: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