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重症急性胃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急性胃扩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5例婴幼儿重症急性胃扩张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治经过和预后情况,探讨婴幼儿重症急性胃扩张的有效诊治措施。25例患儿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4~36个月,年龄(13.1 ± 1.1)个月,其中4~12个月13例。临床表现为剧烈非胆汁样呕吐和剧烈腹胀,其中伴发热22例(88.0%),重度脱水16例(64.0%);神智改变16例(64.0%),休克16例(64.0%);呼吸功能不全5例(20.0%);腹肌紧张4例(16.0%)。急性胃扩张患儿因急腹症行手术治疗4例,其中胃穿孔修补术3例,胃穿孔修补、胃造口术1例。1例患儿因保守治疗无效行胃造口术。非手术治疗20例,除抗休克治疗外,主要治疗措施为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肠外营养,伴高热、脓毒血症的患儿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大部分患儿胃肠减压时间在7 d以上,仅3例患儿胃肠减压不彻底(5 d),胃扩张复发,再次留置胃管5 d后痊愈。

结果

出院后常规随访6个月,除1例合并黏多糖淤积症Ⅱ型多次复发,最终因胃破裂死亡外,其余均未见复发。

结论

婴幼儿重症急性胃扩张病程进展快,易合并呼吸循环障碍,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好;保守治疗时胃肠减压时间应足够长,以利于胃形态及功能恢复,防止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有明显腹膜炎体征的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先天性袋状结肠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表现为结肠缩短并呈明显的袋状扩张,同时多合并肛门直肠畸形,袋状扩张结肠一般通过瘘管与泌尿生殖道相连。先天性袋状结肠临床特征典型,诊断较为容易,但其临床处理及手术方式等存在争议,大多考虑先行造瘘进行分期手术,并根据剩余结肠的长度决定是否予以结肠成形。
背景和目的化疗是不可治愈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具有一个单一不可治愈因素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姑息性胃切除术后加化疗能否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尚存争议。本研究目的是
期刊
近年来,肿瘤治疗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肿瘤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肿瘤与心律失常发生具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肿瘤治疗相关QT间期延长综合征、心房颤动
目的建立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s -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AEC的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可靠模型。方法将120只6~8周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组和HAEC组。将HACE组的大鼠在造模前一周用大肠杆菌JM83按照1×
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中国主要的两种导致死亡的疾病.目前,针对肿瘤在心血管领域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药物对心肌毒性、血压、心肌缺血等带来的损伤方面.然而临床、基础
1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rn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应考虑引发心房颤动的主要机制.不同的病因(糖尿病、心力衰竭、肥胖、冠心病、高血压、年龄老化、遗传因素)可以引起一系列复杂
期刊
抗肿瘤治疗相关性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应在多学科环境中加以解决.抗肿瘤治疗前的危险因素评估、抗肿瘤治疗期间及之后的心功能监测、心肌损伤的早期发现、早
目的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radical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LG)+D2淋巴结清扫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
期刊
由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
期刊
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预防卒中/系统性栓塞事件的首选用药.然而,抗凝作用与出血风险并存,其中后果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就是颅内出血.当心房颤动患者发生颅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