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父亲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每每回家,携一身淡淡的海腥味。这个深谙海洋之深广与动荡的人,从来不会在家逗留得久,船才是他漂浮的陆地。以至于在从前的许多年里,在我童年、少年甚至更长的时光里,父亲对于我来讲,更像个客人,来自海上的客人。
  那艘木帆船,是父亲海员生涯的起始站。木帆船凭风行驶,靠岸时间难以估算,我无法想象稍有风就晕船的父亲是怎么度过最初的海上岁月的。比起身体遭受的痛苦,精神上的绝望更易令人崩溃——四顾之下,大海茫茫,帆船在浪里翻腾,食物在胃里翻腾,跪在甲板上连黄色的胆汁都吐尽了,停泊却遥遥无期……吐到几乎瘫软也得顾着船员们的一日三餐。木帆船的厨房设在船舱底下,封闭、闷热、幽暗,父亲一点一点地挪过去,船颠簸,脚无力,手颤抖,连点煤油灯都成了一件艰难的事。借着煤油灯昏黄的光,他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淘米、洗菜、生火,实在受不住就蹲下来,靠在灶旁缓一缓,或喝下一碗凉水等待新一轮的呕吐。吐完再喝,喝了又吐,如此循环。喝水是为防止身体脱水而昏厥。
  边吐边喝边干活是父亲那个时候每天的日常。
  父亲跟我聊起这些,一脸的云淡风轻,说这是每个海员的必经之路,晕着晕着就晕出头了,一般熬过一年就不晕了,最多两年。我见过一张老照片,算算时间,正是父亲出海的头一年,虽很清瘦,却那么年轻,眼里有光,不是我以为的委顿模样。我问父亲,晕船那么难受,船上又那么无聊,靠岸后有没有想过不再去了?他听了很诧异,这是工作,怎么能说不去就不去。我知道,其实他完全可以选择其他工作的,岸上的工作,只是工资没有当海员高。父亲当年是揣着希望下船的,家底太薄,爷爷奶奶本打算让他做上门女婿去,但父亲不愿意,他后来真的靠一己之力盖了房子结了婚。当然会有负债,我的父母亲咬紧牙关艰苦度日,没过多久就还清了。
  也因为有这样一位海上的父亲,我跟弟弟从小的物质条件算是相对优越的。小岛闭塞,交通不便,父亲从上海、南京、汕头、海南、天津、青岛、大连等地带来的饼干、糖果、玩具,好看的布料,都是那么稀奇,在我家开始以方便面为早餐时,周边人家都还不知道方便面为何物。上小学时我就拥有了电子琴,而后父亲又给买了录音机,这在当时的孩子里头是少见的。
  荔枝最不易保存,而我偏最喜爱,那会船上没有冰箱,父亲每去海南了就多买一些,装进篮子,挂在通风的地方。到家需驶行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他每天仔细地查看、翻动荔枝,捡“流泪”了的吃掉,还新鲜的留着,几斤荔枝到家后往往只剩十来颗。看一双儿女吃得咂嘴舔唇,父亲不住叹气,要是多一些就好了。曾有一次,父亲因为船泊西沙群岛没礼物可带,怕我们失望,上岸后特意拐到岛上的小店买了零嘴儿。这是父亲跟母亲悄悄说话时被我听到的。
  而父亲对自己实在吝啬,白色汗衫背心破了好几个洞依然穿着,一件毛衣穿了几十年还舍不得扔。
  少时的我时常眼巴巴地等着父亲完成一个航次回来,倒不是有多想念他,大多半是因为他会带来好吃好玩的,以及那些东西相伴而生的副产品,比如,那种快乐得如过年般的感觉,比如,小伙伴们贴过来的热烈的眼神。
  父亲走出木帆船的厨房,是三年之后了。其时,木帆船已式微,父亲调到了机帆船,锚泊系岸、海面瞭望、开舱关舱、手动掌舵、柴油机维护等等,他早做得得心应手。曾有人用两种动物来形容海员——老虎和狗,父親说实在太形象,海员干活时就跟猛虎一样剽悍,咬咬牙一气呵成,累成狗是经常的事。船上经常会为争取时间连夜装货卸货,寒冷的冬夜,父亲和其他船员奋战在摇摆不定的甲板上,分不清劈头盖脸而来的是大雨还是大浪。一夜下来,他们原本古铜色的脸被海水、雨水泡白了,皱皱的,像糊上去了一层纸。脱掉雨衣后,一拳头打在各自身上,衣服上就会滴下水。
  成为水手长后,父亲的工作更琐碎也更危险。如桅杆维护这一项,原本水手长的职责只是现场督促和指导,但父亲从来都是亲自做的,他生怕别人要么不细致做不到位,要么缺乏经验容易出事故。十几米高的桅杆,父亲“嗖嗖嗖”一下爬到了顶,驾轻就熟地打油漆、修补。那可是在无有效保护措施下的高空作业,一个万一,后果不堪设想。母亲简直有些愠怒,埋怨父亲憨傻,人家都不愿意做的他倒是抢着做,让她平白地添了担心。父亲一脸无辜,觉得母亲小题大做了。对于工作,尽管辛苦,尽管危险,他从不抱怨,最多就说说船上夏夜难熬,因为他特怕热,而铺位闷热如蒸笼,根本无法入睡。父亲后来想了一个办法:穿好雨衣睡到甲板上去。甲板上海风徐徐,但蚊子猖獗,穿雨衣是为了防止被蚊子咬惨。再下点雨那更好,淋雨睡觉很凉快的。他为自己能想出这个点子颇为得意,好些船员都效仿了呢。
  父亲的警觉和反应之快常常让我惊讶,他说都是当海员练出来的。深夜,船体的异常晃动,值班海员的脚步,他人睡梦中的轻微咳嗽,浩淼之处传来的鸥鸟叫,都能使他突然惊醒,且几乎一睁眼就判断出了大概时辰。一经醒转,全身进入一级戒备,观望,静听,再到逐渐放松,这已然成为父亲的习惯。大海诡谲莫测喜怒无常,海浪可以有节奏地轻拍船舷,像在温柔呼吸,也可以汹汹而来掀翻船只,如张着血盆大口的魔鬼。岛上有一句民谚——“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足见出洋工作之凶险。
  那是父亲海员生涯的第一次生死历险。夜里11点多,父亲刚要起来调班,突然听到一声天震地骇的“砰”,同时,整个船像被点着了的鞭炮似的蹦了起来。父亲的脑袋嗡嗡作响,五脏六腑都像要跳脱他的躯体。触礁了!他在第一时间冲了出去。船体破裂,过不了多久,海水将汹涌而入,等着将他们卷入巨腹。全体船员命悬一线。
  船长紧急下令,把船上会浮的东西全部绑一起,必须争分夺秒!父亲跟着大伙疾速绑紧竹片木板之类,制成了临时“竹筏”,紧张忙乱到来不及恐惧。
  待安全转移到“竹筏”,等待救援的父亲才感到后怕,环顾四周,大海浩淼,漆黑得像涂了重墨,望不到一星半点的灯火。彼时正值正月,寒夜冰冷刺骨,带着腥咸味的海风凌厉地抽打着他们的躯体,父亲的额头却冒汗不止。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的绝望越来越深。老船员们给他持续打气,一定要牢牢抓住“竹筏”,掉进海里就算不淹死也会被活活冻死,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绝不能放弃。幸运的是,天亮时,有一个捕捞队刚好经过这个海域,救起了他们。   多年后,父亲早已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惊险事故磨练得处事不惊,而对于留守岛上的人,担惊受怕从未停止,苍茫大海里不明所向的船只一再成为我们惊惶失措的牵挂。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播音员的声音缓慢、庄重,每一句均重复两遍,“台风紧急警报,台风紧急警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无措的母亲跟着别人去村委,去海运公司,那里的单边带成了大家最大的精神支撐。随着单边带的嘶嘶声,话筒不断地捏紧放开,代表船号的数字一个个呼出去,来自茫茫大海的信息一个个反馈回来,我们便在一次次的确认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我曾经梦到过父亲在海上遭遇不测,梦里大恸,醒来后依然哭得不可抑制,继而埋怨父亲为什么要选择这么危险的职业,害家里人过得如此提心吊胆,还任性地叫父亲不要再当海员了。父亲愣了好一会才回答:我都这把年纪了,不当海员不知道该做什么……母亲叹了口气,拦过话头说父亲前世可能是一条鱼,离开了海那是要生病的。
  母亲是最理解父亲的,她知道父亲此生跟海和船是密不可分了。纵使在修船期,父亲也要每天往船上跑一趟,不然就浑身不自在,总怕有什么工作遗漏了。其实船员们干完了分内事后,完全是可以清闲一段时间的(一部分修理事宜需请专业人员完成),但父亲偏不,他每次从船上回来,要么浑身湿答答,要么石灰、桐油或海泥沾了一身,肤色也往往在那个期间黑到了顶峰,黑得泛油光。母亲边洗父亲换下的脏衣服边嘀咕:这水手长当得可比那些敲锈铁的修船工辛苦多了,又没加你一分钱的工资。父亲不吭声,点起一支烟在边上眯眯笑。如果船上实在没活,他便借了蟹笼等工具在海边捕捞各种小海鲜,就算收获无几,他也开心。
  我见过父亲在陆上生活的百无聊赖和郁郁寡欢。父亲所在的那艘两千六百吨的大货船货舱高达四五米,进出都必须爬梯子。几次爬进爬出后,不知道是不是体力不支,父亲竟一个趔趄滑倒于货舱底部,导致手臂骨折,被送上岸休养。待在家的父亲看起来羸弱而颓废,埋头从房间走到院子,又从院子回到房间,一天无数次。母亲有些抓狂,说被父亲转晕了,跟晕船似的。看电视时,他对着电视发呆,跟他说话,他答非所问。三番五次打电话给同事问船到哪了,卸货是否顺利,什么时候返航,他像条不小心被冲上岸的鱼,局促、焦躁、神不守舍,等待再次回到海里的过程是那么煎熬。
  就休息了一个航次,还未痊愈的父亲便急吼吼赶往了船上,母亲望着他的背影咬牙道:这下做人踏实了。
  我时常想起那个画面: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45度旋转,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挺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撇缆头瞬时撇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船平稳靠岸。父亲身后,大海浩瀚无际,澹然无声。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火车软卧车厢,以前是有钱人坐的,自从飞机、高铁普及了之后,火车软卧就成了穷人里的有钱人坐的。  而农民工吴强泥这次坐软卧车厢,并不是因为有钱,而是他带着两个孩子。老大男孩吴俊峰6岁,老二女孩吴俊琪2岁半,上车以后列车员让他补票,两个孩子必须补一张座位票,这样,三个人只占着一个床位就有些吃亏了。这种吃亏的念头一直盘旋在吴强泥的脑子里,让他有些不爽,可显然补交的300多元钱也不足以拿下对面的软卧床。望
期刊
我竟把左手的手套  戴在右手上去。  ——阿赫玛托娃  引 言  我是十九世纪法国诗人兰波未完成的半部诗篇,藏在对《地狱一季》的诘问中,被命运安排,去寻找未来的母体。  经过漫长的找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我游荡到了中国一个叫作“晋虚城”的小镇,终于在一座教堂的赞美诗中,看到了即将成为我母亲的蓝波。  那时,蓝波还是个少女,她住在晋虚城龙翔路。她身边有一个少年,也许是我的父亲,但我不知
期刊
儿子十一岁,白白胖胖,篮球打得棒,被同学们封为“灌篮高手”。小家伙十分得意,冲着这封号,每天清晨,我们都还没醒,他就走了,练球十分积极。  好马配好鞍,好人配好衫。儿子心之神往有一套好球衣。  五月的一天,我和我姐我妹三家人聚会,儿子嘟着胖胖的脸,噘着红红的嘴巴,说:“我快过节了。”我们都听出了潜台词,那就是,你们送什么礼物给我呢。我姐连忙接过话头:“六一儿童节,姑姑送你一套球衣。”这天离六一节还
期刊
在丰城,梅小芳有一外号,叫剑圣。  梅小芳是旦角,本不叫梅小芳,叫什么,人们已忘记,只记得他初出道时登台亮相,启朱唇,展烟眉,唱道:“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那声音,珠圆玉润,每一个字落地,不沾一点灰尘。  有到北平听过梅兰芳唱《霸王别姬》的,一声喟叹:“了不得,赶上梅兰芳了。”从此,梅小芳叫遍丰城,传遍西安、武汉。  演虞姬有
期刊
自我懂事起,阿公就只有一只胳膊,且听力不好,我们喊他聋子阿公。  在我和弟弟之间,阿公对我更偏爱。但凡有点好吃的,都舍不得自己吃,总要偷偷留给我。弟弟不止一次到母亲那里告状,说阿公偏心!可每次母亲听了,都只是微微地笑。  随着我渐渐长大,我发现了聋子阿公一个秘密。  好几回,我见阿公趁大人出工后,鬼鬼祟祟地溜到隔壁五保户翠花奶奶家,不是帮她挑水,就是帮她劈柴,总之,能找到啥活就干啥活。  这让我很
期刊
刚刚退休的王副县长,经不起对门李大厨一再忽悠,穿好浴衣,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这才忐忑不安地下了楼。  “你这是临上轿扎耳朵眼儿呢?”李大厨在楼下等候多时,一条浴巾搭在白花花的肩上,冲着文绉绉的王副县长喊完,又说,“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位部长。”“什么部长?”李大厨哈哈大笑起来:“不是省部级部长,是合唱团的高声部部长。”说完,迈动短粗有力的两腿,唱着火风的《大花轿》,美滋滋地向山上的泡泉走去。  “快些!
期刊
小寨子里的人们谁也不知道二宝的姓氏,不知他是从哪里来的,何年何月留在了小寨子里,只知道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寨子里了……  十八岁的二宝长相很不起眼,粗壮敦实,厚嘴唇显得很憨厚,二宝不爱讲话。  天擦黑的时候,二宝扛着他的宝贝,一支硕大的铜铸造的火铳,颠颠地下山回寨子,火铳上挂着二十几只鸟,串起来的地花鸡、斑鸠、黑头翁……这些是他今天进山的收获。  走进寨子尽头的坝子,一处圆形的围楼,里面传出女人的哼唧
期刊
相框中的祖父和曾祖母,有两张极其相似的脸,一样的细眉淡唇,一样的丹眼挺鼻,一样淡漠的神情,用了好几年时间,我才从帽子的形状上,分清他们的性别。祖母对着这两张画像,无数次地惋惜哀叹,说现在村里再也没有画像师了。我疑惑地反问,增会不是画师吗?祖母深深吸了一口烟袋,烟雾从她的口鼻中冒出来,看起来她就像一堆燃烧的湿草。直到烟雾艰难地四下扩散,她在炕沿边磕烟锅的叭叭声响了好几下,喉头的话才一点点被挤出来:“
期刊
一  山与山之间,貌似抱在一起,却隔着一个狭长的山坞。坞很深,深得似乎走不到坞底。尤其,杂树林与毛竹林交互茂密的山场,似乎鸟叫一声,山就合得紧一些。而古道、石亭、茶山,以及田野、菜园、溪流、村庄,都成了山坞与山坞之间的过渡。  鲍家、程家,像在吕家长出的一枝树丫,分叉,斜斜地岔开。实际上,三个村庄三个姓氏,只是随路蜿蜒而已。在思口古镇,吕家同名字的村庄就有两个,还不包括石壁吕村,鲍家也分上、下村,
期刊
窗 外  我们通常隔着这层玻璃  透明  又保持必要距离  现在我终于把它打开  在同一片空间里  时光旋转  阳光,空气和大地的给予  没有迟疑,没有厚此薄彼  蝉声与鸟鸣,已陪伴我们许久  没有打扰的节季  我是临窗早读的书生  在你绿色的顾盼里,再一次  选择了推窗  无语中,向你挥一挥手  然后在一截慢时光里转身  抵 达  当我写下这行句子  我的马  已将我带入混沌的白和黑的边缘  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