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并说明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就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
1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是指人类在处理与水的关系时应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水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水生态文明建設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事业和活动,应从思想基础、基本宗旨、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等方面深刻把握其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耕地、淡水、森林、能源、矿藏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资源量不足;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地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也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来看,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天人和一思想均强调天人相统一,主张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这也是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历史文化渊源。所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发展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2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等问题。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是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水和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3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
3.1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
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稀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度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3 .2 对水利发展的要求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复杂的生物群落(包括人类)与所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我组织功能的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水在润泽万物的同时,又以其自然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和理化条件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变化和人类的生存发展。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
4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水生态文明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融入到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转变水利发展工作思路、重视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4.1 转变水利发展工作思路
水利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兴水利、除水害的各项事业和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的内涵也随之不断充实扩大,在人类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水利的内涵也应随之扩大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在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4.2 重视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建设包括水害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种人类活动,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应遵循“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的原则,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努力减轻水利工程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4.3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动水的河流、溪流、水渠和静水的湖泊、沼泽、池塘、水库等两种类型,不仅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而且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淡水生态系统出现了河道断流、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不断强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逐步实现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长期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
4.4 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措施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健全工作机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评估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和夯实工作基础。①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部门间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②出台经济政策。将水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融入到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③建立评估制度。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项目论证、工程建设及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明确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④促进公众参与。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和认可,倡导先进的水生态文化价值观和适应水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⑤夯实工作基础。加强涉水综合监测信息采集系统、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切实增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
1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是指人类在处理与水的关系时应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水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水生态文明建設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事业和活动,应从思想基础、基本宗旨、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等方面深刻把握其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耕地、淡水、森林、能源、矿藏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资源量不足;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地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也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来看,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天人和一思想均强调天人相统一,主张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这也是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历史文化渊源。所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发展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2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等问题。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是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水和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3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
3.1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
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稀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度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3 .2 对水利发展的要求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复杂的生物群落(包括人类)与所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我组织功能的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水在润泽万物的同时,又以其自然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和理化条件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变化和人类的生存发展。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
4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水生态文明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融入到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转变水利发展工作思路、重视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4.1 转变水利发展工作思路
水利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兴水利、除水害的各项事业和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的内涵也随之不断充实扩大,在人类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水利的内涵也应随之扩大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在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4.2 重视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建设包括水害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种人类活动,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应遵循“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的原则,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努力减轻水利工程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4.3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动水的河流、溪流、水渠和静水的湖泊、沼泽、池塘、水库等两种类型,不仅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而且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淡水生态系统出现了河道断流、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不断强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逐步实现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长期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
4.4 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措施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健全工作机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评估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和夯实工作基础。①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部门间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②出台经济政策。将水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融入到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③建立评估制度。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项目论证、工程建设及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明确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④促进公众参与。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和认可,倡导先进的水生态文化价值观和适应水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⑤夯实工作基础。加强涉水综合监测信息采集系统、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切实增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