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模拟自然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生物与进化》一章时,与《生物》教科书配套的“桦尺蛾”的视频案例,全长3分钟。内容简介如下:
英国有一个小山村,再村外的树林里栖息着两种桦尺蛾,一种浅色,一种深色,树林里的小鸟以桦尺蛾为食。几十年后,这个小山村变成了工业城市,工厂排放的黑烟渐渐把树干染成了黑色,由于黑烟的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树干上,目标显著容易被鸟类发现而不易生存下来;深色的桦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树干上,体色与周围环境比较一致,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这就是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多数的原因。
通过这个视频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亲临其境,更深的理解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更深的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讲授《遗传的基本定律》时,一些课件对孟德尔的生平进行介绍: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5经过8年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以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发现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孟德尔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因为前人科学的选材,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创造性的把统计学与遗传学研究的结合。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品质,以及科学的创新精神。
利用多媒体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科学成果的认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紧密结合。
(1)要注意精选课件内容。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在内容上实现“无缝连接”。对于那些用传统方法不便展示的生物过程辅之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发挥其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神经兴奋的传导,神经冲动以电流的形式传导,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生物电),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
(2)在时间上实现无缝连接。课件的内容要便于多媒体过渡,比如黑板和显示屏的过渡。在制作或者选用课件以及编写教案时,要设计过渡内容。使用时要把握好切入时机,不要因为切换时机不要因为切换时间过长而“冷场”。要准确把握这些时间的长短及其相关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时间上的“无缝连接”。
(3)在空间上实现无缝连接。在硬件设施上,必须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与黑板及其他媒体的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其空间位置,学生的视线跨度要尽量小,操作要方便,切换要迅速和自然,且视听效果好。
2、课件内容要详略得当。
课件视觉效果好,而且字体是采用标准字体,再配以不同的颜色,学生看起来非常的清晰、舒服。关键在于其内容:内容太详尽了不行,那与直接展教案无益,会使学生忙于记笔记;内容太简单了也不行,一些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就无法展示给学生看。所以在制作课件时,要做到详略得当,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基本章节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对一些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尽量多作一些说明,或多采用一些图像(图表)的形式来给学生进行演示,而对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则只作简单说明,或只列出要点。
三、多媒体课件辅助生物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动态教学过程被“电子化”,教学主题被冲淡。教学是一门艺术,引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气氛等因素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选择那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便处理的内容进行尝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然而,有些课件为了赶时髦(或应付检查或参加比赛),不论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简单地将教材内容“电子化”,当然不会有好的效果。有些课件则为了追求新颖,制作一些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画面和音乐,成了“花架子”,冲淡了教学主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2、课件切入时机和方式不合理,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要掌握好时机,而且课件与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衔接、媒体的切入方式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有些课件缺少必要的“序曲”和“尾声”;而有的使用者没有从光照变化、音响效果、视觉效果以及课堂气氛等多方面考虑课件的切入时机和方式.而是进行简单的切换,其结果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3、信息量过大,滞留时间短,不利于记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减少了教师的绘图、板书、画图表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学生接受信息和掌握知识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过快地变换屏幕内容,将使学生丢失教学信息,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有的课件制作者为了使课件操作简便,将课件制成“流水型”模式,教师只要按键或鼠标,课件就会顺利“放映”。这种课件很难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灵活调度,导致教学信息一晃而过,起不到应有的辅助作用。
4、硬件不匹配,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采用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长期沿用的以黑板为主要媒体的教学方式目前还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如何将多媒体显示屏与黑板及其他教学设备有机结合,从空间位置及声、光、色等多方面解决好它们的匹配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会影响多媒体课件辅助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
5、以课件为中心,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力求简化操作过程,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应放在使用机器上,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适时调整和活跃课堂气氛。还要避免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出现信息一晃而过的现象。在制作课件时,要结合课件的每一个画面设置合适的显示时间,还应使有些画面易于重复“放映”,便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1、模拟自然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生物与进化》一章时,与《生物》教科书配套的“桦尺蛾”的视频案例,全长3分钟。内容简介如下:
英国有一个小山村,再村外的树林里栖息着两种桦尺蛾,一种浅色,一种深色,树林里的小鸟以桦尺蛾为食。几十年后,这个小山村变成了工业城市,工厂排放的黑烟渐渐把树干染成了黑色,由于黑烟的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树干上,目标显著容易被鸟类发现而不易生存下来;深色的桦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树干上,体色与周围环境比较一致,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这就是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多数的原因。
通过这个视频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亲临其境,更深的理解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更深的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讲授《遗传的基本定律》时,一些课件对孟德尔的生平进行介绍: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5经过8年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以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发现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孟德尔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因为前人科学的选材,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创造性的把统计学与遗传学研究的结合。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品质,以及科学的创新精神。
利用多媒体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科学成果的认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紧密结合。
(1)要注意精选课件内容。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在内容上实现“无缝连接”。对于那些用传统方法不便展示的生物过程辅之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发挥其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神经兴奋的传导,神经冲动以电流的形式传导,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生物电),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
(2)在时间上实现无缝连接。课件的内容要便于多媒体过渡,比如黑板和显示屏的过渡。在制作或者选用课件以及编写教案时,要设计过渡内容。使用时要把握好切入时机,不要因为切换时机不要因为切换时间过长而“冷场”。要准确把握这些时间的长短及其相关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时间上的“无缝连接”。
(3)在空间上实现无缝连接。在硬件设施上,必须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与黑板及其他媒体的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其空间位置,学生的视线跨度要尽量小,操作要方便,切换要迅速和自然,且视听效果好。
2、课件内容要详略得当。
课件视觉效果好,而且字体是采用标准字体,再配以不同的颜色,学生看起来非常的清晰、舒服。关键在于其内容:内容太详尽了不行,那与直接展教案无益,会使学生忙于记笔记;内容太简单了也不行,一些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就无法展示给学生看。所以在制作课件时,要做到详略得当,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基本章节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对一些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尽量多作一些说明,或多采用一些图像(图表)的形式来给学生进行演示,而对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则只作简单说明,或只列出要点。
三、多媒体课件辅助生物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动态教学过程被“电子化”,教学主题被冲淡。教学是一门艺术,引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气氛等因素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选择那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便处理的内容进行尝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然而,有些课件为了赶时髦(或应付检查或参加比赛),不论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简单地将教材内容“电子化”,当然不会有好的效果。有些课件则为了追求新颖,制作一些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画面和音乐,成了“花架子”,冲淡了教学主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2、课件切入时机和方式不合理,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要掌握好时机,而且课件与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衔接、媒体的切入方式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有些课件缺少必要的“序曲”和“尾声”;而有的使用者没有从光照变化、音响效果、视觉效果以及课堂气氛等多方面考虑课件的切入时机和方式.而是进行简单的切换,其结果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3、信息量过大,滞留时间短,不利于记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减少了教师的绘图、板书、画图表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学生接受信息和掌握知识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过快地变换屏幕内容,将使学生丢失教学信息,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有的课件制作者为了使课件操作简便,将课件制成“流水型”模式,教师只要按键或鼠标,课件就会顺利“放映”。这种课件很难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灵活调度,导致教学信息一晃而过,起不到应有的辅助作用。
4、硬件不匹配,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采用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长期沿用的以黑板为主要媒体的教学方式目前还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如何将多媒体显示屏与黑板及其他教学设备有机结合,从空间位置及声、光、色等多方面解决好它们的匹配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会影响多媒体课件辅助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
5、以课件为中心,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力求简化操作过程,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应放在使用机器上,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适时调整和活跃课堂气氛。还要避免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出现信息一晃而过的现象。在制作课件时,要结合课件的每一个画面设置合适的显示时间,还应使有些画面易于重复“放映”,便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