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搞好作文教学,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水平,还要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做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做到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让学生爱好作文,喜欢写作文。
一、尊重写作主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倾吐积蓄的过程,和以引导学生吸收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不同。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倾吐,作文教学将一无所获;而其倾吐的状况又各不相同,不能同样对待。这就要求教师要细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尊重他们学习写作的一般规律和个性特征,能够较具体地加以引导,使他们能兴味盎然地进行作文训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珍惜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学生在生活的乐趣中接触作文,清除作文的恐惧感。当学生在一起创造着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学校生活也会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同样,家庭、社区、社会生活也会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激起波澜。教师要教会学生及时捕捉灵感,那么写作的兴趣将自然而然地来到学生身边。此时,“外发性”的写作需要与学生内在的写作需要平行叠合,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活动才能得以展开。
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本身对写作文就感到神秘。这种新事物的神秘感使他们一方面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一方面又害怕写不好。教师这时要做的是放宽要求,以宽容为主。只有让学生自由地倾吐,学生才会渐渐地熟悉写作文的各个环节,从而拉近学生与作文的距离,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能够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学生会高兴地喊:“原来写作文是这么容易!”学生不怕写作文了,下次再写作文就会比较积极。
二、加强基本功训练
加强句子训练,要把握住大纲的要求,依据教材中出现的句式,由浅入深、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1.句子的完整性训练。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往往不够完整,不是少主语,就是少谓语。這项训练应随着一年级教学“句子”就进行并加强。以使学生形成完整句子的概念。常引导学生辨析句子、纠正句子的错误,做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
2.造内容充实的句子。造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可以口头造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直接的作用。也可让学生书面造句,要求把句子写完整、通顺,句末打上标点符号。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时,不要局限于能写完整的句子,还应引导学生能造出内容充实的句子。只有造内容充实的句子,才能完成低年级作文起步的教学任务,为中年级“加强段的训练”奠定基础,减缓坡度。
3.模仿优美的句子说话。人们学习语言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典型的、常用的句式,让学生模仿练习说话。这样既给了学生“拐棍”,又能根据训练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扩大阅读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应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可以向学生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读书笔记等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如:让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最后标明信息来源、制卡人姓名,还可以粘贴图片、绘画插图以配合知识内容,图文并茂。此外,教育学生养成写观察笔记、日记、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增加阅读,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才能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的积累越多,学生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我们在作文指导时要讲究虚,作文评点时注重粗,并适当增加自命题和半命题作文的练习力度,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去选材,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想他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在作文中出现创新的闪光点。还要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的个性。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样事物,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
五、不断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我们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要提高学生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一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习作修改的主人;二是要采用多样化的修改形式;三是要关注学生修改过程中的态度和方法。
传统的习作批改,往往是学生习作,教师批改。这既不能调动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在习作批改的教学中,一要讲究批改形式的多样性。可采用小组互批互改,同桌互批互改,教师批、学生改,学生自批自改等多种批改形式。到了小学高年级,要把批改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批自改上。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经历完整的习作训练过程,又可以使学生享受到批改成功的快乐。二要注重尊重学生的原意,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批改学生的习作,切忌大删大改,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词、好句。这样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学生习作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一、尊重写作主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倾吐积蓄的过程,和以引导学生吸收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不同。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倾吐,作文教学将一无所获;而其倾吐的状况又各不相同,不能同样对待。这就要求教师要细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尊重他们学习写作的一般规律和个性特征,能够较具体地加以引导,使他们能兴味盎然地进行作文训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珍惜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学生在生活的乐趣中接触作文,清除作文的恐惧感。当学生在一起创造着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学校生活也会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同样,家庭、社区、社会生活也会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激起波澜。教师要教会学生及时捕捉灵感,那么写作的兴趣将自然而然地来到学生身边。此时,“外发性”的写作需要与学生内在的写作需要平行叠合,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活动才能得以展开。
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本身对写作文就感到神秘。这种新事物的神秘感使他们一方面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一方面又害怕写不好。教师这时要做的是放宽要求,以宽容为主。只有让学生自由地倾吐,学生才会渐渐地熟悉写作文的各个环节,从而拉近学生与作文的距离,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能够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学生会高兴地喊:“原来写作文是这么容易!”学生不怕写作文了,下次再写作文就会比较积极。
二、加强基本功训练
加强句子训练,要把握住大纲的要求,依据教材中出现的句式,由浅入深、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1.句子的完整性训练。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往往不够完整,不是少主语,就是少谓语。這项训练应随着一年级教学“句子”就进行并加强。以使学生形成完整句子的概念。常引导学生辨析句子、纠正句子的错误,做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
2.造内容充实的句子。造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可以口头造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直接的作用。也可让学生书面造句,要求把句子写完整、通顺,句末打上标点符号。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时,不要局限于能写完整的句子,还应引导学生能造出内容充实的句子。只有造内容充实的句子,才能完成低年级作文起步的教学任务,为中年级“加强段的训练”奠定基础,减缓坡度。
3.模仿优美的句子说话。人们学习语言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典型的、常用的句式,让学生模仿练习说话。这样既给了学生“拐棍”,又能根据训练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扩大阅读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应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可以向学生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读书笔记等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如:让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最后标明信息来源、制卡人姓名,还可以粘贴图片、绘画插图以配合知识内容,图文并茂。此外,教育学生养成写观察笔记、日记、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增加阅读,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才能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的积累越多,学生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我们在作文指导时要讲究虚,作文评点时注重粗,并适当增加自命题和半命题作文的练习力度,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去选材,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想他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在作文中出现创新的闪光点。还要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的个性。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样事物,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
五、不断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我们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要提高学生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一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习作修改的主人;二是要采用多样化的修改形式;三是要关注学生修改过程中的态度和方法。
传统的习作批改,往往是学生习作,教师批改。这既不能调动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在习作批改的教学中,一要讲究批改形式的多样性。可采用小组互批互改,同桌互批互改,教师批、学生改,学生自批自改等多种批改形式。到了小学高年级,要把批改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批自改上。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经历完整的习作训练过程,又可以使学生享受到批改成功的快乐。二要注重尊重学生的原意,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批改学生的习作,切忌大删大改,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词、好句。这样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学生习作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