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但愿苍生俱饱暖”,这是中国明朝时期杰出政治家和大诗人于谦的诗句。它生动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五谷丰登、吃饱穿暖的向往和渴望,深刻表达了诗人体恤众生、忧国忧民的抱负和情操。千百年来,诸多仁人志士为实现这一美好夙愿而不懈努力。然而,近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能源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储备已经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将一触即发。
粮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2008年度世界粮食库存由2002年的30%下降到14.7%,为30年来之最低;世界粮食储备仅为4.05亿吨,只够人类维持53天,而2007年初世界粮食储备可供人类维持169天。据国际谷物理事会称,2009-2010年度全球粮食产量将低于需求水平,从而导致库存下滑。2008-2009年度全球粮食产量资料下调了200万吨,为17.82亿吨。2010年度金球粮食产量预计为17.2亿吨,比上一年度再次下滑。2009-2010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减少5.1%,为6.52亿吨,而玉米产量可能减少1.71亿吨。粮食储备的大量减少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面对突显的粮食危机,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粮食危机本身就是保障生态安全。
在我看来,生态安全即“生存的安全”。生存的状态:一是要住好,即要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要安全;二是要吃好,即食品要安全,粮食要安全;三是要工作好、休息好,即环境要安全,交通要安全。生存的安全:一是植物,二是动物,三是微生物,它们构成了地球生命系统。生态安全实质上就是维护众生的安全。
中国改革开放35年以来,经济发展之快受到世界瞩目,并成为奇迹。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一些政府机构长期以来片面追求GDP,不仅导致了环境、信仰、道德、诚信的危机,而且使一些重要建设项目成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是祸国殃民的工程。我们关注到有些政府机构以建大学城、高尔夫球场、高等级公路、生态广场为名大量侵占农业用地,严重危及粮食安全和国土安全。还有些政府机构沉溺于上项目、要政绩、保增长,只顾眼前利益,什么项目都上,什么钱都赚。例如,从2007年厦门PX事件到大连PX事件,再到宁波的PX事件,PX化工项目从中国一个城市再到另一个城市,以巨大的投资、利润、税收引诱着地方权力机构,搅动得整个社会不得安宁。近年来,全国因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群体事件呈进一步增长之势,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这也是形成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
我认为,无论是解决生态危机还是环境危机,如果仅单纯的从直观上、从形式上来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当前,中国应将解决生态与环境危机的重点放在空气污染(雾霾)、水资源匮乏和污染、土地资源丧失、粮食和食品安全方面,生态安全问题要做到标本兼治。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尽快成立“国务院自然资源与生态安全委员会”。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兴亡的大事,它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定位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要强化科学管理,推广适用技术,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安全红线,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要加速和完善生态与环境立法。当前中国环境危机难以解决,并非缺乏理论基础,而是缺乏制度考核、监督与惩罚。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安全优先原则,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安全机制,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当代人受益,并对子孙后代负责。
三、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确保民众从幼年开始即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素质教育。要疏通公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维权管道,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倾听民意,建立利益协商机制,要改变民众不能参与公共事务及决策的模式,要向民众公开重要建设项目的信息,调动各类社会主体积极投身生态建设,做好重要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并实施生态跟踪。
四、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和环境危机,特别发生在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雾霾,无论是国家也好,城市也好,第一要树正气,第二要接地气,第三要通天气。树正气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民素质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全面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接地气就是把对被坏的山川、江河、湖泊、湿地进行生态评估和修复,还地与民;通天气就是要积极应对极端天气,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做好防大灾、防大疫的应急预案。一场局部战争有一个漫长的外交过程,而一次突发性生态灾害却是瞬间的,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远超于一场局部战争,例如,唐山地震、海地地震、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菲律宾海燕超强台风等生态灾害足以证明这一论断。正气、地气、天气相通就不生浊气,没有浊气雾霾自然就散了。就像人体一样,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经络不通易生百病,经络相通百病皆无。
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解决好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中国国情而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绝不能依赖粮食进口,绝不能把饭碗放在别国手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用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国家粮食安全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自给的方针,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要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以科学的理念、进取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把现代生态农业实实在在写在中国神洲大地上,为长远稳定的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实现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负责的具体实践。
(本文系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总干事蒋明君在第十二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上的发言)
粮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2008年度世界粮食库存由2002年的30%下降到14.7%,为30年来之最低;世界粮食储备仅为4.05亿吨,只够人类维持53天,而2007年初世界粮食储备可供人类维持169天。据国际谷物理事会称,2009-2010年度全球粮食产量将低于需求水平,从而导致库存下滑。2008-2009年度全球粮食产量资料下调了200万吨,为17.82亿吨。2010年度金球粮食产量预计为17.2亿吨,比上一年度再次下滑。2009-2010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减少5.1%,为6.52亿吨,而玉米产量可能减少1.71亿吨。粮食储备的大量减少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面对突显的粮食危机,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粮食危机本身就是保障生态安全。
在我看来,生态安全即“生存的安全”。生存的状态:一是要住好,即要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要安全;二是要吃好,即食品要安全,粮食要安全;三是要工作好、休息好,即环境要安全,交通要安全。生存的安全:一是植物,二是动物,三是微生物,它们构成了地球生命系统。生态安全实质上就是维护众生的安全。
中国改革开放35年以来,经济发展之快受到世界瞩目,并成为奇迹。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一些政府机构长期以来片面追求GDP,不仅导致了环境、信仰、道德、诚信的危机,而且使一些重要建设项目成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是祸国殃民的工程。我们关注到有些政府机构以建大学城、高尔夫球场、高等级公路、生态广场为名大量侵占农业用地,严重危及粮食安全和国土安全。还有些政府机构沉溺于上项目、要政绩、保增长,只顾眼前利益,什么项目都上,什么钱都赚。例如,从2007年厦门PX事件到大连PX事件,再到宁波的PX事件,PX化工项目从中国一个城市再到另一个城市,以巨大的投资、利润、税收引诱着地方权力机构,搅动得整个社会不得安宁。近年来,全国因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群体事件呈进一步增长之势,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这也是形成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
我认为,无论是解决生态危机还是环境危机,如果仅单纯的从直观上、从形式上来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当前,中国应将解决生态与环境危机的重点放在空气污染(雾霾)、水资源匮乏和污染、土地资源丧失、粮食和食品安全方面,生态安全问题要做到标本兼治。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尽快成立“国务院自然资源与生态安全委员会”。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兴亡的大事,它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定位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要强化科学管理,推广适用技术,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安全红线,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要加速和完善生态与环境立法。当前中国环境危机难以解决,并非缺乏理论基础,而是缺乏制度考核、监督与惩罚。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安全优先原则,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安全机制,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当代人受益,并对子孙后代负责。
三、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确保民众从幼年开始即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素质教育。要疏通公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维权管道,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倾听民意,建立利益协商机制,要改变民众不能参与公共事务及决策的模式,要向民众公开重要建设项目的信息,调动各类社会主体积极投身生态建设,做好重要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并实施生态跟踪。
四、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和环境危机,特别发生在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雾霾,无论是国家也好,城市也好,第一要树正气,第二要接地气,第三要通天气。树正气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民素质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全面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接地气就是把对被坏的山川、江河、湖泊、湿地进行生态评估和修复,还地与民;通天气就是要积极应对极端天气,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做好防大灾、防大疫的应急预案。一场局部战争有一个漫长的外交过程,而一次突发性生态灾害却是瞬间的,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远超于一场局部战争,例如,唐山地震、海地地震、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菲律宾海燕超强台风等生态灾害足以证明这一论断。正气、地气、天气相通就不生浊气,没有浊气雾霾自然就散了。就像人体一样,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经络不通易生百病,经络相通百病皆无。
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解决好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中国国情而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绝不能依赖粮食进口,绝不能把饭碗放在别国手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用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国家粮食安全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自给的方针,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要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以科学的理念、进取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把现代生态农业实实在在写在中国神洲大地上,为长远稳定的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实现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负责的具体实践。
(本文系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总干事蒋明君在第十二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